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有两种军衔:一种是铨叙军衔,这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战功、职务、学历、资历等等正式授予的军衔,另外一种是职务军衔,简单点说就是根据作战需要临时授予的军衔,比如某位军官铨叙军衔是上校,战时被任命为某师师长,因为师长的军衔一般来说是少将,所以这位军官的职务军衔就是少将。
如果仗打完了这位军官因为一些原因被就解除了师长的职务,那么他的军衔仍然还是上校,如果立下战功铨叙厅论功行赏正式授予他少将军衔,那么他的军衔就由上校正式晋升到了少将军衔。
职务军衔一般会标注部队的番号、职务和军衔,比如陆军某军某师少将师长等等,那么谍战剧《前夜》中剧中人物的铨叙军衔又是如何呢?不妨一一来分析一下:
一、少将:贺副主任、安成仁、江伟、杨森
贺副主任是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副主任,主任是兼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范汉杰,范汉杰的军衔是中将,贺副主任自然也就是少将了。
安成仁是范汉杰麾下八十八师师长,八十八师是美械师可以说是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所以安成仁肯定是少将。
江伟是国防部少将,估计不是负责情报的第二厅就是作战厅的少将。
杨森是东北剿总第二处副处长,估计很多人认为区区一个副处长也是少将不太真实,其实东北剿总第二处可不简单,它的前身是东北行营督察处也就是军统东北区,军统外勤站有甲乙丙之分,甲种站比如上海站、天津站等站长都是少将军衔,军统东北所有外勤站都归东北区管,所以东北剿总第二处副处长就相当于军统东北区副区长,杨森的军衔是少将也说得过去。
二、上校:李云飞
李云飞是东北剿总第二处九组组长,第二处在东北的重要城市设有十几个谍报组,第九组驻锦州,第二处副处长杨森是少将,下面十几个谍报组组长不是上校就是中校。
不过李云飞是上校偏高了,因为他加入军统的时间并不长,甚至还不如林昔,1941年两人离开上海后林昔直接进了军统特训班,李云飞说他要先去赚钱,林昔加入军统七年是中校,李云飞不到七年就已是上校确实偏高了,他的军衔应该和林昔一样是中校更合理。
三、中校:林昔、周应群、李汝何
林昔是保密局上海站中校军衔的后勤处处长,上海站是甲种站,站长邢立宪是少将,情报处长、行动队长、电讯处长至少是中校或者是上校,林昔如果一直待在行动队的话可能也是上校了。
李汝何是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总务处处长,不过他只是挂着处长的头衔其实只是科长而已,中校的军衔恰如其分。
7年过去了,当时和周应群军衔差不多的江伟和杨森已是少将,但周应群原地踏步只是中校,原因除了和他个性有关之外,主要还是受到他父亲周将军的牵连。
四、少校:王慕清
王慕清一直跟着周应群混,这是他迟迟得不到晋升的原因,按他的资历应该是中校。
五、中尉:苏楠
苏楠是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通讯科科员(后面好像又提到说是机要秘书),军衔是中尉,不得不说苏楠的军衔明显偏低了,为何这么说呢?
1941年苏楠在爆炸中受重伤被修女所救,伤好之后参加了二十二师的医疗团去了腾冲,之后又参加了远征军,1946年随杜聿明的部队到了东北当报务员。
李云飞不到7年已是上校,林昔7年已是中校,对比之下以苏楠的资历不说是少校,至少也是上尉,何况她还是复兴公学毕业的高材生,很显然她的中尉军衔低了,这些人当中就属她的军衔最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