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面,高育良樹大根深,門生眾多,這是他引以為豪的地方。
除了漢東大學的得意門生祁同偉、侯亮平和陳海,在轉入仕途後,肖鋼玉、陳清泉和劉新建等人,都成為高育良麾下的猛將。
人多勢眾,心生歹念。
當沙瑞金履新漢東省委書記後,平心而論,高育良是打算架空沙瑞金的,原因有二。
首先,劉省長即將到齡退休,無法與沙瑞金形成制衡關系。
其次,趙立春向中央舉薦高育良接任漢東省委書記的計劃落空,這讓高育良一直耿耿於懷。
如果高育良不能對沙瑞金形成有效震懾,那他還怎么向這些門生發號施令呢?
如此一來,高育良的威信就會喪失殆盡。
一、侯亮平:為民請命的海瑞
侯亮平接任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後,步步緊逼,將劉新建和祁同偉等人一網打盡。
最終,高育良的黑幕也浮出了水面。
侯亮平帶着漢東省人民檢察院的人馬抓捕高育良,雙方劍拔弩張,最後攤牌了,有一段話讓人驚心動魄。
高育良質問侯亮平:“現在你成了為民請命的海瑞,我成了變法自縛的商鞅。”
海瑞是何許人也?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高育良這么說,是對學生侯亮平的抬舉。
侯亮平一身正氣,確實不假,但是並非源自於他的正義感,而是妻子鍾小艾給他的膽量。
侯亮平的正義化身,恰恰是階層固化、既得利益的典型代表。
若論真正的為民請命之人,非陳岩石莫屬。
二、高育良:變法自縛的商鞅
高育良把自己比作是商鞅,更是不夠格,十分離譜。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
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
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誣為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屍身被運至咸陽車裂,全家被殺。
反觀高育良,哪里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簡直就是徹頭徹尾的雞鳴狗盜之徒。
高育良坐擁高小鳳攬入懷抱,遠在香港還有孩子,利用職務便利大肆攫取非法利益,寄生在權力的土壤上,為非作歹。
可以說,高育良對漢東省政治生態的影響,貽害無窮,甚至不亞於趙立春的一手遮天。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漢東省委書記在不斷輪換,但是高育良深耕漢東省官場,是實打實的土地爺,強龍難壓地頭蛇。
即便是沙瑞金赴任漢東省委書記後,也要對高育良高看一眼、禮讓三分,授權高育良對丁義珍事件相機決斷,就是明證。
因此,高育良這樣尾大不掉的職業官僚,不可能是商鞅那種改革家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