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後】
· 在記錄我國古代讖謠方面,明人楊慎所撰《古今風謠》與清人杜文瀾輯錄的《古謠諺》保存最為完備。典型如晉元帝時期流傳的"長干巷,巷長干,今年殺郎君(影射司馬元顯),明年殺諸桓",精准預言桓玄篡位事件;另有暗指李煜命運的讖謠"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以隱語形式預示南唐國祚終結。
· 韓國作曲家尹克榮1924年以姐夫離世為創作背景譜寫童謠《半月》,既抒發至親永訣的孤寂,更交織着日據時期朝鮮民眾國權淪喪的集體悲鳴。1950年該作品經譯介傳入中國,演化為家喻戶曉的《小白船》。
參考文獻
[1]《隱喻敘事與恐怖藝術———文化人類學視角下的鵝媽媽童謠》,趙躍,民俗研究
[2] 奚金才、林懷滿 《論古代謠言的價值及官府治理》
[3] 4 fun facts about Mother Goose︱Blanche Fisher Wright[3] Was there a real Mother Goose? ︱LAURA SCHUMM
[4] 王戡 《古代皇權對謠言的封堵與利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較高端人類(ID:xinji656),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