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艘自制潛艇“海鯤號”海測時間一再拖延,引發台灣輿論關注。據台媒報道,“海鯤號”原定於今年4月進行海上測試,後又傳出在5月12日出海測試,但至今尚未進行。面對各界傳言及質疑,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日前緊急出面澄清,稱“現在還沒辦法給出確切時間”。
對於為何遲遲不能海測,台媒也爆料出一系列問題,傳出前潛艇召集人黃曙光認為海測前需按部就班才不會有安全疑慮,但台海軍司令唐華卻是傾向快點出海測試,補回4月海測跳票進度,甚至有台船潛艇顧問因專業意見被忽視,決定辭職。
據了解,海測時間無法拍板,關鍵在於“海鯤號”主動力以及主電力兩大系統尚未完備,加上戰斗系統也正在進行缺失改進,要等到一切無誤後才能達到出海條件。
“台灣的潛艇計劃,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個大笑話。”大陸軍事觀察員鄭劍指出,台灣沒有建造潛艇的經驗,從世界一些地方搜羅裝備、設備、技術、材料,以及一些工程技術人員,自己又沒有成熟的綜合集成能力,最後導致整個建造過程狀況百出,出現一系列大烏龍。
據知情人士透露,台海軍與台船正日夜趕工,真正浮航時間,需要通過系統安全的測試後才進行,將會落在“5·20”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就職周年前夕。
“這是政治海試、個人利益海試、賴清德一黨一己之私的海試。”鄭劍認為,賴清德當局想在上台滿一年之際,借“海鯤號”高調作秀以展現所謂“政績”,未曾想海試進度再度延宕,還暴露出台灣內部自上而下造假、貪腐等多重黑幕。今後一旦發生台海戰爭,這樣一種烏龍、造假頻發情況下所生產出來的潛艇,根本就會不堪一擊。
針對有關台“潛艇自造”議題,國防部發言人曾表示,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完全是自尋絕路。造再多的武器,買再多的裝備,都是勞民傷財、裝點門面。“海鯤”如果用於“以武謀獨”,則早晚都是解放軍的網中之魚。
來源:看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