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總裁愛上我”,這類劇情,從20年前掀起風潮開始,到現在依然經久不衰。
雖然情節有所改動,但大致方向是不變的。那就是,不管我變成什么樣,霸道總裁依然能在人群里一眼就感知我與眾不同,並且死心塌地愛上我。
小年輕看看也就罷了,畢竟年輕人對愛情抱有一定的幻想,可以理解。
但是,在一個不經意間,你突然發現,五六十歲的爸媽,居然也對這類霸總劇上頭了?
天都塌了!“霸總短劇”盯上50歲人群,有網友說,我媽看完天天要離婚。
一:“霸總短劇”盯上50歲人群
“中年霸總劇”,其實就是把偶像劇那一套,換成了中老年戀愛。
女主角單身,兒子不孝順、女兒被欺負、自己常受氣,然後偶遇中年霸總。
這位霸總被退休、做保潔、但心地善良、勤勞朴實的女主角吸引,然後兩個人在誤會、相愛、被陷害、遇挫、最終誤會解除中走向大團圓,闔家歡喜。
你會想,這么老套的劇情,誰會看啊?
但你不知道的是,在短劇用戶中,40歲以上的人群,占到一半。
他們在做家務的時候看、買菜的時候看、吃飯的時候看、睡前躲被窩里看。甚至有些父母看了劇情後,氣得連飯都吃不下......
他們在吃穿方面省吃儉用,但看起短劇來,卻一集接一集,“氪金”能力不容小覷。
就像有網友說:“連平台都知道我沒錢了,把目光轉向了我爸媽。”
還有網友總結了霸總的一生——霸總愛上灰姑娘的我;霸總愛上離異帶娃的我;霸總愛上絕經的我;霸總愛上跳廣場舞的我;霸總愛上帶孫的我;霸總愛上養老院的我......
總之,只要我缺愛,總有一款霸總愛上我。
爸媽愛看短劇,就當消磨時光也無所謂。可令大家頭疼的是,他們看完短劇之後,家庭危機不斷上升了。
有婆婆看完後罵公公的;有爸爸看完後嫌棄媽媽的;有丈母娘看完後要與老丈人離婚的;還有鄰居大媽幻想自己要舉辦世紀婚禮的......
很多人會不理解,不是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嗎?怎么父母輩年紀越大,卻越糊塗了呢?
二:生活的現實
我們一直覺得,沖動、愛幻想,是年輕人喜歡做的事情,怎么父母到老也不成熟呢?
心理學認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經歷不同的心理變化。
①重回年輕時候
《目送》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帶媽媽去逛街,她們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店鋪,發現滿目琳琅的商品里,竟然沒有一件是為老人准備的。
而擁擠的人群里,除了年輕人,還是年輕人。
媽媽站在川流不息的人海里,很迷茫,也無所適從。這個世界,似乎將她忘記了。
人在步入中老年後,就會發現,這個時代,已經不屬於他們了,他們慢慢被“拋棄”了。
這種被“忘記”的感覺,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和無助。
尤其是退休後,孩子也長大獨立出去了,工作和生活似乎都不需要他們了,那種失去價值的無力感,會讓他們缺乏目標。
而短劇里的“中老年戀情”,能讓他們代入自己,引發共鳴。
當他們看到這類情感劇時,年輕時那種美好的回憶和情感體驗,又重新回來了。
於是,他們忍不住想要體驗多一點,再多一點。
②社會比較
如果看劇只是看個熱鬧,那也無傷大雅。但為什么還會有人分不清網絡和現實呢?
步入中老年後,其實父母也會迷茫:“我的價值在哪里?”
曾經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他們,現在可能會被年輕人嫌棄“笨手笨手”、“反應慢”、“糊塗”。
面對兒女們,他們會變得卑微、討好,生怕自己做錯事給兒女惹麻煩。
他們的價值,似乎只存在於給兒女帶娃、做飯、做家務上。
但當他們看短劇後,發現,原來還有不一樣的生活。
你看,就算她婚姻不幸、兒女不孝、活得憋屈,照樣能迎來轉機,遇上溫柔又專一的霸總,從此一地雞毛的生活逆風翻盤。
你看,就算他生活得窮困潦倒,但也依然有有錢人慧眼識珠,拉他一把,讓他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這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逃避,也是一種心理安慰:“我的人生,或許還會有改變的可能。”
三:人生危機
埃里克森“人生八階段”指出,在成年後期(60歲以後),會經歷“自我完整”和“失望”的沖突。
當步入中年、老年後,我們若能順應生活的所失和所得,我們才會在回顧自己前半生時,感到豐足。
這種滿足感,會讓我們覺得圓滿,從而敢於面對死亡。
那么,當我們在面對生活時,就會表現得智慧和從容。
而如果我們沒法面對這些得失,我們可能就會陷入“失望”的沖突中,對生活不滿,迫切想要再做些什么來改變。
但隨着年紀不斷增大,我們又會發現,時代已經不屬於我們了,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無法改變什么。
那么,我們很可能就會寄希望於渺茫的東西上,比如短劇。通過短劇來逃避現實,發泄生活中的空虛和不滿。
若想順利渡過這個階段的危機,可能正是那句話:“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放寬心態、盡力而為,其余的,順其自然即可,而不是抱以幻想。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