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是體檢不到位嗎?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

2025年5月18日,美國前總統拜登的辦公室發布消息,拜登被確診患有惡性前列腺癌。拜登擔任總統時創了美國最高齡總統的紀錄,他的年齡以及基於年齡的身體健康質疑也伴隨着他失敗的競選連任嘗試。

如今拜登突然確診前列腺癌,還已經轉移,自然引發了很多人的疑惑:拜登不是每年都做體檢嗎?之前的體檢怎么沒查出癌症?癌症發展不是需要時間的嗎?一發現就已擴散是否意味着之前檢查有問題?

我們先整理一下目前公布出來的拜登總統前列腺癌診斷情況:

這事最早可追溯到5月13日,當天美國媒體報道,也獲得拜登的發言人證實,在常規體檢中,醫生發現拜登的前列腺有一個小腫塊(small nodule),需要進一步檢查:

5月18日,拜登辦公室公布基於後續檢查,醫生確定拜登是得了前列腺癌,而且屬於惡性類型。拜登辦公室的這個聲明里,我們還能了解上周拜登檢查前列腺的一點背景,是尿路症狀加重(increasing urinary symptoms)。

根據CDC數據,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里除了非黑素瘤類型的皮膚癌外,第二常見的癌症,2021年,每十萬男性中有586例。前列腺癌最主要的一個風險因素是年齡,52%確診於55-69歲,70歲以上確診占比42%。

拜登已經82歲,遇到前列腺癌並非不可思議。另外,前列腺癌不是一個很容易發現的疾病,從症狀上來說,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不會察覺明顯異常。像泌尿問題這種常見症狀,在前列腺癌高發人群——上了年紀的男人里實在太普遍了,很多人也不會注意到。

從聲明來看,拜登是注意到泌尿問題的症狀加重,去做體檢,發現得了前列腺癌,這可以說是比較常規的發現方式。

聲明里關於拜登的前列腺癌,還有兩個關鍵信息,一個是惡性程度,Gleason分數是9,存在骨轉移,確實是惡性前列腺癌。

Gleason分數是前列腺癌組織活檢時依據細胞形態——也就是癌變嚴重程度做的評分。前列腺組織活檢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活檢切下來的組織對顯微鏡來說那是很大一片了,所以可以有很多個視野,不同視野里細胞形態可能也不一樣。

Gleason分數的基礎是對每個視野里細胞癌變狀態評分,1分是看上去像正常細胞,2-4是越來越不像正常細胞,5那完全就是癌細胞的樣子。病理醫生把一位患者活檢里最有代表性的兩個視野評分相加,就是Gleason分數。這個分數系統里,6分意味着腫瘤細胞看着挺像正常細胞,會是生長速度緩慢的類型;7分是還有點像正常細胞,風險居中;8分以上就是高風險,癌細胞生長速度可能更快,也有更大概率轉移到其它組織。

拜登的Gleason分數是9,加上已經確定有骨轉移,確如聲明所言,遇到了惡性前列腺癌。

這里可能就有人會質疑了,拜登不是在總統時每年做體檢嗎?怎么之前沒查出來?不能趕在早期就查出來嗎?

其實前列腺癌目前沒有很好的篩查方式。

美國預防疾病工作組當下對前列腺癌篩查的推薦是55-69歲,依據家族史等因素,和醫生商量是否要篩查,70歲以上不建議篩查:

注意即便是可以與醫生商議是否要篩查的55-69歲年齡段,支持篩查的證據級別也很弱,只有C。

有些人可能會奇怪,不是有個PSA檢查,抽血一查,PSA高了就是前列腺癌?

還真沒那么簡單。PSA等癌症抗原檢測是最受誤解的醫學檢測之一。很多人一看這些名字都叫癌症抗原,一查這個不就是查癌症嗎?但以PSA為例,不少沒有前列腺癌的人也會查出PSA升高,而另外一些真的有前列腺癌的人,PSA也可能是正常的。

不普遍推薦基於PSA的前列腺癌篩查,一方面正是由於上述假陽性假陰性可能帶來困擾。另一方面,大多數前列腺癌生長緩慢,大規模篩查反而會帶來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潛在傷害。

美國與歐洲都做過前列腺癌篩查的大規模試驗,沒發現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前列腺癌早篩可以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

由於拜登的年齡,他屬於不推薦做前列腺癌篩查的人,因此,不存在體檢漏了。而且也如前面說的,他注意到身體變化去檢查,查出是前列腺癌,是比較常規的情況。

說到80多歲老男人得前列腺癌,十幾年前還有一個著名案例:

2012年,當年“年僅”81歲的巴菲特也確診前列腺癌,他是醫生通過PSA水平增高推測,接下來做組織活檢,發現患有早期前列腺癌。巴菲特也做了相關治療(放療)。

可巴菲特的前列腺癌處理過程在醫學上爭議很大。哈佛醫學院的泌尿系統癌症專家Garnick醫生就指出PSA檢測在這里導致了一系列不必要的診斷治療。前列腺癌整體生長緩慢,巴菲特81歲高齡,由於做了PSA檢測,明明沒有轉移性癌症,還去做活檢,風險大於收益——當時匹茨堡大學醫學院的一位前列腺癌專家在網上評價如果自己的住院醫給一個81歲非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老頭做活檢,他一定把這住院醫就地開除。

巴菲特都可以采用觀察的手段,因為要考慮像他采用的常見治療方式放療,還是有副作用的。對於生長緩慢的早期前列腺癌,那么一把年紀了,積極治療未必是正確的選擇,可以定期檢查着,依據情況變化再決定是否治療。

回到拜登,他檢測出來已經是出現骨轉移的惡性癌症了,這是否是沒有早篩的遺憾呢?其實新聞稿里提到的第二點關鍵病情信息就是他的前列腺癌對激素治療敏感。

有些前列腺癌細胞依賴雄性激素才能生長,也就是對激素敏感。對這種前列腺癌,如果已經發生轉移,拜登就是如此,雖然無法治愈,但通過激素阻斷與化療,也能獲得較長的生存時間,中位生存時間在5-6年,也就是一半患者在5-6年後仍然存活。

只是前列腺癌細胞很“聰明”,切斷激素供給後最終會進化到不依賴激素也能活的程度,那時就是激素不敏感,或是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了,預後更差。可即便如此,現在也有更新的治療手段在改善治療。比如一種名叫Pluvicto(分子Lu-PSMA-617)的新葯,把放療葯物鏈接到靶向前列腺癌細胞的分子上,在臨床試驗里展示了非常好的效果。

拜登已經82歲,雖然確診癌症在惡性階段並非理想,但綜合前列腺癌的整體治療情況,他仍然可以有多年充滿意義的生命。

最後,拜登多年來一直不遺余力推動癌症研究,包括他主導的Cancer Moonshot。奧巴馬在拜登確診前列腺癌的消息公布後就在社交媒體上提到“沒有人比拜登為找尋癌症治療突破做得更多”:

這並不誇張,更值得尊敬。

訂閱關注防失聯

前沿醫葯,請關注

參考資料

https://www.cnn.com/2025/05/18/politics/joe-biden-prostate-cancer

本文標題: 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是體檢不到位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kepu/info/61883799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半夜被手麻醒?可能是這種疾病
手麻,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的情況。 有時候,一天工作勞累後引起的手麻,通常是局部軟組織勞損引起,休息後很快就會好轉,對日常生活也沒有明顯的影響;但也有時候,手麻卻成了健康生活路上的絆腳石。 這磨人的手麻,究竟對應着什么疾病? 太長不看版
标签
嘉陵江大魚成群曬背,男子驚呼全是“50斤”巨物!網友:要忍住!
信息來源於@小斑馬,南方農業,上海魚類志,《中國淡水漁業史》。 男子偶遇嘉陵江大魚成群曬背2025年5月5日,IP地址為四川的博主@小斑馬,發布了一則自己在嘉陵江某水電站閘口看到的震撼場景,配文是:“快來爆你們的桿吧!” 視頻是俯視角的,博
标签
協和的4+4被質疑,成為一名民間中醫的標准之低卻無人問津
近日,北京協和醫學院的“4+4”臨床醫學博士培養模式因一起桃色丑聞被推上風口浪尖。當事醫生董襲瑩從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本科“跨界”四年速成醫學博士的履歷,讓公眾對這套“精英通道”的公平性與專業性產生強烈質疑。 然而,在這場輿論風暴的另外一面,
标签
經常接吻的人,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最後1個意想不到!
從小時候和父母看電視劇時,最不敢看卻又最想看的橋段,到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的那種悸動,也許這就是初戀給我們留下的最美好的印跡。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回想下上一次你參加婚禮吧,在此起彼伏的“親一個”的聲
标签
美國總統每年都體檢,為什么沒查出拜登的前列腺癌?
當地時間5月18日,前總統小約瑟夫·拜登(Joseph R. Biden Jr.)的辦公室發布聲明,拜登因為泌尿系統症狀就診後,被診斷出患有一種侵襲性前列腺癌,癌症已經擴散到他的骨骼,但似乎對激素敏感,他和家人正在與醫生確定治療方案。 拜登
标签
尋找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
早期的地球是一個充滿巨獸的世界。有2.5米長的千足蟲、翼展11米的風神翼龍和重量超過1噸的蛇。但是,如果你要找的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那么有人會告訴你,你不必回到過去。現在的藍鯨,長度達到30米,重量達到199噸,在超過5億年的動物進化史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