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1-12-10第2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小康之村”——访上海郊区首先富起来的沈家宅生产队

第2版()
专栏:通讯

“小康之村”
——访上海郊区首先富起来的沈家宅生产队
本报记者 林钢
有些农民手里有了钱,先要造房子。沈家宅生产队已有90%的人家翻造了新屋。白墙黑瓦,参差错落。门前有晒场,楼上有阳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楼房的式样越造越新,居室的开间越造越宽敞,平均每人居住面积30平方米,城里人见了都羡慕。社员家庭里,电视机、缝纫机已经普及,自行车平均每户两辆。沙发、壁灯、落地风扇、立体声收录两用机、全套柳桉木家具……这里许多社员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城市工人。
沈家宅属上海县新泾公社,是上海农村第一批“先富起来”的生产队当中的一个。1980年,农、牧、副业生产总产值已达到73万元,全队234人,平均每人3,126元,折合美金1,954元。人称“小康之村”。
“你们是怎样富起来的?”到这里来的记者、经济工作者、外省市参观者,都提同一个问题。
“靠地里种出来,靠棚里养出来。”队长沈祺明总是这样回答。
老少三辈,无分长幼,都亲昵地管队长叫祺明。祺明家贫,高小毕业就当了农民。他说话不多,干活卖力,关心集体。1970年,老队长应聘到外省当“蔬菜专家”,当时23岁的祺明,众望所归当选队长。嫩竹扁担挑起了重担。
上海郊区人多地少,尽管蔬菜经济价值高,但靠单一的种植业,富不起来。155亩菜地,70多个劳动力就够了。多余的劳动力怎样安排?他和社员们反复商议,打定主意大力发展养鸡、养鸭、养猪。祺明想得远:上海市1,000万人口,天天要吃。将来人民生活越来越高,对鸡鸭鱼肉的要求会越来越多。办这样的“工厂”,不会赔本,不会关门,又为国家作了贡献。初生之犊不畏虎,看准了,就决心干,路子越走越宽广,集体的家业越来越壮大。
这里的猪棚外观破破烂烂,但栏圈内冲洗得却干干净净。畜牧组长介绍说,猪是苏白猪与上海猪的杂交种,长肉快,平均180天上市,一年出栏两次,出肉率达73%。今年可以上市2,000头,饲养员只有12人。
我参观了两座笼养鸡场,其中一座鸡笼长达64米。横断面呈“品”字形,双列三层。鸡舍是东西向的,自然通风采光。早晚和阴天有电灯补足光照。头上蒙着花毛巾的养鸡姑娘,坐了特制的轻便三轮车在喂料,拾蛋。我问养鸡姑娘,为什么拾蛋不搞自动化?回答说:人工拾蛋,破损率低,也便于鉴别产蛋不勤或不产蛋的鸡,及时淘汰,所以只搞了“车子化”。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的清粪等作业才搞了机械化。
为了实现生产队养鸡机械化,祺明曾到广州等地参观过几个现代化的国营机械化养鸡场。学习回来,他和生产队里的能工巧匠琢磨,画了个适合队情和经济能力的草图,请禽蛋公司的设计人员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设计,然后自己动手建造。第一座笼养鸡舍投资1.8万元,四个月就建成,小型、半机械化、简便、科学、经济效益高。当年就收回投资的74%。
这个队的仓库结构简易,容量很大,二三十万斤饲料同时到货,不成问题。浑身粉尘的社员正忙着配制混合饲料。家禽家畜在不同生长期有不同的饲料配方。墙上一块大黑板上写着鱼粉、蚕蛹、花生饼、玉米、碎米、麸皮、贝壳粉等的用量。吸取发达国家饲料社会化、商品化的经验,沈家宅建立了饲料专业组。6个人,把采购、运输、贮藏、配制和供应,全部统管起来。
沈家宅超产的猪、禽、蛋,全部卖给国家。按照政策,完成国家计划以后的超产部分,是允许生产队拿到集市去出售的,价格当然要高。但几年来沈家宅集体的产品,没有一个蛋、一只鸡上过自由市场。这一点社员们心很齐。他们说:“沈家宅能有今天,全靠国家支援:银行贷款、技术指导、培训饲养员……。目前国家副食品供应还不充足,我们愿带头卖超产商品,支援国家。”
道路两旁是精耕细作的菜田。阳光下几个中年女社员在侍弄明天上市的包心菜,另几个在整理温室棚,准备栽种越冬蔬菜。扁担已经丢掉,整地、灌溉、施肥、植保都已机械化。生产队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5年,蔬菜占总收入的39%,饲养占27%,其他副业占34%;这几年饲养业跨步很大,已上升到88%,而种植业则下降到只占10%。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田减少的情况下,沈家宅的蔬菜上市量和总产值是逐年上升的。这说明现在的经济结构使这个队出现了良性循环。祺明满有信心地对我说:明年的蔬菜还要好。两条措施:一是增加黄瓜、番茄、辣椒等早熟细品种,一是搞单项品种联产到劳的责任制。这个只有80户人家,123个劳动力的生产队,1980年为上海市场提供蔬菜15,853担,肉猪1,600头,家禽2.95万只,鲜蛋27万斤。有人估计,全市只要有400个生产队达到这样的劳动生产率,上海市场的副食品就可以满足供应。
沈家宅每一个劳动力一年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蔬菜12,880斤,猪肉1,730斤,家禽240只,鲜蛋2,252斤。即全年产值是5,943元。而生产队在留足了31%的积累(他们的固定资产已达到35万元)和扣除了各种支出以后,分配给每个劳动力的现金是1,665元。平均每个劳动力的月收入是138元。队长沈祺明去年平均月收入是180元;收入最高的是拖拉机手沈关宝,平均每月200元。

建立不同形式责任制 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益 吉县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百分之三十

第2版()
专栏:

建立不同形式责任制 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益
吉县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百分之三十
据新华社太原电 新华社通讯员李思义、新华社记者金嘉声报道:山西省吉县把建立流域治理责任制纳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轨道。目前,这个县动工治理的49个小流域中,已有40个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治理责任制,有效地提高了小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
吉县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随着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些干部对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小流域治理产生了动摇,少数干部撒手不管了。因而,破坏水土保持的现象有所抬头。吉县县委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普遍实行水土保持责任制。
吉县建立小流域治理责任制,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他们根据各个流域不同情况,采用了六种组织形式和计酬形式:
对跨社跨队的较大沟道,采用联社、联队包沟治理的方法。由县上成立指挥部,分别和社队签订合同,实行包任务、包投资、包效益、超奖减罚。各公社再按照统一规划,对大队、生产队实行“统一标准,划段施工,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属于一个核算单位的小沟道则以队包沟。县水利局根据规划内容标准和生产队签订治理合同。
联户包沟。主要适用于山庄窝铺的小支沟治理。造林、打坝、造地等,“按工分成”,按投资投工情况划分林权和坝地使用权。
专业包沟。主要适用于治理任务大的重点工程。承包给公社专业队。坚持连续、集中治理。
以户包沟。主要是给社员划分治理区,集体提供治理所需的苗木、种子等。一包几年,收益分成。
剩余劳动力自由组合包工程、包沟。流域主管单位把一些工程和沟包给自由组合的社员。
责任制加速了小流域治理的进度。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年,全县共动土石5,878万立米,每人每年平均276立米。种植苜蓿、沙打旺、草木栖等保持水土的草地71,400亩,每人平均1亩,荒山造林34.4万亩,每人每年平均1.4亩,发展核桃、苹果、桑园等经济林2万亩。采取这些措施后,全县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地表径流明显减少。

丰收不忘国家 增产多作贡献 当阳县郭场六队交售粮食近二十万斤

第2版()
专栏:

丰收不忘国家 增产多作贡献
当阳县郭场六队交售粮食近二十万斤
本报讯 通讯员刘一兵、杨尚聘报道:湖北省当阳县郭场大队第六生产队,对社员进行丰收不忘国家、增产多作贡献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社员交售粮食的热情。到11月底已卖粮近20万斤,超过征购任务的56.2%,户均11,000多斤,其中方天和一家卖粮4万多斤。
郭场六队有18户人家,235亩水田,30亩旱地,以产粮为主。过去,粮食总产量一直在20万斤左右徘徊,直到1978年,还有16户社员吃返销粮。今年,这个队实行了联产到劳责任制,干群一起在责任田里狠下功夫,粮食总产上升到30万斤。
丰收以后,队委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干部和社员一起算了三笔账。一是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账。全队连续三年超产,主要是靠政策调动起了社员的积极性,国家收购超产粮加价,今年全队超卖粮食13万多斤,可以增收7,000多元。二是国家支援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带来的好处账。国家投资修了里百长渠,引来了漳河水库的水,使全队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今年虽然百日不雨,块块田都不缺水,总产比同样旱的1972年增了21万多斤。三是工业商业的支援账。这个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在需肥和防虫的关键时刻,商业部门保证了化肥和农药的供应,农技部门及时指导消灭稻飞虱,有效地控制了虫情的蔓延。通过算账,社员们说:党有爱民策,我们应有爱国心,要以实际行动支援四化建设。队长彭远漠带头卖粮15,000斤,促进了全队卖粮热潮。由于卖粮多,集体和社员收入大增,人均纯收入达到442元。

社员有了农机迫切要求学技术 利辛县送技术到户到人

第2版()
专栏:

社员有了农机迫切要求学技术
利辛县送技术到户到人
本报讯 安徽省利辛县农机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实行责任制后社员独户或联户经营拖拉机的新情况,把管理使用农机技术送到户、送到人,深受社员群众的欢迎。
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以来,利辛县的农业机械增长很快,社员联户或独户购买的手扶拖拉机已有1,250多台。农民有了农业机械,又迫切要求学习使用和保养技术。社员的要求,引起县农机部门的重视,他们改变过去在县城集中训练农机人员的做法,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社队,采取小型、就地、分散的办法,把技术送到户、送到人。两年来,共培训了各种农机手1,000多人。今年夏收时,谷圩公社小王庄生产队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带动的收割机在抢收小麦时出了故障。县农机局的两名技术员一边帮助检修,一边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讲明排除故障的方法,使农机手从理论和实践上增长了知识。柳东公社李小湾生产队有六户社员今年联合买了两台手扶拖拉机,农机局的技术员登门上课,很快使六户的拖拉机手掌握了操作方法、维修和保养技术。
县农机部门还给社队发放柴油机、手扶拖拉机的挂图、教材等2.3万多册。

“科学热”的新内容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科学热”的新内容
白水
今年,安徽亳县烟叶获得了好收成,产量之高,质量之好,使得科研部门的同志感到惊讶。他们来到亳县作调查。原来,这是社员们改革耕作技术取得的成果。过去每亩只栽1,800株左右,现在却栽了3,000多株;过去主张要早打头,让上面叶片展开,每株叶片一般不超过四十片,现在不打头,每株叶片可达五十多片。科技人员信服地对社员说:政策的威力估不透,在科学种田方面,你们走前头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个时期以来,报纸、电台报道不少地方农村兴起“科学热”的盛况。比如:有的设立了农业技术问讯处,科技人员“衣角都要被人扯破了”;有的利用有线广播举办农业知识讲座,“一人广播讲,千人在家听”,等等。基本上都是社员迫切需要农技,农技人员热情传授的情况;另一方面,对农民如何发挥自己的传统经验,却反映不多。其实,党的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学习掌握农业技术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夺取丰产的新方法、新经验。亳县的烟叶实现高产优质,就是生动的例证。
我国农民有悠久的精耕细作的经验,发扬传统经验并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科学种田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作为农技人员,除了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外地、外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学习外,还应该注意向当地群众的实践学习,及时地发现和总结群众中涌现的科学种田的新方法、新经验,加以提高,并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这些经验来源于当地群众的实践,社员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踏实,干起来有准,更容易收到好的经济效果。

汉中地区加紧恢复水毁农田和水利工程

第2版()
专栏:

汉中地区加紧恢复水毁农田和水利工程
本报讯 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陕西省汉中地区,恢复水毁农田和水利工程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现已完成各类工程520多处,修复农田10万余亩。
今年七、八月的洪涝灾害,使汉中地区近40万亩农田被淹淤冲毁,许多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地委和行署根据受灾后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冬明春以恢复灌溉工程为主,同时重点抢修危及城镇安全和成片农田的险要堤防。石门水库东、西、南三条干渠渠首工程严重毁坏,影响着汉中、城固、勉县三县、市的4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地区组织了三县、市劳力进行包干修复,日夜奋战。
在恢复水毁农田和水利工程中,汉中地区各地注意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宁强县对集体一时难以修复的水毁农田,按人或按劳划块到户,承包修复,谁修谁种谁收,群众积极性很高。

稷山用太阳能干燥装置干制红枣

第2版()
专栏:

稷山用太阳能干燥装置干制红枣
本报讯 我国有名的红枣产区山西稷山县,用上了太阳能干燥装置干制红枣。这里的红枣收获季节,常因秋雨连绵而造成大量霉烂,一般年份烂枣10—20%。
为了解决红枣的快速干制问题,省太阳能干燥联合试验组经过多次试验,已建成了温室式太阳能干燥装置十几座。其中带辅助干燥室的前后自然对流温室式干燥装置最大,采光面积为143平方米,每次可干燥红枣1万斤左右(每两天可脱水10—15%)。
实践结果证明,利用这种装置干燥红枣具有缩短干燥时间、降低烂枣率、提高红枣质量、杀死食心虫等优点。这种太阳能干燥装置除了干燥红枣外,还可以用来干燥玉米、棉花、小麦等。同时还可作为温室种植蔬菜或育苗。

生物防治温室蔬菜害虫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生物防治温室蔬菜害虫
蔬菜害虫的种类很多。由于防治农作物害虫普遍使用化学农药,很多害虫产生抗药性、一定程度为害人畜安全、污染了水和土壤。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就不会产生这些问题。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等,是植物保护上有一定潜力的重要措施。
生物防治可以在露地进行,也可以在温室内进行。温室虫害的生物防治效果比露地更好,这是因为温室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少,室内昆虫群体预测比较容易。同时温室作物产量与产值较高,适宜使用较高级的防治法。
白粉虱和红蜘蛛危害温室作物最为严重。用生物防治法防治这两种害虫,不但对作物没有药害、不产生农药污染等问题,而且效果良好。
温室中的黄瓜、西红柿、辣椒和茄子等蔬菜,都是白粉虱的危害对象。白粉虱吸食叶的汁液,分泌粘液或蜜露,使植株严重衰弱,叶子和果实发育不良,降低产量和产品品质。防治白粉虱的天敌,欧洲许多国家多用黄蜂,我国则大多采用丽蚜小蜂。这种小蜂能在白粉虱的卵和幼虫中产卵,以自己的幼虫破坏白粉虱的蛹,周而复始,直至基本消灭。红蜘蛛对温室黄瓜、西红柿等多种作物危害严重,它吸植物叶子的汁液,使叶子发黄、枯干,以至全株死亡。用捕食性螨消灭红蜘蛛,安全无污染,效果良好。捕食性螨能在温室内到处寻找红蜘蛛,以红蜘蛛和它的卵为食物。在一座温室里的红蜘蛛被消灭以后,可把布有天敌的叶子摘下,转移到正有红蜘蛛蔓延的另一座温室里。
利用绝育剂、拒食剂、性外激素等,都是治虫的新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已部分在温室生产中应用,有的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郑光华

“摇钱树”摇出个新山庄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摇钱树”摇出个新山庄
江西省上饶县郑坊公社台湖大队地处丘陵地区,原来是“交通不方便,照明没有电,机米跑远路,电影难得见”的穷地方。山,大部分荒着,只有几片稀稀疏疏很不景气的油茶林。
近几年,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实了,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把那些油茶树看做是治穷致富的“摇钱树”。他们抓每年冬种前、春节前和春插前这“三前”时间,垦复油茶林,加强管理,不断地预植更新、补苗、扩种,并且制订了爱林公约,保护资源。
功夫不负苦心人,汗水结出丰硕果。现在,除社员自留山外,大队统一经营的油茶林已有5,000多亩,茶油产量由前年5万多斤,跃到今年近10万斤。油茶树真的变成“摇钱树”了。他们利用这笔钱,兴办队办企业。先后投资办起了茶园、果园、林场、水产场、养兔场、养地鳖虫场、发电厂,成立了电影队,建起了礼堂,办起了文化活动场所,还开出了一条10公里长的公路。
多种经营使社员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全大队共780户,今年头9个月,已有80户盖起了新房,10月份,又有62户备足了屋料,提出了申请。
现在的台湖是公路宽、机声响、新房多、电灯亮,社员们经常地坐在礼堂里看电影。他们高兴地说:“党中央的政策实在好,‘摇钱树’摇出个新山庄”。 王嘉宗

家庭副业“一条龙”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家庭副业“一条龙”
浙江省温岭县石年公社山头赵大队社员张天津,在家庭副业生产中,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广开门路,搞起了“一条龙”,一年净收入达2,500多元。
张天津和老伴养的鸭,一年四季能产蛋,产蛋率很高。近几年,他每年都养400多只。鸭子养多了,鸭粪也多了,一年有2万多斤。他向内行人学习办起沼气。在房前挖了个沼气池,搞起了用沼气照明、做饭。鸭子养多了蛋也多。他家住得偏僻,交通不便,热天时鸭蛋经常来不及销出而变质。他见到商店出售彩蛋,就向一位老师傅学习制作彩蛋的技术。一只彩蛋可多卖二、三分钱,还可避免鸭蛋来不及销出而变质造成浪费。今年上半年,他就加工出售彩蛋2万多只。
养鸭多,饲料的需要量大,常常发生困难。今年,他从报纸上得知上海金山县有人饲养日本蚯蚓,蚯蚓是高蛋白动物,是促使鸭子多产蛋的上好饲料。于是他专程去买回1,000多条日本蚯蚓种,在自留地上搞了个蚯蚓“养殖场”。再有几个月时间,就可全部解决400多只鸭子的精饲料了。
大家认为,张天津的这种“一条龙”的办法,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富裕的一条好途径。
林江

办乳品加工厂为社员开拓财路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办乳品加工厂为社员开拓财路
山东省诸城县皇华公社户养奶山羊已发展到4,000多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比前年增加4倍。社员们反映,要不是公社办了乳品加工厂,羊奶有了销路,奶山羊还是发展不起来。
皇华公社有4.5万亩山场,牧草丰盛。这里群众有养奶山羊挤奶喂猪的习惯,前几年因为羊奶没有销路,全社奶山羊存养量仅二、三百只。去年,公社建起了一座乳品加工厂,设立10个收奶点,一天收奶两次,养奶山羊的农户逐渐增多。社员养奶山羊,既不耽误出工,又可卖鲜奶、育羊羔,羊粪还可向队里投工,增加了大笔收入。据统计,全社社员养奶山羊所得收入达12万多元,平均每户13元。
开办乳品加工厂,不仅为社员家庭副业开辟了一条财路,而且安排了15名剩余劳力。今年可产奶粉15万斤,获纯利4万元,为国家提供税金2万元。
张则信 徐熙玉

图片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冬季蔬菜供应问题,今年又扩大了塑料大棚的面积。图为社员正在给新搭的棚架绑铁丝。 苏洪捷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