“我就是想打死邱麗蘇,她哄騙腹中孩子是我的。我要讓她得到報應。”
丁致遠直到入獄也不後悔家暴邱麗蘇。
他對邱麗蘇的恨既復雜又矛盾,因為遇見邱麗蘇,好好的一生就這么毀了。
從高知教授淪為階下囚,既令人唏噓又可恨。
不得不說編劇真的懂得觀眾的。
丁致遠和邱麗蘇的結局都很解氣。
而開局很慘的胡曼黎和薛曉舟互相扶持着把彼此拉出了泥潭。
即便是胡曼黎負債四百萬,薛曉舟寧願把父親公司所有的股份賣給邱麗蘇也要幫助胡曼黎。
這就是人跟人之間的差別。
好人終究迎來了自己的曙光,惡人則是在深淵里掙扎。
反觀為錢拋棄薛曉舟的吳雅,出軌的邱麗蘇和丁致遠都沒有好下場。
一、生子工具
吳雅和薛曉舟艾臨江閃婚了。
這不可能是愛情,只能是說各取所需。
艾臨江追吳雅時候,吳雅和薛曉舟還在同居。
第一次約飯,艾臨江就很直白地表明,自己挑上吳雅就是因為她綜合因素是自己擇偶選項里的最優者。
而吳雅則是因為跟薛曉舟耗夠了。
她與薛曉舟戀愛多年,一只三千多的貓不敢買,兩萬塊錢都得跟父母借錢。
吳雅是大醫院的醫生,收入不低,為何這么多年連個存款也沒有呢?
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她的消費不低,這才導致她成為月光族。
母親電話中對她的點撥也提醒了她,薛曉舟不是最合適的伴侶。
薛曉舟母親這塊開銷就很大,而薛曉舟的工作又沒有定性,自己開銷又大。
即便自己與薛曉舟結了婚,薛曉舟沒有父母托底,兩個人的小家需要錢了,還得靠吳雅父母幫襯。
吳雅不想要過跟父母伸手要錢的日子。
艾臨江的出現與闊綽讓她羨慕起富太太的生活。
於是她毫不猶豫選擇了艾臨江,相當於無縫銜接。
艾臨江與吳雅確定男女關系之後,一直很強勢 。
他會給吳雅買奢侈品包包,但是也會控制她。
艾臨江想要的是一個任由自己安排的女朋友,亦或是妻子。
有一次吳雅跟他吵架,吳雅要求半路下車,他便任由她離開,連哄都懶得哄。
若是薛曉舟,早就找個路邊停車 ,去追過去道歉了。
經過這次事情之後,吳雅也頓悟了自己和艾臨江的關系注定沒有自己和薛曉舟的戀愛那么純粹。
她和艾臨江戀愛幾個月之後,就訂婚了,很快拍了婚紗照。
因為薛曉舟中標了。
他給老艾總設計了一款家族保險,涉及到財產的傳承。
這就暗示着艾家所有的財產不一定會永遠屬於艾臨江。
馬曉偉雖然比艾臨江差勁,但是他的後代不一定比艾臨江的後代差。
這個事實刺激到了艾臨江。
正如他所說的,自己和吳雅的孩子怎么會一定比吳曉偉的孩子差勁,但是也會有意外。
有一個社會均值回歸理論,優秀的父母不一定生出更優秀的孩子。
有錢人的家庭為了保證下一代比自己更厲害,最大的成功率就是多生孩子,來擴大成功率。
其實就跟投資一樣,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艾臨江選擇吳雅時候,就考慮了吳雅的學歷,身高以及工作。
他甚至篤定自己和吳雅的孩子一定不會太差,但是薛曉舟提出的財富傳承讓他害怕了。
於是他才如此着急地和吳雅拍婚紗照,將結婚提上日程。
他迫不及待地希望吳雅能夠早點結婚生孩子,這樣後代培育的優先權與選擇權就會比吳曉偉占優勢。
這是豪門的潛規則。
後代越多,後代的質量越高,掌握的資本就越雄厚。
吳雅沉浸在未來豪門生活中洋洋自得,還不知道自己早就無形中被當成了生子工具。
豪門兒媳婦都不好當,特別是艾家這樣還有私生子的家庭。
艾臨江和吳曉偉的爭搶是避免不了的,以艾臨江好勝的性格,肯定注重後代繼承者的質量,那么養育後代的重任必定要落在吳雅身上。
她不能在公司經營上和艾臨江並肩作戰,生育是她替艾臨江爭奪艾家財產的唯一籌碼。
這一關,她逃不開。
嫁入豪門是一回事,守住豪門又是另一回事,吳雅選擇的這條路注定不好走。
二、邱麗蘇的厄運
邱麗蘇最大的自信就是覺得丁致遠好拿捏。
她認定丁致遠是個文人,家庭是高知家庭,要臉面。
沒想到,丁致遠會出手如此的狠厲。
邱麗蘇插足了丁致遠和胡曼黎的家庭,使得胡曼黎和兒子丁達爾都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
最過分的就是邱麗蘇背着自己還惡搞,明明懷了別人的孩子,還讓自己買單。
丁致遠想起自從邱麗蘇懷孕後,她逼着自己放棄一部分工作,整日給孩子胎教。
為了有精力專注於工作,丁致遠把父母叫來照顧邱麗蘇,卻被邱麗蘇嫌棄礙眼。
丁父丁母才住了幾天,邱麗蘇就拿着醫院假證明,逼得丁致遠送走父母。
這時候,丁致遠就知道邱麗蘇不是個善茬了。
可是他天真地以為邱麗蘇懷的是自己的孩子,便繼續委曲求全。
沒想到,邱麗蘇做得更過分,光明正大地和其他男人廝混,這是明目張膽地給他戴綠帽子,甚至還直接跟丁志遠叫囂,自己懷的孩子不是他的。
丁致遠徹底崩潰了,一氣之下打了邱麗蘇。
人們常說,千萬別欺負老實人,否則老實人的報復比其他人更狠。
丁致遠就是如此。
他恨邱麗蘇的欺騙,失手打傷了邱麗蘇,使得孩子沒有保住。
邱麗蘇的身體也因此受到重創,再也難以懷孕了。
她失去了做媽媽的機會,也恨死了丁致遠。
丁致遠因此入獄。
兩個人的人生全都毀了。
寫在最後:
心術不正的人,即便暫時獲得了成功,也不一定長久。
邱麗蘇經歷過兩任丈夫,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毀在最好糊弄的丁致遠身上。
所以說,人不能作惡太多,也不能太忘恩負義,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
邱麗蘇和丁致遠的結局都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