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日本NHK電視台和共同社等媒體報道,3月24日,有8艘中國海警的巡邏艦只,突然先後自東海東南方向高速駛入“尖閣群島”(即中國釣魚島)水域。它們總共分成了三組,以釣魚島為核心,里里外外地形成了三個“包圍圈”。
其中,中國海警1302“橫沙”艦和1401“崇明”艦,突破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只的阻攔,直接駛入距離釣魚島不到1海里的海域內,可視作進入了釣魚島的核心內層圈。
此外,中國海警1304“海門”艦、1305艦(艦名不詳),這2艘巡邏艦在距離釣魚島10海里左右的海域,負責實施戰位巡邏,阻止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和漁船進入我釣魚島12海里領海線。
另外,在釣魚島20-30海里范圍內,最外圈還有海警2201艦(由原053H2G護衛艦539“安慶”艦改裝而成)、2302艦、2303艦和2304艦(艦名不詳),這4艘巡邏艦是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對峙的機動力量,隨時能增援內層和第二層的我海警巡邏艦。
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數艘巡邏艦,掩護“理惠丸”“第八琴海丸”“第八泰生丸”“善幸丸2”號漁船,非法進入我釣魚島領海,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對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並警告驅離。
針對日本對釣魚島的挑釁,中國海上執法力量的行動可謂“穩、准、狠”,出動了2000噸級、3000噸級和5000噸級的巡邏艦。海巡的艦只不僅配置合理,而且艦炮火力強、機動性能好。
近年來,隨着中國海上執法力量的日臻強大,在釣魚島海域的對峙中,已經有力地遏制了日方的挑釁活動。這次中日在釣魚島的對峙中,中方的巡邏艦還首次進入了釣魚島1海里內,對外釋放的信號極其明顯,即中國已然取得了對釣魚島的掌控。
中日這次在釣魚島海域的對峙,外界注意到恰逢王毅外長訪日期間(中日韓外長會議後),與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召開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兩者在時間上是高度重疊的。
一方面,中日在會談中達成“二十項共識”,顯示出雙方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積極對話、推動雙邊關系發展的意願,稱得上是有利於中日關系穩定和發展的積極成果。
另一方面,日方卻要求中方刪除“石破茂尊重中方立場”的表述,這一行為可能是出於多方面復雜的考量,有可能是其國內政治因素的干擾,也可能是在外交策略上日方試圖對輿論等進行管控。
但是海上保安廳巡邏艦和漁船,在王毅外長和日本外相岩屋毅會晤期間,選擇在釣魚島海域采取挑釁行動,顯示出日本對華政策的矛盾性。
看來日本內部確實有部分勢力,對改善中日雙方關系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置中日和平共處的局面於不顧,因此才會在釣魚島等敏感議題上制造新的矛盾沖突點。
目前,中國海上執法力量的,可謂“船堅炮利”,在巡邏艦的裝備規模上,已經遙遙領先日本海上保安廳。包括配合中國海警維護海洋權益的漁船的噸位和數量,也要遠超日本漁民的漁船。
在釣魚島海域的對峙中,日方已經討不到任何便宜。中方海警的巡邏艦,在釣魚島周邊海域,早就確立了常態化巡航以及登船臨檢等執法流程。
這次日本海上保安廳試圖阻攔中國海警巡邏艦深入釣魚島海域核心區域均未能奏效,表明在釣魚島的對峙中,力量的天平已傾向中方,日方已無力掌控釣魚島局勢。
中國海警局發言人劉德軍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他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該海域的一切違法活動,中方將持續在釣魚島領海內開展維權執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