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聚合:嫦娥

査詢所有有關於標籤嫦娥的老資料

嫦娥四號,讓月球背面露真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透露,我國計畫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原位和巡視探測。“我們將在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上搭載兩顆小衛星,做射電干涉試驗,探測宇宙‘黑暗時代’。”嫦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航空航太 衛星
嫦娥四號全景相機可實現毫米量級的空間分辯率
新華社西安1月12日電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已經順利完成互拍,著陸器的彩色照片正是由玉兔二號巡視器搭載的全景相機拍攝的,該相機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據瞭解,嫦娥四號全景相機具有黑白和彩色兩種成像模式,可實現從巡視器
標籤: 相機 嫦娥 全景照片 全景拍攝 分辯率
“嫦娥工程”,未來要給月球基地打前站
3月3日,在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遠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號巡視器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已相繼從休眠中醒來,開始了第三月晝的工作。此前,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探月史的新紀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嫦娥工程 航空航太
嫦娥四號證實月球背面幔源物質為橄欖石和低鈣輝石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領導的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為月幔物質組成提供了直接證據,這將為完善月球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支撐。基於嫦娥四號探測數據的研究結果揭示了月球
標籤: 橄欖石 嫦娥 月球 天文 科學 光譜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受光照自主喚醒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記者19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獲悉,經過14天極低溫考驗,由該院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順利喚醒,進入第15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2月18日6時57分和2月17日17時
標籤: 嫦娥 月球車
《科學》高度關注中國嫦娥五號最新行動,從月球“抓把土”,看看她的“芳齡”
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畫於11月晚些時候前往月球“抓把土回來”,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項目之一,也是我國月球探測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美國《科學》雜誌對此予以高度關注。
標籤: 科學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 月球軌道 天文
“嫦娥”登月
②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定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標籤: 嫦娥 登月
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异等
標籤: 嫦娥
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
科技日報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此前,嫦娥五號上升器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在預定軌道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
標籤: 嫦娥 月球軌道 受控 航空航太 航太
嫦娥五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时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里處成功實施4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後續,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
標籤: 嫦娥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台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保證書。
標籤: 嫦娥 天文 月球探測器 月球
嫦娥五號軌道器成功進入日地L1點軌道
科技日報北京3月18日電記者18日從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獲悉,嫦娥五號軌道器在地面飛控人員精確控制下,於3月15日13時29分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1點捕獲,成為我國首顆進入日地L1點探測軌道的航天器。現時,軌道器對地距離93.67萬公里,整器
標籤: 嫦娥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聚變核能元素研究啟動
在首批獲得月壤之後,7月16日,中核集團在核工業地質研究院開箱啟用月球樣品,揭牌成立核地研院月球樣品分析檢測實驗室,宣佈正式啟動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科研工作。經月球樣品委員會專家評審,核地研院提交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聚變核能元素研究”通過申請。
標籤: 嫦娥 原子能 月球 天文
首批月球樣品揭秘,嫦娥五號著陸區或曾多次火山噴發
“嫦娥五號”採集的首批月球樣品,能為我們揭示月球的哪些奧秘?結合此次研究,學者們推測,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區或曾有多次火山噴發。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標籤: 玄武岩 月球 嫦娥 天文 科學
嫦娥五號探測資料顯示,採樣區一噸月壤約含一百二十克水
1噸月壤中含有多少水?基於嫦娥五號攜帶的“月球礦物光譜儀”探測的數據,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組織的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了月表原位條件下的水含量。這就相當於1噸月壤中大約有120克水,1噸岩石中大約有180克水。月表水的分佈可能與緯度高度相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科學 光譜儀
嫦娥五號樣品再立新功,月球有了更精確的時間尺規
2月15日,元宵佳節到來之際,《自然·天文學》線上發表了一項月球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利用嫦娥五號月球“土特產”的同位素年齡和著陸區撞擊坑統計結果,中科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等組織的研究人員在現時常用月球年代函數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更精確的月球年
標籤: 嫦娥 月球 科學 天文
嫦娥五號重要研究成果發佈,月壤樣品中存在來自月球內部的原生水
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實驗室分析證明了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存在來自岩漿結晶過程的“水”,說明“水”在月球晚期岩漿活動過程中不僅存在,而且可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 科學 天文 太陽風
嫦娥四號最新成果,月壤可作月球基地隔熱材料
我國航太人把溫度計“貼”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實地量測。基於嫦娥四號探測器對月球背面表層月壤溫度的就位量測結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澳門科技大學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月壤具有非常好的隔熱性,可作為月球基地表面隔熱材料
標籤: 嫦娥 月球 科學 熱導率 天文 科普
“嫦娥”是如何“奔月”的?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月亮這個一直與我們相伴的星球都懷有著微妙的情愫,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望明月思故鄉的情懷,再到現在的登月探索,一輪明月,可謂載著全人類的夢想。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
標籤: 嫦娥 嫦娥一號 月球探測器 奔月 東方紅衛星 月球軌道
嫦娥四號踏上奔月征程,她與“三姐”有何不同?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為了應對全新任務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五院科研團隊對嫦娥四號進行了精心設計與研製改進。
標籤: 嫦娥 奔月 航空航太
嫦娥四號飛到月球需要幾步
12月8日2時23分啟程的嫦娥四號,經過一天的飛行,已經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飛到距離地球25萬多公里的地方。嫦娥四號飛到月球主要分四步走。地月轉移軌道經過軌道設計專家精心計算,能讓嫦娥四號從地球到月球消耗的能量最小,從而延長工作壽命。右圖嫦娥
標籤: 嫦娥 月球軌道
“一脚刹車,準確入彎”,嫦娥四號進入環月軌道
據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2日16時4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完成“太空刹車”,被月球捕獲,進入了近月點約100公里的環月軌道。據悉,嫦娥四號由於準時發射、準確入軌,原計畫在近月制動前實施的3次軌道中途修正,只
標籤: 嫦娥 航空航太 發動機
嫦娥四號牽手“鵲橋”,推開射電天文學最後一扇窗
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安好家以後,它們就要開始工作,開展各項科學探測了。其中,著陸器上低頻射電探測儀的三根5米天線已展開到位。“月球背面的電磁環境非常乾淨,在那裡開展低頻射電探測是全世界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將填補低
標籤: 嫦娥 天文 地球質量
月亮上能用月壤建房子嗎?嫦娥八號將尋找答案
科技日報北京1月14日電“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家都在論證,要不要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比如說採用3D列印科技,能不能在月亮上利用月壤建房子等。我們要通過嫦娥八號驗證部分技術,為以後各國共同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國家航天局副
標籤: 嫦娥 科學 航空航太
兩器互拍?看嫦娥四號做的三件大事
還記得2013年12月15日,玉兔號踏上月面之後,著陸器的地形地貌相機和月球車玉兔的全景相機的兩器互拍麼?午休之後的玉兔二號於1月10日被喚醒。11日,時隔5年,我們再次看到了著陸器和月球車歷史性的兩器互拍!
標籤: 嫦娥 月球車 玉兔號 輻射劑量 月球探測器 天文
月球從何而來?,“嫦娥”正接近答案
廣寒宮中,嫦娥枯坐,玉兔搗藥,這是古老神話中的月球。撞擊坑、環形山,坑坑窪窪,這是現代影像圖中的月球。但月球深處有什麼,是長久以來都沒有答案的謎題。日前,國際期刊《自然》線上發佈我國月球探測領域的一項重大發現。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科學 李春來
嫦娥五號年內升空,我們為什麼要去月亮上“挖土”?
為了紀念人類首次成功登月,每年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而時隔半個世紀,中國也要採集月壤了——。1969年7月20日20時17分43秒,阿波羅11號飛船降落在月球靜海地區。按照計畫,我國將於2020年10月底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通過鏟取、
標籤: 月球探測器 嫦娥 天文 月球 太空人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採樣大戲奏序曲,到外星去“挖土”,真人和機器誰更强
11月17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國人期盼已久的月球採樣大戲已經奏響序曲,即將揭開大幕。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畫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太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
標籤: 小行星 太空人 挖土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為什麼嫦娥五號是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太任務?
還有一個多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不過,勤勞的中國航太人和科學家們仍在奮戰。11月下旬,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101發射工位將再次迎來一比特體重800多噸的客人——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自去年年底以來的11個月內,“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長征五號 月球軌道 航太科技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太史上5個“首次”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發射成功。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如果任務取得成功,有望創造我國航天史上的5個“首次”。
標籤: 嫦娥 月球軌道 月球探測器 上採樣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11月24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托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囙此要由我國現時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
標籤: 嫦娥 火箭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的奔月路,跟“姐姐們”有何不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时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牛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自11月24日淩晨發射升空之後,嫦娥五號已於當晚實施了首次中途軌道修正。
標籤: 嫦娥
嫦娥五號翩然落月蘊藏的智慧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歷經主動减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階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對於嫦娥五號來說,落月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相比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
標籤: 嫦娥 航空航太
月亮之上,嫦娥五號如何挖運土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處需注明的是,嫦娥五號的挖土鏟,可跟咱們在生活中用
標籤: 嫦娥 月亮之上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告訴你,如何在38萬公里外“深情擁抱”
2月6日清晨,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返回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軌道自動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嫦娥五號軌道器科技副總負責人胡震宇介紹,這套對接機构由3套K形抱爪構成。
標籤: 嫦娥 雷達
二〇二〇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北斗全球組網示意圖。11月28日,“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2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左)走進隔離病房準備救治患者。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科技界的重磅新聞,像雪片一樣飛落眼前,折射出這個時代的光亮
標籤: 嫦娥 科技 航空航太 國家核電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裏有哪些秘密?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采過樣,是不是一直沒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科學 月球 天文
嫦娥五號樣品如何研究?科學家詳解6大科學價值
2020年底,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令億萬國人倍感自豪。日前,中國科學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骨幹成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團隊利用已有的遙感探測數據,對嫦娥五號著陸點及其區域地質背景進行了研究,總結出嫦娥五號樣品6大潜在
標籤: 科學 嫦娥 月球 天文 科普
中國探月工程,六戰六捷,“嫦娥”書寫人類探月新篇章
2021年5月22日,中國航太科普展在江蘇蘇州第二工人文化宮正式面向公眾開展,現場展出了月球土壤,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展。此前,中國探月工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別人做過的,我們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
標籤: 嫦娥 嫦娥一號 月球探測器 通信衛星 月球軌道 航空航太
嫦娥五號任務首批月球科研樣品正式發放,月球“土特產”怎麼分?如何用?
7月12日拍攝的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舉行的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現場。7月12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在京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標誌著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標籤: 嫦娥 月球 天文 航空航太
20億年前玄武岩揭示月球演化奧秘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給出答案。以往對美國、蘇聯的月球樣本和地球上月球隕石的研究已證實,月球的岩漿活動至少持續到大約28億至30億年前,古老的岩漿噴發活動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所見的“月海”。
標籤: 玄武岩 嫦娥 月球 科學 天文 科普
托起“嫦娥”飛天夢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正式踏上奔月之旅。探月工程彙聚全國包括港澳地區數千家組織、數萬名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月球軌道 航空航太
一年了,月球“土特產”帶給中國這些驚喜
宇宙浪漫不止,還有月亮可以寄望。去年7月12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正式啟動。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推動人類月球樣品
標籤: 嫦娥 月球 科學 天文 太陽風
嫦娥五號帶回了這些月球奧秘
中國科學家對嫦娥五號玄武岩的這項研究,重繪了人類對月球岩漿活動和熱演化歷史的認知。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發放一年半以來,科學家不斷獲得新發現。記者瞭解到,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已有50多項成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推動我國月球科學研究進入國際前
標籤: 嫦娥 月球 科學 天文 科普
後羿的徒弟是誰?他為什麼要去背叛後羿?
上古時期,流傳著無數的神話傳說,後羿射日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那麼後羿的徒弟是誰?這個徒弟就是逄蒙,這名徒弟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僅暗地裡拆散了後羿與嫦娥,還設下計謀射死了自己的師父後羿。後羿英雄一世,不但報了殺父之仇,還造福了一方百姓,更是與嫦娥
標籤: 後羿 嫦娥 後羿射日 逄蒙
玉兔二號設計壽命3個月已運行4年,元宵節小兔子在月亮上畫了個湯圓
今天是元宵節,央視介紹,月亮上的玉兔二號也休假啦。據悉,玉兔二號現時在馮卡門撞擊坑區域,它工作了四年的地方被命名為“天河基地”。實際上,2019年1月駛上月背的玉兔二號設計壽命是三個月。接下來,我國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為後續月球探測任務提
標籤: 嫦娥 月球探測器 兔子 月球車 航空航太
最勤勞“小兔子”行駛1500米、數據940GB!玉兔二號傳回新玉照
兔年到來之際,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玉兔二號”月球車還在不辭勞苦地工作著,並發回了一批新的月背玉照。畫面中可以看到玉兔二號已經行駛過的車轍印,非常清晰。玉兔二號自2019年1月駛上月背以來,已經累計行駛近1500米,發佈科學數據超過940
標籤: 嫦娥 玉兔 月球車 小兔子 航空航太
2026年左右發射,嫦娥七號月球車比月兔二號更大,探測南極資源
今年是兔年,不僅地球上有兔子,太空中也有中國的兔子——玉兔一號、二號已經在月球上辛苦工作多年,好消息是很快它們就有新的夥伴了,我國未來兩三年還會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送上去的月球探測器比玉兔二號還要大一點,而且更加智慧。嫦娥七號將於202
標籤: 嫦娥 月球車 南極 南極資源 月球 天文
準備月球背面著陸,我國2024年將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我國之前發射了幾次嫦娥系列探測器,實現了月球繞落回三步走的目標,嫦娥五號還從月球帶回了1731克月壤樣品,未來還會有更多嫦娥探測器發射,其中嫦娥六號還要實現月球背面著陸,為此我國將在2024年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
標籤: 嫦娥 航空航太 鵲橋仙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年齡為20.3億年!還有一項世界第三
首批月球樣品於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現時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198份、65.1克。2022年9月,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构聯合發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嫦娥石”,這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我國成為
標籤: 玄武岩 嫦娥 科學 月球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