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聚合:未來科學大獎

査詢所有有關於標籤未來科學大獎的老資料

電子皮膚,智能手機“接班人”
不久的將來,這些功能可能全部將由“電子皮膚”代勞。鮑哲南曾表示,智能手機是現在,而人造電子皮膚是未來,是下一代電子工業發展的方向。對於未來電子皮膚的發展,她認為人造電子皮膚是“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但現時“還處在起始階段”。
標籤: 電子皮膚 機器人 電子 智能手機 未來科學大獎
區塊鏈之於資訊安全,是鎧甲還是軟肋
“區塊鏈不是一項新技術,它採用了密碼學的很多科技,如雜湊演算法、公開金鑰密碼等。”13日,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在清華大學開幕,一場聚焦網絡和資訊安全的學術報告會同期舉行。“區塊鏈以密碼學管道保證其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以安全視之,區塊鏈
標籤: 區塊鏈 資訊安全 網路安全 密碼學 未來科學大獎
這些拿下高額獎金的科研成果,與你我生活都有關
一年一度的科學突破獎準時在9月公佈,這次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的4比特科學家,每位獲得的獎金高達300萬美元,以獎勵他們在無創DNA產前檢測、蛋白質從頭合成、探尋帕金森病源頭等領域作出的開創性貢獻。9月11日,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佈,這項20
標籤: 線粒體 dna選取 蛋白質合成 帕金森病 線粒體dna 未來科學大獎
【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人物系列】王小雲,以破解算灋為矛,為密碼世界鑄盾
4月25日,“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正式啟動,在航太科工集團二院職工文化中心大禮堂內,作為女科技工作者代表之一,帶著濃濃山東口音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王小雲在啟動儀式上的發言慷慨激昂。2005年,美國一家雜誌稱,王小雲團隊的學術成果引發
標籤: 王小雲 密碼演算法 算灋 未來科學大獎
遺傳所“中科發早粳1號”系列早粳稻新品種選育成功
2021年7月19日,早粳水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現場會在江西省上高縣舉行。測產顯示,人工拋秧種植,實收水稻稻穀畝產為530.31公斤;機插秧種植,實收水稻稻穀畝產為613.73公斤,兩者平均畝產為567.64公斤。“中國有14億人口,
標籤: 水稻 水稻品種 三農 農業 農資 未來科學大獎
專訪丁奎嶺,化學諾獎發錯了嗎?合成化學的下一個突破在哪裡?
2021年,時隔20年後,諾貝爾化學獎又一次頒發給了不對稱催化的相關工作。那麼今年的化學獎發得有道理嗎?對未來化學學科的發展又有何指導意義?華人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的成就如何?為此,我們專訪了不對稱合成領域的著名專家丁奎嶺院士進行深入評述。
標籤: 丁奎嶺 諾貝爾化學獎 有機化學 諾貝爾獎 未來科學大獎
梗阻性無精症做手術好還是做試管嬰兒
無精子症是最為嚴重的男性不育症,3次精液離心檢測均找不到精子,可以診斷為無精子症。梗阻性無精症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梗阻性無精症,先天性的輸精管、精囊腺缺如等等,那麼梗阻性無精症做手術好還是做試管嬰兒呢?mU/一次射精,明確診斷梗阻性無精症,建
標籤: 無精症 輸精管吻合術 精子畸形症 輸精管 細胞學 未來科學大獎
袁隆平如何實現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院士出生於1930年,今年已經89歲高齡,即使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袁老仍戰鬥在一線,為了雜交水稻事業鞠躬盡瘁。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袁隆平遭受衝擊,水稻雄性不育試驗被迫中斷。袁隆平因身體原因未能來到現場,通過視頻發表得獎感言,他說自己還
標籤: 雜交水稻 水稻 水稻品種 稻穗 未來科學大獎
袁隆平:希望能活到100歲為祖國做出更多貢獻
袁隆平一直認為,自己熱愛的中國,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動力,也是所有夢想的終極目標。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决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剛剛度過自己90歲生日的袁隆平說,“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標籤: 袁隆平 水稻 農業 三農 種植業 未來科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