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77-09-16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献给毛主席——美术工作者为毛主席纪念堂精心创作

第4版()
专栏:

献给毛主席
——美术工作者为毛主席纪念堂精心创作
庄严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荟萃着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的精英,显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在天安门广场。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全部热情,表达了亿万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怀念,鼓舞着世世代代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们永远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光荣参加纪念堂美术工作的同志,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集结到毛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他们之中,有聆听过毛主席亲切教导的老一辈美术家;有在红旗下长大的中年、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他们不同程度地遭到了迫害和打击,甚至被剥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权利。如今,他们接受了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感到最大的幸福,无尚的光荣,激发出从未有过的创作热情。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关怀和领导下,艺术家们努力学习和理解毛主席的文艺思想,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每个人的艺术才能,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最光荣最艰巨的任务,是塑造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和四座纪念性大型群雕。华主席对雕塑工作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华主席指出,最主要的是要艺术家们把毛主席的形象塑造好,让工农兵看了满意。英明领袖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给予美术工作者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为了让工农兵满意,就要忠实地为工农兵代言,就要集中广大工农兵的智慧。他们走出去,广泛发动全国的美术工作者和工农兵参与设计小稿工作。在各地党委和群众的支持下,一个月内就收到了毛主席雕像稿一百余件,群雕方案三百余件,经过讨论,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他们再度深入到工农兵中去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提高,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创造了雕塑史上的奇迹。这座用汉白玉雕成的毛主席坐像,神态安详、亲切,栩栩如生。他老人家就好象还在亲切地接见我们,永远同我们在一起。两组群雕屹立在纪念堂南北大门的两侧,高达六米至八米,长达七米至十五米,规模巨大,气魄雄伟,把不同历史时期在毛主席伟大旗帜下奋勇前进的工农兵和革命人民的形象,概括为六十二个艺术典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北面一组象壮丽的史诗,记载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业绩。南面一组如激越的号角,激励着亿万人民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航道继续前进。
画家们为了布置纪念堂的休息厅,精心绘制了一幅幅表现韶山、农讲所、井冈山、遵义、枣园、北戴河、中南海的中国画和油画。他们之中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年纪最大的已八十高龄,不少人身体病弱,但他们想到毛主席的恩情,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想到华主席第二次解放了自己,进一步焕发了革命的青春。他们互相以“八十不老,七十不稀,六十正好”的豪言壮语相勉励,把这次创作看作实践毛主席文艺思想的一次庄严考试。夏日的酷暑,挡不住他们到革命圣地体验生活的决心,年迈和疾病,影响不了他们用画笔歌颂毛主席的激情。他们踏着毛主席的足迹,在革命圣地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关怀、支持下,从接受传统教育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和创作的源泉。为了创作推陈出新的山水画,他们精益求精,有的十几次修改画稿。现在分别挂在纪念堂东西两侧的四个休息厅中的这些山水风景画,记载着毛主席领导我们走过的革命历程,表达了对毛主席深切缅怀之情。
各地工艺美术工作者和工人,还把《农讲所》等部分山水风景画制成磨漆画等精美绚烂的工艺品。并且用富于悠久传统为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湘绣、苏州缂丝、芜湖铁画和青岛贝雕,精心制成了布置在休息厅中的毛主席诗词挂幅。纪念堂北大厅毛主席石雕像后面的巨幅绒绣,是由首都的美术家创稿,由山东烟台绒绣厂的工人绣制的,长达二十四米、高达七米,规模空前,技艺精湛,表现了气势磅礴的祖国大地河山。毛主席的坐像正象在祖国大地山川的怀抱中。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与山川同在,为大地增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永远普照祖国的大地。在制作过程中,绒绣工人们把午饭带在身边,从早到晚,连续绣制,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休息,一心一意地为建设纪念堂作贡献,一针一线地绣进工人阶级对领袖的深切怀念。
在纪念堂庄严落成的日子里,参加美术工作的同志,正在认真总结经验,他们决心永远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沿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前进!
本报记者(附图片)
纪念堂北大厅中的毛主席汉白玉雕像和绒绣《祖国大地》
纪念堂休息厅东二厅中的中国画《枣园曙光》
纪念堂休息厅西一厅中的磨漆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纪念堂休息厅西二厅中的中国画《革命摇篮井冈山》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