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罕見五月跌破10度,大范圍炎熱已啟動,專家:雨季等季風爆發

一、華南罕見回冷,廣東連山創紀錄

在5月這個已邁入初夏的時節,冷空氣卻突然來了一次不合時宜的回馬槍。5月12日凌晨,一股罕見強度的冷空氣深入江南、華南,不僅令剛經歷完暴雨的地區迅速轉涼,還在多個南方城市刷新了歷史同期低溫紀錄。尤其是在內陸山區,降溫幅度之猛、持續時間之短都堪稱少見。

根據實測數據,廣東和廣西北部一些縣市在12日清晨氣溫竟跌破10℃,其中廣東連山更是測得當地有觀測記錄以來,上半年最遲出現個位數氣溫的日子,打破了此前1990年5月5日的紀錄。而福建光澤縣的最低氣溫也低至7.7℃,在南方濕熱常見的五月,這種春寒料峭的天氣極不尋常。與此同時,合肥、武漢、成都等省會城市的國家氣象站記錄的最低氣溫均在13℃上下,廣州也一度跌至15℃,比起往年同期偏低不少。

盡管早晨寒意十足,太陽一出來氣溫便迅速攀升,午後甚至逼近30℃。例如廣州當天中午氣溫接近29℃,南方不少地方從清晨的春寒一路跳升至中午的初夏,日溫差超過15度,儼然呈現“春如四季”的極端體感。這類倒春寒式的極端日變溫,在南方5月中旬出現實屬罕見。

二、北方干熱啟動,35℃線正在擴張

與華南的清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方正被干熱氣團牢牢控制。從華北平原到黃淮地區,近期氣溫持續居高不下,炎熱程度不斷升級。尤其是在太行山、泰山一帶的背風坡地帶,夜間下沉氣流增強,氣溫根本降不下來,出現了“晝夜高溫”的現象。

例如,5月12日清晨,濟南最低氣溫竟高達22℃,比一些南方沿海城市還要溫暖。而河南林州更是突破24.3℃,一度高於同日的海口市最低溫度。這類“夜間不降溫”情況,正是干熱氣團持續活躍的典型表現。白天氣溫更是直線上升,河北、河南、山東一帶多地氣溫突破33℃,部分城市更接近35℃高溫線,預示着一輪新的大范圍高溫過程即將展開。

根據趨勢分析,隨着冷空氣勢力逐步減弱、退出中東部,5月13日前後,中原和華北多地將迎來大范圍35℃以上高溫天氣。干熱氣團繼續發展下去,不僅造成空氣干燥、火險等級升高,也容易引發農業灌溉壓力和城市熱島效應。對市民生活與出行,也提出了防曬補水、避暑防暑的新挑戰。

三、夏季風爆發臨近,濕熱轉折即將到來

在冷空氣殘余影響下,華南地區目前雖已升溫至30℃左右,但相對濕度仍處於罕見的低位。5月12日下午,廣州的相對濕度僅29%,南寧更低至24%。這樣的干燥空氣在5月南方極為少見,因為通常這個時期已是“龍舟水”的前奏階段,空氣濕度應是逐步上升才對。

不過,這種晴朗干熱的局面並不會持續太久。根據超級計算機分析來看的話,5月13日之後,隨着冷空氣遠離,華南氣溫將全面回升,不僅白天氣溫進一步升高,濕度也將隨之明顯增強。高溫疊加高濕,又悶又熱的夏季體感即將上線。從體感溫度來看,將比單純的30℃還要難受許多。更重要的是,最新超級計算機模擬顯示,5月20日前後,影響華南氣候格局的關鍵因素——南海西南季風可能將首次爆發。如果預測成真,將帶來一次關鍵性的氣候轉折。因為無論是華南的“龍舟水”,還是江南的“梅雨季”,其爆發與持續,都直接取決於南海季風的強弱與時間點。

副熱帶高壓也在不斷增強並向北抬頭,一旦季風與副高形成穩定互動格局,來自印度洋和南海的大量水汽將被源源不斷輸送到南方地區。雨帶將迅速抬北、延展,屆時不只是零星陣雨,而是具備持續性與強度的典型梅雨或龍舟水過程,部分地區還可能面臨階段性暴雨風險。各位朋友應當把握當前清爽干燥天氣適當出行、通風防潮;也應提早為濕熱上線做准備,尤其關注空調清潔、防曬物品補給,為即將到來的夏季主汛期打好前戰。

本文標題: 華南罕見五月跌破10度,大范圍炎熱已啟動,專家:雨季等季風爆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kepu/info/61882711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湖北男子釣到比人高的巨魚,背着走累得喘氣,網友:能炫耀三輩子
信息來源於@漁樂兵哥(釣魚大師榜),大口鯰吧,畜牧水產志,浙江海洋大學學報,鯰魚、鱸魚養殖實用技術。 湖北男子釣到比人高的巨魚2025年5月2日,IP地址為湖北的博主@漁樂兵哥(釣魚大師榜)發布了一則視頻,該視頻展示的是他看到的一位釣友的漁
标签
中山大學研究揭示:補充這種物質可改善睾丸衰老
01在2025年5月7日,中山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萊迪希細胞中酮體生成受損推動睾丸衰老》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聚焦於酮體生成在睾丸間質細胞老化過程中的作用,並提出了
标签
科學煉金術: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鉛瞬間變成了黃金
幾個世紀前,據說煉金術的一個分支 —— 點金術(chrysopoeia)探索了將普遍存在的賤金屬轉化為貴金屬的可能性。早期的實踐者從來沒有成功過,但在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研究大爆炸後出現的條件時,科學家們似乎已經把鉛變成了金 ——
标签
為什么小時候的童謠,現在聽起來這么恐怖?
【寫在最後】 · 在記錄我國古代讖謠方面,明人楊慎所撰《古今風謠》與清人杜文瀾輯錄的《古謠諺》保存最為完備。典型如晉元帝時期流傳的"長干巷,巷長干,今年殺郎君(影射司馬元顯),明年殺諸桓",精准預言桓玄篡位事件;另有暗指李煜
标签
魔鬼魚“上班吃同事”,海洋館:吃飼料時誤食,館內按照魚類習性混養
5月10日,一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在深圳觀瀾海洋世界拍攝的視頻。 視頻中,一條魔鬼魚闖入正在向左側游動的魚群,吞食了一條小黃魚。有網友戲稱“魔鬼魚上班時間吃同事”,也有網友指出,魔鬼魚吞食其他魚類的新聞並不少見,由此對這兩種魚是否適合混養
标签
物理學家成功將鉛變成黃金,三年產出29萬億分之1克;復旦獲寧德時代價值10億元巨額捐贈 | 科研圈日報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 這里 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雙叒叕變了!如果不想錯過更及時、更優質的學術資訊,別忘了點擊右下角的“”和“”,科研圈日報每個工作日與你相見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