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中國從海南向南太平洋發射了洲際導彈,美國情報部門是嚴重的失誤,原本他們想守株待兔,結果撲了一個空。
據稱美國判斷錯了發射地點,飛行方向以及發射時間,他原本以為,我們會從我們的內地,也就是西北地區發射洲際導彈,沒想到咱們解放軍火箭軍來了個聲東擊西,從海南發射的這枚東風-31AG,美國的預判,是中國發射的洲際導彈,將從東部飛向太平洋。所以,從24號的下午到夜間,從日本起飛,一架RC-135微電子偵察機,在東海上空是來回的徘徊,想要偵查到信息。RC-135A那是美國的戰略級偵察機,它隸屬於美國的空軍,你看最近在我們的南海,東海地區是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上次咱們的殲-16,在南海地區監視並驅離的就是RC-135A,我們發射洲際導彈,其實就是要給美國看的,美國當然是會認真的跟蹤檢測,並且測量獲得的各種數據,那這些信息,才是對美國最具威懾力的核心內容。而且美國,他還想偵查出我們火箭軍從哪里發射,多長時間進入發射陣地,多長時間完成發射的任務,整個戰術過程是如何執行的,這些也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他們可以判斷出我們的作戰能力,這個情報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因此美國使用各種手段進行監控偵查,那是必然的,而且遠不止這么一架RC-135V,況且僅僅是這個RC-135V,那也是不夠的。
不過我認為,外界傳的這個消息,可信度真的不太高。咱們在發射之前,已經明確告知了相關國家,在我們的報道中,雖然沒有具體的說明是哪些國家,但是一定是和這次發射軌跡,以及落海點是有關系的,這些都是公開的信息,基本能知道我們發射的方向,美國當然也會知道這些東西。
因此,要是說美國就派出了,RC-135A在東海海域守株待兔什么的,可能性真是不太大的。這次發射,是可以擔任戰備值班任務的,東風-31AG,也是時隔44年,我們第二次向南太平洋發射洲際導彈,導彈雖然搭載的是一個模擬彈頭,它一進到水里邊,就會碎了,所以這次不用去再去打撈。但是我們肯定對這個也相當重視,因為我們這40年才發生這么一次,所以要監視,要測量,各種數據,評估打擊的戰果。所以我們已經派出了遠望觀測船,前往了目標地區,已經就位了,這些信息他也是公開的。
那么根據這些信息,美國也能研判出,我們導彈的大致飛行方向和軌跡。至於說具體的發射時間,美國他未必就能夠掌握了,我們是9月25號上午8點多鍾發射的,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之後,我們正式公布了這個消息,那么在這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之內,外界已經有各種分析了,而且也大致的推測出了飛行軌跡,高度飛行時間等等數據。這說明,其實很多國家的預警機制,已經啟動了,而而且都能及時的探測到信息,美國也不會例外,而且美國的各種手段還是更多的,可能得到的數據也會更多更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