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1-11-22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讨会述要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讨会述要
于冠深 何雪生
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讨会于1991年10月8日至12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人民日报》等首都报纸和全国各省市报纸负责理论宣传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与会同志认为,自去年3月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讨班以来,各报加深了对搞好报纸理论宣传重要意义的认识,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党的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推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许多报纸的理论文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战斗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一批年轻的理论宣传工作者也得到了锻炼。对此应予充分肯定。但是,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整个看来,全国报纸的理论宣传同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同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地方和单位对报纸的理论宣传仍旧重视不够,主要反映在编辑力量配备不足,理论版面小、少并且缺乏保障,理论文章在评优评奖中受到冷落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与会同志认为,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是帝国主义的一项长期战略。叛逃在外的动乱“精英”和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历史的经验和眼前的现实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主战场。国内外敌对势力实行和平演变图谋的主要手段,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即进行所谓“攻心战”。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进行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是反对和平演变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大任务。而报纸理论宣传,则具有导向的导向的作用。因此,在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中,报纸的理论宣传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阵地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和把握今后报纸宣传的重点问题,强化针对性、批判性和战斗力,为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做出更大贡献。
——继续宣传、深入阐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前段宣传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宣传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入浅出地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加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宣传,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宣传摆到重要位置上来,从政治的高度认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意义。要继续宣传“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要注意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的界限。
——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结合新出版的《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推动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活动的开展。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的宣传,教育广大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受住执政地位的考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反对和平演变斗争的考验。
——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划清社会主义同一切假社会主义的界限。
——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做好释疑解惑工作,解决群众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与会同志认为,为使报纸理论宣传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宣传目的和效果的统一,理论版面和理论文章,要在保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从体裁、语言等多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同尽可能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相统一,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满足多方面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与会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强报纸理论宣传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编采人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业务素质。一定要使报纸理论宣传阵地牢牢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会议共评选出省、市级报纸1990年度理论宣传优秀文章99篇。

一本结合自学考试特点的好教材

第5版(理论)
专栏:

  一本结合自学考试特点的好教材
由肖明主编的《哲学》一书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坚持科学性,突出自学特点。该书对基本概念作出了科学规定;对基本原理作了准确表述和严格论证;充分吸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做了概括和总结;对当代某些西方哲学思潮也做了实事求是的评析;并能以确切的标题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眉目清晰、完整严谨的理论框架体系。所有这些,使这本自学教材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现实性以及对自学的适用性。
第二,以书为师,便于自学。编者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指导自学的经验凝聚在书中。为了便于自学,他们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不生造晦涩难懂的词和句子;对名词概念的表述明白、准确;举例贴近原理,又多来自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等实际。
第三,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该书是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的统一教材,因此,非常注重基本原理的论述。教材不仅联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还努力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既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具有时代感,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特别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例如关于物质范畴,它的内涵丰富、理论深刻,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既高度抽象,又丰富具体,初学哲学的人都感到难于把握。为了讲清这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编写者除了追述马克思主义以前物质观的形成及特点、着重分析列宁关于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外,又特别开辟两个小目,即“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以便使读者在掌握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划清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的界限,深刻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黄楠森)

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与宣传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与宣传
刘忠德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听了这篇重要讲话,凡是有远见的人们,无不深受鼓舞和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对全党来说,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可是,如何发展生产力,怎样把经济搞上去呢?除了经济本身要深化改革外,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充分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对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列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又强调指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来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决策和论述,不仅为如何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把科学技术和教育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反映了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视,特别是反映了党对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提高社会生产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党的这一战略决策能不能落实,很重要的问题是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深刻认识这一战略决策的意义,并且真正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实践中。近些年来,党内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战略意义,懂得科学技术和教育具有重大经济作用。但是,在我们的队伍中,不懂得科学技术和教育为什么重要,只注重物的生产、物力资源的开发,不注重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源的开发的人仍然不少。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里,我们主要是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内涵地扩大再生产。因此我国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不高的,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影响我们第二步乃至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足够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落实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指示,使中央的决策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与宣传。
要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科学与教育相互关系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是生产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后来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三次技术革命,都显示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的巨大作用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关于科学也是生产力,马克思说:“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不过它是一种“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即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与生产力三个要素的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历史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学从起源于生产,已经发展到推动生产和走在生产前面,成为生产发展的依靠力量。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教育是推动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中,生产资料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是“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只有把科学运用于物质生产过程,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之后,科学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个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出为数众多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各种技术人才以及数以亿计的熟练劳动者,总之,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培养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方面,都需要教育,教育通过这两方面把“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科学与教育的学说。他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我们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1975年,他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时,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就针对“四人帮”对科技工作的破坏,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首先抓的是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他的亲自关怀下,中央相继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要加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造成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宣传,动员群众投身到实现这个纲领的实践中来。为此,各级宣传舆论部门在进行经济宣传的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李瑞环同志曾强调指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关键。宣传部门要加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造成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他说:“不依靠科技进步,就不能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就不能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科技进步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意义,对此,各级党政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要系统地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特别是要宣传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一系列论述。通过宣传,促进更多的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科学与教育相互关系的学说,懂得科学技术和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科技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自觉地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来衡量和指导我们的经济工作。
宣传舆论工作者要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去,同广大的经济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一道,探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及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新经验,在实践中去发现新鲜事物和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指导和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探索和宣传能够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科学技术工作脱离经济建设的实际,许多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里有科技界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也有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例如,科研、中间试验、生产、销售等环节严重脱节,未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由于中间试验、生产、销售等环节不能落实,只好半途而废。这里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投入的问题,不少同志认识不到科技和教育投入的生产性。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总体和长远来说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教育劳动和教育费用具有双重性质,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不能只看到教育的消费性,看不到教育有生产劳动能力、推动生产发展的生产性。我们应该大力宣传这些观点,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懂得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一个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体制才能形成。
宣传舆论部门要全面地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懂得科学技术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价值。在当前,要着重宣传那些面向经济建设、与工农相结合、在开发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时,要大力宣传和提倡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舆论部门还必须及时传递和宣传世界科技进步和新技术革命的信息和动态,使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们宣传舆论工作者应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宣传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珍惜人权果实 维护社会主义

第5版(理论)
专栏:人权论坛

  珍惜人权果实 维护社会主义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周培源
最近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文献。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向国际社会说明了我国在重视人权、维护公民权利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这必然能起到澄清事实、辨明是非、以正视听的作用。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从中了解我国人权状况的全貌,受到深刻的教育。
白皮书首先强调“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我认为这一点极为重要。世界上凡是正直而明智的人,必将承认这个论断是无可置疑的。我看到“长期争取”四个字心里很有感触,它使我想起了旧中国那种种令人无法遗忘又不堪回首的景况。那时大量的贫苦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下,挣扎在死亡线上。至于那些卖身求活的奴婢以及童养媳、包身工、学徒工乃至雏妓、童伶,则更与奴隶无异,岂有人权可言!新中国成立不过40多年,便实现了鲁迅所提出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从而使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现在我国人口有11亿多,接近世界总人口的1/4,这么多的人能够得到温饱,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更加美好的前景还指日可待,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人权方面所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个胜利得来不易,我们是万分珍惜的。因此,如果有人想在中国挑起动乱,制造分裂,破坏社会安定,破坏工农业生产,从而危及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就一定会拍案而起,鸣鼓而攻,绝不含糊!
应该指出,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国的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中国人的权利,而只是通过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来为和平演变造舆论。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使中国人民离心离德,有朝一日再度掀起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风浪,最终达到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在国际社会中,他们也有其不可告人的企图。由于人权状况是个敏感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攻击、诬蔑便能起到挑拨离间的作用,使中国在国际上受到孤立。这的确是个一石两鸟之计。殊不知中国人民早就在丰富的历史经验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使自己的人权得到可靠的保证,并为人权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同时,世界人民也将认清,以人权为借口去粗暴干涉别国的内政,乃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行径,它只会在世界上造成更多的动乱与分裂,不利于稳定、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另外,我认为西方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我国西藏问题上的胡言乱语,特别明显地表现了他们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性。当西藏地区被黑暗的农奴制度统治时,他们对于广大藏族同胞终生当牛作马,甚至被挖眼刖足,何曾有半点议论?而当现在西藏人民翻身作主、社会生产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他们却老是大放厥词,或明或暗地支持西藏的反动分裂势力,妄想肢解中国的固有领土,恢复暗无天日的反动统治。这样的一些人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人权?最近美国国会炮制的“国务院授权法”甚至公然声称西藏与四川、云南、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是被占领国家,达赖是其真正代表。这更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从捍卫国家的独立、完整与主权的高度来理解人权问题的意义,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力地回击国际反动势力对我国发动的人权攻势。
反复阅读《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我的确有许多感想。这些感想凝结成一个明确的结论,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捍卫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胜利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享有的各种权利,必将越来越完善。忆往思来,我们对已经取得的人权果实感到自豪,也对未来将取得更大的成果充满信心。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