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60-03-27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社社队队办林场 迅速实现林场化 全国各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已办起林场七万多个

第7版()
专栏:

社社队队办林场 迅速实现林场化
全国各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已办起林场七万多个
据新华社26日讯 全国各地人民公社,今年兴起了大办林场的群众运动。据林业部到3月中旬的统计,全国各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所办的林场已达七万多个。这些林场是人民公社从事造林营林的专业生产组织。社办林场的普遍发展,大大地促进各种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和其他林业生产基地的迅速发展,并促进林业生产的速生丰产运动,使我国社会主义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早在公社化以前,有些山区的农业社就已经举办林场和林业专业队。公社化后,由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和以粮为纲、五业并举,大力发展林业生产,使我国林业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公社或生产队所造的千亩林、万亩林不断出现,这就为社办林场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去年以来,一个社办林场的群众运动就广泛地展开了。福建省各人民公社到目前为止,已办起公社一级经营的林场七百七十六个,基本核算单位一级经营的林场一千二百二十九个,组织了十万多人的林业专业队伍,常年从事林业生产。黑龙江省到3月12日全省六十四个市县的农村人民公社已经全部建立起社办林场。作到了有林就有场,林业经营林场化。河北、山西、湖南、广西、贵州、江苏、安徽等省区的社办林场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省区都作了大办林场的规划,提出要在最近一两年内实现林业经营林场化。
社办林场建立后,林业生产有了专业队伍,使群众性突击生产和专业队伍常年生产相结合,加快了造林的速度和提高了造林的质量,使林业生产在人民公社扎下了根。河南省由于大搞社办林场,1959年冬季一季造林数量比1958年全年造林总数增长一倍以上,造林的规格质量也大为提高。湖北省由于去年大力地发展了社办林场,仅去年冬季造林即达四百多万亩,超过该省历年冬季造林面积。各地社办林场在大力开展造林的同时对原有的森林和几年来所造的幼林开始进行了全面的经营和管理。许多社办林场都设有护林、营林等专业队伍,从事育苗、造林、护林防火、幼林抚育、林产工业、木材生产等各项林业生产工作,担负起了山林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任务。许多天然次生林地区的社办林场,进一步对天然次生林进行了利用和改造,使天然次生林由过去封养、保养,进入保护、抚育、改造、利用全面经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甘肃省天水专区许多人民公社去年办起林场后,担负起全区的天然次生林改造任务,改造了林相,加速了林木生长,并且充分利用了林副产品,增加了公社收入。
社办林场大大地促进了林木速生丰产运动,使林业生产由季节性作业变成了常年作业,由粗放经营变为细致经营,林木由自然生长,变为人工培育。河南省去冬以来共种值速生丰产林一百多万亩。山东省茌平县菜屯公社社办林场,去年以来共造速生丰产林一千三百多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各地社办林场以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实行林粮间作,发展副业生产,作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互相促进。不仅丰富了生产内容,增加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繁荣了山区经济;而且还给公社积累了大量资金,使公社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湖南省慈利县高峰人民公社十个社(队)林场,去年一年共造林二万一千亩,成活率达90%以上;育苗二千九百万株。同时还收入粮食十六万多斤,现金二万七千多元。河南省登封县社办林场,结合幼林抚育,一年生产了大量薪柴、树条、锄头把、箩筐绊等。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许多社办林场,还开展了木材加工、林产化学等木材综合利用,以及经营木耳、蘑菇、狩猎等林副业生产,增加了收入,改变了林区生产面貌。
社办林场还为发展林业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福建省已经举办了各种业余学校、“红专”学校一百多所。河南省登封县社办林场以实物为教材,以生产现场为课堂,一年来培养林业技术员二千八百多名,这些技术员一般都掌握了造林、采种、育苗等技术。这个县的四十七个林场还建立了米丘林小组。
社办林场的普遍发展和不断提高,将大大加速林业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的过程,促进林业生产迅速发展。(附图片)
山东省茌平县菜屯人民公社林场引水灌溉树苗 (林业部供稿)
广东省乐昌县九丰人民公社社办林场的社员,正在翻晒杉木球果,为培育树苗作好准备。 李福铸 摄

集中力量大量造林发展多种经营 壶关县各公社办联合林场

第7版()
专栏:

集中力量大量造林发展多种经营
壶关县各公社办联合林场
本报讯 山西省壶关县城关、晋庄、周村、店上等四个公社联合经营的五龙山林场,是在去年11月建立起来的。建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人们都说这个林场办得好。
这个林场的面积有十一万两千二百多亩,四个公社在这里建立了一支四百多人的专业队,常年固定下来经营林业。现在已经造了一部分用材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五龙山联合林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产物。过去五龙山上森林复盖稀薄,水土流失严重,但是高级社时期没有力量在这里办个林场。公社化后县委提出:“向五龙山进军”的号召后,城关、晋庄、周村、店上四个公社的党委一研究,就把联合林场办起来了。
林场建立之后,各公社层层书记挂帅,依靠群众,制订出了五龙山林业建设规划,并向群众宣传了五龙山的美好前景。四个公社出动了一万三千多人,大战五龙山,七天造林四万五千多亩,完成规划的40%。为了使群众运动和专业队伍常年经营管理密切结合起来,林场建立起了四百多人的专业队伍,除管理保护好已造幼林外,从去年冬季到现在共爆破石方、起石换土六万穴,整修林地一千三百亩,采集树种四万五千斤,培育苗圃七十亩,为春季大规模造林作好准备工作。几个月来,他们在经营林场中,认真贯彻执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副养主,以短养长的方针和勤俭办场的原则,他们除了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外,并且建立了猪场、鸡场和蜂场。

什么是林场化?

第7版()
专栏:小常识

什么是林场化?
林场化就是在现有林区和新林区建立起林场,进行常年的经营管理,做到有林(具有一定面积)就有场。在适于发展林业的荒山荒地上,也根据需要与可能建立林场,开展造林工作。
林场化是林业“三化”(林业生产基地化、林业经营林场化、林木培育丰产化)的中心环节。有了林场,才能按照国家需要,建立起各种林业基地;才能按照一定的规格来造林和常年营林,实现林木培育丰产化。也就是说,有了林场,实现林业“三化”才有组织保证,整个林业工作才有落脚点。实现林场化是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和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步骤。
要实现林场化,必须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加强国营林场与社办林场的建设工作。凡是有一定造林、营林任务的人民公社都应迅速办起林场。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建立新的国营林场。

发展林业有了组织保证

第7版()
专栏:

发展林业有了组织保证
辽宁省清原县副县长 刘冲
清原县是辽宁省东北部一个富饶的山区,境内森林遍布,林产资源丰富。解放后,由于党的正确领导,林业生产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绝大部分树木已郁闭成林,基本上形成了木材基地。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免了自然灾害,保证了农业丰收。
1958年,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林业生产也出现了空前跃进的局面。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原来的临时突击性的林业生产队和少数高级社办的规模较小的林业生产队,就越来越显得不适应了。人民公社的出现,给林业生产带来了美好的前景。1958年夏末,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在全县大办国营林场的同时,各人民公社也掀起了一个大办林场的高潮。社办林场在原有基础上,已发展到二十一处,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办林场网。林场劳力也由原来的一千五百多人增加到二千一百多人,力量更加雄厚了。
林场化的实现,是使群众性的林业生产由分散的临时突击运动,过渡到集中有计划的常年生产与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重大转折。林场是人民公社林业生产的落脚点,是实现林业生产基地化、丰产化、机械化的组织保证。它适应了林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适合群众积极营林的迫切要求,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
由于实现了林场化,才使林业生产迈向基地化。在林场化以前,造林分散、零星,没有比较完整的基地。实现林场化后,各社办林场对大面积的公社所有林,进行了合理的抚育,促进了林木的迅速生育;结合抚育,还有计划的生产木材二万五千九百立米,有力的支援了工农业建设,初步形成了木材基地和经济林基地。育苗方面,也改变了过去分散的零星育苗方式。此外,大部社办林场都建立了木耳园和养蜂场。
林场化又给实现林木培育丰产化带来了有利条件。社办林场的广大社员,由于固定了专业队伍,都把林业生产当成自己的主业,积极的钻研林业技术,熟练了作业方法;加上每个社办林场都培养了各种林业技术员,营林质量大大提高,获得了全面丰产。在育苗方面,一般苗木,每公顷产苗都达到五十万株以上。在造林方面,由于认真贯彻了造林六项根本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5%以上。夏家堡社办林场栽的桑树,由于事先把山地修成台地,栽后抚育了三次,造林成活率达99%,第一年生长高度平均达七十厘米以上。有了社办林场,基本上杜绝了过去分散造林时成活率不高、幼树生长慢的现象,为实现大面积林木培育丰产化作出了样子。
林业生产机械化,这是广大山区群众多年的愿望。过去,林业生产组织是分散的或临时性的,林业生产范围小,时间短,没有力量实现机械化。例如起苗作业,本来早在1953年就出现了起苗犁,可是由于分散育苗的面积过小,不适于机械作业,几年来起苗犁一直闲着,而用锹起镐刨。实现了林场化,育苗面积扩大了,生产集中了,去年全部采用了起苗犁起苗,实现了起苗作业的半机械化。各个社办林场,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具改革运动。一年来改革成功的林业工具就达二十多种,为林业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今年全县计划造林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公顷,其中用材林一万公顷,经济林三千二百五十公顷;全部按照基地化的要求,经过规划设计进行营造。同时全县还要建立三十六个育苗基地,以便保证造林基地化的实现。
1960年将是我县林业生产继续跃进的一年,我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在已实现林场化的基础上,沿着林业生产基地化、林木培育丰产化、林业工具机械化的方向奋勇前进。

滦河西岸一片青

第7版()
专栏:

滦河西岸一片青
穆云飞
沿着河北省滦河下游的西岸,在绵延不断的沙滩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树林,这就是乐亭县长凝公社的社办林场。
过去,这里风沙猖獗,大部良田被河沙掩没。风吹沙旋,严重的威胁着农业生产。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这里的人们展开了植树造林工作,但是因为高级社人力少,土地少,造林工作进展很慢。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1959年春季,长凝公社一次就动员了一万多人,在两天里,就造林二千八百多亩,而且行距整齐,质量很好。当年的秋季又由各生产大队分包任务,连续种树一千多亩。为了更有计划的发展林业生产,巩固造林成果,公社在这里建起了林场。
凡事总是起头难,要迅速的发展林业面积,需要大力发展林木苗圃。但是,这些刚从庄稼地里走来的林场职工,林业知识非常缺乏,经营苗圃遇到很多困难。按照书本的经验介绍,培育桑苗必须在田间搭盖阴棚,但是这样要花钱很多。经过几次诸葛亮会,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畦面表土掺细沙代替了阴棚,保持了表土松软。二十多亩桑苗在没有搭盖阴棚的情况下,用这个土办法培育成功了。到目前,他们利用外地经验和自己试验研究而培育出来的树苗已有二十多种,固定苗圃的面积由过去的四十亩增到二百亩,每年产苗一百五十多万株。育苗技术队伍也迅速扩大了,很多职工由过去的“门外汉”变成了比较熟练的技术人员。全场职工就这样发挥了集体智慧,鼓起了革命干劲,困难一个个被克服了。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树籽到处采,没有水井自己挖,没有水车就利用一些破烂零件凑成两辆。为解决住的问题,职工们白天经营苗圃整修树木没时间,就利用晚上打坯搬运木料,只花了三百元就盖好二十八间房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场生产上的经济开支问题,他们对林地生产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新植幼林区和新植的果园内,间种了玉米、谷子、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只去年一年就收粮十万斤,蔬菜十五万斤,饲草十二万斤,达到了粮食、蔬菜、饲草自给有余。此外林场利用一些空闲地作牧场,饲养猪、羊、鸡、兔等家畜、家禽。1959年全年收入达六万多元,除去生产投资和职工工资外,还上缴公社三万三千多元,扩大了公社的公共积累。
林场的西面,新建了五十多间新屋,这是长凝公社的林业中学的新校址。丰富多彩的长凝林场又增添了一个新内容——林业中学学生们的试验场。

造林不怕难 荒山穿绿衫 花木兰林场大搞“试验山”

第7版()
专栏:林业专页

造林不怕难 荒山穿绿衫
花木兰林场大搞“试验山”
本报讯 湖南汉寿县毛家町公社花木兰林场场长邹光菊在公社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了五十多个青年妇女积极分子,成立了一个“花木兰林场”。从林场建立那天开始,他们就在田庄大队的一座贫瘠的荒山上造林,经过十个月苦战,原来岩石裸露的荒山已披上了绿色新装。她们的林场被省和专区评为“甲等林场”。
田庄大队这座荒山,面积有三百八十七亩,土质贫瘠,生产条件很差,从来没有人植树造林或种植过五谷,群众都称这山为“无粮山”。林场刚建立的时候,有的认为“荒山造林任务紧,不如搞农业”。场委会针对这些思想问题,讲明了开发宝山,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并抓住实例进行教育。在场委会的教育下,增强了场员的信心。纷纷表示: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一定要把林场办得丰富多彩。
在向荒山进军中,认真地贯彻了因地种植的方针,按不同的土质、地势分片造了用材林三百多亩,经济林七十亩。
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增加粮食产量,促进林木生长,场员们学习了外地经验,在楠竹、杉木林间,播种了甘薯、花生等八十六亩。在培育农作物的同时,林木沾了不少光,因此农作物和林木都生长很好。
林业和农业一样,必须大搞试验山,大胆革新。在大搞试验中,林场场长邹光菊搞了半亩香椿“试验山”,其他场员搞了椿、杉、竹等九亩“试验山”。通过“试验山”造林的工效和质量都提高了,栽的楠竹,全部成活,乌桕的成活率达99%。
现在周围的群众提起花木兰林场都喜笑颜开了,他们说:“妇女造林不怕难,能叫荒山穿绿衫。”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