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8-01-29第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全国的城镇都来向宋埠看齐

第1版()
专栏:社论

全国的城镇都来向宋埠看齐
在目前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下,城镇如何支援农村,城乡如何互相促进,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湖北省麻城县的宋埠镇已经作出了榜样。
宋埠,是一个只有八千多居民的小镇。在过去的一年中,它异常出色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差不多全镇每一个人,都为支援农业生产出了力。手工业工人把红炉带下了乡,住在乡里,为农民修理和制造农具。技术工人组织起来了,改良和试制了几十种新农具;农业社员不会使用双轮双铧犁,他们就下乡试验,传授技术。农业社抽水机的水箱冻坏了,汽车站保养场的工人就马上帮助修理,随唤随到,随修随教。商业工作人员下乡,不仅把货送上门,而且把货送到田边,跟着农民一起挖塘泥。理发工人也把用具挑下乡,在田边搭起了小草棚,为农民理发。至于帮助农民抢收抢种、抗旱保苗、积肥送肥,几乎做到了全民动员、人人动手。去年抗旱保苗时,一次就出动了四千多人,占全镇人口的一半,他们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修起了一条蓄水大坝,保证了二万亩地的丰收。今年1月又出动了四千多人,一次送了七千多担肥料下乡。宋埠镇的这种干劲,这种风气,这种做法,值得在全国的一切城镇大大提倡和推广。
像宋埠这样的一个小镇,就能够为支援农业生产做出这么多的事情,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全国这样的城镇,何止成千上万。可见,城镇支援农业生产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潜力者,潜在的力量也。如果你看不见它,不去发掘它,就不能把它变为实际的力量。所有看不到这种潜力,或者对它估计不足的人,应该从宋埠的例子中得到教训。1957年以前,宋埠的党组织也没有看到这种潜力,没有明确支援农业生产的思想。那时候,宋埠和它周围的乡村是脱节的。“干部满街转,生产他不管”,这是当地农民编的顺口溜,表达了他们对这种脱节的不满。1957年,这里的党组织的思想才跟上了形势,他们提出了战斗的口号:“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支援农业生产,一切为了农业生产大丰收”,鼓起了干劲,局面就完全改观了。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正在着手扭转城镇和乡村脱节的局面。江苏省的许多城镇已经开展了支援农业生产的革命竞赛。江阴县的城镇工作会议把目前各项工作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掀起了比决心、比干劲、比创造、比贡献的热潮。如果全国所有的城镇都来这样做,如果每个住在城镇的人——包括干部,工人,手工业者,商业、银行、文教、卫生工作者以及所有的居民,都鼓足干劲,为农业生产大跃进做出贡献,那末,可以预计,人们创造出来的办法和发挥出来的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
促进了农村,反过来也就促进了城市;支援了农业,反过来也就促进了工业、商业和其它各行各业。这种城乡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关系,就是社会主义的新型的城乡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我国工农联盟的根本政策,也体现了工业和农业互相促进、互相支援的方针。人民取得政权之后,特别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城镇和乡村的关系,当然不再是旧中国时代的那种剥削同被剥削的关系,不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对立了。我国的城镇和乡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城乡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矛盾。城乡之间还是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的。农村合作化了,农业生产大大发展了,对城镇的要求也就大大增加了,这就是在目前新形势下的一个矛盾。正确地认识这种形势,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把城镇的各项工作都赶上去,就不仅能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而且城镇的工作也会跟着大跃进。在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宋埠的例子。宋埠镇的手工业合作社由于大力支援农业,今年的生产总值将比1957年提高43.4%,这不是一个跃进吗?为了向农村输送大量肥料,这个镇在1957年就清理了很多阴沟,修建了很多厕所,消灭了五万多只老鼠;现在这个镇的爱国卫生工作做得很好,这不也是一个跃进吗?1956年,全镇要给困难户每月发救济费六百到八百元,1957年,镇里组织这些困难户从事养猪积肥和种菜等生产,今年就不用政府再发救济费了,这不也是一个跃进吗?举此三例,即可说明一般。城乡互相促进的这种社会主义的新型的关系,在宋埠镇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可是,城乡关系的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了。有人还抱着城乡“无关”论,以为乡村的事情,“与己无关”;有人则以本位主义的态度来处理城乡关系,对己有利的就干,对己没利的就不干,遇事推诿,结果是,对乡村不利,对城镇不利,对己也不利,不是促进,而是促退了。因此,在目前开展城镇支援农村的工作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鸣放辩论,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都认清城乡之间的新型关系,认清农业生产和城镇一切工作的关系,纠正各种错误的看法和做法,很有必要。
我们希望全国的城镇都来向宋埠看齐,在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方面,也来一个革命大竞赛。

新型城乡关系的榜样 宋埠镇人人出力支援农村 促进了农业生产,也促进了城镇工作

第1版()
专栏:

新型城乡关系的榜样
宋埠镇人人出力支援农村
促进了农业生产,也促进了城镇工作
本报讯 湖北省麻城县宋埠镇人人出力支援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型的城乡关系的榜样,促进了四乡农业生产,也促进了城镇各项工作。
宋埠镇位于麻城县棉、粮丰产地区,全镇有八千多居民,是较大的物资集散市场,素有“小汉口”之称。但是,在1957年以前,由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观点不明确,镇上各项工作没有很好地面向农村。例如全镇手工业产品的80%,就不是农民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而是些一般的生活资料;商业部门坐门等客,从不主动送货下乡;销出了双轮双铧犁,也不派人下乡传授使用技术。这样就形成了城乡脱节的局面。四乡农民很不满意。他们批评这个市镇是:“干部满街转,生产他不管。”
1957年初,中共宋埠镇委决心大力扭转脱离农村的局面,首先组织全镇干部、工人、学生和居民,学习麻城县委提出的1957年农业大丰收的指标。在学习中,着重分析了城乡关系脱节的原因,批判了脱离农村和轻视劳动的思想观点和各种作法。在初步端正思想以后,镇委向全镇人民提出了一个革命的口号:“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支援农业生产,一切为了农业生产大丰收。”为了用行动来实现这个口号,镇委要求干部做到四有(有土箕、有扁担、有锄头、有镰刀),五会(会积肥、会下肥、会割麦、会锄草、会一般的农业技术),三安排(工作、学习、生产安排好)。
接着,从镇委书记、各部门负责干部到一般干部、手工业工人、理发工人、供销社和其它商业人员、学生、居民等都参加支援农村。他们不仅抓住农业生产季节大力支援农村,而且把为农民修理农具、积肥、送肥、推广新式农具、改进农业技术等,当成经常性的工作。
全镇竹、木、铁等业二十三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纷纷下乡为农民制造和修理农具。方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二十三人,到李胜、拜郊、罗畈三个乡,共修理了水车三十七部、犁耙九十六件及其他农具五百七十二件。竹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二十二人,深入离镇六、七十里远的龟山区工作了三个月,为农民制新、修旧农具二万五千件。全镇手工业十一盘红炉,有九盘长期搬到五个乡里,为农业生产服务。宋埠汽车中心站保养场的工人,最近冒着严寒,在露天里为红星一社修好了被冻坏的抽水机水箱。他们还告诉农民保护水箱的办法。这个汽车保养场和附近几个农业社订立了合同,农民的机器坏了,保养场就随时派人义务修理,并保证随修随教。农民们也向保养场提出了“生产、养路两不误”的保证,自觉地养路、修路。
为了在农村推广新式农具,全镇挑选了十三名技术工人,组成一个技术研究组,专门负责改良和试制新式农具。1957年,他们共改良和试制了条播器、推土车等二十八种新式农具。过去,有些农业社买了双轮双铧犁不会用,只得闲置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销社生产资料组组长郝流胜,到铁门乡联盟二社实地试验双轮双铧犁,同时向社主任、生产队长传授技术。结果,全社闲置的八部双轮双铧犁都拿出来使用了。接着,铁门全乡的农业社都派人来学习技术,全乡闲置已久的六十四部双轮双铧犁都投入了生产,而且又买了四十部新的。
宋埠镇为了响应县里提出的消灭棉花三类苗的号召,展开了推广颗粒肥的工作。但是当地农民没有用过这种肥料,都不愿意买。供销社的干部就先到李胜乡红星一社找了六分棉花地作试验,上了四十斤颗粒肥。七天后,这块地里的棉花长得更好。镇上立即组织参观,推广这个经验。六天之中,六十八万斤颗粒肥都买光了。于是,七千多亩棉花的三类苗就全部长好了。
商业部门也改变了过去那种等客上门的经营作风,不仅把货送上门,而且把货送到田边。去冬,农业社分配收入时,供销社看见农民白天很忙,就派人到红星一社开辟夜间市场,一夜就卖了二千三百元的货。全镇财贸系统都学习供销社深入农村开辟夜间市场的办法,有九十六个人相继下乡送货七百二十多次,卖货十九万二千多元。东深理发社工人在农忙时,把理发用具挑下乡,在田边搭了十二个小草棚,便利农民休息时理发。农民很高兴地说:“草棚畈(田野)中搭,我来休息他理发,生产理发两不误,发展生产叫呱呱。”
1957年春夏之交,麻城县委提出抓紧时机“三抢”:割麦、锄草、插秧。全镇马上动员了四千多工人、学生、居民、干部,到拜郊、李胜、冯家凉亭三个乡帮助农民。抗旱救苗时,镇上又立即组织了四千多人连夜上堤,一天两夜的功夫,修了一条大坝,保证了李胜、冯家凉亭和铁门三个乡二万亩地的丰收。全镇人民还结合除四害讲卫生运动,经常积肥、送肥支援农村。1957年全镇共送肥料五十一万担下乡,可供二千亩地施肥。今年1月,镇上四千多人又一次送了七千多担肥料下乡。今年全镇计划每户积肥五百担,共积肥一百万担。把这一百万担肥料加工成一千万斤颗粒肥,可供应五万亩田地的需要。
在大力支援农村的同时,宋埠镇的各项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例如镇上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于生产面向农村,今年的生产总值将比去年提高43.4%。在积肥、送肥下乡的工作中,去年全镇清理了阴沟二十六条,修建公共厕所三十多个,捕捉老鼠五万多只。
宋埠镇支援农村的经验,得到了中共湖北省委的重视,最近省委正准备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省中小城镇推广他们的经验。

江阴县各城镇比决心比干劲比创造比贡献 全心全意全力支援农村

第1版()
专栏:

江阴县各城镇比决心比干劲比创造比贡献
全心全意全力支援农村
本报讯 新华日报消息:江苏省江阴全县各城镇正在掀起一个全力支援农村的革命竞赛,他们的口号是:“全心、全意、全力支援,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同心、协力、苦干、实干,达到亩产粮食八百斤。”这个竞赛是在本月上旬召开的全县城镇工作会议上掀起的,有二百十三个城镇工作干部参加了这个会议。
江阴县在年前已提出了今年全县每亩粮食产量平均达到八百斤的规划,可是,城镇各项工作并没有马上跟得上去,许多城镇干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与己无关”的思想和右倾保守思想。针对这一情况,中共江阴县委特地召开了城镇工作会议,通过学习和辩论,通过分析过去几年农业丰歉给予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使到会干部认识到发展农业与城镇一切工作的关系,明确了面向农村、全力支持农业生产是今后城镇工作的长期方针。同时,会议还有力地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和本位主义思想。过去,城镇中有些部门在支持农业生产上曾暴露出有较严重的本位主义,遇事互相推诿。会议严肃地批判了粮食系统在规划工作上的消极态度和煤建公司不积极组织杂木和小窑煤的缺点,教育了全体到会干部。
经过这些辩论和批判,会议出现了比决心、比干劲、比创造、比贡献的热烈场面。人人都用先进思想、先进指标来自我比照,进行自我批评,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掀起了热烈的革命竞赛。
会议订出的第一季度城镇工作计划,各项指标大大突破了原订的年度计划。会议决定做好当前兴修水利和积肥运动所需的建筑器材和农具供应工作,尽量满足农村需要。商业部门决定马上向外采购小窑煤六千一百吨、杂木五千立方公尺,以支持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工业部门为支援农民养猪,第一季度内代农民加工饲料一千四百多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85.26%)外,再另行供应饲料一千七百五十八万斤。商业和手工业部门还决定在同一时期内分别发动和组织六百零九个商贩和六十八只手工业红炉下乡。在较大的水利工程上,还要组织医疗队去流动服务。会议也向全体城镇人民提出了帮助农村积肥的任务,要求从现在起到夏收夏种前积肥一百万担。要求家家动员,人人动手,马上开展一个爱国卫生运动月,结合春节大扫除,向农村送出第一批二十八万担肥料。

发挥革命跃进精神 每亩产量超过五百斤 黑龙江一些农业社跨过了黄河

第1版()
专栏:

发挥革命跃进精神 每亩产量超过五百斤
黑龙江一些农业社跨过了黄河
新华社哈尔滨28日电 黑龙江省去年有八十九个农业社、五个乡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亩产粮食四百斤的指标。有一些农业社并已跨过黄河,每亩产量接近或超过五百斤的指标。五常县长安乡爱路农业社去年全社种了一千六百多亩地,每亩产稻谷六百一十二斤。这个县民乐乡全乡二万二千多亩地,平均亩产水稻四百三十三斤。比这两个例子更引人注意的是延寿县金沙农业社,这个社去年第一次种的水稻中,就有一千四百多亩每亩产量高达六百六十六斤。
黑龙江省是开发较晚的地区,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但是每年的无霜期只有九十天到一百三十天,而且地多人少。提前实现亩产四百斤指标的乡、社,主要是发挥了革命的跃进精神,因地制宜地改进耕作方法,兴修水利,战胜各种困难,才获得了高产。例如延寿县金沙农业社,本来有几千亩洼地多年受涝减产,去年社员们一鼓作气地兴修水利,将涝洼地全部改为水田,就使全社七千多亩农田从原来亩产七十七斤提高到了四百三十六斤。

加劳工进步党总书记布克回国

第1版()
专栏:

加劳工进步党总书记布克回国
新华社28日讯 加拿大劳工进步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在28日上午乘飞机离北京回国。到机场欢送的,有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委员安子文、刘宁一,中共中央机关负责工作人员熊复、李启新。

周总理探望丹麦驻华大使病情

第1版()
专栏:

周总理探望丹麦驻华大使病情
新华社28日讯 丹麦驻华大使格瑞杰生因患肺炎及心脏栓塞症现正在医院治疗。周总理在27日晚由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马振武陪同前往医院探望,向丹麦大使表示慰问和关切。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西欧司司长黄华也曾先后前往医院探望。

毛主席在杭州查看卫生工作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在杭州查看卫生工作
新华社记者 伊心恬 浙江日报记者 庞佑中
1月初旬的一天,毛主席来到杭州市小营巷查看爱国卫生工作。他首先信步走入了六十一号那个大院落。
在六十一号墙门的门槛边,两个姑娘聚精会神地在下棋。毛主席轻轻地走到她们身边,对她们说:
“我到这里来看一看你们的卫生工作,好吗?”
“好!好!欢迎!”姑娘们欢乐地齐声回答。
其中一个姑娘戴桂芳,是中学生,她看到走进门来的客人面貌像毛主席,便站起身来热情地招呼。
毛主席接着说:
“你们做向导,带我参观好吗?”
毛主席和姑娘们并肩走进过道,看了那里的饭桌,又看了菜橱,都像刚擦洗过一样的干净。毛主席回头问聚集在屋里的人:
“你们这里有没有苍蝇?有没有蚊子?”
“没有苍蝇,也很少蚊子。”大家自豪地回答。
毛主席微笑地点点头,然后走进了厨房。这个厨房是这个院落中上十户居民共用的。毛主席细细地看了放得很整齐的锅灶、煤球炉和周围的烧饭用具,又向一户人家走去。
这家房子收拾得很整齐,桌上放着几叠书。这是青年工人郑肇勇的家,毛主席在这里坐下来,关怀地问郑肇勇在看些什么书,在哪里工作。当毛主席看到一个洁净的题有“奖给先进生产者”几个字的脸盆,知道是郑肇勇的哥哥郑肇基得到的奖品,毛主席高兴地说:“你们一家都很好。”
毛主席来到小营巷查看卫生的消息,顿时传遍了这条巷子的每一个角落。大人、小孩都奔到六十一号的外面来,有的甚至顾不得吃饭。他们站在巷子的两旁,用春雷般的鼓掌声来欢迎毛主席。
毛主席又走进五十六号院子。这里的房子比前面一幢好一些,客厅、卧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毛主席走过刚擦洗了的地板,在天井旁边停下来。他用手揭开一字排列着的五只水缸中的一个缸盖子,仔细瞧了瞧。站在旁边的小营巷居民区卫生委员程瑜向毛主席解释:缸里装的是雨水,里面养了鱼,就没有孑孓。
毛主席称赞这个办法好。
毛主席走进了屋后的菜园,在菜园的左角上有一个粪缸贮存着浇菜用的人粪尿。
毛主席走到了粪缸旁边。程瑜揭开了粪缸盖子说,这个粪缸在夏天也不生蛆。
毛主席问:“怎样才不生蛆呢?”
程瑜回答:“用石灰撒在上面,三天撒一次。”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
毛主席临走时还鼓励大家说:“你们的卫生工作做得不错。”
接着,毛主席又访问了四十二号大院落。这是一座太平天国时代建筑的房屋。房子虽然古老,但是泥地上没有一点垃圾,连高低不平的碎石子路上也找不出一根杂草。
毛主席在这里看了两家居民的卧室以后,来到了军属居素吾的家里。居素吾老太太的桌上瓶子里插着腊梅花,玻璃窗上一尘不染,透明得发亮。
毛主席看到室内两张床都没有挂帐子,关怀地问道:“不挂帐子,没有蚊子吗?”立刻有人告诉他:这里就是在夏天,蚊子也很少。
毛主席满意地离开了这个院子。
毛主席一在门口出现,人群中便响起了“毛主席好,毛主席好”的欢呼声。人们伸出了无数的手,争着要和毛主席握手,毛主席微笑地走着,不断向大家挥手致意,不断和跟前的人握手。
杭州市小营巷坚持不懈地作好爱国卫生工作,已连续几年被评为杭州市的卫生模范单位,近两年多来没有发现过一个传染病人,居民都很健康。住在这里的工人的出勤率也比别的居民区高。
(本报特约通讯)
(附图片)
毛主席来了!小营巷的居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急忙从家里出来欢迎毛主席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毛主席访问青年工人郑肇勇的家 新华社记者 侯 波摄

感谢毛主席对卫生工作的关怀 杭州除四害竞赛热火朝天

第1版()
专栏:

感谢毛主席对卫生工作的关怀
杭州除四害竞赛热火朝天
新华社杭州28日电 毛主席深入杭州小营巷居民区检查卫生工作的消息,大大鼓舞了杭州市人民“除四害”的革命干劲。他们决心争取在两年内使杭州成为又清洁又美丽的“七无”城市。
1月24日杭州市举行了有两千多代表参加的全市“除四害”、讲卫生竞赛大会。会上有三十多个地区和单位的代表提出了比战果、比彻底、比经常的挑战竞赛。现在,这种竞赛已在全市区和区、街道和街道、居民区和居民区以及工厂、机关、学校、驻军中间广泛展开。
杭州市投入“除四害”运动的四十多万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捕鼠捕雀二十七万多只,灭蛹一万二千多斤,清除了大量污水、垃圾。全市人民还决定在春节前开展一次大清扫运动,基本上消灭越冬蚊、蝇。
毛主席检查过的小营巷居民区的两百多户居民们,“除七害”的劲头特别大,家家户户都是人人动手捕鼠捕雀,灭蚊灭蝇,清扫环境;争取提前在今年内做到“七无”,以感谢毛主席的关怀。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