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資料
頻道
頻道列表
養貓資料
養狗資料
中醫减肥
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人民日报
参考消息
古代名人
健康保健
娱乐新闻
明星
老电视剧
军事文章
体育人物
经济金融
老資料網
標籤聚合:航空航太
標籤聚合:航空航太
査詢所有有關於標籤
航空航太
的老資料
車上就能發射!小型固體火箭快舟一號甲2023首飛成功,一箭四星
據航太科工消息,3月22日17時09分,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四星”管道,將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3星、04星、05星、06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快舟一號甲火箭2023年的首次發射任務,也
標籤:
火箭
航空航太
“最忙乘組”執行神舟十四號任務回顧,太空家園“蓋房子”
日前,陳冬、劉洋獲頒“二級航太功勳獎章”,蔡旭哲被授予“英雄太空人”榮譽稱號並獲頒“三級航太功勳獎章”。新華社也特別回顧了神舟十四號太空6個月所執行任務,並親切稱呼其為“最忙乘組”“在太空蓋房子”。“會師”中,中國載人航太史上首次兩個太空人
標籤:
中國太空人
航空航太
朱雀二號遙一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已查明飛行故障,通過歸零評審
2022年12月14日16:30,我國民營航太的朱雀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一級飛行、一二級分離、二級點火、整流罩分離均正常。今天,藍箭航太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召開朱雀二號遙一運載火箭二級遊機异常關機故障歸零評審
標籤:
航空航太
航太
接二連三勝!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02星
3月17日16時3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高分十三號02星點火起飛,隨後將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本周,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二丙、長十一、長三乙三型火箭接力發射,連戰連捷,三次發射任
標籤:
火箭
航空航太
長三乙
除了探索宇宙,航太力量還這樣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太領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發全國人民的關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進發,航太力量還在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相關專家圍繞如何服務百姓生活、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等話題帶來了“航太聲
標籤:
航太
航空航太
斥資10億美元!NASA將開發太空拖船,實現國際空間站受控墜落
3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正計畫開發一種新型太空拖船,旨在國際空間站在2030年退役後,能幫助實現受控墜落。據悉,新型太空托船是國際空間站合作夥伴現有脫軌能力的補充。不過,呂德斯稱開發備用管道是十分重要的,最近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兩艘
標籤:
國際空間站
美國航天局
太空
受控
航空航太
航太
一箭41星,我國吉林一號今年完成140星組網,全球任意點10分鐘重訪
吉林一號是長光衛星輕小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現時還在加速組網中,之前做到了一箭16星,今年則會來一次一箭41星,實現年底大約140顆衛星組網的目標,全球任意地點可以在10分鐘內重訪一次。
標籤:
吉林一號
衛星
航空航太
2023好采頭!長四丙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據航太科技集團,3月10日6時41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管道成功將天繪六號A/B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65次發射。
標籤:
長征號運載火箭
航空航太
“張衡一號”巡天遙探“地動”
我國首顆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電磁資訊的衛星“張衡一號”應運誕生。2月2日15時51分,“張衡一號”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個天基地震電磁綜合觀測平臺,“張衡一號”開闢了我國地震監測研究的新視角,是我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立體監測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標籤:
張衡
地震預測
衛星
航空航太
“新視野”號拍到迄今最遠天體影像
科技日報訊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官網9日消息,去年12月5日,NASA“新視野”號航天器上的遠程偵察成像儀,在離地球61.2億公里的地方拍下星團照片“許願井”時,就打破了旅行者1號拍攝的“暗淡藍點”創下的離地球最遠影像紀錄。約2小時後,這一紀
標籤:
新視野
科學
航空航太
科技新聞
中國碳衛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反演圖
科技日報北京2月28日電記者28日從中科院獲悉,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研究員劉良雲團隊利用我國發射的碳衛星數據,開展了全球植被葉綠素螢光衛星反演研究,成功獲得了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葉綠素螢光產品。結果顯示,我國TanSat衛星葉綠素螢光與OCO
標籤:
葉綠素螢光
植被指數
衛星
航空航太
中國碳衛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反演圖
2016年12月22日,我國發射了首顆二氧化碳觀測科學實驗衛星,使得我國成為全球第3個可提供碳衛星數據的國家。該團隊利用我國“碳衛星”2017年7月-12月的數據,開展了全球植被葉綠素螢光衛星反演研究,成功獲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葉綠素螢
標籤:
葉綠素螢光
衛星
航空航太
嫦娥四號,讓月球背面露真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透露,我國計畫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原位和巡視探測。“我們將在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上搭載兩顆小衛星,做射電干涉試驗,探測宇宙‘黑暗時代’。”嫦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航空航太
衛星
霍金已逝,“突破攝星”計畫才剛剛開始
在中國,霍金早已成為“網紅”,有不少網友擔憂:霍金走了,他曾發佈的“突破攝星”計畫還能實現嗎?“突破攝星”計畫,是利用雷射推進微型航天器探測比鄰星的超級科研專案。此外,“突破攝星”計畫還面臨訊號傳輸難題。鄭永春說,“霍金已逝,他的‘突破攝星
標籤:
突破攝星
比鄰
航空航太
吸氣式電推進器以空氣為“燃料”
科技日報北京3月25日電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歐洲空間局首次測試了一種新型吸氣式電推進器,它能收集大氣分子並用其代替機載推進劑,有望使近地軌道衛星幾乎無限期地停留在太空中,也能使未來的火星探測變得更容易。他表示,由於只能在真空或接近真空的環
標籤:
衛星
航空航太
構建“深空之門”,主導太空探索
月球軌道平臺“深空之門”(上)與獵戶座(中)、太空發射系統(下)一起,構成人類空間探索的覈心網絡,為未來人類繞月、登月行動和火星任務做好準備。作為繞月太空梭,“深空之門”將允許搭載可重複使用的人類建築和車輛。該機构強調對構建“深空之門”的國
標籤:
美國航天局
航空航太
獵戶座
航太
“北斗”發力,動態釐米級定位來了
5月16日晚,“天音計畫”星地一體高精度時空服務在上海發佈。誤差只有幾個釐米的動態高精度定位服務,即將在全球推廣。“天音計畫”採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互聯網雙路播發,將為全球包括沙漠、海洋、高空等無網絡覆蓋區域、網絡覆蓋斷續的區域提供7×24
標籤: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航空航太
人類邁出航天器月背登入第一步
5月21日5時28分,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研製的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鵲橋”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邁出了我國月球背面著陸與探測的第一步。記者從五院瞭解到,在完成使命的同時,“鵲橋”將向人類航太史上的多項紀錄發起衝擊。這是人類航天器首次
標籤:
航太
通信
航空航太
天線
衛星
“鵲橋”將進行史上最遠鐳射測距試驗
據瞭解,進入使命軌道後,“鵲橋”將嘗試開展人類歷史上距離最遠的鐳射測距試驗。如果“鵲橋”衛星鐳射測距試驗成功,將是空間飛行器測定軌科技的一大飛躍。
標籤:
鐳射測距
雷射
航空航太
衛星
海洋定位導航有了“中國芯”
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北斗海洋廣域差分高精度定位終端”填補了我國北斗導航在高端海洋工程平臺應用的空白,在5月24日由黑龍江省科技廳主辦的衛星應用科普展及科普論壇上,該成果作為國內首個針對海上高精度絕對位置定位的終端設備備受關注。
標籤:
中國芯
航空航太
中國軍情
NASA測試“立方體衛星”用太陽帆
科技日報北京7月2日電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官網報導,“近地小行星偵察機”是一顆小型衛星,用於研究近地小行星,NASA日前成功將“探測任務-1”準備搭載的太陽帆部署其上,部署測試在潔淨室中進行。NEAScout是一款六單元“立方體衛星”,依靠
標籤:
太陽帆
美國航天局
立方體
衛星
航空航太
中山大學將建空間引力波探測地面類比裝置
30日,廣東省首個自主提出、自主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引力波探測地面類比裝置立項暨可研報告編制正式啟動。該設施是“天琴計畫”的一部分,落戶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投資將超過10億元。據介紹,“天琴計畫”是中山大學發起的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畫
標籤:
引力波
衛星
航空航太
穿上AR裝衛星,增強現實科技首次輔助北斗衛星研製
7月29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9、10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成功發射。記者從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瞭解到,這是該院最新研製的數位化智慧總裝檢驗裝備,在北斗三號衛星中的首次成功應用,實現了智慧穿戴裝備、AR科技與各航天器型號平臺
標籤:
北斗衛星
衛星
航空航太
NASA斥4400萬美元開發十大“臨界點”科技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官網近日消息,NASA已與6家美國公司簽署協定,將合作開發10項“臨界點”科技,這些科技有望讓商業太空飛行和NASA未來的探測任務大大受益,包括月球著陸器和深空火箭發動機科技等。這些項目獲得的總資助約為4400萬美元。N
標籤:
美國航天局
航空航太
太空
航太
“鴻雁星座”將實現互聯網全球覆蓋
據悉,“鴻雁星座”將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資料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具有全天候、全時段及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實时雙向通信能力,可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时資料通信和綜合資訊服務。針對全球飛機航線,通過“鴻雁星座”可以實时接收飛機的位置、速度等資訊,
標籤:
星座
通信
衛星
航空航太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畫”關鍵技術獲得重大進展
三顆星,形似太空裏架起的一把豎琴,可聆聽宇宙深處引力波的“聲音”,這是我國科學家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畫”。據瞭解,“天琴計畫”和歐洲LISA計畫是現時世界上少數基於成熟設計和方案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畫,兩個計畫都在爭分奪秒向前推動。
標籤:
天琴計畫
引力波
科學
航空航太
宇宙學
衛星
中國快舟固體火箭成功發射微厘空間一號試驗衛星
北京时間9月29日12時13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將微厘空間一號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前,快舟一號甲於2017年1月以“一箭三星”管道首次完成商業發射,本次發射是該火箭第2次執行商業發射任務。
標籤:
火箭
衛星
航空航太
中國軍情
我國火箭垂直回收制導控制科技試驗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31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獲悉,該院12所航太智慧技術創新中心、宇航智慧控制科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於29日開展運載火箭垂直回收制導控制科技驗證試驗,飛行取得成功。2018年以來,12所確定開展運載火箭垂直回收制
標籤:
火箭
航空航太
國產衛星終端實現零的突破
“該牌照的頒發,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突破了國外的科技封鎖與使用限制。從太空衛星到地面終端設備實現國產自主化,我國自主移動通信衛星系統全產業鏈建設完成,正式進入商用階段。”日前,工信部頒發了首張衛星移動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試用批文暨中國首張國產衛星
標籤:
通信衛星
衛星
通信
衛星通信
航空航太
中國北斗邁出走向全球關鍵一步
11月19日淩晨,西昌一道沖天火光,北斗再添兩顆新星。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斗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北斗三號不僅覆蓋範圍提升至全球,在科技體制上也實現性能提升和服務擴展,定位精度提升至2.5—
標籤: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
航空航太
中國軍情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碎片清理”衛星的“魚叉”被設計為可以刺穿並纏住太空垃圾碎片。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碎片清理”項目為人類清理太空垃圾、提高太空任務安全提供了有效途徑。
標籤:
太空垃圾
魚叉
衛星
航空航太
我國最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3月5日電記者5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四院獲悉,我國新研的200噸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熱試車獲得圓滿成功。這一成果可應用於未來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改進型。這是四院瞄準商業航太發射市場需求而研發,目前國內裝藥量最多、推力最大的
標籤:
火箭發動機
發動機
火箭
航空航太
運載火箭
武器裝備
“嫦娥工程”,未來要給月球基地打前站
3月3日,在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遠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號巡視器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已相繼從休眠中醒來,開始了第三月晝的工作。此前,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探月史的新紀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嫦娥工程
航空航太
“天琴一號”衛星年內升空
科技日報北京3月6日電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6日表示,“天琴一號”科技驗證試驗衛星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該衛星將對高精度空間慣性感測器、無拖曳控制科技、微牛頓量級的推進科技、雷射干涉儀等核心技術開展在軌驗證。羅俊介紹,位於珠海的“
標籤:
引力波
天琴計畫
衛星
科學
天文
航空航太
北斗導航,太空中最亮的“中國星”
3月4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透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今年將繼續高密度全球組網,計畫發射8—10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是“中國創造”的一張名片。北斗系統的建設之快,凸顯著中國雄厚的科技實力。就像GPS一樣,北斗是幫助用戶導航的。
標籤:
gp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盒子
太空
衛星
航空航太
“獵鷹重型”火箭商業發射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4月14日電據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官網消息,北京时間12日晨,有“現役運載火箭之王”之稱的“獵鷹重型”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成功,並史無前例實現三枚火箭回收。2018年2月7日,“獵鷹重型”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並攜帶一輛特斯拉跑車作為載
標籤:
獵鷹
商業
火箭
航空航太
長六甲火箭芯一級發動機長程高工况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4月16日電記者16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獲悉,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芯一級120噸級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15日在陝西西安成功完成長程高工况試車,標誌著我國首型新一代固液組合推力火箭研製工作取得新進展。
標籤: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
火箭
發動機
航空航太
運載火箭
我成功開展微電推進空間搭載試驗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24日從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應用物理技術中心研製的離子液體微電推進器,近日成功完成多次在軌點火試驗。這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在立方體衛星平臺開展離子液體微電推進空間驗證試驗的國家。此次驗證的推
標籤:
衛星
航空航太
“行雲工程”將發試驗星,星間實現雷射通信
24日,第四個“中國航太日”系列活動在武漢國家航太產業基地舉辦,航太行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利表示,行雲工程今年將發射行雲二號01、02號兩顆試驗衛星,衛星之間將通過雷射連結進行“對話”。
標籤:
行雲
通信
雷射通信
雷射
衛星
航空航太
航天器與小行星相撞會怎樣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官網近日報導,作為NASA首個展示行星防禦科技的任務,“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航天器將於2022年9月與雙小行星系統“雙子星”中較小的“雙子星B”相撞。調查小組將從2020年末到2021年春季再次觀察“雙子星”,最後的地面
標籤:
小行星
雙子星
dart
科學
航太
航空航太
我國首臺可複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太自主研發。當天,“天鵲”發動機完成了第4次全系統試車,試車時間為20秒,發動機起動關機平穩迅速,正常工作段參數穩定,發動機各項效能均達到了設計要
標籤:
火箭發動機
甲烷
發動機
火箭
航空航太
航太
國內首個北斗三號全晶片解決方案發佈
科技日報北京5月22日電在第十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廣州海格通信集團發佈了國內首個支持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晶片解決方案。據悉,2019年我國將再發射6至8顆北斗三號衛星,2020年計畫發射2至4顆北斗三號衛星,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
標籤: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晶片
通信
航空航太
解決方案
射頻
韋伯太空望遠鏡通過熱真空測試
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成功完成另一項關鍵測試——熱真空測試,距離其2021年發射更近了一步。JWST的望遠鏡和科學儀器部分,已於去年在NASA約翰遜航太中心完成了熱真空測
標籤:
真空環境
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
航空航太
科技新聞
英美擬建增强型太空氣象預報系統
科技日報倫敦6月4日電為了保護太空人、衛星和地面基礎設施,英國和美國航太首長當局决定,為太空天氣監測衛星開發一種新的儀器,用於觀測和預報太陽風的變化。該儀器將幫助英國氣象局空間氣象業務中心及時發佈空間天氣預報和警報,協助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有
標籤:
太空
天氣預報
衛星
航空航太
NASA將首次在太空測試“綠色燃料”
科技日報北京6月17日電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官網近日報導,NASA將首次在太空測試一種無毒的玫瑰色液體燃料以及推進系統,這一“綠色推進劑注入任務”本月將幫助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升空,未來有望為前往月球或其他天體的航天器提供
標籤:
美國航天局
太空
航空航太
航太
衛星
靈神星任務首次瞄準巨型全金屬小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近日宣佈,旨在對小行星靈神星展開探索的任務已進入最後設計和製造階段,其目標是在2022年年底前發射,在2026年前抵達。靈神星任務將是人類首次探索一顆金屬天體,發回的照片將進一步向我們揭示行星的構成,並最終瞭解太陽系早期的
標籤:
小行星
太陽系
航空航太
深空原子鐘,讓航天器自主導航
但要實現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導航計畫,航天器和衛星需要配備計時精度極高的時鐘,這就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的深空原子鐘。該項目首席研究員、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伊爾·舒伯特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種迷你原子鐘將安裝在未來的太空梭或衛星上,可能“徹底改
標籤:
原子鐘
航太
航空航太
衛星
以色列首顆高通量微納衛星將升空
科技日報特拉維夫7月4日電以色列首顆高通量微納衛星NSLSat-1將於5日在俄羅斯東方港發射場,搭載“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新衛星在通信能力方面比現時最好的微納衛星要快100倍,可為飛機和高速列車上的人提供更好的互聯網體驗。這顆高通量微
標籤:
衛星
通信
航空航太
3D光學衛星星座,讓地球觀測迎來重大飛躍
空中客車公司7月8日與法國國家航太研究中心簽訂了一份“3D光學衛星星座”協定,地球觀測工作將迎來重大飛躍。空客的3D光學衛星星座由4顆相同衛星組成,總重量約300公斤,預計在2022年底發射,之後每天將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高解析度的立體影像。
標籤:
衛星
星座
航空航太
全球首顆北斗三號晶片正式發佈,單一晶片完美服務全星座全頻點
近日,全球首顆全面支持北斗三號民用導航訊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晶片“天琴二代”正式發佈,這枚由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最强北斗晶片,未來將作為北斗導航發展的核心技術力量,推動北斗三號的產業化應用與落地。時隔3年,第二代“天琴”晶片問世
標籤: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晶片
天琴計畫
通信
航空航太
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