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寒被現場擊斃後,蔣美珍也被帶回了警局。
面對警察的詢問,蔣美珍說了這樣一句話:
“大夫說,我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反正就是爛命一條。我走到哪兒,算哪兒嘛。”
其實從她發現張克寒是凶殘的殺人惡魔時候起,就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反正橫豎都是個死,那不
如在死前盡情地享受生活。
一、窮人的雪上加霜
蔣美珍是一名足浴店的按摩女郎,因為被醫生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便只能從事這些靠美色賺錢
的工作。
在足浴店,靠着一張漂亮的臉蛋,每月賺3000塊錢,對她而言就很知足了。
她租住着200一個月的房子,還要供養着上學的弟弟,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
正所謂麻繩專挑細處斷。
悍匪張克寒偏偏就一眼看中了她。
第一次見面,就提出了保養協議。
一個周一萬。
一開始,蔣美珍就當個笑話一聽,畢竟單從張克寒的穿衣打扮來看,也不像是個有錢的大哥。
可是隨後張克寒就扔給了蔣美珍一沓錢,蔣美珍信了。
有捷徑可走,誰又願意出賣力氣呢。
蔣美珍想要的不僅僅是錢,還有能夠活下去的希望。
她知道靠自己賺不出來治療心臟病的錢,張克寒的一句要帶自己去治病,讓她看到了生命無盡的希望。
張克寒為什么會第一眼挑中蔣美珍呢?
除了漂亮,還有蔣美珍看向他的眼神。
雖然當時張克寒灰頭土臉,但是剛剛送走一位客人的蔣美珍看向張克寒時候,沒有鄙夷,只有淡淡的一瞥,以及在聽到自己被點鍾後對張克寒的感謝。
蔣美珍是覺得自己境遇夠慘了,因此對於張克寒只有低聲下氣。
她不知道就因為自己這種平淡,讓張克寒動了心,想要留在自己身邊。
蔣美珍辭掉工作,帶着張克寒去了自己的出租房,以為自己真的好運氣傍上了做生意的大哥。
兩人歡愉之後,張克寒偷偷上網,查看自己被通緝的消息。
蔣美珍迷迷糊糊看到了這一頁面,才知道原來這個大哥是個殺人狂。
她第一反應是張克寒會滅口,但是沒想到張克寒卻讓自己入伙。
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 拼一把,於是蔣美珍當了張克寒的幫凶。
二、出獄後的蔣美珍
劇中張克寒情人蔣美珍的原型張貴英,她曾經也是按摩店的按摩人員。
原型周克華被擊斃後,張貴英被判了 5 年。
17 年張貴英因為在里面表現不錯,提前出來後,日子過得還不錯。
據說蔣美珍的原型在出獄後開着奧迪車,生活極其奢華。她完全不顧曾經的罪行,在消費行為上
極為高調。
她覺得那個男人罪有應得,那些受害者也是命運不濟。
所有她心安理得,甚至有一種囂張的挑釁,自己沒有人命案,警察關自己幾年無所謂。
作為一個殺人犯的幫手,出獄後沒有盡最大努力贖罪,而是拿着曾經犯罪得來的錢財肆意揮霍,仿佛過去的一切都未曾發生。她出入高檔場所,購買昂貴的物品,過着令人咋舌的奢華生活。
這說明五年的牢獄生涯並沒有給她一個教訓。
她覺得栽在張克寒這樣的人手里,是命運不濟。
她在出獄後,因為一張漂亮的臉蛋,求婚者絡繹不絕。然而,她卻不知收斂,依舊沉浸在被追求
的虛榮之中。對於過去的錯誤,她毫無悔意,繼續追求物質享受。她周旋在眾多求婚者之間,享
受着這種被關注的感覺,卻從未反思自己曾經給他人帶來的傷害。
像蔣美珍這樣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她覺得自己身體殘缺,是上天的不公,因此其實她有很多機會舉報張克寒的,但是為了心臟病,她選擇了沉默。
當時的懸賞金額已經達到了五十萬,若是蔣美珍舉報,拿着這五十萬,生活也會過得不錯。
可是她還是內心抱着一絲僥幸心里,想着張克寒能夠撈一筆大的,給自己治好病,然後兩個人去外地逍遙玩耍。
寫在最後:
其實對於類似蔣美珍這樣的人物,只是五年的牢獄教訓不夠的。
她之所以當初明知張克寒是死罪,還與她廝混,就可知她骨子里也是蔑視生命的。
她是典型的危害社會的利己主義者。
其實更需對其加強法律的約束和教育改造。
一方面,可以在法律層面上加大對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尤其是對於那些出獄後仍不知悔改、繼續囂張跋扈的罪犯,應制定更加嚴格的法律條款進行約束。
另一方面,對待蔣美珍這樣因貪婪而犯罪的人,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價值觀教育等方式,幫助她認識到貪婪的危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她始終覺得先天性心臟病是命運的不公,因為不公她也要報復。
張克寒給她買的金項鏈和化妝品,讓她開始向往更好的生活。
她覺得前半生很苦,便無所顧忌地想要踏在他人的生命上享樂。
否則即便刑滿釋放,她也依舊認識不到自己究竟錯了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