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2-08-15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老挝散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老挝散记
  范子 文并摄影
  一
中老友好,出公差互免签证。我多次出国工作,持“空白”护照却是头一遭。还真有些不踏实哩。
  二
首都万象人口四十多万。建筑低矮,偶见大院,别无高楼。摩托车比自行车多,出租摩托三轮比出租汽车多。万象隔湄公河与泰国相望,收看泰国电视极为方便。问过一些人,都说看得懂。日用品大多从泰国进口,泰铢像美元一样受欢迎。街上兑换外币的店铺有的是。问老挝朋友:“合法吗?”答曰:“不合法。”“可以兑换吗?”“可以。”
  三
在万象,我们拜会了交通运输邮电工程部的一位副部长。听说我们要看路,他建议先乘飞机到朗勃拉邦。我们提出弄车可能有困难,他说那儿有他们的一个养路队,可以帮忙。说罢便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我们,又嘱人挂长途电话。
我们抵朗勃拉邦时有人迎接,第二天便弄到一辆三菱客货两用车。这辆八九成新的车子车身长、货厢有篷盖,乌黑锃亮,看上去像辆威风凛凛的警车。崎岖的山间土路上大概还没跑过这样漂亮的小车,每过村寨都招来大人小孩争睹风采。过渡时别的车要交费,这辆政府车则豁免。关卡处,一搭话便扬手放行。我突然感到似乎又回到了经援时代,又像专家似的受到尊敬和优待!
  四
  从朗勃拉邦至中老边境约三百公里,沿线村寨几乎全是吊脚楼。木柱亭亭支起,篾席围而成墙,茅草或竹瓦盖而成顶。途中见到有的妇女用竹筒筒编成的汲水器打水,又见到有的妇女背着大筐照明用的松明子——油松。
不时见到一些烧过荒的山坡。老挝朋友说:“政府为保护森林,鼓励山里人移居平原,但他们不愿走”。
  五
忽闻街头有卖竹筒饭的,撩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曾听说过有的少数民族用竹筒焖饭,放在火上烧,烧得了,把饭倒在青嫩的蕉叶上,热气腾腾,清香四溢,觉得很浪漫。我走近一个摊头,只见案上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竹筒。原来是现成品,凉的,我的心也凉了半截,还以为是现烧现吃哩!拿起一看,筒口堵着一层厚厚的椰丝,闻之,有淡淡清香。掰开一看,黏黏的,是江米!有白米的,还有红米的,抠一块尝尝,倒是别有风味。我问米里加了些什么,对方回答,除水外还加有椰汁、盐,也可加点土豆或红薯丁什么的。问一筒饭要烧多久,答曰大筒的要两个小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不是山林之人,乌能真个享受山林的野趣!
(右上图为万象街头的革命烈士纪念门)(附图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