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局進入自爆發一千多天以來最重要的拐點,多國間接參戰,就在這個時候,中方的舉動和美西方對比,可謂是高下立判。
日前,為報復烏克蘭使用美制陸軍戰術導彈襲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俄羅斯首次動用代號為“榛子”的中程高超音速導彈對烏克蘭發起打擊,摧毀了位於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的烏克蘭工業綜合體。
本次襲擊對烏克蘭構成了不小的震撼,以至於烏方初期一口咬定俄軍動用了洲際彈道導彈,但很快美方以及部分烏克蘭官員都出來糾正,俄方動用的其實是中程導彈。當然,烏方之所以堅持認定這是洲際彈道導彈,也帶有一定政治意圖,因為洲際彈道導彈屬於戰略武器,在國際上存在一定爭議,中方此前對太平洋發射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美方也證實並贊賞中方事先打好了招呼。烏方肯定俄軍此舉事先沒有跟國際社會打好招呼,所以想要讓國際社會施壓俄羅斯,但事實證明,俄方使用的是中程導彈,也就可以避免這些爭議。
最近俄軍的動作不止是“榛子”而已,同樣在近期,公開飛航信息顯示有一架圖-214PU-SBUS控制及特殊通信中心飛機從莫斯科某機場起飛後,於莫斯科東北部空域盤旋飛行。這一型號飛機在外界有一個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稱號:末日飛機。所謂“末日飛機”,即是擁核國家在核戰爭期間,掌握核武庫的關鍵高層所乘坐的指揮飛機,專門用於指揮核戰爭。2022年5月,當時俄烏沖突剛剛爆發兩三個月,拜登出訪亞太意圖打造並強化反華同盟,因為害怕俄方突然發難,拜登出發之際,美軍“末日”飛機也有起飛。
所以,這次俄軍“末日飛機”突然升空,雖然看起來動作不大,只是在莫斯科附近空域盤旋飛行了一會,但很可能是在演練核戰爭!
事實上,在使用高超音速導彈打擊烏克蘭當天晚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發表了電視講話,強調此前烏軍使用美西方制造導彈襲擊俄羅斯已經造成俄烏沖突具有全球性質,並再度重申俄羅斯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同時為事態的任何發展做好了准備。
普京這番話信號非常不簡單,這次俄軍動用高超音速導彈,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報復19號烏軍對布良斯克州的襲擊,烏軍之所以能發起這次襲擊,則是因為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解禁”烏克蘭對美制武器的使用限制,此外,日前美英兩國援助烏克蘭的“海馬斯”火箭炮和“風暴之影”導彈也協助烏軍在庫爾斯克給俄軍造成了一定傷亡。
所以普京這次表態其實就是軟硬兼施,當前,隨着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進入倒計時,俄烏有望實現停火。但越是到這個時候,某些不希望俄烏就此停火的勢力就越是有可能破壞俄烏停火的機遇,推動局勢升級,在此我們也就不奇怪為什么拜登此前憋了兩年半,卻在近期突然給烏軍“解禁”了,因為拜登不希望特朗普推動俄烏停火。
所以當前,俄烏沖突正邁向自沖突爆發以來最大的拐點,前景有三:第一,在特朗普和普京的推動下,俄烏邁向停火;第二,特朗普的停火計劃失敗,俄烏繼續激戰,直到下一輪拐點到來;第三,拜登陰謀奏效,俄烏戰況進一步升級。
俄軍“末日飛機”出現在莫斯科上空,則是普京釋放給美西方的信號,美英等多國間接參戰一事,瞞不住普京,普京也做好了當局勢極端惡化時,打核戰爭的准備。如果美西方不想這種事情發生,那就停止拱火沖突!
但是對此,美西方會收手嗎?恐怕不容易,因為日前美西方多國都緊急關閉駐烏克蘭大使館,證明它們對局勢升級是早有預料的,同時也鐵了心不讓俄烏恢復和平。
也是在這個時候,令人感動的一幕出現了。就在美西方忙着關閉大使館之際,中國新任駐烏大使馬升琨抵達基輔履新並遞交國書副本,結合當前的俄烏戰局,馬升琨大使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十分沉重,他表示: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顯然,無論局勢如何發展,中方都不會改變自己客觀中立、勸和促談的立場,對比美西方的行徑,可謂是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