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黑蝙蝠中队”战斗中的人民空军“空中战列舰”

【上期内容:“不要钱”的塞尔维亚“高级T-72”,中国军工早有别样升级方案】

前两天台伪媒体报道,台伪开始使用P-3C(其部队前身正是黑蝙蝠)执行对我大型军机的“伴飞”任务,甚至进行了“缠斗”,这意境真是让人似曾相识。咱们就借此机会,把老号当年那篇长文重发一下,以后也会择机把一些老文重新贴出来。

=================

“黑蝙蝠”得到第34中队的正式编制后,仍然编在抗战时期建立的第八大队(这个轰炸机部队以前也有一个34中队,50年代中期撤编)下,但具体任务与八大队几乎不发生关系

派间谍机深入苏联和中国大陆上空侦察,那自然是CIA和空军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的勾兑行为。即使要在美国海军装备的P2V反潜巡逻机的基础上,发展一型能够“鱼目混珠”、更适合干活的间谍机,那也离不开他们俩。甭管飞机原型是谁家的,既然名义上是空军的,那就得有个空军的代号,所以P2V-7U的正式型号叫RB-69A,对外宣称用途是“无线电训练机”。

米格-17ПФ:你TM是训练我这РП-5雷达(下为跟踪天线,上为搜索天线)来了啊?

但等改装出来的这7架飞机,先后飞到台湾执行任务的时候,在上部里咱说了,CIA这时候在台湾的马甲已经叫“美国海军后勤通讯中心(NACC)”了——那毕竟有个海军的名号不是?所以在台湾这边啊,一般还是叫P2V-7U的比较多。

早在1955年11月,P2V-7U原型机就首飞了,经过了一年多的试飞,连原型机带量产型,一共7架飞机于1957年全部交付美国空军;短暂在欧洲执行对苏侦察任务,发现毛子国土防空军确实有点不好对付之后,1957年12月3日,首批两架P2V-7U就移交“黑蝙蝠”了,其他5架也在1958年陆续抵台。

此图摄于1957年12月17日的新竹机场,注意此时P2V-7U上美军标志符号尚未去除,感谢博客“TAIWAN AIR BLOG”分享的图片

该机是一架活塞-喷气混合式飞机,除了有两台R3350活塞发动机用于巡航飞行之外,机翼下还吊挂了两台J34型涡喷发动机,用于紧急情况下加速飞行,可以使得飞机达到586千米/小时的极速。虽说看着不快,但对于巡航时速也就600千米左右的米格-17ПФ来说,这意味着往往需要开动加力才能追上;而这对于短腿的米格机来说,意味着有效攻击机会的进一步缩减。

为了应对早期截击机的雷达,P2V-7U装备了雷达告警装置,电子干扰机和箔条投放设备,自卫设施非常齐全。这还不够哪,反正都到这地步了,美蒋集团终于也不扯什么“无武装气象飞机”的蛋了:P2V-7U的机翼下加装了4个可发射AIM-9B“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挂架,这样一俟“共机”冲前,如果导弹的导引头能够成功捕捉米格机灼热的尾喷口,兴许还能反杀一记,岂不美哉?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注意喷气发动机吊舱外侧的格斗弹挂架,这种“垂死挣扎型”设定,美军在其反潜巡逻机上一直保留到P-3C还有

强化装备之后,“黑蝙蝠”也改变了对应的战法训练。特别是在1959年5月,RB-17G被蒋哲伦击落之后,为了应对米格-17ПФ的截击,国民党空军开始是用自个儿的F-86F战机去模拟米格-17ПФ,和“黑蝙蝠”合练,以研究应对之策。比如在纪念杜凤瑞烈士一文中提到的那个丁定中,就曾参与过这种“红军”任务。

但练了一阵之后,CIA觉得还不是那么个味儿,毕竟F-86F一无雷达、二无加力发动机,距离演真扮像还有差距;于是乎干脆把“黑蝙蝠”调到冲绳的美军基地去,用美军的F-94、F-102等带雷达的截击机当陪练。不过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后来在1960年9月,美军又移交给国民党空军一批全天候型F-86D,这下是较好地解决了假想敌问题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60年9月5日,新竹基地首批F-86D移交仪式,注意此时尚未在机身中部喷涂三位数战术编号,垂尾也没有44中队的队徽,仍然保留美军的机号

1958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一。

曾经在一年前的那个冬夜,驾驶RB-17G冒着雨雪风霜飞行长达17个小时,成功执行对北京侦察空投任务的赵钦,此次作为首位完成P2V-7U改装资格认证的“黑蝙蝠”,驾驶着5005号P2V-7U,与其他机组人员从新竹起飞,从南粤入境。在粤桂一带,P2V-7U完成了对大陆的首次侦察空投任务,飞行时间长达13小时。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圆圈处为空投传单及物资处,P2V-7U在这次代号为“Eagle 501”的任务中,空投了包括30万份传单在内,总重约1吨的物资,最低飞行高度不足100米,展示了其出色的飞行性能

即使在后来的一年里,B-26和RB-17G接连遭到我军打击,陆续退出了大陆的天空,P2V-7U依旧不露声色地一次次起飞,总能安全完成任务。虽然在蒋哲伦大尉雨夜击落RB-17G之后,“黑蝙蝠”们一度蛰伏了八个多月;但随着对应战法和技术改装的落实,1960年2月,又是赵钦,再度驾机起飞恢复执行任务。

没过一个月,“黑蝙蝠”的队长殷延珊上校亲自驾驶7101号P2V-7U侦察大陆,由于这次任务区远在华北,所以着陆场自然还要靠逆贼败党的群山基地。这次任务几乎一路顺风,最后都飞到韩国上空了,结果不知怎地导航出了偏差:明明群山就在海边,可殷队长却飞到了地处相对内陆的乌山附近。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上为乌山基地,下为群山基地,也不知道怎么飞的

反正都是盟邦的机场,降呗!但这俩机场附近的地形可大不一样,结果就是这架P2V-7U结结实实撞到了乌山基地西面的一座小山包上,殷队长等14个机组成员照例全完。“一个人的死往往是另一个人的面包”,事故之后,赵钦接任“黑蝙蝠”队长,擢升上校,继续带队执行任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左一赵钦,左二殷延珊。殷死后被追晋少将军阶,以这种方式位列“黑蝙蝠”将星名录,也是......

其实甭管谁当“蝙蝠头”,对咱们来说区别不大,谁叫手里还是没有打击P2V-7U的好家伙呢?虽然空军11航校在1958年9月就开始改装米格-19П(歼-6甲的仿制原型),但该机只进口了8架;而刚刚开始量产的歼-6甲,当时还在排除由“大跃进”等原因造成的质量滑坡问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生产导弹截击型歼-6乙(仿制米格-19ПМ)之前,320厂(现洪都飞机公司)还生产过一小批歼-6甲,图为该厂生产的第一架

更重要的是,相比米格-17ПФ,米格-19П虽然飞行性能有所提升,但由于这种提升偏重于高空高速方面,在打击超低空活动的P2V-7U时,米格-19П并未因此获得多大优势。

相反,由于该机在苏联国土防空军中仍属于“凑合过渡型”截击机,所以还在使用和米格-17ПФ相同的РП-5雷达,其性能特点已经在多次实战中为对方所熟悉,易被反制;单座布局给飞行员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也没有消除,这些都使得米格-19П并不适合作为打击P2V-7U的新选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战斗飞行模拟游戏中的米格-19П模组座舱,右上角为雷达显示屏幕

金身难破,“电子海王星”绝处逢生施诡计

出师未捷,“空中巡洋舰”血洒长空泪满襟

说起来,早在1957年4月,通过1月两次迎击“黑蝙蝠”侦察北京和上海的战斗,我军战机航程太短、设备简陋的问题已经被暴露了个底儿掉,空军就已经开始研究改装大型飞机作为远程截击机的可行性;而且一上来就盯上了,刚刚完成高原试航和剿匪平叛(第一阶段)等任务的图-4重型轰炸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来自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军史馆,结合其他资料得出的结论是,1957年4月开始的,还只是空军命令独立重轰炸机团和其他单位联合组织的相关可行性探究

用图-4打RB-17G,可谓是四引擎对四引擎;如果考虑到图-4是B-29的苏联兄弟,而B-29又和B-17同出波音门下,这真可算得上是“波音内战”了。但由于这一时期其他方向的战备和科研任务还是很紧张,作为当时我军最大的轰炸机,数量有限的图-4实在分身乏术,所以改装工作一直拖而未动。

因此到了1958年6月,空军又下发文件,决定让数量更大的图-2轻型轰炸机也加入“大炮上刺刀”的队伍。虽然相比“空中战列舰”级别的图-4,图-2的火力和续航时间只能称得上“空中巡洋舰”,但受领任务的空25师74团飞行二大队,仍然以很高的热情进行了改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一架普通的图-2,图-2П的前射火力为2门23mm航炮(在红圈处位置改装),备弹400发,这个安装位置引发的炮口焰问题,当时并没有被仔细考虑

参照米格-17/19的夜战型命名规则,图-2夜战型获得了图-2П的型号,一共改装了三架。在空军作战部的指导下,第一架加装了РП-5雷达的图-2П很快投入试飞,到1958年9月,该机完成了之前图-2从未进行过的低空夜间复杂科目训练,以及相应的雷达截击和对空射击科目。

当时,空军作战部认为改装是合格的,于是在1959年1月,又批准了两架图-2П的改装。这样一来二大队的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1架图-2П和2架普通图-2(用作训练和目标机),先后转场故城场站、佛山沙堤场站轮战。参照P2V-7U之前进犯的航路情况,图-2П分队后来又进驻江苏盐城场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由于图-2П加速和极速较慢,因此在截击时经常需要三机同时待命,形成更大的截击范围,但也增加了地面的引导难度

然而图-2П的前几次截击,因为缺乏经验,连发现目标都很难做到。前面说了,在1959年5月蒋哲伦击落RB-17G之后,“黑蝙蝠”又蛰伏了八个月之久,所以这段时间自然没啥机会。因此二大队先回陕西驻地休整总结了一段时间,1960年9月,再次前往河南郑州。

几次无功而返,在让这些年轻的轰炸机飞行员感到焦躁的同时,也有一种压不住的兴奋和乐观情绪,林虎将军在《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中》这样回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就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1960年11月19日,二大队迎来了上期里提到的那位“小戴”——在大陆上空执行任务时,听到其父亲在我方广播中的声音而险些不能自制的戴树清中校机组。作为和殷延珊赵钦两位大佬一同去美国接受P2V-7U首批飞行员改装的佼佼者,戴树清的飞行技术同样非常狠辣——不然也没法长寿了。

长寿的戴树清后来在退休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过他昔日对手的座驾:“图-2飞的太慢,机上设备又太落后,实在是不适合改来打P2V的”。诚哉斯言,图-2尽管是二战后期出色的高速轻型轰炸机,但在美国人最新技术打造出的间谍机面前,还是太落后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为了应对美国的技术威胁,苏联国土防空军很早就开始了大型截击机发展之路,而中国则长期缺乏这一条件

即使如此,在那个阴冷的雨夜里,大队长尚德赞大尉和副大队长李学增上尉,以及他们的机组成员们,仍然驾驶着图-2П向着危险的全暗夜中飞去,只因为那里有侵犯共和国领空的敌人。即使戴树清机组熟练地边转弯机动边开启电子干扰,去迷盲图-2П那部落后的小雷达,尚德赞机组仍然在杂波信号中找到了戴树清,并且越来越接近23mm航炮的射程。

然而我们刚说了,P2V-7U上是有着美帝国主义的最新科技——地形告警雷达的。保持在900米高度躲避的戴树清机组,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海拔1400多米的嵩山就在其斜前方,使了一招毒计,改变航线直直对准山峰飞去,一直到距离嵩山2000多米,再不转向就真要撞山的时候,戴树清凭借其出色的驾驶技术将飞机猛然右转脱离,同时释放电子干扰,暂时消失于我军探测范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看上去平平无奇,里面都是当时的高科技乃至黑科技

而此时在尚德赞的图-2П上,由于РП-5雷达没有应用多普勒原理,敌机回波、干扰杂波和嵩山的回波融为一体之后,理论上只能从雷达回波迅速变大这件事儿上看出不对,然而为时已晚——事后从位置和姿态来看,尚德赞机组撞山的位置就在顶峰下80米......再早一点点,可能就不会......

几分钟后,二大队当夜派出的赵永寿机组在地面引导下,再次接近到距离戴树清尾后1千米位置上,由于遭到干扰而未能发现敌机,地面指挥所下令盲目开炮,开炮后赵永寿机组即告失联。事后发现该机撞在一座小山上,机上的炮弹全部打光了——“眼睛一闭”,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啊。

一个晚上损失两架图-2П,8名空勤人员壮烈牺牲,P2V-7U毫发无损,代价比“3·13”战斗还要惨重(上期介绍过的,拦截RB-17G未果,反倒损失一架米格-15联络机和一架米格-17ПФ那回)。“11·19”空战,是人民空军夜战战史中,教训十分惨痛的一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1959年年初,两架图-16及其资料运抵哈飞,随后赴苏培训的我军空地勤人员也学成归国,由此揭开了图-16在中国一甲子传奇的序幕

此战后,二大队黯然归建陕西,最后一架图-2П也被恢复成轰炸机状态,从此退出了打击P2V-7U的行列。而在此战前一年,随着两架原装图-16喷气式轰炸机于1959年交付,我国的核武器试验事业终于有了更趁手的空投平台。由此,图-4开始了其在人民空军中漫长的特种机平台生涯。

作为我军唯一的图-4(当时称杜-4)部队,独立重型轰炸机团改装图-4(改装后也称之为图-4П)时,依托空军修理厂等单位,做的“手术”幅度也要大些。首先雷达就不同于米格-17ПФ/图-2П上的Р-5,而是随伊尔-28轻型轰炸机引进的ПСБН-М(PSBN-M,国产型号为轰雷-3)轰炸搜索/瞄准雷达。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ПСБН-М雷达全系统部件图,部件5即为ПСБН-М的天线部分,安装时天线是向下的

ПСБН-М雷达对大型水面舰艇有40-50千米的搜索距离,换算一下,理论上对P2V-7U这样的飞机也有20多千米的发现距离了;相比理论探测距离12千米,然而动辄几公里截获的РП-5,那真是到了一个High level。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图-4П“复原图”,注意上下突出的雷达天线罩

弹舱门封死之后,弹舱内空间除了用于布置ПСБН-М雷达的其他设备之外,还布置了三张紧挨着的指挥桌:一张桌边有雷达显示器,一名领航员在此负责操作雷达,随时向身边的指挥员汇报;另一名领航员独占一张桌,他负责接收地面提供的空情信息;还有一张用于标图,两名标图员在此绘制敌我航迹,供指挥员参考。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中间戴军帽的是指挥员,左二是负责操作雷达的领航员,左一是负责接收地面空情的领航员(注意他右手边的发报机),右一是一名标图员,另一名标图员应该在其左边。看似很大的弹舱空间,布置一番之后也没多大了,所以要拍工作照,总得有人让个地儿

但ПСБН-М毕竟是个轰炸瞄准雷达,精度有限,它获得的目标信息还不足以让图-4П上几个旋转炮塔上的炮手们直接“盲射”。解决方案是给各炮位安装红外夜视瞄准具,它能够在3公里内发现P2V-7U这样的目标。1960年5月,首架图-4П用时一个月完成改装,大家都觉得挺满意,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大笔一挥,再改三架!

要知道我军当年一共就引进了10架图-4轰炸型(另外2架图-4У领航教练机当时还没有交付,交付后也长期在马兰基地进行核武器相关试验),而为了打P2V-7U,一口气就改装了4架,可见.....真是拼了。1960年8月24日,改装后的图-4П首次执行对P2V-7U的拦截任务。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改装为夜间截击型的图-4П非常少见的实机图片(0049号),注意加装的雷达天线罩。右下角小图为时任独立团副团长的王德安少校,多次驾驶该机升空迎敌

在尚德赞大尉他们牺牲的一个月后,“黑蝙蝠”三天内两次进犯大陆。先是1960年12月17日,这回机长是老熟人赵钦,因为任务是侦察我东北地区,因而敌机这次是直接从逆贼败党的群山基地起飞的,在东北活动了一圈。不过由于东北的冬天过于寒冷,导致机上的侦察设备被冻坏了;所以并没获得太多情报,赵钦就驾机原路返回了。

而在其进出大陆时,在辽宁安东(1965年后更名丹东)浪头场站待命的空1师轮战小分队,先后出动5架米格-17ПФ升空拦截,上尉中队长张福祯更是出海追击,与狡猾的赵钦一路缠斗到200英尺(61米)左右高度,终因高度太低未能拉起,不幸坠海牺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美蒋势力长期对大陆进行的侦察挑衅中,韩国起到了重要的支援作用;在我军内部多起叛逃事件中,叛徒也经常把韩国作为中转站

当北海舰队和辽宁渔民还在冰冷的黄海北部海面,苦苦寻找张福祯及其座机的下落时,12月19日,赵钦又从群山基地驾机起飞,这次是从渤海湾进入我领空。为了堵住P2V-7U,我军利用图-4П留空时间长的优势,提前派出一架图-4П,在渤海湾内搜索警戒。

ПСБН-М雷达果然靠谱些,这架图-4П在承德附近真就堵住了P2V-7U。然而就跟真正的战列舰一样,大型机要想在夜战中当好“空中战列舰”,不仅需要飞行员和各炮塔炮手配合默契,炮手是否有合用的瞄准设备也很重要。前面说到红外夜视瞄具,是302厂提供的CN52型,虽然有效夜视距离足够,但受限于当年的加工水平,这东西自身就有近2°的角度误差......

没有好瞄具,装啥炮夜战都难用啊

所以尽管我军机组控制着庞大的图-4,从250米到几十米高度上左摇右摆,一直跟紧P2V-7U(赵钦机组事后回忆,在格斗中,这架图-4П在脱离前甚至曾从其座机下方通过,可见高度之低);使得各炮塔获得了一些射击机会,在十几分钟的交火中,共打出了250发炮弹,然而最终还是没能命中。

随着P2V-7U飞到图-4П上方,也就进入了ПСБН-М雷达的盲区了,这时候由于河北北部山区遮挡,我方地面雷达也暂时失去了对P2V-7U的跟踪,赵钦算是先逃过一劫。等到赵钦刚飞过张家口,即将进入内蒙古空域时,又被待机的第二架升空的图-4П的雷达截获,这次算是靠超低空飞行躲过去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原本用于搜索地面目标的ПСБН-М雷达,能起到这个作用,已经是我们当时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没法苛求

之后赵钦驾机先后在包头和太原地区完成预定侦察任务,从晋鲁豫交界处进入山东上空准备返航。先是在济宁上空遭遇探照灯和高炮群拦截,赵钦机组打开翼下的两台喷气发动机加速,并转向曲阜方向规避,但交战地点和时间仍然通过地面引导通知到了刚刚起飞的第三架图-4П机组。

图-4П机组根据情况标图判断:敌机在此出现,不太可能继续选择回群山基地,很可能是要逃回台湾;遂朝着曲阜的东南方向,以1000米巡航高度开雷达边追击边搜索。果然,图-4П在临沂东北方向再次发现了正在贴地飞行的赵钦机组,一场从鲁南打到淮北的四引擎对四引擎之战由此展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战雷里大概不少人体验过

不愧是老资格的“蝙蝠王”,赵钦已经从前两次交战中琢磨出了图-4П的弱点——似乎雷达的上视视野不太好?所以赵钦大胆地爬升到1000米高度,试图摆脱跟踪,然而对手也不是菜鸟——这架图-4П的机长是当初带队赴苏学习图-4,又全程参与图-4П改装的独立重轰炸机团副团长王德安。

通过战前的针对性训练和刚才战友的战斗经验,王德安知道ПСБН-М雷达对P2V-7U这类目标的截获性能非常良好,如果敌机消失在雷达上,那么原因几乎肯定是敌机在我机的上半球!靠着对敌我双方飞机性能的了解,无论赵钦如何规避,王德安始终“粘”在他的高7点钟方向,保持雷达对敌跟踪长达35分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跟踪狡猾的P2V-7U如此之久,是我军航空兵打击“黑蝙蝠”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连续跟踪记录,此前此后,从未有人接近过

然而即使机上四台АШ--73ТК型发动机已经马力全开,然而这型带有涡轮增压的活塞发动机在低空却很难让笨重的图-4П再快一步。眼见着速度达到420km/h之后,飞机的增速变得越来越缓慢,如果不是赵钦出于隐蔽的考虑,而没有开启两台涡喷发动机的话,也许图-4П早就会被甩掉了。

所以一俟接近到23mm航炮的有效射程,图-4П机头前下方的炮塔就“发言”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随着敌我双方的机动,只要射界能够得到敌人,每个炮塔都在尽可能把握着短暂的射击机会——哪怕几乎没有准确计算提前量的时间,哪怕红外瞄准具的问题已经来不及修正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主要用于驱散敌机的轰炸机自卫炮塔,想在夜间打击敌机,即使是较大的飞机也并不容易

看着曳光弹划出的弹道距离座机越来越近,饶是“蝙蝠王”也没法继续淡定下去,在向台北发电告急的同时(大概也是做好“成仁”准备了),赵钦机组迅疾打开了两台涡喷发动机。速度上的差距很快体现出来了,不甘的王德安机组,对着越来越远,逐渐消失在红外瞄准具里的敌机,打光了全机除尾炮塔之外其余个炮塔里所有的23mm炮弹。

根据独4团的老兵回忆,回到沧州机场之后的王德安机组,下机之后很长时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是啊,如果能将这位多次完成对我纵深侦察任务、不仅“有如神助”毫发无伤,还导致我军一架米格-17ПФ坠机的“黑蝙蝠”队长赵钦一举击毙,对“黑蝙蝠”的士气打击该有多大呢?

然而战斗就是这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赵钦死里逃生之后,立刻要求CIA方面牵头进一步研究图-4П的性能特点;此后近一年,“黑蝙蝠”大幅度减少了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侦察行动,多在华南地区飞行,以避开“空中战列舰”的锋芒,倒也算是图-4П以另一种方式成功保卫京畿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出席“黑蝙蝠”内部晚会的蒋经国和其妻蒋方良,左一为CIA在台负责人克莱恩。“黑蝙蝠”和“黑猫”所有的任务,几乎均为CIA指定

而且赵钦本人在此战后,极少亲自驾机执行进行入侵我领空的“eagle”任务,多参加在我沿海搜集电子情报的“robin”任务。过了四个月,刚熬够了一年队长职务的赵钦,便退出空军,去华航当民航机机长安安心心赚钱,我军也就没有报仇的机会。

之后,图-4П又进行了几次配合其他机种拦截P2V-7U的战斗,均未获得战果。等到“黑蝙蝠”停止进犯我东南沿海之后,图-4П也就结束了使命,恢复成轰炸机状态,虽然它们之后还要经历几回特种机改装,但那和本文就没多少关系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当然,空警-1号的诞生,确实和空军对之前打击P2V-7U战斗的经验总结有关

单刀直入,碧流河回马枪沉沙折戟

万炮齐发,城子曈口袋阵精彩绝伦

和我方史料记载的情况有所差异的是,1961年的开局,其实并不是那么不堪;因为在1月17日,人民空军就打破了P2V-7U在战斗中毫发无损的纪录。

上一回说到戴树清驾机在大陆上空执行任务的时候,在频道里听到自己分别多年老父亲的声音,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此时副驾驶李德风一边接替驾驶保证“飞安”,一边让戴树清继续听他父亲的声音聊解乡愁,落地后又帮着戴树清争辩说情,保证“绝无通共之心”,可见这李德风也算是八面玲珑之人。

1月17日这天,李德风担任机长,驾机从福建沿海低空进入大陆领空执行侦察任务。根据台湾方面记载,在飞到靠近江西的将乐地区时,机组电子官卢祖培少校监听到了我军米格-17ПФ的拦截信息,随后李德风操纵这架P2V-7U不断释放干扰箔条、多次转弯规避,但仍被米格机机炮击伤。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卢祖培赴美培训时拍摄

从下图可见,弹着点距离飞机左侧发动机舱仅有几十厘米,不过差一点就是差一点,李德风判断飞机伤势不影响飞行安全,决定继续前往重庆一带执行侦察任务。最终在历经14小时40分的飞行后,这个机组还是平安回到基地,而且特别在飞机机翼上被打出的破洞前合影留念。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劫后余生的李德风机组,李还在原照片背面写下了“九重天外庆生还”几个字,然而这12人中最后得以善终的仅有2人

然而不同于上回书里提到的空12师李顺祥击伤RB-17G一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军首次打破P2V-7U“不破金身”的这一战例,却从未见诸于我方记载。本来以为参与此战的可能是驻江西的空24师独立大队(下文将提到),但前些日子寻访空24师老前辈的时候,老前辈确认了在1月17日那天晚上,他们并未接到战斗起飞命令。

老前辈们建议我去查查,是不是高炮部队所为,但我翻了一下各地地方志之后发现:对岸战斗简报中的战斗地点——福建将乐地区当时没有高炮部队驻扎,距离最近的高炮部队是驻沙县的高炮72师第650团;且沙县比将乐更靠近海岸线,敌机不太可能飞到将乐上空,才遭到650团的打击。

再观察弹着点特征,距离镜头较近、靠近发动机舱的弹着点,上表面破口小,下表面破口大,更像是炮弹打中机翼上表面之后的效果。除非敌机进行大角度侧转,否则高射炮很难形成这种弹着效果。而根据台军战斗简报及回忆,均明确提到了“侦获米格机拦截讯息”一事,所以首次击伤P2V-7U之功,仍当属航空兵。然而因为实在缺乏更多细节,对此事我们只能姑且记载如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台军对此战的记载

1961年1月17日(农历十二月初一)夜,约19时05分许,驻惠安场站轮战的航空兵某团,获知敌机从湄洲湾附近进入我领空,正朝三明、南平一带飞行。师指挥所命令值班机起飞,追击至福建将乐时,敌李德风机组意识到已被我方跟踪,遂实施电子干扰。

由于当夜是新月,天色全黑,李德风机组持续放出的金属箔条,又形成对我机载雷达干扰,因而我机难以形成完整攻击条件,只能在盲目开炮后返航。由于敌机被击中后并未持续起火,因此,我机很可能并不知道击伤敌机情况,故而上报后也被归类为一次不成功的拦截,而被简单归档,未做进一步整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人嘛倒是被吓得不轻,所以此战过后几个月,空一格公还特地召见他们压压惊

就在老蒋接见李德风机组后不久,1961年6月,我空军召开了“波爱夫(俄文ПФ的中文音译,指米格-17ПФ)大队长、政委座谈会”,各大队正式转由航空兵师直接领导,级别从正营级提升至副团级。此前,空军又专门对去年围堵赵钦失败那场战斗中,影响高炮发挥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与雷达和探照灯部队协同的关键点进行了总结。

到了9月,空军调整组建了机动高射炮群编制,在P2V-7U重点活动区域安排多重火力网,并把后来地导部队经常运用的“近快战法”的理念运用进来,尽可能压缩打开探照灯的距离,以防止敌干扰和机动手段起作用。11月4日,“黑蝙蝠”副队长叶霖驾机恢复对华北地区侦察,虽然这次升空的米格-17ПФ和图-4П仍旧无功而返,但河北泺县的高射炮群却把该机的机翼打了个窟窿出来,初步验证了高炮打P2V-7U的可行性。

在短短两天后,叶霖带着“原班人马”驾驶着修复后的同一架P2V-7U,从群山基地起飞,准备再去东北玩儿去。然而在飞机起飞的同时,空军情报部就通过电子侦听手段获知该机起飞的消息了。一小时后,当该机距离位于大连东北方向的城子疃(1965年后更名为城子坦)炮群还有260千米时,该炮群指挥员,空军高射炮兵101师师长范振江上校下令,全体进入一等准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范振江上校着常服照片,优秀的高射炮群指挥员,需要灵活而冷静的头脑

一个下辖将近三个高射炮团的炮群,虽然火力比我军所有的图-4П捆在一起都强大,但却无法移动分毫;所以如何让狡猾的敌人钻进我们的“口袋”,是关键中的关键。尽管根据经验,敌机之前多次从这一带经过,然而如何让它正好从这个正面宽32千米,纵深3-7千米之间的阵地上路过,必须得比对手还要狡猾。否则不就辜负了在东北的寒夜里潜伏,时刻等待出击命令的上千名指战员吗?

而当叶霖机组距离我炮群前沿还有35千米的时候,范振江就命令炮群中央的雷达开始加高压对向敌机搜索。按理说,35千米加高压,这是地导部队的打法,高炮群这么干,不就等于提前暴露目标了吗?果然,叶霖驾驶P2V-7U向右转,也就是朝我高射炮群的左翼飞去,远离了火力最密集的区域。

两分钟过后,当P2V-7U飞到城子疃高射炮群左前方时,位于城子曈炮群左翼的庄河炮群按照事先约定,突然开启多部探照灯对P2V-7U大致方向搜索,叶霖吃了一惊,连忙再向左转——这就意味着,他们将以“阅兵”般的姿态,沿着一直引而不发的城子曈炮群的阵地展开方向上空通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被这一道道光芒笼罩起来的敌机,不仅将暴露在人眼之下,机组成员内心产生的恐惧感也是很大的

又是三分钟过后,此时敌机其实已经进入城子疃炮群左翼探照灯直射范围,但由于在战前动员准备中,炮群各级指战员都明确了“近快战法”(当时称“快速近战”),所以即使探照灯连连长已经下达了“各站站长掌握开灯时机,按方案自行决定照射”的口令,阵地上已经能听到正以400米高度接近的P2V-7U发出来的轰鸣声了,广袤阵地上的各探照灯站,仍然保持着绝对的冷静。

距离叶霖机组被庄河炮群的佯动欺骗,而左转飞行7分钟之后,11个灯站33具探照灯,在8秒的时间内同时完成了开灯动作,P2V-7U在光柱中已经无处可逃。此时已经不需要太多命令了,在距离叶霖机组方圆6000米范围内,来自8个高射炮连的40多门37mm和85mm高炮相继开火。22秒钟后,叶霖获得了晋升上校的资格。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空军刘亚楼司令员视察现场,这应该是比较大的那块残骸了

敌机坠落的位置,其实不太好描述,只能说最大的残骸落在了碧流河口以东300米处——当年鲁珉单机1门37mm、2门23mm航炮去撕RB-17G,都撕到得靠数手脚脑袋算人数的地步,城子疃这一仗,最小的炮都是37mm......据说,事后赶来现场的技术人员“抱怨”老范:“你们高射炮兵下手太狠了,把敌机打得太碎了,我们想研究一下它的电子战设备都费劲。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黑蝙蝠”陈列馆里放的这个盆儿,就是当地军民用叶霖那架P2V-7U的残骸打出来的纪念品之一,前两年送到对面了

怎么可能不狠呢?就在一年前的10月21日,叶霖机组在进犯华南时,躲开了我军13架次米格-17ПФ的追击和多次高炮拦截,空9师独立大队中队长张汉民上尉在追击开炮时,因眼睛被炮口焰迷盲而导致撞山牺牲。我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个让叶霖踏踏实实的当上上校的机会呢?

无论如何,“海王星”之“谜”,已经由英雄的地面防空兵部队率先解开了。航空兵部队的解谜时刻,也将由另一群英雄们开创......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本文标题: 打击“黑蝙蝠中队”战斗中的人民空军“空中战列舰”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military/info/43346832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澳大麦遭中方反制后找印度接盘,莫迪收到最后通牒:敢买就推翻你
据外媒本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迎来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丰收季,但是农民们却愁眉不展,由于遭到反制,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受阻,大丰收反而成了负担,上千万吨大麦如何出手成了一个大难题。由于始终没有转机,并且澳大利亚的操作越来越让人迷惑,大麦出口不得不另
标签印度,莫迪,澳大利亚,大麦,农民,出口
岛国航空工业的七款产品(四):川崎C1,C2运输机
自1954年成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空中运输和投送力量是48架C-46运输机,这些飞机是二战后美国的剩余物资。到了60年代,这批飞机已经普遍老化,难堪重负。 C-46突击队员(Commando)是美国柯蒂斯公司研制的双发运输机,1940年
标签日本航空自卫队,川崎,军用运输机,主起落架,日本_军事,c-46
印度官员阴谋曝光:开闸放洪淹死邻国边境平民,恶毒手段人神共愤
自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立法取缔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以来,印巴冲突达到顶峰。与以往不同的是,最近的冲突不仅涉及军事层面,还涉及到外交、基础建设层面的冲突。 印度开闸放洪阴谋败露 印度媒体《欧亚时报》于12月6日揭露了印度当局的一大阴谋:在印巴
标签印度_时政,纳伦德拉·莫迪,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_时政,边境
一场闹剧!美国波兰军演变群殴,多名波兰士兵因此受伤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各国间的军力水平和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经常举行联合军演便对各国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了。毕竟,只有在不断的接触和竞争中,军事水平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故而,一直以来,个军事大国对各类军事演习,也
标签波兰_军事,美国_军事,军演,军事力量,美军
俄罗斯无视日本,大批先进武器部署北方四岛,安倍谈30次都没用
北方四岛一直是日本与俄罗斯的争议地区。由于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北方四岛一直是俄罗斯占据主动。俄罗斯经济早已与美国脱钩,又有核武器坐镇,普京基本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用考虑西方的反应。最近俄罗斯打破常规,在北方四岛部署了先进的武
标签北方四岛,俄罗斯_军事,日本_军事,俄军
副司令不幸殉职,710万人备受折磨,联合国警告:之后恐怕更糟糕
东盟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而越南作为中坚力量,充分享受到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益处。在得到不少好处后,越南政府近年来的不少动作都十分“出格”,已经背离当初东盟强调“经贸合作”的初衷,甚至极有可能为该组织埋下长久祸患,即便如此,越南仍旧不以
标签越南_社会,联合国,东盟,美国_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