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泥土》3集過後,並未扎根泥土,兩個故事,全講懸浮了

11月15日,電視劇《故鄉的泥土》播出至第3集。這部我們河北出品的電視劇,用了3集劇情,講了倆故事,還都沒講清楚。第一個故事,強扭的瓜帶來的結婚。第二個故事,強扭的瓜沒帶來的包產到戶。仔細分析劇情,我們會發現,之所以用3集劇情,都沒有把兩個故事講明白,講合理了,實在是因為編劇並未真正扎根泥土。“故鄉的泥土”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成為懸浮的泥土。

我舉個例子。作為一個無極故事,滹沱河邊上平原區的故事,編劇難道不知道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無極段兒滹沱河沒有水,無法淹死人嗎?在《故鄉的泥土》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編劇創作的劇情當中,男主角縱火之後逃跑,跳入滹沱河,追趕的人和男主的爹娘都認為男主角跳河被淹死了。劇情內容當中,更是通過救援隊鄉親們的話語告知觀眾,沿着滹沱河的水流往下游找了好幾十里地,都沒有找到屍體。

如果按照《故鄉的泥土》當中的劇情來看,滹沱河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真的是一條大河波浪寬了,不僅常年有水,而且是幾十里的浩瀚啊。然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滹沱河正定、無極沿岸的觀眾們看完了這部電視劇,肯定會嗤之以鼻了——編劇不會是外太空來的吧?滹沱河在那個年代,只剩下沙灘了,還有各種挖沙子的。

北京日報2024年8月20日有一篇名為《一條大河的復流與1000眼井的“消失”》的報道,這篇報道可以通過正規途徑查找閱讀。報道當中指出:

1958年,國家投資、發動群眾,在滹沱河上修建了崗南和黃壁庄兩大水庫,同時疏浚石津總干渠,通過灌渠引水供應天津。水庫調蓄洪水,有效削弱了急流水對正定等下游百姓的沖擊。

但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華北久旱少雨,加之城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滹沱河從曾經的常年性河流,在不行洪時,黃壁庄水庫以下河段變成了一片干河灘。

作為滹沱河沿岸生活的老編,我總結一下,其實,修完了水庫之後,滹沱河就沒啥水了。黃壁庄水庫以下,是正定、藁城、無極等地方,這些地方,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成為沙灘河床。太平河在正定段匯入滹沱河,但是,太平河的水大多來自井陘鹿泉,出了鹿泉山區之後,就走不了多遠,很多時候,都到不了滹沱河,就下滲沒了。黃壁庄水庫也有往下放水的時候,但水出了黃壁庄之後,也迅速下滲,很多時候,也到不了正定南門那邊。

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故鄉的泥土》當中說男主角跳入滹沱河,被沿岸打漁的人救下來,是不成立的。因為在平原區的滹沱河,就沒有水,都是裸露的河床。一個滹沱河平原區沿岸的故事,打着“泥土”的旗號,卻連水域的基本情況都搞不清楚,這就是胡編亂造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我再舉個例子。女主角得知男主死掉了,並且在父母要喝敵敵畏的威脅之下,答應第二天結婚。而同樣的時間點上,被漁夫救活的男主角,告別漁夫,准備上路。第二天一早,女主角結婚,男主角沿着鐵路線走,都看到遠處的山了。男主角有沒有這個腳力呢?

我們可以物理還原一下。在滹沱河河床上,走幾步就能遇上鐵路線。那這個河床,最快的距離,應該是現在的廉州湖生態風景區北岸,這個地方,屬於無極。滹沱河南岸的鐵路線,應該是藁城現在的城區一帶。這個鐵路線,沿着走,可以進入石家庄、鹿泉、井陘和山西。沿着這個鐵路線走,確實能在土門關驛道小鎮(現在的)附近看到鏡頭畫面當中的那種山(基於畫面當中山的高度)。所以,這段長度,應該是藁城城區到土門關的長度。長度超過了六十公里。男主角一位普通的農民,一夜走了六十公里,不切實際啊。所以我說,編劇並未扎根泥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類似的問題與錯誤,在《故鄉的泥土》當中還有不少。經過3集劇情,該劇很大的問題便是並不真正扎根泥土,而是用套路化的故事來完成劇情拼湊,真正需要展開講的時代故事,卻沒有能力講。我們來看看,3集內容,真正講了個什么呢?其實只有一個放到好多年代都適用的爛俗婚嫁故事——女人不想嫁,娘家賣閨女,閨女無奈,沒法和有情人成親。

這么一個故事模板,放在舊社會可以,放在民國也可以,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可以,即便是放在當下,很多思想落後家庭都成立。它是一個沒有獨特時代屬性的故事。《故鄉的泥土》想要講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故事,但這個“婚嫁故事”,缺乏獨屬於敘事時代的特征。它山之石。同樣講這個年代,人家《山海情》當中的搬遷故事,就時代屬性、地域屬於都“獨屬於”。這就是差距。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同時,《故鄉的泥土》當中,想要講包產到戶的故事,卻3集劇情,沒有講真正有效的內容。無效內容,無外乎便是農民們組織起來要求如此,村支書反對如此,農民們去公社找領導,村支書也去。然後,領導和村支書也沒說個四五六,就沒然後了。

時代敘事,最應該講的、最應該講清楚的,便是包產到戶是什么、為什么和怎樣,這些事情。然而,這些事情,讓《故鄉的泥土》講得稀里糊塗。問題的根源是什么呢?是編劇懸浮創作,不願意采風,不願意深入鄉野進行調查,不願意找出“老支書不同意包產到戶”的真正原因,不願意找出“村民們為什么已經迫不及待要求包產到戶”的真正原因等等。

拿着一個沒有獨特時代地域屬性的“結婚”故事來充斥劇情,卻並不把有時代特征的“包產到戶”講明白,《故鄉的泥土》並非故鄉,也沒有泥土,純粹是懸浮創作的錯誤代表。(文/馬慶雲)

本文標題: 《故鄉的泥土》3集過後,並未扎根泥土,兩個故事,全講懸浮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tv/info/61868886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人民的名義:沙瑞金請君入瓮,祁同偉狗急跳牆,抓捕的另一種可能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面,祁同偉壯懷激烈,選擇以冷酷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祁同偉的墮落,一步步滑向深淵,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吾日三省吾身。 在無數個不眠之夜里,祁同偉或許也曾躬身反省,或許也曾面壁思過,或許也
标签
《鄉村愛情18》開機!衛星視角俯瞰象牙山!
近期 《鄉村愛情18》在鐵嶺象牙山影視基地正式開機 從開播之初就憑借着濃郁的鄉土氣息 和真實的生活場景贏得了觀眾的心 讓我們一起從衛星視角 提前解鎖東北神劇的拍攝地 👇👇👇👇👇👇 《鄉村愛情18》拍攝於鐵嶺象牙山影視基地 鐵嶺市是遼寧省轄地
标签
大媽和霸總的愛情短劇,別再“發瘋”了
今年8月,微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上線後的話題度和播放量,讓從業者看到了中老年題材的巨大潛力。 不過,隨後涌現的大批同題材微短劇,不僅內容明顯抄襲,還存在不少誇張、低俗的內容,也讓#國產短劇已經瘋了#等話題頻登熱搜。 近日,多個平台和短劇
标签
《大宅門》:從白文氏給季宗布燒菜聊起——明白人之間的對話
我們知道,在電視劇《大宅門》第一部中,一個頗為有趣的片段,莫過於是大宅門的掌家人、二奶奶白文氏給自己的混不吝兒子白景琦物色教書先生。 因為白景琦天生頑劣,白文氏先後物色了多位先生,都被白景琦給氣跑。白文氏一時半會也拿自己的這個混世魔王兒子
标签
《好團圓》直到小三登堂入室,向前才知博士丈夫娶她二婚女的事實
向郅軍在鄰居面前最引以為傲的,便是養了三個郝女兒。大女兒嫁博士,二女兒嫁高管,三女兒嫁豪門。 三個女兒嫁的都好,平日里不管多忙,周末都會回到昆山陪一陪父母。可女兒們真的嫁得好嗎?並不。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事業有成,有着龍鳳胎的老大,看似家庭
标签
好團圓大結局:向南離婚,向前勇斗小三,出軌的向中竟成最大贏家
文/微談說影視 《好團圓》改編自豆瓣小說《女神的當打之年》此為原著解讀 向家的3個女兒,老大嫁博士,老二嫁高管,老三嫁大富豪。向家三姐妹可以說是普通家庭婚戀的天花板。 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現實生活一地雞毛。向家三姐妹各有各的風光的同時,也各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