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春節期間,台灣島內的大罷免聯署如火如荼展開,罷免團體針對37名國民黨區域民代及11名民進黨民代展開罷免聯署。根據台灣“菱傳媒”所掌握的消息,目前至少有20名國民黨區域民代以及3名民進黨區域民代的罷免案第一階段聯署達標,其中18個“罷免藍委”團體已趕在春節開工後首日(2月3日)將聯署書送至島內“中選會”。民進黨所操控的其他罷免群體依舊在剩余選區聯署,力拼2月下旬島內“選罷法”新法生效前送件。
春節期間,藍綠互開大罷免,過年不停歇
“菱傳媒”盤點了目前上榜藍綠“罷免”目標的區域民代名單,藍營部分,除了原住民外幾乎無一幸免。台北市的王鴻薇、徐巧芯、李彥秀、羅智強、賴士葆;新北的葉元之、張智倫、林德福、廖先翔、洪孟楷、羅明才;基隆的林沛祥;桃園的牛煦庭、塗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新竹的鄭正鈐、林思銘、徐欣瑩;苗栗的邱鎮軍、陳超明(無黨籍);台中的廖偉翔、羅廷瑋、顏寬恆、黃健豪、江啟臣、楊瓊瓔;彰化的謝衣鳳;雲林的丁學忠;南投的馬文君、游顥;花蓮的傅昆萁;台東的黃建賓、金門的陳玉珍、馬祖的陳雪生等37名區域民代均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助理費”案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也上了綠營的罷免名單。
在罷免民進黨民代部分,國民黨目前鎖定台北的吳思瑤、吳沛憶;新北的張宏陸和蘇巧慧;宜蘭的陳俊宇;台中的蔡其昌和何欣純;高雄的許智傑、黃捷及原住民民代陳瑩、伍麗華等11人。不過由於國民黨“罷免”聯署起步晚,目前僅少數人在第一階段聯署達標,春節過後仍加緊聯署中,爭取早日送到島內“中選會”成案。
面對綠營的大罷免,藍營政治人物已開始准備應對
這次沸沸揚揚的“大罷免”主要起源於春節之前民進黨柯建銘所拋出的“雙罷”。過去1年,在台立法機構表決中,民進黨不敵在野陣營,頻頻吃癟。即使動用武力大鬧議場,企圖延阻議事表決,最終依舊鎩羽而歸。在此背景下,民進黨郁悶了,黨團負責人柯建銘直接拋出大罷免,希望通過罷免藍營區域民代以翻轉整個台立法機構。起初各界對大罷免持觀望態度,民進黨內部針對“大罷免”的看法也不一致,不過春節前夕,有關賴清德當局的預算爭議成了導火索。隨後各地罷團陸續成立,掀起涉及整個台灣地區的“大罷免”浪潮。
面對綠營發起大罷免,藍營也喊出“以罷制罷”,鎖定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四地,發起反制罷免行動。春節期間,藍營主導的罷免站也陸繼成立,開始阻擊綠營的“大罷免”。
根據島內的相關規定,罷免案的第一階段聯署門檻通常最多只需2、3千份,基本上很容易達成。聯署書送出後將有一個月的審查期,但接下來第二階段聯署需在60日內繳出該區選民10%約達2、3萬份的聯署數字,是較難以達成的門檻。
而根據“菱傳媒”網站的觀察:目前藍綠雖都傳出已鎖定罷免名單,但多數屬於喊話叫陣意味。如果未來“大罷免”持續開打,台灣北部和中部將是最激烈的攻防區域。
台媒還認為,作為台灣政壇的第三政治勢力,民眾黨目前的角色頗為微妙。民眾黨的8席民代均屬不分區,綠營無法針對他們展開罷免。但民眾黨在這次的“大罷免”浪潮中依舊無法獨善其身。
這次的“大罷免”行動,民眾黨無法獨善其身
藍綠在這次的“大罷免”行動中的目標已經很清晰,綠營是要爭取獨掌台立法機構,藍營的起初目標是“以戰止戰”,但藍營內部已評估這次的行動也為他們獨掌台立法機構提供了機會。一旦國民黨或民進黨獨掌台立法機構,這將沖擊目前的台灣政壇生態,民眾黨恐將失去關鍵少數地位,因此目前民眾黨正思索如何在“大罷免”浪潮中發揮杠桿作用,維持台立法機構的微妙平衡。對民眾黨而言,最好的情況當然是“大罷免”一事不了了之,但從當前的情況看,這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