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5-01-18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把科学的种子撒向田野山岭——记热心农村科普工作的章文才教授

第3版()
专栏:

把科学的种子撒向田野山岭
——记热心农村科普工作的章文才教授
本报记者 何黄彪
在全国农村科普表彰会上,有位年逾八旬的老教授,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
他,就是华中农学院一级教授章文才。长期以来,这位留过学的园艺学博士,编写出版过大量学术著作、培育出许多优良柑桔品种的老专家,不辞劳苦,走遍了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向广大农民传播知识,传授技艺,把科学的种子撒向田野山岭。
那是在长江西陵峡。他缘悬崖栈道而上,为农民发展柑桔解决一些栽培丰产技术问题。他在“百里荒”山上走了三十多里羊肠小道,中途疝气突然发作,躺在路旁半个多小时,又继续上山。当他看见“百里荒”山上土壤肥沃,兴奋极了,立刻请来当地农民,用三天时间,讲授果树的栽培知识,研究“百里荒”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几年后这“百里荒”果树成荫,硕果累累了。
章教授来到了屈原的故乡——秭归柑桔园里,望着那大片大片的柑桔树,忽然皱紧了眉头:“这柑桔虽然果实满枝,但味道酸、籽多,品质不好,不能出口外销啊!”于是,他就在当地办了一百多人参加的柑桔高接换种技术培训班,给果农耐心讲解原因,并建议他们在原有的柑桔树冠顶枝上,用优良品种进行高接,第二年就能结果,就能改良品质。当地柑农不敢相信。参加培训班的一位柑农,经过老教授的现场讲授,回去传授高接换种知识,把他队里的几百株树都进行了高接换种。第二年结的果子果然又大又甜,广大柑农一看,纷纷把老柑树剪掉,一下子就嫁接了六十六万株,第二年漫山遍野的柑树全都换了样,使得这个地区的柑桔品质大大提高。
湖北通山县气温较低,过去没有一棵桔树。章教授望着那一座座石灰岩山头思索:“这种土质,是适合种植柑桔的,可是气温低,怎么办?”他冒着春节前的严寒,逐村调查,发现在富水库区的慈口乡温度比县城高出五度,可以发展柑桔。于是,他在慈口乡办培训班,把当地四百多个农民请来,亲自写讲稿,放幻灯片,和其他教师一道,讲了七天有关柑桔栽培技术。接着,又邀请了八个农民技术员来到他所在的学院——华中农学院,在果园内现场学习,指导他们作试验,搞栽培。现在,这个地区已经发展了三万一千多亩桔园,种植能手成群,佳果飘香,年产柑桔三百八十万斤。
鄂北郧阳的丹江山道上,又出现了章教授爬山涉水的身影。这里气温低,能不能种植柑桔呢?他沿着丹江,到郧县,每天步行数十里,白天看,晚上与当地老农座谈。后来,他在六里坪一个村子里,突然发现了三株野桔树,枝繁叶茂,没有受过冻害。他马上留下来,请了一批农民,进行培训,从柑桔的嫁接、栽培讲到土壤、病虫害防治。现在,六里坪几乎成了“蜜桔的王国”,年产蜜桔达八百多万斤,出现了不少柑桔万元户。
居住在宜昌市窑湾一百零二个山头的种植能手和柑桔万元户,忘不了章教授的功绩。这里,过去没一棵柑桔树,人们根本不懂柑桔知识,是章教授来了,用他的科技知识,打开了一批庄稼汉的心扉,指引他们走上种植柑桔的致富之路。章老在这里既培训了四百多名嫁接能手;又培训了一大批贮藏、包装、防腐保鲜的农民技术员。现在,“人成才,树成片”。柑桔已发展到三千五百多亩,1983年产量已达一千二百万斤,出现了四十三个柑桔万元户。昔日的贫困户,靠种柑桔致富,买了摩托车、电视机,盖上了小洋楼。
鄂西兴山县榛子区的高山顶上,章教授风尘仆仆,正在举目眺望:“这里的树都被砍光了,地势又在一千三百米以上,难道让它沉睡下去吗?”此时,他忽然看到半山腰砍过树木的大片草坡地,土层深厚,眼睛豁亮了:“我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气温表,量量气温;又找出该地区气象资料,经过思考后,明确地提出:“可以种苹果!”他马上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了五十多名农民技术员。现在,这里的荒山变成“金山”,每年产苹果八十多万斤,品质优良,不亚于烟台苹果。
只要农民提出要求,章教授总是有求必应。一位山区柑农来信,告诉他柑桔种的多,但无法贮藏,想修个贮藏库又没技术知识,堂堂一级教授,竟然立即前往,不料走到江边,河水陡涨,桥梁被冲掉了。他竟忘记自己快是八十岁的人了,脱下鞋袜,趟水过河,来到他家,耐心传授贮藏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帮助这个柑农把贮藏库建好了。
章教授走到哪里,就把科技普及到那里,就把致富知识送到那里。在漫长的岁月里,据章老回忆:他大约举办过六十多次专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八千名农民技术员;为农民上过几百堂技术课,编写过数十万字的瓜果栽培讲稿。直到去年,他八十高龄,还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戈壁上调查了一个月,讲课几十个小时,为发展新疆瓜果费尽心机。现在,他壮志不已,要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把科学传给广大农民。

重庆八家文艺团体体制改革新尝试 剧团与工厂成立经济文化联合体

第3版()
专栏:

重庆八家文艺团体体制改革新尝试
剧团与工厂成立经济文化联合体
本报重庆1月16日电 记者黄文福报道:重庆市话剧团、歌剧团、川剧院、杂技团等八个专业表演团体,今天和重庆钢铁公司、四川仪表总厂、长安机器厂等九个工厂、企业分别“结亲”,成立八个厂、团经济文化联合体。文化部专门发来贺电,赞扬这是文艺团体改革的一条新路子。
厂、团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成立,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文艺辅导和经营辅导之间的有偿交换。按照协议,各剧团每年将为工厂、企业演出五十至一百场,对工厂、企业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辅导,通过各种适当形式宣传工厂、企业及产品,有条件的剧团还为工厂、企业提供一定场所,作为团、厂共同经营的产品经销、代销门面。工厂、企业为剧团提供深入生活、创作、辅导的基地,通过联合经营产品的销售等形式,每年为剧团提供大体相当于各剧团现有行政拨款数额的资金,支持剧团办好第三产业,以消化剧团富余人员,并从多方面支持剧团改革和建设。厂、团经济文化联合体是松散的联合组织,剧团隶属关系不变、国家拨给的事业经费不变,为全社会演出的任务不变,每个剧团为全社会演出场次不得低于去年水平。重庆市文化局成立经济文化联合体协调小组,实行一团挂钩、八个团(院)分头到工厂、企业演出并进行多样性辅导。
厂、团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成立,将给重庆的专业剧团带来生气和活力。全市现有的三十多个专业剧团,普遍存在事业经费紧缺、人员臃肿的矛盾。加之艺术质量不高,上座不景气,剧团日子很不好过。有了厂、团经济文化联合体,剧团不仅多了一条可靠的资金渠道,而且和处于城市改革第一线的工厂、企业及广大职工密切联系起来,有一个良好的创作、辅导和艺术实践基地,有利于提高艺术质量和出作品、出人才。

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成立

第3版()
专栏:

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成立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卓培荣)一个专门为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服务的机构——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国务委员方毅代表国务院到会祝贺。
这个会议中心是为适应近几年我国对外科技交流的迅速发展,在著名科学家陈宗基、林兰英、王大珩、曾呈奎、严恺等倡议下,由中国科协牵头建立的。它的职责是接受科学团体和科技工作者个人的委托,担任各种国际科技会议的组织、宣传等工作。中国科协主席、会议中心理事长周培源希望它充分发挥科协跨部门、跨行业的优势,在今后的对外科技交流中发挥作用。
会议中心的理事会由理、工、医、农各界一百多名老科学家担任。工作班子将主要由向社会招聘的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组成。

请谈谈你的问题

第3版()
专栏:快语

请谈谈你的问题
肖荻
“请你谈谈当初的右派问题!”
某科研所党支部在讨论一位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时,在座的一位同志郑重其事作如上提问。话音未落,举座一怔。被提问者发出一丝苦笑。
这问题提得怪,明明人家的所谓“右派问题”是当年被错划,几年前已改正,还有什么可谈、可查的呢?
问题倒是为什么要这样发问。据这位提问者会下对别人讲:“我也不知道他鸣放了些啥,反正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呗!”
这就越发奇了,时至今日,提问者还认定人家当年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那么这个“右派”是定对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反右斗争扩大化、落实政策倒错了。这位提问者无疑是个坚定的“左派”,在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上郑重其事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还在“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吧!
这是发生在少数同志身上的历史性悲剧,他们得了“左”病还自以为最正确,于是怀疑别人、以至中央都“右”了。对于这样的同志怎么办呢?要加强教育,必要时也可以反过来提问一句:“请你谈谈思想上‘左’的问题!”

清华大学等单位研究成功一种稳定火焰和强化燃烧技术

第3版()
专栏:

清华大学等单位研究成功一种稳定火焰和强化燃烧技术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报道: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安徽省电力局合作,研究成功一种稳定火焰和强化燃烧的新技术。许多热能工程学家认为,这项成果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大价值。
根据这种稳定火焰和强化燃烧技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煤粉预燃室,具有结构简单,制造、运行、维修方便以及燃烧性能好等特点。经实验室和电站锅炉的现场试验表明,锅炉的回流区温度和预燃室最高温度比传统燃烧方法平均提高二百至三百摄氏度,不仅能用冷风点燃烟煤,也能用冷风点燃贫煤,而且大大缩短了点火时间。当煤种改变时,只需调整冷风参数即可。

《广州文艺》由企业参与合办

第3版()
专栏:

《广州文艺》由企业参与合办
本报讯 《广州文艺》编辑部与广州侨光制药厂最近在广州签订协议,决定联合经营《广州文艺》月刊,签约期为两年。联营协议规定:该月刊开辟专栏,刊载描写工厂新人新事的文艺作品,并辅导工厂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药厂每年拨款十二万元资助该刊,并协助该刊在深圳建立记者站。
(沈路)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责任制新内容 禁止大吃大喝 肥城矿作出新规定 刹住歪风
乡领导好主意 建立家庭档案 振兴乡传递好信息 助民致富
《大众日报》△山东肥城矿务局把禁止大吃大喝列入局矿两级领导班子的经济责任制,去年全局没发生一次大吃大喝的现象
《黑龙江日报》△双鸭山市振兴乡在全乡一百四十多户农民中建立家庭经济档案,掌握农户生产经济状况,为农民传递致富信息
《天津日报》△天津市公安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公安保卫组织,在春节期间开展查禁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
《北京日报》△北京郊区通县台湖乡玉甫上营村一年建成“十大建筑”
《文汇报》△上海大力增产市场旺销的洗衣机、彩电、收录机、电冰箱
《广州日报》△广州市茶滘水上居民住宅首期工程十一栋大楼全部竣工,六百户水上居民春节前将搬进新居
《辽宁日报》△锦州市积极清理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问题
《长江日报》△江汉区环卫所的工人自愿组成疏厕服务队,专门疏通一些单位和住户被粪便堵塞的管道
《吉林日报》△柳河县大通沟乡东河村党支部书记迟治安擅自砍伐林业户承包的山林,被开除党籍
《山西日报》△大同县秦城村农民葛德才在承包的小流域治理沟中种黄花,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促进商品生产
《安徽日报》△马鞍山市五家集体企业成了全年上交工商税和实现利润总额达一百万元的“百万富翁”
《南方日报》△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决定各拨五千万元,作为广东省落实侨房政策的补助款
《四川日报》△省级机关第一期整党单位的党风明显好转
《重庆日报》△沙坪坝区把工厂、学校、机关、部队的自备客车组织起来搞客运联营,解决群众乘车难
《广西日报》△北海市正式着手兴建经济开发区
《云南日报》△陆良县采取民办公助办法,办起六十六所敬老院
《河北日报》△石家庄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自觉纠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不实问题
《沈阳日报》△沈阳市第三运输公司注意解决在实行联产计酬后拚体力拚设备的问题
《湖南日报》△长沙市破获一起抢民警枪并开枪打伤民警的案件,两犯落网,一犯被当场击毙
《福建日报》△邵武市陈春富从农场辞职,自办糕饼作坊,去年一年转化粮食八十吨
《中国法制报》△民政部与有关各方密切配合,五起较大的省际边界争议得到解决

宋任穷勉励中国青年男排练好基本功

第3版()
专栏:体育

宋任穷勉励中国青年男排练好基本功
中国排球协会名誉主席宋任穷说:中国女排上去了,男排为什么上不去?主要是男排苦练不够。他强调,青年队集训的主要任务是练好基本功。
中国青年男排集训队将于最近开始训练。1月15日,宋任穷在他的家里特地会见了该队的领队赵天任、教练戴廷斌和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钱家祥,并听取了他们的汇报。
宋任穷勉励他们说,青年队的运动员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你们要深入到运动员当中去,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多谈心,多关心,和他们建立友好感情。(据新华社)

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首钢群体活动见闻之二

第3版()
专栏:体育

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首钢群体活动见闻之二
首钢的凌晨,工余,假日,无论在运动场还是林园,都有不少人在进行各种锻炼。长跑、篮球、足球、广播操、武术、气功等运动项目已成为首钢职工喜闻乐见的项目。1984年,这里参加各种锻炼的职工已占总人数的65%以上。
从实际出发,是首钢开展职工体育的一条重要经验。首钢青年和中年职工占多数。另外,还有近一万名离退休老职工。他们区分不同情况,从职工的愿望出发,根据年龄、性别、季节、场地、条件等各种不同情况,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青年职工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他们就在青年中大力开展国家锻炼标准达标活动,举办了青工达标运动会,厂区三十岁以下的男青年,二十五岁以下的女青年共一万零九百五十五人全部参加了达标测验,及格率达61%。这次运动会在青工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首钢不少男青工喜爱足球运动,“首钢文体活动中心”把他们组织起来,相继成立了十三个足球俱乐部,还举办了两届“文明杯”足球赛。青年们业余时间有了活动,非常高兴。
一些老年职工体弱多病,他们便开展了气功、太极拳等活动。气功协会两年就发展会员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他们从老年人兴趣出发,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老职工运动会,二百八十六名离退休的老同志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田径、球类、趣味性游戏等二十五项比赛和表演。
首钢在开展活动时还特别注意结合季节特点,春秋主要开展以田径、球类、登山活动为主的项目,夏季主要开展游泳、武术为主的项目,冬季则开展以长跑、滑冰为主的项目。他们自己动手建冰场,1983年冰场开放四十八天接待了四万人次的滑冰爱好者,并组织了首钢速滑队、花样滑冰队。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他们还邀请了国家花样滑冰队来首钢表演。
体育活动的大发展,振奋了职工的精神;经济改革促进了体育发展,而体育大发展又为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誓为四化贡献青春的新一代作出了贡献。首钢初轧厂足球队队长张立洋同志是公司四化尖兵,公司长跑队员佟永贵同志又是总计控室的劳动模范。荣获市级体育先进单位的首钢设计院,经常参加锻炼的职工在95%以上,1983年出勤率为97%,全年超额完成设计科研任务,总设计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职工体育的开展,使职工体质大大增强,对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十分明显。
阎雨生

亚非欧八支足球劲旅今起争夺尼赫鲁金杯 中国二队明天首战苏联队

第3版()
专栏:体育

亚非欧八支足球劲旅今起争夺尼赫鲁金杯
中国二队明天首战苏联队
本报讯 第四届尼赫鲁金杯国际足球邀请赛,1月18日在印度喀拉拉邦的科钦市揭开战幕。中国国家二队将于19日首战苏联队。
参加这次比赛的八支亚非欧足坛劲旅将分成两组,先进行循环赛,取得各组前两名的再通过交叉赛争夺决赛权。中国二队22日和27日还将与同组的伊朗队和南斯拉夫队比赛。分在另一组的是南朝鲜队、阿尔及利亚队、匈牙利队以及东道主印度队。全部比赛将于2月3日结束。
中国二队的教练是张宏根和陈家根,队员有王介福、李志高、王东宁、朱海波、尹怡、高升、麦超、刘升、魏克兴、矫春本、陈东、张达明、郭亿军、柳忠长、谢峰、马林和吴群立。
中国二队还将同印度队进行主客场比赛,胜者将取得参加今年8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资格。中国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曾先后在前三届尼赫鲁金杯比赛中获得亚军。

沙甸在巨变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沙甸在巨变
沙甸是云南个旧市远郊的一个回民聚居区。近年来,这里已由长期搞农业单一经营的乡村,转变为以工副业生产为主的欣欣向荣的小城镇。
沙甸只有八千四百多人,人均约七分地。1979年,各级党政部门帮助沙甸群众把生产方针由长期搞以粮为主,调整为以种植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仅1983年他们就向国家交售蔬菜三百多万斤,还就近向厂矿企业、城镇居民供应鲜菜几百万斤。甘蔗平均亩产八吨左右,年收入六十多万元。群众吃粮基本自给。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充分发挥回民群众擅长搞工副业和商品生产的传统。1981年他们在上级有关部门帮助下,建起电冶厂电解精铅。建厂四年获纯利二百万元以上,还为国家创税利约一百万元。现在,全区私人拥有运输汽车六十八辆,手扶拖拉机二百一十七台,年纯收入达六十多万元。沙甸区还利用国家帮助回民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的四百台缝纫机,搞服装加工生产,现已发展到一千三百多台缝纫机,年加工成衣约二百万件,产值四百多万元。此外,他们还办了轮式机械制砖厂、建筑队、制鞋、面条和糕点加工、电影院、商店等十个企业,都收到了较好的效益。
现在沙甸全区的各种专业户已发展到四五百户,占总户数的25%左右,有近二千个劳力离土不离乡或从事亦工亦农搞专业性的商品生产。1983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一千四百四十六万多元,比上年增长二百七十六万元,是1978年的一百八十三倍。在十个企业纯收入近八十万元未投入分配的情况下,全区纯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八十多户,五千元以上的超过三百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四百五十多元。1984年的情况更加喜人,到11月底,他们已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一千七百五十万元。
随着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他们前年投资近十万元,新建了二十八个电解槽,力争在两三年内把产量产值翻一番。他们同时狠抓智力投资,发展公益事业。现在,沙甸98%的适龄儿童入了学。全区实行免费教育。1983年他们一次投资五十万元新修近四公里的水泥街道,安装了新式高压路灯;用十二万元修建了一幢文化大楼,购置了书籍、彩电、收录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还修建了水塔和排灌渠道,使四分之三的人吃上了自来水。据统计,仅1983年一年就拿出七十多万元兴办各项事业。
三年来,全区有三分之一的户建了新房,建房面积近三万平方米。全区有两百多户人家有了电视机,有几户还购买了录像机。整个沙甸正在阔步前进,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巴拉吉尼玛 朱晔)

夏尔巴人走上致富路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夏尔巴人走上致富路
苏青 昌建 晓晴
居住在祖国西南边境线上的夏尔巴人,解放前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用树枝和芭蕉叶搭棚当屋,树叶和麻布当衣。由于他们主要靠给边境上的富商当背夫或在藏族农奴主家当奴隶维持生存,那些达官贵族侮称他们为“会爬山的猴子”。解放后,夏尔巴人不受压迫剥削了,但仍没有完全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夏尔巴人的生活怎样了呢?不久前,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居住夏尔巴人最多的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区尼新乡访问。
“上山到云间,下山到河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一天”。尼新乡就坐落在如这首民谣形容的那样的高山峡谷之中。山腰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着一座座颇具民族特色的木质结构的楼房,这就是夏尔巴人的新居了。
樟木区的藏族女区长告诉我们,这个乡除两户藏族外,其余都是夏尔巴人。边境口岸开放以来,政府鼓励和支持夏尔巴人搞木材加工、对外经商或从事其他专业生产。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家每月供应他们每人三十斤大米、白面和一斤食油。夏尔巴人开始走上治穷致富的道路了。现在,这里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冒尖户”、“万元户”。如牧业专业户云电一家共养了三百多头犏奶牛,他和女儿把牛长途赶到西藏其他缺少这种牛的地方去卖,回来带些日用百货、工艺品等在边境上出售,收入是很可观的。现在他已成为这里的“万元户”。
我们来到云电家时,云电出外经商去了,他的妻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身穿民族服装,戴着一副金耳环。她说:“我们家富了,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有本事,而是党的政策好!”
现在全乡的农牧民每家都有收录机,有三户人家买了摩托车,有的还打算买汽车呢。这里的学龄儿童大都到樟木镇寄宿小学读书了。夏尔巴人不仅有自己的中学生,还有到内地上学的大学生。

崩龙族农民富了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崩龙族农民富了
云南陇川县崩龙族寨子费顺卡背靠青山,面向坝子,绿树翠竹中一幢幢竹楼时隐时现。这里风景秀丽,雨量充沛,气候暖和,水田平展展的,自然条件很好。可是,在十年浩劫中,生产一年不如一年,日工分值只有四五角钱,群众的生活很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费顺卡又获得了新生。
如今的崩龙族农民家,日子越过越兴旺。几个大竹蔑囤箩还装不完稻谷,地上还有金灿灿的一大堆!牙板相家两个农业人口,1982年承包水田十七亩,其中十五亩种水稻,亩产八百斤,总产一万二千斤,向国家交售粮食七千多斤。他种的五亩甘蔗亩产五吨,跟别人合伙承包的十亩甘蔗,分得十吨,共盈利一千七百多元。再加上编草席、养猪等,全年总收入四千五百多元。此外,他家还有五头水牛。1983年他家人均收入达二千五百多元。牙板相高兴地说:“承包后粮食翻了将近四番,收入增加八倍以上,过上了好日子!”
这个寨子没有哪家粮食、收入不翻番的。1982年,全寨用四十八亩水田种甘蔗,种粮食的面积减少了,但粮食总产没减少,达四十一万多斤。甘蔗产量由一百五十吨上升到六百多吨,收入增加四倍,达三万多元,1984年还将增多。
更可喜的是,费顺卡寨的群众自己起来破除了不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旧风俗,全寨有一多半人家养起了猪,有的户养到七八头。这样,既改善了生活,又积了肥料,增加了水田肥力,降低了水稻成本,真是一举多得!
为了扩大生产,全寨四十二户人家除购买大牲畜外,还购有手扶拖拉机二台,“丰收35”拖拉机一台、大型拖拉机一台、碾米机一套。如今的费顺卡人畜兴旺,欣欣向荣。
(刘扬武)

谚语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谚语
只要肯流汗,在戈壁滩上也能吃到肉汤。 ——维吾尔族

高原上的万元户桑阿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高原上的万元户桑阿
去年国庆前夕,西藏洛扎县拉康乡第二村桑阿光荣地当选为乡四届人大和县五届人大代表,并在拉康乡四届人大代表大会上介绍了自己的致富经验。桑阿是喜马拉雅山下有名的藏族万元户。他信息灵通,善于经商,早在一九八二年就在富裕路上初露头角。去年,他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致富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桑阿全家五口人,除九岁的小儿子在校念书外,他对其余的人进行了科学分工,女儿年轻,有知识,有体力,分管发展农牧业和苹果生产;大儿子会开拖拉机,桑阿买了一部拖拉机让他搞运输;爱人年岁较大经营家中开设的百货商店;他自己到外面做生意。由于他善于安排,一家很快就富起来了,仅去年八至十月三个月,收入就达三千多元。
金大纲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