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苏军仓促发动的全线反击有什么问题?

自1941年6月22日的苏德战争爆发之后,面对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猛攻,苏军就在全线陷入了溃败状态,南线的苏军大多被逼入了高加索山脉,而北线的苏军也被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包围在了列宁格勒,最恶劣的莫过于中央战线的莫斯科正遭到德军的猛攻,苏军必须顶住德军的攻势,否则就将面临全线上的败北。幸运的是,苏军最终在莫斯科战役胜出,并在最后的反攻中将德军赶出了莫斯科周边地区。但可惜的是,苏军的反攻在之后的时间里扩大,并迅速变成了一次灾难……

一、苏军的反攻

对于苏军来说,苏军在莫斯科战役爆发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起了作用,无论是其事先构筑的大纵深防御,或是预先动员的民兵和投入战场的预备队,这些都确保了苏军能够尽可能拉平自身的劣势,作为防守方的优点也让他们能够更靠近自己的后勤中心,让部队得到更为快速的补给。在从10月到11月的两个月时间里,苏军完全是依托这些预设阵地来抵抗德军的进攻,虽然他们的阵线一度摇摇欲坠,但终归是收住了自己的阵地。

而在苏军和德军展开攻防战的同时,战场形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德军的后勤线在深入至莫斯科一线时已经濒临极限,目前已经难以维系自身的后勤需要,再加上此时已经是进入了苏联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季之一,而德军又没有做好冬季作战的准备,所以现在也必须停止自己的攻势来熬过这个寒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冬季作战所需的物资,不仅许多技术装备因结冰而无法使用,士兵也出多有因冻伤而失去战斗力的。

对于苏军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所以在12月初苏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寄望于能够将德军从莫斯科周边地域赶走。面对苏军强大的反攻,德军显得难以招架,图拉方向的德国第二装甲集群最先被击退,紧接着德军在全线也遭到了苏军南北两线的反击,各部队均开始向后方退却。虽然希特勒要求德军在全线转入防御,且不准德军放弃任何一道防线,但是德军各部队仍旧是被苏军的反攻打得节节败退。

苏军的前进速度不可谓不快,在1942年1月7日,苏军已经将德军赶出了200公里左右,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各部队均损失惨重。按照道理来说,苏军此时应该见好就收,毕竟苏军自己的部队也已经筋疲力尽,考虑到目前的苏军在反击中取得的成绩,那么苏军也应该停止自己的攻势了。但是苏联统帅部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更大的反攻目标,他们希望能够趁着德军损失惨重的时候发动全线反击,争取将德军在整个苏联战场上击退,也就是说,苏军要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战线上发动全线反击。

二、隐藏的风险

这个计划不可不谓之宏大,毕竟战线的宽度已经高达3000公里以上,很显然苏军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将战略主动权彻底握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只要看一看这个计划的规模,再看看战场的实际情况和苏德两军的状态,我们就能轻松得出一个结论——这场反攻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首先,苏军的兵力其实并没有他们自己想的那样强大,苏军在反击的最初阶段投入了110万人的兵力,这个兵力对比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170万人来说是有差距的。只不过因为苏军是骤然发动反击,而德军自身又是仓促的转入对峙状态,所以苏军突如其来的反攻就在局部上形成了兵力优势,能够将本就筋疲力尽的德军赶出阵地,迫使德军必须向后方逃窜。但是这不改变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随着苏军的反击范围和距离扩大之后,苏军本就短缺的兵力将会被进一步分散,这会为整个反攻计划蒙上阴影。

其次,在技术兵器层面上苏军也不占据优势地位,在莫斯科战役的反击阶段,苏军投入了火炮7652门、坦克774辆,对比德军当时拥有的13500门火炮和1170辆坦克,都是有巨大差距的。唯一占据优势的是在空军方面,德国空军在长期作战后,在莫斯科方向仅剩下615架各型作战飞机,而苏军则可以在反击阶段投入各型作战飞机1000余架。如果苏军仅仅是发动一次局部范围的反击,在拥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获得极大成功,但若进行一次全范围反击,那么苏军的技术兵器将入不敷出,很难在全方向上获得成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最后就是补给上的问题,苏军早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们靠近自己的补给点莫斯科,而且斯摩棱斯克以东至莫斯科有较多的铁路线,这能够让苏军各部队快速的获取补给,对于苏军在莫斯科周边地区的反攻作战有很大帮助。可一旦苏军决心进行全线反击,并且部队计划越过斯摩棱斯克的话,那么苏军就很难获得什么补给上的优势了,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自己的补给线,这必然造成苏军部队在反攻时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

三、失败的反攻

很不幸的是,苏联统帅部最后还是选择了发动全线反攻,苏联统帅部队对于苏军的能力估计过高,又过分低估了德军的韧性和抵抗程度。确实,德军在遭遇苏军逆袭时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不仅中央集团军群的高级将领认为应该撤退,前线各部队也有自行选择向后方逃窜的,许多阵地因为缺乏防守力量而崩溃。不过在希特勒将一大批德军将领撤职之后,德军各部队终于停止了溃退,开始坚定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依托村庄和野战工事开始尽可能迟滞苏军的攻势。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事实上,德军的战斗兵员也在之前的战斗中有较大的减员,但是德军的后勤人员也有较高的军事素养,这远不是那些苏军的征召兵所能比拟的,因此苏军的攻势开始日渐放缓,虽然他们可以突破德军的野战工事,可一旦德军据守村庄并修建了较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后,那么缺乏技术装备的苏军十之八九就没有办法啃下这些地方了。而苏军选择的方案也很简单,那就是绕过这些德军设防的位置,选择向更深远的纵深推进,以期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但这一做法实际给苏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虽然苏军作战部队能够绕开这些德军据点加速推进,可是苏军的后勤部队却不能如此快速的改变路线,导致了整个部队的后勤线被大幅度加长,后勤效率也被进一步降低。而这种情况的后果也十分严重,那就是苏军前线部队的补给降到了最低点,很多苏军部队的弹药严重不足,炮弹只能早晚各打一发炮弹,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炮火支援了,而且因为缺乏足够的补给,所以苏军士兵的冻伤患者也日渐增加,部队战斗力在飞速下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苏军向德军方向的纵深推进也缺乏效果,因为德军在不断的后退时已经缩短了补给线,现在反而是德军开始快速恢复实力,并且逐渐具备了重创苏军反攻部队的力量。而苏军对于德军的动向仍旧是一无所知,无形之中就将自己的攻击部队送进了德军编织的口袋之中。如果德军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发动反击,那么这些过于深入德军战线的苏军部队将注定无法返回,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就摆在苏军面前。

结语

随着德军从西欧方面调集来的增援部队抵达,德军各部队恢复了作战力量,并开始有条不紊的将苏军反攻部队消灭或击退。此时苏军的全线反击已经失败,苏联统帅部被迫承认了现状,并且下令各部队放弃计划、脱离和德军部队的接触。而这场反击作战的结果也很不好看,德军损兵50万左右,而苏军则损兵超过70万,虽然苏军是将德军战线击退了100至350公里左右的地段,可代价如此惨痛的胜利,终归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苏德战争1941-1945》

《横扫千军——苏联卫国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回忆与思考》

本文标题: 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苏军仓促发动的全线反击有什么问题?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military/info/4639604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踢馆:为何美俄陆军战役单位都是师,而我军却是旅?
问:堂主,说下现代陆军师旅的编制区别。欧洲和我兔目前陆军都以旅为战役单位,而美军仍然保留大量的师,毛子先改旅又改回师,来回折腾。各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有这种编制的差异? 因为哪怕是同一个单词,在各个国家代表的东西,也完全不一样…… 美国的师
标签坦克,兵团,俄罗斯_军事
作为深受非洲欢迎的坦克,T-54/55分布在哪些国家?数量又是多少?
如果说在非洲那片大地上哪种型号的坦克深受欢迎,分布的最广?那么毫无疑问,T-54/55肯定会稳居第一名。实际上,尽管这种诞生于上世纪4、50年代的老式坦克尽管已经年过花甲,在很多人看来只适合去博物馆养老。但是在非洲,由于种种原因,T-54
标签坦克,非洲_军事,捷克斯洛伐克_军事,苏联_军事,埃及_军事,刚果(金)_军事,卡扎菲,厄立特里亚,安哥拉_军事,阅兵式
81年前 英国“台风”战斗机首次试飞 低空截击机成功改行大杀四方
81年前,即1940年2月22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单发战斗机霍克“台风”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 最初,该机是作为低空高速截击机设计的,后来却被广泛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成为了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台风”战斗机成为确保开辟第二战场,以及“诺曼
标签台风,战斗机,英国_军事,英国皇家空军
苏德战场上,一辆苏军坦克凭什么能够阻敌2天?其质量不比德军差
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天,不宣而战的德军确实将苏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从上至下都被打蒙了。直到当天深夜,彻底认清形势的苏联统帅部发布了第3号命令,要求各方面军派出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对德军实施猛烈还击,不再受国境线的限制”。 驻守波罗的海的西北方
标签苏军,坦克,德军,苏联_军事,苏德战争
亚美尼亚防不住游荡弹药,让俄军大受刺激,美军才真正的压力山大
以色列利用无人机技术衍生出来的游荡弹药理念,已经有点历史,本世纪初时,已经摆上了国际展会,直到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才算是一战成名。现在人们都认为,以色列游荡弹药成阿塞拜疆获胜关键,亚美尼亚吃尽大意苦头还没招。 如今战
标签亚美尼亚_军事,俄军,美军,以色列_军事,山大,纳卡
俄海军万吨级巨舰,竟然无一船厂能大修升级,8月上船台切割报废
俄海军重型核导弹巡洋舰“拉扎列夫海军上将”“被判处缓慢而昂贵的死亡“,由于没有生产能力,联合造船公司拒绝对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导致这艘37年以上的超级战舰只能等待切割报废。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拉扎列夫海军上将” 1144“奥兰”级(基洛
标签俄罗斯海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护卫舰,太平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