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58-01-13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布尔加宁写信给挪、加、希三国政府首脑 希望注意苏联建议促成高级会议 赞扬挪威和丹麦拒绝在本国设置核武器和火箭

第5版()
专栏:

布尔加宁写信给挪、加、希三国政府首脑
希望注意苏联建议促成高级会议
赞扬挪威和丹麦拒绝在本国设置核武器和火箭
新华社12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12日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写信给挪威首相基哈德森、加拿大总理迪芬贝克和希腊首相卡拉曼利斯。
这些信件已经由苏联驻挪威、加拿大和希腊大使分别递交。信中并附有“苏联政府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问题的建议”。
布尔加宁在给基哈德森的信中满意地指出,基哈德森和他的政府,同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领导人一样,对苏联政府上次信件中所提出的各国领导人会晤讨论迫切的国际问题的主张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信中说,我们还满意地知道,您和丹麦政府首脑汉森先生分别就挪威和丹麦拒绝在本国领土上设置核武器和发射中程火箭装置一事发表了声明。布尔加宁欢迎挪威和丹麦这种决定,认为这是对整个和平事业、特别是对缓和欧洲局势的贡献。
布尔加宁接着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个别参加者的积极言论在很大程度上被会议的这样一些决定削弱了,如关于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统帅部支配弹道导弹和在西欧国家领土上建立核弹头储备、原子基地和火箭武器发射场的决定。信中说,如果考虑到挪威也赞同这个决定,并且早在这以前就决定用美国的某些种类的火箭武器武装挪威军队,那末就必须得出结论说,远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把北欧变成真正的和平和安宁地区。
布尔加宁认为,在最近两三个月内举行一些国家领导人的会议来研究最迫切和成熟了的国际问题,是符合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建立各国间真正信任气氛的目的的。
布尔加宁在信中提到,挪威公众对于西方国家实行的“战争边缘”政策的不安正在增长,他们主张结束“冷战”和通过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信中并对挪威议员芬·穆赞成谈判的言论以及基哈德森自己主张东西方谈判和研究双方旨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建议的态度表示满意。
布尔加宁希望挪威政府仔细研究苏联关于召开高级会议的建议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来促成会议的召开。
布尔加宁在给迪芬贝克的信中指出,苏联政府满意地听到他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巴黎会议上和在加拿大议会上所作的关于必须就裁军和其他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同苏联进行谈判的发言。苏联政府还满意地听到,加拿大越来越经常地发出呼吁,要求通过东西方谈判来和平解决国际问题。
信中说,考虑到迫切需要采取制止军备竞赛的紧急措施,苏联政府认为,举行有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领导人高级会议将是最根本的步骤。
布尔加宁指出,莫斯科已经注意到加拿大政府愿意促成东西方国家领导人就裁军问题和其他国际问题举行谈判的消息,苏联政府无疑会欢迎加拿大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并且希望加拿大政府对苏联政府的建议和信中的意见给以应有的注意。
布尔加宁在给卡拉曼利斯的信中指出,世界人民仇视和反对战争,不久前闭幕的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就是这方面的鲜明表现。布尔加宁接着写道:首相阁下,您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种和平的愿望也深入到希腊人民的心中。您清楚地知道希腊居民各阶层代表人物所发表的许多声明,这些声明中都谈到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禁止核武器和举行国际谈判,以便使自己的国家及其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永远地摆脱毁灭的威胁。
信中说,苏联政府认为,在最近两三个月内应当召开北大西洋联盟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以及一些不是上述两个集团的国家的领导人会议。
布尔加宁希望希腊政府认真研究苏联政府的建议和对这些建议采取肯定态度。

麦克米伦对苏联建议不作正面回答 主张举行日内瓦式最高级会谈 表示赞同发表互不进攻的正式宣言

第5版()
专栏:

麦克米伦对苏联建议不作正面回答
主张举行日内瓦式最高级会谈
表示赞同发表互不进攻的正式宣言
据新华社新德里12日电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11日下午在这里举行了他在印度四天访问后的临别记者招待会,回答了记者们向他提出的关于举行最高级会议等一些问题。
由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最近提出的关于在最近两三个月内举行最高级会议的建议已经赢得了全世界人民如此热烈的拥护,因此,麦克米伦在回答他对这个建议的看法的问题时,避免正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在一开头时挑剔地说,布尔加宁建议所包括的参加会议的国家太多了,“这样,高峰就变成了高峰太多的山脉了。”他说,“有两种会议,一种有二十人到四十人参加的举行辩论的会议,另一种是一小群人的会议,这种会议可以作一些实际事情。”“当我们第一次谈到最高级会谈时,我心目中所想的是1955年日内瓦那样的会谈,即四个盟国或者再加上一两个国家”。
麦克米伦接着强调在举行这种会议之前必须有所谓“充分的外交准备”。他说,在举行最高级会议之前,“至少应该举行外长会议来讨论议程”,“甚至在这以前还很可能要通过大使和外交途径来讨论议程。否则,你就会冒做一件其结果会导致失望的事情的危险”。
当有人问到他是否认为苏联关于召开最高级会议的建议“只是一种宣传”时,麦克米伦说,“我不认为人们应该把这类事情看作是宣传”。
谈到他在出国访问前夕在广播演说中提出的同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以作为一个总解决的起点的建议时,他说,他坚持这个建议,并没有撤回这个建议。但是他说,“我们需要用裁减所有的那些常规和非常规武器的行动作为一个开端。”他表示赞同发表一种关于互不进攻的正式宣言,“不论这种宣言采取什么形式”。
麦克米伦大谈所谓“均势”理论,借以为西方的实力政策辩护。他说,在裁军进行的时候,应该保持这种均势,不要让某一方面的力量占优势。
有记者问,英国政府为什么允许利用英国土地作为导弹基地。他说,从1947年以来,就有先是带原子弹后来是带氢弹的轰炸机驻在英国。他为自己辩护说,“导弹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轰炸机”。
他想对西伊里安问题表示一种不干预的态度。但是他说,“没有经过协商而采取的行动可能会给印度尼西亚造成损害和不良后果”。
据新华社12日讯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今天结束了他到印度的访问,离开新德里到达卡拉奇。
麦克米伦在四天访问期间曾经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就国际事务和两国共同有关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他还同印度内阁的内政、国防、财政以及工商各部部长分别举行了会谈。

印度、锡兰和罗得西亚三国总理 支持尽早召开东西方会议

第5版()
专栏:

印度、锡兰和罗得西亚三国总理
支持尽早召开东西方会议
新华社12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世界新闻报”今天说,印度、锡兰和罗得西亚政府首脑都支持早日举行东西方会议。
这家报纸请世界各国政府负责人对尽早举行东西方会议的建议发表意见,印度、罗得西亚和锡兰是最先答复该报的三个国家。
印度总理的私人秘书回答说:“尼赫鲁先生深信,任何导致消除冷战的有效步骤都可以有助于安全并且给千千万万的亚洲、欧洲和美洲人民带来松一口气的感觉。现在正是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的具有心理意义的时刻。如果听任这个时刻溜过去,那就会导致很大的失望和带来更多的危险。”
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说:“我坚决支持东西方最高级会议。我觉得目前的国际局势可以有希望从这样的会议中获得合理地令人满意的结果。我欢迎麦克米伦首相最近发表的谈到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可能性的声明。”
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联邦总理韦伦斯基说:“我认为应当立即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为了着手追求和平,任何高级的会议都不嫌过高。”

去年美国外交到处碰壁 今年前景仍是一片乌云 “华盛顿邮报”的哀鸣

第5版()
专栏:

去年美国外交到处碰壁 今年前景仍是一片乌云
“华盛顿邮报”的哀鸣
新华社11日讯 华盛顿消息:“华盛顿邮报”不久以前发表的题为“乌云笼罩着1958年的前景”的一篇文章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在1957年已经在西欧、中东和亚洲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如果不赶快改变政策,“1958年可能会有严重得不可挽回的挫败”。
文章的作者蔡尔兹说,这是他在华盛顿、巴黎和伦敦所听到的“政府内外的外交政策专家的经过考虑的意见”。
蔡尔兹承认,作为美国控制西欧国家进行扩军备战的北大西洋集团已面临分崩离析的前景。在这方面,他说,忠于北大西洋集团公约组织的“英国保守党政府看来是一个少数派的政府”,而“在法国,中立主义的巨大潮流可能动摇这个国家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理核心中的全部地位”。至于西德,决心使西德稳固地处于西方联盟之中的阿登纳又已经老迈了。
在中东,1957年的情况显示:美国企图利用一个阿拉伯国家来对付另一个阿拉伯国家这种“在稍为新的伪装之下的分而治之”的政策,“是不能成功的”。在亚洲,他担心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高涨会使这个国家“脱离西方的影响”。
作者把苏联对不发达国家的无私的援助说成是向美国的“挑战”,但是他承认,美国“经济援助”是不受欢迎的。
文章最后说:“这是一种异常暗淡的图景。但是,不再有任何可能来掩饰这种生活的残酷事实了。”

法财政代表团往美国告贷

第5版()
专栏:

法财政代表团往美国告贷
据新华社12日讯 巴黎消息:一个由三人组成的法国财政代表团1月11日晚间乘飞机离开巴黎赴华盛顿,向美国要求贷款来支持法国困难重重的经济。代表团团长是法国经济专家、前欧洲煤钢联营主席莫内。
据透露,代表团此行打算在1958年中为法国借到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以解救法国当前的财政经济危机。

沙特阿拉伯首相对美国记者发表谈话 重申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第5版()
专栏:

沙特阿拉伯首相对美国记者发表谈话
重申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新华社11日讯 塔斯社开罗10日讯:正在开罗访问的沙特阿拉伯王储、首相费萨尔向美国国际新闻社驻开罗记者发表谈话说,沙特阿拉伯并没有改变它对“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否定态度。他说:“我们在最初就认为这个把中东当作真空地区的主义没有任何必要”。
费萨尔强调指出,阿拉伯人民希望团结一致,在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之间不存在会妨碍实现这种团结一致的不可调和的分歧。
沙特阿拉伯首相指出,阿拉伯人不相信西方国家借以恫吓阿拉伯人的所谓“共产主义威胁”。他说,中东和平的真正威胁是外国对这个地区国家内政的干涉。

苏联建议发生巨大吸引力 英法舆论纷纷支持举行谈判

第5版()
专栏:

苏联建议发生巨大吸引力
英法舆论纷纷支持举行谈判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讯:苏联政府的建议在国际舆论界中发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英法两国的著名人士和报界纷纷表示支持召开东西方高级会议,要求西方国家认真看待苏联的和平建议。
英国工党领袖盖次克尔12日在对“雷诺新闻”的记者发表的谈话中表示,英国应该接受布尔加宁提出的举行旨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最高级会议的建议。
盖次克尔在这家报纸的访问记中说,苏联的建议“至少有三点就其目前情况看来是受人欢迎的”,英国“应当表示同意”,即:停止核武器试验一段时期;在欧洲划出一个无原子区;讨论结束中东紧张局势的计划。同时,盖次克尔认为,单是这样还是不够的,他还要求英国“提出自己的和平建议”。在这方面,他建议讨论“在国际监督下停止一切核武器生产”以及从中欧地区撤退一切外国军队等问题。
盖次克尔认为,如果西方按照老办法把苏联的建议说成是“宣传”而迅速加以拒绝,那“对亚洲不参加集团国家的人民或者是对于西欧的很多人民所产生的影响是再坏不过的了”。
英国共产党总书记高兰向工人运动呼吁,要求展开全民运动来迫使英国政府同意立刻举行谈判。
英国许多著名人士11日在同“工人日报”记者谈话时也都对布尔加宁的建议表示满意,并且希望西方国家能够对这个建议作肯定的答复。
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说,他完全赞同举行高级会议,“特别是这次会议如果能促进达成某种禁止热核武器的协议的话”。他认为,在欧洲建立无原子武器区“会带来很多好处”,他并且认为,必须建立一个不驻扎任何外国军队的地区。他还指出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重要意义。
保守党议员布斯比也说:“我们应当认真对待俄国人关于在欧洲建立中立区的建议”。
在英国报界,“新闻纪事报”11日刊登了约翰·迪基的文章,指出苏联真诚地希望同美国进行谈判。迪基认为,“这两个大国达成协议将是华沙条约缔约国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缔结协定的模范的前奏。”作者还说,西方当然不能忽视在中欧建立无原子武器地区的建议。“曼彻斯特卫报”外交评论员斯科特10日说,西方国家的首脑不顾广大公众的要求,千方百计地企图加紧备战和阻挠同苏联谈判。英美政府如果“只是迫于舆论压力”而同意同苏联谈判,那“与其说它们想利用会议来认真地讨论具体问题,倒不如说它们想利用会议来向本国人民表明同俄国人谈判是没有希望的”。斯科特说:“因此,那些现在认为必须同莫斯科进行谈判的人应当清楚地表明,他们希望讨论哪些问题和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应当用什么方式解决”。斯科特认为最迫切的问题是外国军队撤出中欧和不在这个地区配置核武器。
另据巴黎消息:让·法戎在“巴黎激进新闻”上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府的建议在法国全体人民中间得到巨大的反响,因为他们殷切希望实现共同的和平。“费加罗报”写道,“召开高级会议是可能的”。它指出,北大西洋联盟成员国政府之间“对苏联建议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回声报”在谈到苏联关于召开东西方国家领导人会议的建议时说,这项建议使“西方国家处境狼狈。这些国家害怕召开这种会议,但是他们明白,迟早是要同意召开这种会议的。”“巴黎日报”登载了该报评论员的一篇文章指出,艾森豪威尔给国会的国情咨文“不仅没有提出任何新的主张,足以在目前的条件下导致东西方的会谈,甚至连一点点暗示都没有”。这位评论员认为东西方国家必须立即举行会谈。
巴黎的民主报刊一致欢迎苏联结束“冷战”的努力。

柬埔寨国民议会主席埃伊翁暂时担任首相

第5版()
专栏:

柬埔寨国民议会主席
埃伊翁暂时担任首相
据新华社金边11日电 柬埔寨国王苏拉玛里特今天按照宪法的规定委任已经解散的国民议会的议长埃伊翁担任首相。
柬埔寨国王在8日根据内阁的建议解散了国民议会,大选将在两个月之内举行。柬埔寨宪法规定,当国民议会解散时,现任首相和内政大臣将予更换,其余阁员留任处理例行公事,由国民议会议长暂时担负内阁首相职务。
“统一报”今天警告说,要当心帝国主义分子的干涉。必须认识到目前的局势是紧张的,这可能给柬埔寨的和平、独立和中立带来很坏的结果,因为有些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混水摸鱼。

日共发表大选斗争方针 强调同社会党组成统一战线

第5版()
专栏:

日共发表大选斗争方针
强调同社会党组成统一战线
新华社12日讯 据塔斯社东京讯: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11日刊载了日本共产党关于参加大选的斗争方针,方针中指出,可能举行的大选对决定日本今后的政策有很大的重要性。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这个文件中强调指出,日本共产党的大选斗争方针建筑在下列主张的基础上:争取和平和日本的独立,争取民主和日本人民的切身权利,争取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争取国家经济的和平发展和社会进步,反对美国在日本横行霸道。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指出,代表人民利益的日本共产党和日本社会党在大多数政治问题上具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它强调指出,社会党和共产党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工会等组织致力于建立这样的战线。
日本共产党在党内已经成立了以第一书记野坂参三为首的中央选举对策本部。一百零八名日本共产党的众议员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他们当中有: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常任干部会委员志贺义雄、宫本显治,日本共产党地方各级组织领导人和全国各社会组织的代表。

两下嘴巴

第5版()
专栏:扎记

两下嘴巴
杜勒斯诬蔑布尔加宁提出的召开东西方国家最高级会议的建议,是一种“宣传伎俩”。但是,当记者问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是否认为苏联的建议是一种宣传行动时,他回答说:“我们决不应当把这些问题看成是宣传”。
杜勒斯诬蔑苏联的建议“没有什么新东西”。但是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说:布尔加宁的信包含着“新的东西”,“需要小心地加以考虑”。
两位亲密的盟友倒不一定故意同美国国务卿过不去,只是因为不敢胡说八道,就无意间给了杜勒斯两下嘴巴。

甘苦不同

第5版()
专栏:扎记

甘苦不同
麦克米伦在1月9日曾经对印度人民说:“许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同甘共苦的。”
但是,两天以后,当记者就果阿问题向他发问时,他回答道:葡萄牙是英国的一个“非常老的”盟国,英国出来过问果阿问题是“愚蠢的”。
对于经过长期斗争而获得独立的印度人民来说,解放还处在殖民统治下的果阿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而对于英国首相来说,一提起果阿问题就想起了“非常老的”盟国葡萄牙。由此可见,即使同在一个英联邦之内,老牌殖民帝国的英国和反对殖民主义的印度甘苦也是截然不同的。

难办之处

第5版()
专栏:扎记

难办之处
日本“共同社”特派记者写道:“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向十九国发出的信,使一个月前接到第一封信后不知道怎样答复因而感到苦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更加觉得难办。”其原因是,“布尔加宁关于举行东西方谈判的建议,远比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新年国情咨文具体、可行”。
按理说,建议具体了只会有利于研究,建议是可行的就应该接受。为什么北大西洋集团国家会有悖乎常情的反应呢?
答案也很简单。北大西洋集团里的一些主要国家最近虽然也不断谈论“和平愿望”,但是这绝非出自本心,而只是为了应付舆论。它们卖的是假货,本来已经为了难于骗过众目而“感到苦恼”;现在苏联又一次拿出真正的货色来,当然它们要“更加觉得难办”了。

简讯

第5版()
专栏:简讯

简讯
西德四十万公用事业工人罢工
波恩讯:西德西部各地的四十万公用事业工人9日和10日连续举行每天两小时的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在罢工期间内,西德许多城市的自来水、电、煤气的供应全部停顿,公共汽车也停驶,城市生活陷于瘫痪。
美国失业人数日增
华盛顿讯:目前西雅图一带的工人有10%已经失业,底特律一带的工人有8.8%失业,纽约州和匹兹堡有6%。消息说,美国在去年12月的失业人数大约在三百五十万到四百万之间,而失业人数四百万是官方所承认的经济情况严重的“警号”。
阿曼民族主义者打击英军
开罗讯:阿曼教长驻开罗办事处11日上午宣布,过去两天英国军队和阿曼民族主义者在绿山地区和连接菲尔克村和伊兹基村的路上发生了两次战斗。办事处又说,八十个雇佣兵从他们的军营开小差,在绿山地区参加了民族主义者的队伍。
美陆军参谋长到伊拉克活动
巴格达讯:美国陆军参谋长泰勒11日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作为期两天的访问。泰勒将从伊拉克去伊朗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的会议。

争取和平共处的重大斗争

第5版()
专栏:两周时事述评

争取和平共处的重大斗争
顾思
苏联的新的和平倡议
在1958年的开头,和平声势空前浩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宣言提出的“和平共处”主张和“给世界以和平”的口号,苏联连续提出的一系列和平倡议,推动了全世界要求通过谈判打破“冷战”僵局的运动,打乱了美帝国主义准备战争的部署和步调。
从去年12月,苏联向八十三个国家提出举行最高级会谈,解决国际问题的许多和平建议起,到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结束,和平力量同战争势力进行了紧张的斗争。在这一时期里,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更加鼓舞人心,苏联建议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企图通过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抗拒和平、加紧备战,碰到了困难。巴黎会议讨论了布尔加宁的建议,公报并表示“愿意通过商谈来解决国际问题”。丹麦、挪威拒绝了美国在它们的土地上建立火箭基地。北大西洋集团成员国的内部对备战计划也发生分歧。要求正视现实、举行东西方谈判的议论日益高涨。
但是,美国政府仍然一方面在“多一些大炮,少一些牛油”的口号下,扩大军事开支,在国会提出了扩军备战的国情咨文;一方面向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提出给布尔加宁的复信草案,企图迫使各成员国拒绝苏联的和平建议。可是,全世界要求谈判、主张和平共处的呼声是这样的强烈,使得声言要“武装起来再谈判”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也不得不摆出一种和平姿态,表示愿意考虑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讨论答复布尔加宁信件的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会议,发生了“复杂情况”,拖延不决。正在这个时候,苏联又采取了新的和平努力,宣布第三次裁军三十万,并建议由华沙条约缔约国、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和印度、阿富汗、瑞典、奥地利、埃及和南斯拉夫举行最高级会议,讨论在两三年内停止核武器试验、在中欧建立无原子武器区、两个条约的参加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减少驻德军队、扩大国际贸易、停止战争宣传、保证中近东和平等问题。
苏联的新建议,是适时的和切实可行的,为促成谈判、解决国际问题铺平了道路。从各国舆论对苏联新建议的热烈支持,和对美国坚持实力政策的不满和冷淡,可以看出,想要继续抗拒和漠视人民的和平愿望是困难的。如果西方国家表示愿意谈判,麦克米伦支持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言论是真诚的,就应该对苏联的建议采取积极的态度。因此,苏联再一次的和平努力,进一步鼓舞了各国人民争取缓和紧张局势的斗争,更加清楚地暴露了美国在“和平”言词掩盖下加紧备战的政策。
要求和平的巨大浪潮
苏联和平倡议的巨大威力在于:它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又是目前形势下极其现实的主张,因而吸引人心,激起了要求和平的巨大浪潮。
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对苏联支持中东国家的独立与和平的努力表示热烈欢迎,号召各国人民促进国际协议和谅解来争取裁军、禁止生产、试验和使用原子武器,并呼吁美英两国采纳苏联关于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建议。这是十七亿亚非人民强烈的和平愿望的表现。亚非人民反对侵略、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已成为一支巨大的和平力量。他们曾在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埃及战争和叙利亚事件中取得了胜利。现在,“亚非人民在支持和平的任务中已经达到了更高度的团结,而且已经达到了有共同的行动纲领的地步”(大会宣言)。他们维护独立和和平的意志是不容漠视的。
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政府,也都热烈支持苏联的和平建议。尼赫鲁总理支持举行高级会谈,建立中欧无原子武器区和保证中东和平的苏联建议。最近印度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表示希望最近的将来,就禁止核武器和裁军问题举行会谈,包括最高级的会谈。芬兰总统吉科宁也要求以共同的努力来结束军备竞赛。
各国舆论普遍认为举行最高级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如赫鲁晓夫一再指出的,只要愿意从和平共处出发,从承认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现状出发,谈判就会达成积极的效果。凡是有现实感的人都认为,在目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局势下,这不是什么过苛的要求。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提出美苏领导人举行会谈的要求时,就主张“东方和西方承认它们的相互的权利,承认双方都必须学会同对方肩并肩地生活,并且在企图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的时候,能以论据代替武力”。赫鲁晓夫对此已表示赞同。
在美国,采取现实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华盛顿邮报”写道:“在卫星使得弹道导弹的洲际运输手段比从前接近实现以前,氢弹战争就是一种不能为人接受的代替协议的办法,现在它更加不能为人接受了。……互相对立的力量必须坐下来研究出一套共处的办法”。甚至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布莱德雷这样的人物,也主张用谈判方法解决国际问题,他说:他不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不能运用人的聪明才智来达成人类控制原子和杜绝使用原子武器的协议和和解”。
北大西洋集团中的许多成员国,如丹麦、挪威、加拿大等国的领导人,都表示相信,东西方的直接谈判可能更易于求得一项解决的办法。这是完全具有现实根据的。
西方各国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要求举行最高级会谈的浪潮是如何的广,如何的深。美国民意测验所长盖洛普说,最近在从芬兰的赫尔辛基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以及从华盛顿到德里的许多国家举行民意测验的结果,拥护高级会谈的人数占被询问的81%到51%,即占压倒的多数。而且,这许多人中还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各政党人士,如英国“新闻纪事报”刊载的民意测验,支持举行最高级会议的有自由党人士66%,保守党人士60%,工党人士60%。因此,前加拿大外长皮尔逊说:“1958年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同苏联举行谈判。”
要求谈判的呼声,正在发展成为势不可挡的巨大浪潮。北大西洋集团内部分歧加深
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和要求谈判的浪潮,冲激着“冷战”势力的堤防,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信任危机”。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在东西方谈判问题上没有接受美国的僵硬做法,被英国“新闻纪事报”认为是表明了“欧洲能够影响美国正确地对待和平共处”,“欧洲在作出西方决定方面要起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的西欧伙伴们不能不现实一些地考虑洲际火箭时代的战争后果,不能再漠视国内外呼吁和平的强大压力。
目前西欧政治的动荡局面,突出地表现在西德和英国的外交动向上面。
一向被华盛顿捧为“冷战的最后一个骑士”的阿登纳,突然在巴黎会议上扮演了一个主张同苏联谈判的“不习惯的角色”,并在会后不断表现了这个“讲究实际和现实”的姿态。阿登纳所“讲究”的是些什么“实际和现实”呢?自从西德同苏联建交以来,阿登纳一直并没有什么现实感。他顽固地保持德国的分裂和对立,反对东西德谈判和建立两个德国的邦联的建议。他追随美国的备战政策,使西德变成新的战争策源地。但是,西德最近的选举表明,阿登纳的地位是不稳的。西德人民决不愿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火箭战争的焦土。苏联关于从德国撤退外国军队,建立中欧无原子武器区的建议,在西德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同时,西德垄断资本集团羽毛渐丰,经济实力逐年增长,现在西德的工业生产已等于西欧共同市场其他五国的总和,钢的产量超过了英国,快要等于法国的一倍,在西欧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到了25%。因此,汉堡垄断资本报纸“世界报”以最大的热情赞扬阿登纳主张谈判的姿态,大声疾呼:“德国的火车头不再是自动地联结在美国火车头的后面了,现在有一个德国的火车头摆在备用的轨道上了。”
西德统治集团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表明它对谈判的诚意,但它正在利用一切“现实”来首先夺取西欧的霸权,却是十分明显的。西德利用美英运送军火给突尼斯的纠纷,纠合法国,接着又同法国、意大利搞联合生产原子武器的计划,以对抗“美英核心”。西德正在用西欧共同市场来排斥英国的自由贸易区计划,拒绝支付英国驻军费用。在这同时,阿登纳的谈判姿态,也就被看作是投合人心,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的作法了。
英国保守党政府竭力企图利用美国领导地位的动摇,建立“互相依赖”的“美英核心”,以“武装起来谈判”附和美国,大弹“威慑力量”的老调,散布对东西方谈判的怀疑空气。它以为这样做,会有助于它追求仅次于美国的领导地位,充当西欧霸主。但事与愿违,这不仅损害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在国内也受到“政治上的钳形攻势。”在国内,一方面英国工党猛烈攻击麦克米伦追随美国的政策,舆论对美国携带氢弹头的飞机在英国上空飞行极为不安,普遍谴责美英导弹协定是“自杀条约”,要求举行最高级会议的声浪极为高涨;另一方面,保守党内部也发生严重分歧,财政大臣桑尼克罗夫特的辞职使分歧达于表面化,这不仅是反映财政经济政策上的分歧,而且反映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在国际上,麦克米伦政府的做法,使得它同纷纷主张谈判的英联邦成员国的关系更趋紧张,这对麦克米伦访问亚洲英联邦国家之行是不利的。同时,“美英核心”也受到了西欧大陆国家的反抗,加剧了英国同西欧国家的矛盾,使英国在西欧的地位更为削弱。
于是,麦克米伦不能不在“冷战”的基调下唱出了愿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曲子。据说这是为了“一手拿出东西,同时另一手拿进东西”。实际上就是想借此缓和一下局势,转被动为主动。果然麦克米伦的这些好话一出来,迅速博得了广泛的良好反应。布尔加宁新近在给麦克米伦的信中也对此表示满意。可见,对英国来说,和解的道路是行得通的,符合英国的利益的。但如果只是表示一下姿态,而不准备采取实际行动,那对英国将会是致命的打击。现在英国怎样对待苏联的建议,就是一个考验。
美国一意孤行更不得人心
艾森豪威尔的国情咨文表明,美国仍然死硬地坚持阻挠最高级会谈,加紧军备竞赛的方针。他虽然承认目前世界人民“希望和平”,他也大谈其“和平工作”,然而,他不仅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建议,而且企图借口美国所制造的裁军谈判僵局,来拒绝苏联的建议。国情咨文的真实目的,是鼓吹加强军事“实力”,要人民作出更多的“牺牲”,以便大大增加军事预算。国情咨文说,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用于疯狂备战的费用已达二千二百五十亿美元。今后为了“保持报复性的威慑力量”,特别是“加紧实行远程导弹计划”,要求追加1958年财政年度的国防拨款十三亿美元,并在新年度再增加四十亿美元。同时,国情咨文强调要把它的所有盟国的“精神、军事和经济力量总和,化为一种有结合力的安全安排”,并加强对外军事经济的“援助计划”,也就是要进一步囊括盟国和“受援国”的资源和人力来加紧全球核军备竞赛。这说明美国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和平要求,打算继续把世界置于更严重的原子战争威胁之下。
最近以来,杜勒斯就一再顽固地反对举行最高级会谈,坚持“冷战”方针。这种丝毫不肯正视现实的方针,是符合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意旨的。美国垄断资本集团还公开出面提出加紧核军备竞赛的计划,如盖瑟委员会的报告和洛克菲勒的建议等等。总统新闻秘书哈格蒂毫不讳言,艾森豪威尔的国情咨文是根据盖瑟委员会报告草拟的。咨文一出来,美国企业界就大肆吹嘘,认为“有助于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美国好战势力一直吹嘘美国的经济力量如何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扩军,又如何能够保持和加强军事“优势”,但是,现在落到了怎样的结果呢?事实已经证明,大规模的军备竞赛,既不能保持备战经济的“繁荣”,也不能保持军事“优势”。目前美国正同时受到经济衰退和“优势”幻灭这两方面的打击。国情咨文也不能不承认经济上“趋向软弱的迹象”和导弹发展方面落后于苏联的事实。不仅如此,美国经济衰退将对西欧经济发生恶劣影响,正引起了这些国家的不安。英法等国舆论都惶惶焉抱怨追随美国备战政策的结果,不仅对自己的经济险象穷于应付,而且要自食恶果地承受美国经济衰退给它们的经济打击。美国军事“优势”的幻灭则导致了美国在“自由世界中的领导地位”的动摇,引起军事集团内部的深刻矛盾。西欧各国都在纷纷议论:美国已成了第一线了,究竟谁“保卫”谁呢?因此,美国如果继续一意孤行下去,它将会更加不得人心,更加陷于孤立,它内部的困难也必然会加深。
苏联的和平建议和美国“冷战”咨文极其清楚地表明,国际上两条路线的对立和斗争仍将继续下去。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已为持久和平和和平共处提供了可能性,但还要经历长期的紧张的斗争。各国人民争取举行最高级会谈,促进和平共处,就是这一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