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遭遇6.8級地震,截至目前已經造成上百人遇難。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西部戰區迅速出動大批官兵和裝備,趕赴震區進行救災,在無人機的情報支援下,解放軍先遣隊迅速抵達震區中心的措果鄉,隨後運-20大型運輸機又向災區運抵了一個完整的前沿指揮所,迅速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前線指揮體系,指揮協調解放軍、武警和民兵部隊搶救傷員和安置災民。應當說,解放軍在此次定日縣的搶險救災中,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也讓一直緊盯着解放軍動向的印度人看出了“含金量”。
(運-20飛抵災區機場)
原因顯而易見,定日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和尼泊爾陸地接壤,和印度控制的錫金距離也非常近,一直以來都是印度軍隊高度關注的方向,此次解放軍在中印邊境的部署,雖然目的是搶險救災,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除了最後一步是救災外,這完全是一次實戰化的高原快速反應行動,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解放軍就在定日縣災區構建了完整的前沿作戰指揮體系,這怎么不讓對面的印度軍隊感慨解放軍的戰斗力呢?
(解放軍在災區搶險)
從公開報道來看,解放軍這次對於地震的應對,完全是教科書般的快反作戰行動。首先,在地震突發後,西部戰區首先出動軍用偵察無人機,對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繪制精確的地形圖,助力先遣部隊以最快速度從陸路抵達震中地區。與此同時,解放軍還出動了包括直-20在內的直升機,將部隊迅速部署到交通中斷的災區,可以說,解放軍的火速部署,利用救災的黃金時間,搶救出了大量傷員,使得地震的損失被控制在了最小的限度。
(解放軍野戰廚房做出香噴噴的飯菜)
在央視公開的畫面上,地震發生當天,解放軍就已經在災區搭建了大量的野戰帳篷,同時野戰炊事部隊也在野外搭起鍋灶,為災民提供了急需的熱食,紅燒肉、燉排骨、芹菜蝦仁等各種菜餚應有盡有,這足以反映出解放軍出色的野戰保障能力,尤其是在中印邊境的高海拔地區,這種可以用奢侈形容的後勤能力,足以讓對面的印度軍隊羨慕不已。
(印度邊境士兵抱怨口糧如飼料)
要知道,部署在中印邊境的印軍,已經不止一次抱怨食物供應十分惡劣,甚至還有印軍在網上控訴,聲稱上級給邊境印軍的食物如同飼料,和解放軍這邊大魚大肉的高原食物配給相比,印軍一線部隊的士氣可想而知。可以說,隨着中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快速提升,中印兩國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不光光是在六代機這樣的尖端技術領域,就是在關乎普通士兵的高原保障能力上,兩國軍隊也已不可同日而語。
(解放軍在高原宣誓主權)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在西藏遭遇地震之後,解放軍展示的快速反應能力,也是對印度方面發出不可輕舉妄動的信號,警告新德里不要試圖渾水摸魚,既然解放軍能在第一時間向災區部署精銳部隊,那么也有能力向中印邊境的任意一點投放兵力,實際上,對於解放軍在高原地區的新質戰斗力,印度方面也已經看出了不對勁,深知一旦打起來的話,印軍可能比1962年輸得更慘。
(中印邊境中被俘的印軍士兵)
事實證明,最近幾年中印在邊境的重兵對峙,解放軍應對起來游刃有余,可以輕松保障精銳部隊的靠前部署,對面的印軍卻倍感壓力,已經無力維持在高原十多萬部隊的“人吃馬嚼”,因此,近期印度方面主動對中國示好,同意結束邊境對峙脫離接觸,對於一貫心高氣傲的印度人來說,這一態度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也從側面證明了解放軍在中印邊境的對抗中占據了絕對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