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2-25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解决改制不到位问题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做好的两项工作

第9版(理论)
专栏:

  ●解决改制不到位问题●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做好的两项工作
  李良超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解决改制不到位问题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的体制不理顺,其他就无从谈起。目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用规范的公司制标准来衡量,国有企业的改制还不够彻底、不够完全,如有些企业的公司章程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管理、监督、控制和协调的功能尚未有效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等等。国有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制,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一是解决职工思想观念滞后的问题。一方面要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公司法》,为真正实现公司制运作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广泛地组织学习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规范性文件,是企业各级组织和每个员工必须遵守的。只有了解和认同公司章程,才谈得上贯彻和落实公司章程。
  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胆改革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方面。企业管理层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对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尚未理顺,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符合改制要求,劳动用工、人事和工资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内部产权比较单一等问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三是各项工作应与公司制相对接。想问题、订计划、作决策、办事情,要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在公司制的大环境下去思考和谋划。在工作方式上,既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效果,讲求实效,提高效率,使管理方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切实把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和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加强和改进企业民主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抓好企业股东会建设,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实行公司制后,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企业的重大决策只有得到股东会的同意和批准才能生效。董事会应主动接受股东会的监督,向股东会负责,设法为股东会行使职权提供必要条件。监事会应积极配合股东会行使职权,对董事、经理等进行严格监督。股东会应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权力意识和民主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
  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国有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必须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必须坚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尊重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严防企业因改制而忽略职工的民主权利。当前特别要明确公司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和职权,积极改进新形势下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征集提案、听取和审议企业领导工作报告、评议党政领导干部等制度。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做到企业的重大事项向职工通报,企业的重大决策事先向职工征求意见,企业的重要人事安排向职工公示,切实保证职工享有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内民主制度化。党内民主对搞好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始终重视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委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领导班子里形成浓厚的民主气氛。其次,党组织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时,应力求代表多数党员和多数职工的意见。再次,党组织的工作方式要有利于发扬民主,便于广纳群言。鼓励基层党员和职工把想说的话、要反映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向党组织报告,形成经常性收集意见、反馈意见的长效机制,以推动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历史性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乐群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后必须正视和不断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
  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指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巩固政权将是“一场严峻的考试”。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即将掌握全国政权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要尽快学会领导国家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新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和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指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且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深刻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从国际环境和形势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这样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执政党都在思考和调整,以求趋利避害,实现本国和本民族的发展,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由于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没能正确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没能很好解决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没能及时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问题等风险,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曲折。20世纪末,包括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民族主义政党的下台,也从反面告诫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政党来说是至关重要和极其紧迫的重大课题。
  从国内形势看,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进一步显露出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经济、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收入分配方式等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我们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已经从建党初期只有几十个党员的小党,发展为现在拥有6600多万党员,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执政的党。这些重大变化,使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重大挑战和考验。党要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就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正确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正确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长江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立足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提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今天刊登的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编者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是执政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把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就需要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和方向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指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个执政的共产党,不管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和管理面有多广,力度有多大,如果执政的结果不是密切了党群关系,而是疏远了群众,那就不能说这个党有很强的执政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执政”一词,表面看反映的是党和政府、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却是和党群关系密切相连的。马克思早就指出过,公共权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党掌握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这种特性就会反映到执政党身上。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要防止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执政党就必须善于在掌握权力、运用权力的同时,始终保持和群众的联系。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但这恰恰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直接的检验。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针对整个党而言的。但是,构成党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来实现,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公共权力机关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能力来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确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离开了广大党员干部,党的执政能力无从谈起;没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执政能力就无法增强。可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尤其在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尚待完善、科学的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仍有一个过程的情况下,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正因为如此,十六大报告专门提出了各级领导干部应努力具备的五种能力,予以突出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在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
  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执政而言,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评价一个党执政能力的强弱,最终还是要看党的整体。列宁曾指出,党之所以要组织起来,就是因为,组织的整体力量大于组织内部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从执政实践中我们看到,党的干部中的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工作是努力的、勤恳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党的具体领导和执政活动中,还存在党内外相互之间的不协调,班子内部的不团结,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官僚主义、无人负责等现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制约和影响着党的总体执政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个人素质虽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最根本的还是因为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如果掌握不同权力的干部在能力上不是互补互促,而是相互抵消、内耗严重,就无法形成合力,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受到削弱。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努力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效率统一起来。手中掌握权力,是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和条件。掌权本身不是目的。运用权力杠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才能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党能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一样,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最终要在执政效率上体现出来。党执政的效率高低,取决于党是否科学地把握了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效率,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不断提高五种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不断提高五种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刘熙瑞
  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是我国政权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党所处的地位、所肩负的任务的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六大概括了最基本的五个方面,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要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对形势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判断。中国的发展是在世界大环境中进行的。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乃至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受到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制约。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加之民族、宗教矛盾与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使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我们应具有站在历史与全局的高度进行理论思考、理论创新与战略规划的能力,正确把握时代的特征,使之成为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努力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必须抢抓机遇,利用机遇。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特别珍惜。
  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世界还很不安宁。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表现的情况下,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就很难绝对避免。我们必须认清这些复杂因素,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从国内看,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矛盾复杂,而且常与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关。比如,先富和后富的矛盾、加大结构调整与部分工人下岗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矛盾等。这些都要靠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要求增强法制观念,把依法执政纳入依法治国之中,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依法执政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执政还是依法治国的保证。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监督与法律制约的观念,带头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的结合点就是党的依法执政。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要求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凡事从全局出发,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从全局出发制定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总揽全局并不是包办一切,在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得到落实的前提下,应注意发挥各种国家组织与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同时党必须起协调作用。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学习党章系列谈之六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
——学习党章系列谈之六
何树宏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十六大党章再次强调各级党的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每个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全党同志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切实执行和维护好党的纪律。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是实现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党的纪律的坚强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力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要善于运用纪律的武器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必须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纪律约束。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党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之上的铁的纪律。一方面,每个党员都要把遵守党的纪律作为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党的纪律对党员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党的各级组织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又要对违犯党纪的党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运用好处分的手段,该谈话的要及时谈话,该批评的要严厉批评,充分发挥党纪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党的纪律一经制定,任何一级党组织、任何一名党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是党的纪律的具体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认真执行,决不允许各取所需,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公开地或变相地抵制。党的纪律如果失去约束力,党就无法保证行动上的一致,也就会失去战斗力。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首先必须维护好党的政治纪律。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事关党的政治方向、党的团结统一乃至党的兴衰存亡。任何一名党员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这个重大问题上都要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十六大党章在总纲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全党必须站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高度,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保证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重要决策的贯彻执行。要坚决反对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不允许公开发表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言论。禁止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每个党员都必须同违犯政治纪律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党的各级组织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放到重要位置。各级纪委要加强对党员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严重违犯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必须从严执纪,坚决查处各种违犯党纪的行为。从严执纪,是我们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我们党内,对违犯党的纪律的人,不管是谁,职务多高,资格多老,该给纪律处分的一定要给纪律处分,该受法律追究的一定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也必须受到追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开始迈向新的征程。只要我们胸怀远大理想,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一致的步伐,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作者单位:中央纪委研究室)

长期教育 领导带头 制度约束 严格用人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

第9版(理论)
专栏:

  ◆长期教育◆领导带头◆制度约束◆严格用人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
  杨洪榜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呢?
  长期进行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长期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教育。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要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他指出,“必须再一次向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我们是个穷国、大国,一定要艰苦创业。”一是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修养,不断改造世界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思想上和作风上扎根。二是进行艰苦环境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艰苦环境中锻炼,增强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三是进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历史,汲取“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经验教训;学习党史,了解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四是进行国情教育。通过国情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进而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必须艰苦奋斗。
  领导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在领导干部带头。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创业,首先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克勤克俭、艰苦奋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胡锦涛同志要求的那样,“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
  法规制度约束。为什么近年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法规制度约束。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江泽民同志要求,针对当前情况,要就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的问题提出和制定几条具体要求和规定。所以,抑制铺张浪费、奢侈挥霍,必须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坚决惩处搞“形象工程”、铺张浪费、追求奢靡生活的行为。
  把好用人关口。邓小平同志早在1975年就指出,“挑选领导干部,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江泽民同志说,在用人上要坚持原则,要十分注意有没有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精神和品德。害怕艰苦、追求享受、奢侈浪费的干部不能重用。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朴素,还是铺张浪费、奢侈挥霍,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的一种考验,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考察选拔干部应把能否坚持艰苦奋斗作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把坚持艰苦奋斗作风作为衡量和选拔干部的条件之一,严把用人关,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发扬光大。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