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聚合:抗日戰爭

査詢所有有關於標籤抗日戰爭的老資料

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八十周年大會在港舉行
新華社香港2月3日電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八十周年大會3日在港舉行。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表示,受疫情影響,紀念大會由2022年延后到今年舉行,對於社會各界的支持表示感謝。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於1942年2
標籤: 東江縱隊 抗日戰爭 時政
軍中“秀才”肖向榮,以雜誌為陣地,文宣黨中央的革命政策
肖向榮,廣東省梅縣石扇鄉人,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他早年參加過武裝鬥爭,後來一直在軍隊高級機關從事政治文宣、教育等工作,由於其突出的文宣工作能力,被稱為軍中“秀才”。縱觀他戎馬一生,雖然以政治文宣為主要
標籤: 秀才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黑土地上的紅色故事|東北抗聯與少數民族兄弟結盟抗日
1941年2月末,進入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三支隊,經過短暫休整,又返回東北戰場。7月,第三支隊甩掉了日偽軍的尾追,全部渡過了畢拉河,住在畢拉河南岸一個漢族把頭經營的木營裏。時遇大雨,支隊所帶的糧食要吃光了,附近又沒有籌集糧食的地方。
標籤: 抗日戰爭 鄂倫春族 王明 東北抗日聯軍
開闢戰場、指揮作戰,回顧張震將軍的抗戰歲月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震先後擔任八路軍總部參謀、新四軍遊擊支隊參謀長、八路軍第4縱隊參謀長、新四軍第4師兼淮北軍區參謀長等職,協助彭雪楓、鄧子恢等開闢戰場、指揮作戰,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重要貢獻,是我軍最優秀的參謀長之一。
標籤: 抗日戰爭 彭雪楓 新四軍 八路軍 軍事歷史 張震
“左權獨立營”戰旗——左權精神代代傳
在山西省原遼縣境內,從1937年9月開始,相繼成立了10餘個民間抗日組織。1939年11月初,在“遼縣抗日自衛隊”的基礎上,正式擴充組建了“遼縣子弟兵團”,積極配合八路軍開展抗日鬥爭。1941年2月,正式成立了遼縣獨立營,營長左奎元,政委由
標籤: 左權 抗日戰爭
安吳青訓班,為抗戰勝利注入青春力量
位於陝西省涇陽縣安吳鎮安吳村的安吳青年訓練班紀念館。其中,安吳青訓班在青年運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率先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安吳青訓班共舉辦14期,組編了127個連隊,培養了1.2萬餘名青年幹部,為抗戰
標籤: 抗日戰爭 吳青 中國近代史 三民主義
大山作證,探尋東北抗日義勇軍代王砬子密營遺址
在日偽的嚴密封鎖下,東北早期的抗日武裝為保存有生力量,逐漸轉移到深山密林中。這個時期,有一支抗日隊伍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江密峰的代王砬子山區建起了密營。2019年,東北義勇軍代王砬子密營遺址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革命舊址名錄,並修建了密營舊址
標籤: 東北歷史 抗日戰爭 歷史 田霖
隱蔽戰線|沈世英,不管收到任何電報都隨到隨譯隨發
名稱:沈世英晚年撰寫的香山工作期間回憶錄部分手稿;年代:20世紀80年代;質地:紙;尺寸:長26釐米寬18.5釐米;來源:香山革命紀念館館藏。沈世英,1926年6月生,江蘇睢寧人。之後他吸取教訓,不管收到任何電報,他都是隨到隨譯隨發,無論多
標籤: 電報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香山
九子峰戰鬥,山東縱隊的首次重大勝利
1940年3月,在徐向前的指揮下,八路軍山東縱隊在山東省沂南縣孫祖一帶設伏,消滅了進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一股日軍,史稱“九子峰戰鬥”或“孫祖伏擊戰”。這次戰鬥是沂蒙山根據地開闢以來八路軍山東縱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滅了敵人的威風,長了我軍
標籤: 歷史 抗日戰爭 徐向前 孫祖 日軍
海安運動防禦戰我軍創造敵我傷亡比15,1的新紀錄
隨後,我華中野戰軍在戰畧上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在進佔如皋不久後就迅速撤出,北退至海安,以便分散敵人兵力,掌握主動。此戰,我華中野戰軍由第七縱隊和地方武裝部隊在海安及週邊地區與敵4晝夜的激戰,以傷亡200多人的代價殲滅敵人3000餘人,創造了
標籤: 歷史 粟裕 華中 野戰軍 淮海戰役 抗日戰爭
晋察冀軍區反“八路圍攻”作戰
晉察冀邊區反“八路圍攻”作戰示意圖。11月7日,晋察冀軍區正式成立,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至此,八路圍攻之日軍大部退回至各鐵路沿線,晋察冀軍區部隊反圍攻作戰勝利結束。
標籤: 抗日戰爭 歷史 日軍
抗戰英雄,血肉之軀築長城
行走在大江南北都市街道,一個個以抗戰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定格下一段段紅色記憶。烽火年代裏,無數英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鋼鐵長城;今天,山河無恙、歲月悠長,英雄們的動人故事眾人傳唱。抗戰英雄不畏强暴、誓與敵人血戰到底
標籤: 抗日戰爭
半生獨臂,一身許國——新中國首次授銜的10比特獨臂將軍
1944年,延安南泥灣,美國記者哈裏森·福爾曼拍下了兩張引起轟動的照片:一張題為“三個八路軍機槍手”,最左邊的是獨臂重機槍手左齊,他在11年後的新中國首次授銜中被授予少將軍銜;另一張照片中,左齊面對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以及被截肢的右臂,臉上
標籤: 白求恩 獨臂將軍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抗日戰爭 毛澤東
走進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一座老屋,講述一段抗戰故事
“不忘歷史,同開新篇”,走進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大院內,東牆上赫然醒目的八個大字直抵人心。又因羅家大屋地位特殊,意義重大,他們建議在羅家大屋設定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是香港第一間集中介紹中國共產黨在香港歷史貢獻的紀念館,也是香港
標籤: 抗日戰爭
聽文物講故事丨鐵證如山!這些文物講述南京大屠殺真相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19.2萬餘件館藏文物史料、1216套6318件國家珍貴文物,記錄著任何淡化、粉飾、歪曲、否認都不可改變的歷史真相。“松井石根在法庭上表示他對南京大屠殺一無所知,但事實不會因巧舌如簧而消失。”紀念館負責人表
標籤: 南京大屠殺 文物 抗日戰爭 松井石根 約翰·馬吉 日軍
馬上天下陳秋石原型
馬上天下陳秋石原型是陳賡。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終年58歲。
標籤: 抗日戰爭 歷史 陳賡
盧溝橋事變發生在哪一年
盧溝橋事變生在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况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阿兵哥失踪,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駐軍嚴
標籤: 盧溝橋 七七事變 抗日戰爭
一代梟雄胡前寬是什麼人
胡前寬在電視劇《一代梟雄》是國民黨高官,因為他在整部戲裏都沒有明確身份。所以,神秘的色彩讓這個人物更加生動。胡前寬的原型叫胡璉,胡璉,字伯玉,漢族,陝西華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陸軍第67師旅長,第11師副師長、師長,第18軍副軍長和軍長
標籤: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常二寬簡介
常二寬是電視劇《鐵在燒》中的人物。劇中常二寬,1915年-1987年,享年72歲,粗中有細、憨厚卻又不乏智慧。常二寬由齊奎飾演,齊奎1981年8月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標籤: 常二寬 抗日戰爭
什麼是紅色資源
紅色旅遊資源具有主題性。所有紅色旅遊資源都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和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鬥爭為主線,並嗣繞中國革命鬥爭歷史的主線而形成的。雖然紅色旅遊資源具有主題性,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但作為一項產業,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不可過度
標籤: 紅色旅遊 抗日戰爭 時政
京西山區一間關帝廟,諜報人員曾偽裝成香客在此聯絡發報
秋末初冬的京西山區,天高雲淡,風光旖旎。妙峰山下的澗溝村裡,兩棵大樹依傍著一座小橋。一座青瓦房靜靜伫立橋邊,門上懸掛著一塊醒目的門匾——“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這便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紀念館。當年,諜報人員為隱藏身份,往往
標籤: 抗日戰爭
八路軍巧妙設伏向敵人“要棉衣”
1942年,日軍調集重兵,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心臟”武鄉縣發起“全面蠶食”。武鄉縣遊擊隊、獨立營等地方武裝配合八路軍主力,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到處打擊敵人,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冉國華馬上找來八路軍七六九團三營營長鐘鳴鳳、縣獨立營一連連長樊
標籤: 八路軍 陸軍 歷史 遊擊隊 抗日戰爭 偽滿洲國
這座大山深處的“炸彈工廠”,為前線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微風陣陣,如母親溫柔的手輕拂一排排灰白色墓碑,大地空曠、寂然。與此同時,為抵抗日軍進攻,保障抗戰前線武器供應,挺進軍司令部决定建立修械所。平西炸彈廠的存在,對日軍來說是一個重大威脅。自1940年成立以來,平西炸彈廠出色完成了
標籤: 炸彈 抗日戰爭 歷史 武器
抗戰期間羅炳輝“三大戰術”顯威力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羅炳輝告別延安,奔赴華中抗日前線。整個抗戰期間,淮南根據地軍民運用羅炳輝創造的上述戰術,有效地遏制了日偽頑軍的“掃蕩”和進犯,淮南抗日根據地也由此成為“華中最穩定的根據地”。
標籤: 羅炳輝 抗日戰爭 淮南 新四軍 日軍 根據地
隱蔽戰線|活躍在台兒莊的地下貿易情報站
台兒莊淪陷後,中國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當地人民群眾,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抗日鬥爭。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1940年,八路軍一一五師和中共魯南區委派人前往台兒莊,聯絡當地開明士紳萬柳溪,在其家中開設了地下貿易情報站。
標籤: 抗日戰爭 歷史 根據地 李炎 趙繼烈 唐朝
《團結就是力量》是怎麼唱響的
2021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全體黨員,“78年前,《團結就是力量》從你們那裡唱響,成了億萬人民廣為傳唱的一首革命歌曲。如今,你們帶領鄉親們傳承紅色基因,團結一心,苦幹實幹,摘掉了貧困帽子,我感到很高興”
標籤: 團結就是力量 抗日戰爭 毛澤東
紅色報刊見初心丨抗戰建國,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
1937年11月18日,由鄒韜奮主編的《抗戰》三日刊出版的號外。紅色刊物作為文宣我黨我軍政策路線的思想陣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陝甘寧地區,紅色刊物圍繞“抗戰建國,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這一中心工作。
標籤: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獨立建國
為解放西藏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將張國華
張國華,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參與開闢魯西抗日根據地,率部參加邯鄲、淮海、渡江、西南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他率部進軍西藏,指揮昌都戰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務,紮根西藏17年,為西
標籤: 軍事歷史 歷史 劉伯承 毛澤東 馬克思主義 抗日戰爭
出其不意!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利用夜幕掩護解放邯鄲
9月,蔣介石命令國民黨軍隊由河南鄭州、新鄉一帶沿平漢線北進,向晉冀魯豫解放區發起進攻。他們與國民黨通電聯絡,得到了“邊區挺進軍第三縱隊”的番號,並瘋狂屯集作戰物資,準備策應國民黨軍進犯解放區。為了先於敵人控制要地,晉冀魯豫解放區首長决心集中
標籤: 河北省邯鄲 八路軍 抗日戰爭 歷史
南京人口是如何恢復的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前兩個月內,南京地區作為中華民國的首都有人口113萬。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遷返南京後,南京市人口第一次恢復百萬。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標籤: 南京大屠殺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黃埔軍校在哪裡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標籤: 黃埔軍校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黃埔
一張1945年的新春賀年卡,白底紅字寫著,今年就是勝利年
這樣一張頗顯“洋氣”的賀年卡,吸引了我的目光。另一面是四句詩:“男耕女織齊生產,百姓軍隊有吃穿;積極準備大反攻,今年就是勝利年。”據推測,這張賀卡應當發行於1945年新春之際。“今年就是勝利年”這份自信來源於多個方面,其中自然包括子弟兵與根
標籤: 抗日戰爭
韋崗戰鬥,新四軍出動江南的第一戰
韋崗戰鬥,是粟裕為完成中共中央賦予的戰畧偵察任務,率領新四軍先遣支隊在鎮江西南韋崗打的一場伏擊戰。這次戰鬥,不僅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打出了新四軍的赫赫威名,更極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團結起來抗日的熱情和信心,為在華中地區長期堅持抗
標籤: 新四軍 江南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粟裕
浙東抗日根據地,孤懸敵後的戰畧基地
1941年5月至9月,浦東抗日武裝分批趕赴浙東,與當地革命武裝力量共同揭開了創建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序幕。浙東抗日根據地孤懸敵後,直接威脅汪偽政權的中心南京,抗擊和牽制滬杭甬地區的日軍,是新四軍向東南發展的前進基地。
標籤: 根據地 抗日戰爭 歷史
突破臨津江之戰,劉伯承元帥稱讚此次戰鬥“應給五分”!
突破臨津江之戰,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的首戰,也是關鍵一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第116師,僅用11分鐘就突破了敵軍精心佈設的臨津江防線,為整個戰役打開了突破口。劉伯承元帥稱讚此次戰鬥“應給五分”!第116師是如何打出滿分戰例的呢?先期
標籤: 軍事歷史 劉伯承 陸軍 歷史 抗日戰爭 馬克思主義
陳莊殲滅戰,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敵後“模範的殲滅戰”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河北省博野公安局長、中共黨員張仲瀚按照組織安排,組織平時培訓的各鄉“自衛隊”組成了一支1000餘人的河北民軍,公開舉旗抗日。陳莊殲滅戰共殲敵1400人,被譽為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敵後“模範的殲滅戰”,其中,津
標籤: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歷史 太平洋戰爭 偽滿洲國
你知道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在哪裡嗎?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從即日起,解放軍報微信開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知識”專欄,以幫助廣大網友更全面地瞭解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7月成立以來,已召開了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1921
標籤: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中國共產黨
彭湖聯防大隊智取小孤山據點
5月2日,挺進支隊在山下埋伏一個連,負責監視彭澤和湖口方向的日偽軍;另派王火應率領彭湖聯防大隊,組成了15人戰鬥小組,化裝成“苦力”,攜帶鋤、鍬等工具前往小孤山,為據點裏的日軍“修整”工事。一個星期後,日軍調動了駐安慶、東流、望江、湖口等地
標籤: 抗日戰爭 歷史 陸軍 日軍 彭澤
“九一八”事變爆發91周年,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在迴響
2022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1周年之際,沉悶而有力的鐘聲伴隨著尖厲的防空警報聲、汽車火車鳴笛聲響徹瀋陽,提醒人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正式拉開了中國人民長達14年抗戰的序幕。記憶從未褪色,歷史
標籤: 九?一八事變 抗日戰爭 紀念九一八
冀中地區的地道戰、地雷戰和麻雀戰
20世紀6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兩部反映抗日戰爭敵後戰場遊擊戰術的影片《地道戰》和《地雷戰》曾經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地道戰、地雷戰和麻雀戰是黨領導下的廣大抗日軍民為了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在不利的地形和極其簡陋的武器裝備條件下,化整為零
標籤: 地雷戰 抗日戰爭 麻雀戰 軍事歷史 歷史 八路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重溫報紙中的“勝利日”
今天是9月3日,77年前的今天,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隨之勝利結束。我們通過1945年八九月間多家報紙的報導,去重溫一下勝利日前後,人們的激動和喜悅。十四年裏,中國人民浴血奮戰,付出了
標籤: 抗日戰爭 軍事歷史 大公報 解放日報
譚梓生,井岡山根據地第一位“紅色縣長”
在短暫而絢爛的一生中,他先後擔任過3次縣長,從“草鞋縣長”到“勞農縣長”,再到井岡山根據地第一位“紅色縣長”。當地羣衆就把譚梓生稱為“草鞋縣長”。
標籤: 譚梓生 根據地 歷史 抗日戰爭 羅榮桓 旌德
延安窑洞,見證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苦難輝煌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詩人賀敬之的《回延安》,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尋根情愫。夏末初秋,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我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延安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裡的窑洞。延安那一孔孔普通的窑洞,見證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苦難輝煌,承載
標籤: 抗日戰爭 窑洞 中國近代史 苦難輝煌 歷史 論持久戰
定陶縣基幹大隊妙計截糧,擊斃偽軍50餘人
1944年6月30日,八路軍魯西南軍分區定陶縣基幹大隊大隊長程樹勳得到報告:定陶縣城的日軍這兩天內準備將20多萬斤糧食以及軍需物資運往菏澤,派偽軍300多人押運。經研究,將設伏地點選在定陶到菏澤的必經之地仿山,並請求菏澤縣基幹大隊出兵配合此
標籤: 定陶 歷史 抗日戰爭 偽滿洲國
勤學不輟、敢打必勝的秦基偉
秦基偉是新中國首次授銜的中將之一。他13歲加入赤衛隊,參加黃麻起義,15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將領,他堅毅果敢、英勇善戰,治軍有方、開拓進取,襟懷坦蕩、勤學不輟,為中國革命、建
標籤: 秦基偉 抗日戰爭 歷史 中國軍情
“子弟兵”稱謂誕生於晋察冀
隨著遊擊戰爭的進行,晋察冀抗日根據地進一步擴大,很快成為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有研究指出,這是“子弟兵”一詞首次用於稱呼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
標籤: 抗日戰爭 歷史 聶榮臻 八路軍
巧妙效法“增灶退敵”,魯西南抗日軍民智取敵據點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軍侵佔山東省定陶縣,定陶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勇敢地開展敵後抗日鬥爭。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定陶人民武裝力量不斷壯大。就這樣,被日偽盤踞達5年之久的河南王村堅固據點,被魯西南抗日軍民兵不血刃地奪取了。第二天,抗日軍民攜帶工具進入
標籤: 日軍 抗日戰爭 歷史 八路軍 定陶
佳木斯為何被譽為“東北小延安”
抗戰勝利後,中共中央著手在東北廣泛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延安的革命文化在佳木斯這塊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呈現出爆發式的繁榮和活力,佳木斯由此成為東北革命文化的搖籃,被讚譽為“東北小延安”。
標籤: 東北文化 東北歷史 中國近代史 抗日戰爭 歷史 暴風驟雨
中央蘇區時期這樣慶祝八一建軍節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各地在節日期間都會開展一系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早在1933年,8月1日就被確定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中央蘇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紀念和慶祝活動。中央蘇區時期的首次“八一”建軍紀念活動影響深遠,閱兵式等紀念活
標籤: 中央革命根據地 紅色中華 蘇區精神 建軍節 歷史 抗日戰爭
深刻把握東北抗聯精神的本質內涵
作為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東北抗聯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戰,彰顯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在日軍連續不斷的軍事侵略、各種手段的政治誘降、苛刻嚴密的經濟封鎖下,東北抗聯的旗幟始終不倒,就是因為東北抗聯將士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
標籤: 軍事歷史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東北歷史 歷史 東北抗日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