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對抗年代我國建設的“人造山”能抵擋蘇軍鋼鐵洪流嗎?蘇軍能不能繞過?

在上世紀60-70年代中蘇對峙最為緊張的時期,我國國防建設和軍事部署都以蘇軍作為假想敵,主要防御方向就是“三北”地區,即東北、華北和西北的中蘇、中蒙交界地區。為防備蘇軍入侵,我國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在華北、西北部分地區建設了一種奇特的防御設施——人造山。

一座人造山防御工程的鳥瞰圖

我們都知道,1960-1970年代的蘇軍早已實現了機械化、裝甲化,現代陸戰也呈現出高度運動化的特性,即便在防御作戰中也不是依賴傳統的固定陣地,而是讓機械化部隊在有利於自己的預設防御地帶內組織彈性防御,消耗遲滯敵進攻兵力。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設這種固定的要塞式防御設施有什么意義呢?就如同好多人疑惑的那樣,這些人造山不可能填滿整個中蘇、中蒙邊境,蘇軍機械化兵團就不能一腳油門繞過去嗎?

我國北方國境地形

在談論人造山有沒有用之前,先要對我國北方中蘇、中蒙國境的基本地形有個簡單了解。中蘇、中蒙邊界從西部的新疆,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一直延伸到吉林省中、蘇、朝三國交界處,長度相當長。但是從軍事地理角度來說,這個漫長的邊界並不全是蘇軍發動進攻的理想地形。

在中蘇邊界西段,蘇聯與我國新疆接壤地區,邊界幾乎都分布着大型山脈,如阿爾泰山脈、塔爾巴哈台山脈等,蘇軍大兵團可選擇的通過路徑有限,而且新疆的位置明顯偏西,離我國政治經濟中心距離過遠,即便發動打擊也只是個次要方向。

中蘇在新疆地區的邊界多有山脈阻隔,不利於機械化兵團作戰。該圖為網上公開的地形略圖,比例尺遠達不到涉密級別,只是給讀者一個直觀的印象。

在中蘇邊界的東段,蘇聯與我國東北接壤地區,這里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如發動進攻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絕對能打疼打殘中國,而且這里離北京也較近,能威脅到政治中心。但東北的西、北、東三面分別被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包圍,形成了天然屏障,又是不利於蘇軍機械化兵團通過的地域。在1945年8月蘇軍發動的遠東戰役中,在日本關東軍已全線崩潰,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蘇軍在穿越大興安嶺時都遇到了嚴重困難,更不要說在中國軍隊激烈抵抗的條件下穿越這么大的自然屏障。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基地,經濟價值很高,但東北的西、北、東都有與邊界平行的山脈,形成天然屏障,也不利於蘇軍機械化兵團作戰。

倒是在北方國境中段,即中蒙邊界段,這里的地形對蘇軍有利,對我方很不利。中蒙邊界除中部有狼山、陰山山脈外,其余地區多為荒漠和草原,非常有利於蘇軍機械化大兵團機動,我軍的防御則缺乏依托。而且在中蒙邊界的東、西兩段均有我國敏感的重要戰略目標,在東段蘇軍沿二連浩特——張家口方向很快就能到達燕山山脈,突破燕山山脈防御就能威脅北京,在西段沿着黑河流域可突至酒泉、嘉峪關,切斷河西走廊,摧毀我國起步沒多久的核工業和航天工業。

中蒙交界地區多為荒漠戈壁,有利於蘇軍機械化大兵團展開,東西有兩個方向均可威脅到我國要害,是受威脅最大的方向。這張地圖也是網上找到的公開地圖,比例尺遠達不到涉密級別,也只是給讀者一個直觀印象。

所以在假想的中蘇戰爭中,我國受威脅最大,最缺乏防御屏障的就是華北的二連浩特——張家口方向,和西北的黑河流域——酒泉、嘉峪關方向,人造山並不是平鋪在整個中蘇、中蒙國境,而是重點建設在這兩個缺乏地形屏障的受威脅方向上,尤其是最缺乏地形屏障的黑河流域——酒泉、嘉峪關方向,人造山建設密度最高,網上有人結合公開的衛星照片和實地探訪,確定在這一方向至少有8座人造山。

網上有人整理的酒泉附近8座人造山的大致位置,如今這些人造山早已空置,這張圖沒有精確的坐標,粗略的位置信息不涉密。

中蒙邊境地區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缺水,這里是大陸腹地的干旱氣候帶,河流湖泊很少,僅有的幾條河流還經常斷流,而機械化部隊對水的需求極大,不光人員需要飲用水,大量戰斗車輛和輔助車輛需要冷卻水,一個坦克集團軍或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一天的耗水量是個天文數字,全從後方運是不可能的,所以進攻方向只能選在有天然水源的地方,便於就地取水。在酒泉附近的黑河流域是中蒙邊境西段少數有天然水源的地區,所以這里的人造山也尤為密集,在同樣缺水的華北地區,我國建造的幾座“人造山”往往也卡在水源地,或者蘇軍後勤補給線的必經之地,卡住這些地方,蘇軍的機械化兵團就難以往縱深發展。

為了說明中蒙邊境荒漠帶對機械化兵團後勤的壓力,彩雲舉一個例子:

1945年8月的遠東戰役,蘇聯外貝加爾方面軍從蒙古出發,穿越大興安嶺南麓和中蒙邊境荒漠區,向中國東北、華北地區的關東軍發起進攻。這里不是日軍主要設防地區,幾乎沒有遇到實質性的抵抗,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水荒、油荒,後勤梯隊跟不上,擔任方面軍快速縱隊的第6坦克集團軍以及幾個蘇蒙騎機集群經常因為水荒、油荒而趴窩,不得已只能集中整個坦克軍、機械化軍剩余油料加給先遣支隊的坦克,保證旅、營規模的先遣支隊前進。這還是戰爭末期日軍全面崩潰,基本沒有有組織抵抗的情況下,如果說面臨激烈抵抗,問題就大了。

1945年8月遠東戰役示意圖,注意從蒙古出發的外貝加爾方面軍幾個進攻集群都穿越了中蒙邊境荒漠帶,幾乎沒遭遇多少日軍抵抗,但克服荒漠帶的行軍極其艱苦。

時間軸拉到1970年代,如果中蘇爆發戰爭,蘇軍的機械化兵團的油、水、彈、糧消耗比1945年的蘇軍更大,如果後勤梯隊被卡住,機械化兵團的行動也必然受阻。

蘇軍動武的規模

盡管中蘇兩國在軍事實力上相差懸殊,盡管在中蘇關系惡化到頂點的時期,雙方調門都喊得很高,但中蘇真正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

首先,即便蘇軍發動突襲在幾天、幾周內占領了東北、西北幾個大城市,甚至占領首都北京,中國依舊會將指揮中樞遷到更遠的南方,動員規模龐大,有一定現代化程度,且抵抗意志堅決的解放軍正規軍繼續節節抵抗。在被蘇軍占領的淪陷區,勢必會組織殘存的地方部隊和民兵持續開展游擊戰,蘇軍將陷入一個規模空前,無底洞一樣的泥沼里。

其次,蘇聯通往遠東地區的交通線路有限,主要依靠西伯利亞鐵路,如果對華戰爭爆發,這條鐵路難以支撐規模空前的後勤供應,所以只能在儲備一定的兵力和後勤物資後發起一場短時間高強度的進攻,但難以支撐幾個月、幾年的全面戰爭。

再次,蘇聯的主要敵人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事對峙的主要方向是歐洲,如果不計成本地對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勢必削弱歐洲這個主要方向,這叫舍本求末,主次不分。

蘇方拍攝的珍寶島沖突照片,珍寶島沖突和後來的鐵列克提沖突標志着中蘇關系惡化的極點,已經爆發了局部武裝沖突,但局部沖突和全面戰爭畢竟還差很遠。

所以即便是蘇聯領導集團里最躁狂的好戰分子,稍許冷靜一下也能明白,不可能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歷經幾個月兵力物資准備後發動一場時間短、縱深有限的“懲罰戰爭”,給中國一頓鐵拳教訓,然後趕緊抽身宣布勝利。

戰術層面怎么打?

現在宏觀的軍事地理環境介紹了,中蘇之間如爆發戰爭,戰爭可能的規模也預測了,大致總結為:

蘇聯對我威脅最大的主要方向是中蒙邊界東段的二連浩特——張家口方向,和西段的黑河流域——酒泉方向,中蒙、中蘇邊境其余方向因為地形限制或者離中國政治經濟中心較遠,不適合作為主要進攻方向。

適合作為主要進攻方向的兩個地帶是草原和荒漠戈壁,道路稀少,水源匱乏,這又限制了蘇軍進攻可選擇的路徑,必須選在離水源地較近,便於就地取水的地區。

中蘇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很低,爆發短期局部戰爭的可能性較大,目的是對中國實施“懲罰”,因此戰爭規模和手段有上限。

接下來就看戰術層面怎么打了。

我國建造的這些人造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土堆,它的核心是一個單峰或雙峰山體,從頂部看類似橢圓形,高度20至40m,正面寬250至400m,縱深120至220m。山體內部建設有坑道,坑道軸線總長600-1000m,並有支線通道通往山體隱蔽處的射擊掩體,山頂建有觀通所,可通視周圍整個戰場。坑道出入口為6-10個,建設在山體反斜面處,坑道上方覆土能夠抵御250kg至1000kg爆破航彈直接命中,並有核、生、化“三防”能力。

人造山的外圍有一圈人工修築的護城河,河面寬度在50m左右,在護城河環繞的“人工島”上,尤其是人造山的反斜面處,修築有火炮、坦克射擊陣地,以及營房等生活設施。

一個典型的人造山,中央是堆高的山體,外圍是一圈護城河,在山腳下、護城河內側以及山體反斜面處布置有多個射擊陣地,反斜面處一格一格的建築可能是平時部隊駐扎的營房和倉庫。

在護城河環繞的“人工島”之外也不是什么都沒有,這里構築了很多外圍的坦克、火炮射擊陣地,前出的警戒陣地,以及反坦克壕、雷場等應用障礙物,所有地標地物都作了標定,射界掃清,迫使蘇軍沿着最不利,最暴露自己的方向進攻。

每座人造山一般配置1個守備步兵營,下轄1個遠射程炮兵連(4至6門炮),1至2個守備步兵連,配備輕便的反坦克武器、高射機槍和步兵武器。在戰時可進駐一個炮兵群指揮機構,還有機動的坦克分隊,總兵力約300至500人。

如果該地段有兩座或兩座以上人造山的,互相之間的距離應當處在遠程火炮射程邊緣,便於用火力互相支援。

蘇軍如若發動進攻,全程都在人造山頂觀通所的監視之下,在炮火准備階段,我方兵力撤入人造山內部坑道躲避,待炮火准備一結束,即前出至外圍陣地。

“深挖洞,廣積糧”時期建設的大型坑道,人造山中的主干坑道規模與之近似,可行駛汽車甚至是坦克。

在遭遇到人造山之前,蘇軍會先遭遇外圍警戒陣地,不得不提前從行軍隊形展開為戰斗隊形,但這里遍布反坦克壕和雷場,限制了機動空間,於是不得不在不利地形展開,並開展排雷破障作業,沖擊速度減慢,側翼暴露,會遭到我炮兵和機動前出的坦克火力射擊。由於該地區經過我方多年戰場建設,地標地物都作過標定,能做到不經試射首發命中,首群覆蓋。

蘇軍靠火力和裝備性能優勢好不容易突破外圍陣地,又要面臨人造山這個堅固的核心陣地。在這里我方射擊陣地多部署在反斜面,蘇軍從正面觀察不到,直射火炮打不到,曲射火炮比如重型迫擊炮要接近到我火炮射程內才有可能打到,但在這么暴露的位置射擊,早就被我方炮火摧毀了。山體坑道內還可部署一個守備坦克連,雖然坦克性能不能和蘇軍新銳主戰坦克比,但時不時從坑道里鑽出來,開到預設陣地對着蘇軍暴露的側翼一陣猛打,打掉幾輛步戰車、裝甲輸送車,甚至打穿主戰坦克的側後裝甲還是可以的,等蘇軍轉過頭來報復,這些坦克又退回坑道里去了。

這座人造山的衛星圖片有類似鳥瞰視野,看得更清楚一些,山體和護城河之間的“人工島”上有多個隆起的射擊陣地,陣地與山體之間有野戰道路連接,還有至少兩條跨越護城河通往外圍的道路,可供部隊打戰術反擊,或讓外圍陣地部隊撤入山體。

如要拔掉這個人造山核心陣地,在未普及精確制導武器的前提下,蘇軍就得用中型轟炸機掛3000kg、5000kg超大威力航彈,多向多批次集中投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命中率極低,圖-16以9機編隊,單機掛2枚FAB-3000,18枚航彈也只能命中1-2枚,而人造山的覆土極厚,要被連續直接命中多發超大威力航彈才能被摧毀,蘇軍為這樣一個戰術點目標都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

那如果不打了,繞過去行不行?嘿,別忘了這里的人造山往往不只一座,兩座山之間遠程炮火可以覆蓋,你往兩座山之間的空隙里沖,那就是往兩座山之間的交叉火袋里沖,承受雙倍的炮火打擊。

那如果不顧傷亡,利用坦克和摩托化部隊裝甲化、高速度的優勢,一咬牙硬從火袋里沖過去行不行?行的。蘇軍真要這么干我們的確擋不住。

但你坦克和摩托化部隊沖過去了,後面龐大的後勤梯隊呢?那么多卡車,沒有越野能力,不能脫離公路,自衛能力又弱,正好被人造山陣地牢牢卡在這里不能動彈,白白挨打。

蘇軍的坦克部隊和配屬的搭載步戰車、裝甲輸送車的摩托化部隊靠速度和裝甲咬咬牙能沖過中國軍隊的火袋,但龐大脆弱的後勤梯隊沖不過去,失去後勤保障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很快就會耗盡進攻能力,而且撤都撤不回來。

對了,機械化兵團需要水啊,不好意思,僅有的水源地也在人造山火力控制范圍內,讓你油、彈、糧送不上去,水也取不到。

等你咬牙沖過火袋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往前猛突一天,油、彈、糧都耗盡的時候,面前又遭遇到我方的防御陣地,很可能又是一座人造山!讓你攻,攻不動,撤,又撤不走。

有人說蘇軍有戰術核武器,戰術核武器怎么滴也能把這個人造山揚了吧?如果一個戰術核彈直接命中,人造山的確扛不住,但使用核武器意味着戰爭規模大大升級,遠超出短期“懲罰戰爭”的上限,必將激起中國用僅有的核武器發動核報復,這就是打世界大戰了,蘇聯肯定不想打世界大戰。

既然核戰爭不能打,常規戰爭眼看着又打不贏,怎么辦?只能談判,放棄軍事冒險的念頭,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冷靜商談。

所以人造山這樣的防御工程不是一個孤立的死山,而是受威脅最大的防御地帶中一個抵抗節點,它周圍的整片地域是我步、炮、坦和各種應用障礙物組成的預設戰場,硬打極其艱難,即便繞過,它又卡住了後勤補給線和水源,讓蘇軍機械化兵團無法朝縱深發展,如蘇軍要克服,就不得不升級戰爭規模,這又是蘇聯不想走到的絕境,從這一點上來說人,造山工程在軍事上就是有意義的。

本文標題: 中蘇對抗年代我國建設的“人造山”能抵擋蘇軍鋼鐵洪流嗎?蘇軍能不能繞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military/info/61883969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五險一金、免費食宿!退役軍人優先錄用入口
近日 退役軍人事務部 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 全國工商聯等部門開展 2025年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專項行動 為拓寬就業渠道 持續支持退役軍人創業就業 退役軍人事務部宣傳中心 聯合多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 優質社
标签
墨西哥“軍艦”撞擊美國大橋,多人死亡,是天災還是人禍?
墨西哥“軍艦”撞擊美國大橋,多人死亡,是天災還是人禍?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2025年5月17日,墨西哥海軍的“庫奧特莫克”號風帆訓練艦在航行中突然失去動力,最終撞上了紐約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事故造成2名水兵死亡,20人受傷。這一事件引發了
标签
俄烏最新!“俄羅斯連夜發射273架無人機”!梅德韋傑夫警告:談判失敗或致沖突進入“更可怕階段”
俄烏最新消息來了。 烏方稱俄方發動2022年以來最大規模無人機空襲 據美聯社5月18日報道稱,俄羅斯連夜對烏克蘭發動了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最猛烈的無人機襲擊。 烏克蘭空軍稱,俄羅斯一夜之間共發射了273架爆炸型無人機及誘餌裝置。其中,
标签
國防部新發言人剛露面,就點名批評菲律賓
國防部新發言人蔣斌剛一露面,便強勢“敲打”菲律賓,釋放強硬信號,菲方會就此收斂嗎? 【國防部新發言人蔣斌剛露面,就點名批評菲律賓】 新官上任三把火,國防部新發言人蔣斌一出場就“劍指”菲律賓,他不客氣地告訴菲方:別試圖碰瓷,想挑釁也得掂量掂
标签
首飛在即!“九天”引領無人機火力革命,“無人機母艦”即將顛覆戰場規則
據央視新聞5月17日報道,九天”無人機04架機已完成機體結構裝配,正在進行系統安裝與測試等工作。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無人機首飛任務。這款無人機被外媒稱為“空中航母”,自2024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以來,便以顛覆性的性能參數和設計理念引發全球關注
标签
普京-特朗普通話,俄軍攻占馬里諾,逼近蘇梅市!
烏克蘭軍方稱,在過去的周末,周六晚至周日凌晨,共有273架無人機襲擊了基輔、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這是自2022年以來俄軍規模最大的無人機襲擊。 隨後,特朗普表示要和普京展開對話,以結束烏克蘭戰爭。 特朗普周日在“真相社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