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竄訪結束後,解放軍在靠近台島的方向,清空了7處空域,很明顯,大陸對和統和武統的看法已經很明了了。
在台防務部門的最新通報中,解放軍宣布將在浙江與福建以東的空域,連續三天設置七處空域保留區。這樣的軍事活動,自然引起台方的高度不安。
(解放軍演習)
這場緊張氣氛的背景並不復雜。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剛完成了一次南太平洋的竄訪。賴清德所謂的“竄訪”無疑被視為是一種挑釁,一種與美國勾連的姿態,而大陸似乎也在醞釀一場新的軍事演習作為回擊。
事實上,台軍發布的軍事動態顯示,在短短48小時內,就有27艘解放軍艦船出現在台海周邊。這一數字比平常多出了一倍有余,顯然不是簡單的巡邏任務,背後可能暗藏着更大的目標。
(台海周邊,解放軍軍艦出動頻繁)
那么,為什么此時此刻,大陸選擇加強在台海周邊的巡航呢?一方面這是對賴清德一眾行徑的一種反制,另一方面也是表明大陸不會對“台獨”分子及外部勢力的任何形式挑釁采取容忍態度。解放軍此舉正逐步突破美台心理底線,持續施加來自軍事上的壓力。
與此同時,台當局為了抵消解放軍的威懾力度,也在加緊從美國瘋狂采購武器裝備。最近台媒就報道說,台灣從美國購買的M1A2T坦克中的首批38輛,已經抵達台灣,並將被部署在重要的基礎設施附近。這些地方此前早已布滿了防空和反艦導彈。然而,這些美制坦克是否真的能構成所謂“有效的防御”,恐怕還是個大問號。
(運輸中的M1A2T坦克)
大陸並沒有把精力浪費在這一批坦克上,原因可能有兩點:其一,這些坦克對於解放軍而言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其二,更重要的是,大陸可能正在准備一場更大規模的圍台軍演,這種演習不僅僅是一次軍事活動,還釋放出堅定的信號,即台當局在這種實力差距面前毫無勝算。
(解放軍演習將進一步壓縮台軍活動空間)
現在,美國在背後扮演着挑唆者的角色,不斷向台出售武器,無非是想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來牽制中國。但這樣的策略顯然起不到任何作用,每一輪的緊張升級都是風險,都是對區域和平的挑戰。
國際社會也不樂見這種局勢的持續升溫。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於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任何沖突都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進而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面對這樣的形勢,各方如何冷靜應對、妥善處理危機,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台海局勢的未來,我們既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又要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軍事演習等終歸是權宜之計,唯有對話與合作才是長久之道。而這里也需要台當局可以提前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