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霄羽
朝战结束后不久,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了志愿军英雄榜,排在前三名的是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这三位英雄的事迹因为写进了小学课本所以在中国家喻户晓。
排在第四位的曹玉海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就要低很多了。但说起这位「钢铁营长」的事迹,足以感天动地。英雄,是不该被遗忘的。
军里的决心是「一定要守住」
1951年1月25日起,汉江南岸的每一寸土地都反复遭受炮火的蹂躏。坚守在这里的志愿军38军,正在经受他们自成军以来最为残酷的考验。
第四次战役的发动,原本就是勉强的。第一批入朝作战的6个军,一刻没停地连打了三个战役,减员严重、粮弹两缺。像这样持续失血的部队,如果不及时休整止损,继续投入作战,会大伤元气。
但精明的对手是不会给他的敌人休整的时机的。美军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强令士气不振的联合国军立即发起进攻,一场代号为「撕裂者行动」的大规模反击让攻克汉城之后形势大好的志愿军顿时感到了巨大压力。
后撤是政治上不允许的,困难再大也要硬着头皮去顶。彭德怀的打算是在东线集中兵力,通过局部攻势的胜利打退敌军的全面攻势,尽可能稳定现有的战线。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在东线必须集中志愿军4个军的兵力。
这样一来,能用于西线承担阻击任务的部队就只有2个军了,而他们要面对的是美军5个师、英军1个旅、韩军2个师。至于火力上的差距,至少也在百倍以上。
第二次战役中神速穿插立下大功的「万岁军」38军,这一次被派到了西线,和50军一起奉命背靠汉江死守防线。38军素来以擅长攻坚和野战闻名,很少担负阻击任务,像这样全军参与的大规模防御作战还是第一次。
战斗的残酷前所未有,依托野战防御工事的志愿军部队在联合国军不计成本的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一个个阵地在官兵全部阵亡后失守。当美军攻下了114师两个营驻守的岩月山后,由342团1营防守的350.3高地顿时三面临敌,处境十分险恶。
350.3高地此时已成为核心阵地,得失关系全局。38军副军长江拥辉把1营长曹玉海叫来当面部署任务,明着说「敌人会豁出老本来攻你们的」,但也表明了「一定要守住」。
作为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曹玉海是公认的38军最能打仗的营长。江拥辉早就认识这个瘦瘦高高的山东男人,而且经常听114师师长翟讲到他的故事。当着军长的面,曹玉海说自己「见了敌人就眼红」,他眼中的美军「不过是飞机、大炮、坦克多一点而已」。
曹玉海和他的1营所面对的,是被称作「华盛顿开国师」的美军王牌骑1师。在7天7夜的血战中,1营打退了美军上百次进攻,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则是全营包括勤杂人员在内所剩无几。
2月12日拂晓,美军出动24架飞机对350.3高地轮番轰炸,步兵在50辆坦克和50门大口径榴弹炮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2连打到最后只剩下4名战士,这意味着坚守主峰的3连开始直面敌军。曹玉海把营指挥部设在了3连的主峰阵地上,他要破釜沉舟了。
1营的最后时刻到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声在阵地上激荡,全营决心血战到底。
死了我也恋着她
曹玉海原本是不应该卷入这场战争的,他的人生前景,曾无比美好。1949年6月,26岁的曹玉海在宜昌强渡长江时负了重伤,这是这位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立功7次的战斗模范入伍6年来第三次负伤。他弹痕累累的身体更加虚弱,组织上为他着想,让他转业,随即担任了武汉监狱第一任监狱长。
在武汉东湖疗养院养伤期间,曹玉海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他和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护士相爱了。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是该享受美好的生活了。
就在他们筹备婚礼的时刻,曹玉海从广播里听到了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不久,他听说自己的老部队38军结束了剿匪的任务紧急向北开进。军人的敏感性让他产生了清晰的直觉——要打仗了,部队还需要我这个老兵。
曹玉海居然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队,师长翟仲禹劝他不要回来,一是因为身体不好,二是因为他在地方上已经是县团级干部了。但经不住曹玉海一再要求,经军、师首长与地方领导交涉后,他终于回到了部队。
即将离开武汉时,未婚妻提出了结婚的请求。曹玉海没有答应她,并劝她不要等他。看着恋人那悲伤的神情,曹玉海说:「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敌人要剥夺我们的幸福,我不能有别的选择。」
姑娘默默无言,泪珠潸然而下。回到家里,姑娘给为曹玉海绣了一对枕套,让他带在身边。洁白的枕套上绣着四个字:永不变心。
部队登上火车,向着遥远的北方开去。在漫长的行程中,曹玉海时不时拿出未婚妻的照片看。战友问他为什么不结了婚再走,他说万一死了就对不住人家了。战友开玩笑说你可能不太喜欢她,曹玉海一脸严肃地说:「死了我也恋着她!」
离开了心爱的恋人,走上九死一生的战场,曹玉海带领全营官兵创造了一个个战场奇迹。
第一次战役,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熙川檀峰地界,1营全歼韩军第6师19联队,创造了志愿军以一个营歼敌一个营的模范战例;第二次战役,1营采用拿手的迂回穿插战术,一举拿下土耳其旅一个加强营把守的阳站,歼敌600多人。
第三次战役,1营在冰天雪地强渡汉江,插入敌人腹地40多公里,歼灭美军330人,缴获大炮40门,汽车30辆。也正是在这一战之后,1营获得了「钢铁1营」的美誉。
到了第四次战役,已经减员近1/3的38军头顶「万岁军」的光环血战汉江南岸,1营于2月7日走上了血与火交织的350.3高地。美军死活想不明白的是,眼前这座小小的山头每天要承受数万发炮弹的轰击,炙热的火力足以融化钢铁,却自始至终融化不了这些中国士兵的血肉之躯。
俺没给她丢脸
2月12日下午14时,经历了7天恶战的1营到了最后关头,全营仅剩39人。
蜂拥而上的敌人包围了营部,曹玉海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电话里给团长孙洪道做最后的诀别。孙团长急得大叫:「实在不行就下来,等天黑了反击,千万不要蛮干!」
曹玉海扔下电话,操起枪冲出指挥部,身先士卒向敌人发起反击。在一连打到数个敌人后,两颗M-1半自动步枪的子弹分别击中了曹玉海的头部和腹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身边的战友说了最后一句话:「一定要守住阵地,有机会告诉俺嫂子,俺没给她丢脸!」
自小就是孤儿的曹玉海是被寡嫂养大的,当初参加八路军的时候,嫂子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给他装上,吩咐他「到了部队好好干,给咱曹家争光」。曹玉海没有辜负嫂子的期待,他不仅为山东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的老曹家争了光,更为全体中国人争了光。
曹玉海牺牲了,孙洪道在指挥部嚎啕大哭。所剩无几的战士们继续战斗,27岁的1营教导员方新带着最后4名战士也爬上了高地。在此之前,方新在电话中给团长说:「我向党保证,全营血战到底!」
营长牺牲了,不能再失去教导员了,否则今后兵谁来带?1营不能不留下一点种子啊。从团长到战士,都近乎哀求地让方新撤下阵地。这位全师最年轻的营级干部对此充耳不闻,从上阵地那一刻起他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战士们全部伤亡,敌人拥了上来。方新抱起最后一枚迫击炮弹,拉开保险,拖着被炸伤的左腿冲入敌群。随着一道橙红色的火光闪过,方新和十几个美国大兵同归于尽。
还剩下一口气的战士们仍在拼死抵抗,每人只剩下5发枪弹和3枚手榴弹,阵地危在旦夕。等到前来增援的师警卫连终于突破美军炮火封锁赶到阵地时,1营只剩下了连长赵连山和副班长刘占清两个浑身是血的伤员坚守着阵地。
在气壮山河的350.3高地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4师342团1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守住了阵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全营最终只有两人活了下来,但在他们坚守的战地前,留下了680具美国大兵的尸体。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营级建制消灭美军数量最多的一次。
1951年6月25日,志愿军总部授予1营「抗美援朝英雄营」称号,这也是志愿军百万大军中唯一获此荣誉的部队。曹玉海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方新被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战斗结束后,在整理曹玉海的遗物时,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了那件绣花枕套。洁白的机织布已被鲜血染得通红。部队给他的未婚妻通了信,告诉了她曹玉海牺牲的消息。姑娘在回信中说:「我因有这样的爱人而自豪,我要永远不愧为她的爱人……我坚决要求到朝鲜前线去……」
多年来,这面鲜血染红的绣花枕套就成了342团团史馆的「镇馆之宝」。每年到了6月25日,团里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官兵们在团史馆里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面对「抗美援朝英雄营」的旗帜和那件绣花枕套宣誓。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英雄部队的传人在强国兴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愿英烈们永垂不朽,永远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