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所有有关于标签辽国的老资料
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漠北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外,已经占据漠北原辽国西北路招讨司辖地休养生息了七年之久的前辽国皇族耶律大石,在暗暗积蓄实力、获得了大批粮秣士卒的补充之后,按照契丹传统杀青牛、白马以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起兵向西,走上了开拓疆土,建立政权,以重建大辽的征程。经过一年左右的征战,耶律大石获得西域各部族的拥戴,又扩充了辖地的领民户数,所控制的疆域东起
引言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送子由使契丹》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在宋朝,辽国、西夏、金国等少数民族先后崛起,而在这些民族中,契丹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最鼎盛时占据了半壁江山。北宋才建立时,军力还比较强盛,发动了数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不过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就与辽国签
1971年,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富屯乡龙岗子村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深挖洞搞防空的运动,竟然无意间挖出来十几个墓穴。惊讶之下,他们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考古专家闻讯第一时间赶来了现场,之后,根据部分残破的文物得知这里是辽代墓穴,因为现场破坏严重,具体是谁的墓穴一时还下不了定论。 回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这里是辽代皇帝墓穴不假,而且还埋了四个皇帝一个太后,而这个太后不是一般的人,是和武则天
引言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历史人物在正史也野史中的记载并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很多听书和段子,为了让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便会将他们的事迹编织的更为夸张,甚至杜撰一些从未有过的事迹,令人匪夷所思。 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开国名将,是民族大英雄,亦是忠肝义胆的大豪杰。但事实上,他非但不是民族英雄,其所作所为还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出现。为何这么说呢? 半吊子的外交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就是“唐宋元明清”。实际上,在有的时间点上,并不是只存在一个朝代,就好比宋朝,在宋朝时期,还有金国和辽国的存在,很多人视这两个国家是化外蛮夷之人,实际上金国也好,辽国也罢,在现在看来都是中国人。 那么古时候的辽国和金国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先说说辽国,辽国是契丹族创立的封建王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同时辽国也是除了清朝以外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异族政权。而关于辽
刚写了篇关于宋金唐岛之战的文章,话说回来相比起宋金之间,其实宋辽的争端更为持久,这个辽正是标题中所说的契丹。可能不少人知道,中国在国外曾有个名字就叫契丹。 为何会被这么叫?因为西方,包括中亚、西亚一些国家只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强大的帝国,恰逢辽国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因此他们误以为东方的强大帝国正是契丹,因此有了这么个错误的认知。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辽国的确很强。 很多人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很多时候搞
《宋史》:“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尽管在中国,汉族的人口最多,但我们也同样尊重每一个拥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尊重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风土人情,也同样尊重他们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变化,
从夏朝开始,如果将那些政权分割的时代只算做一个总体,比如说三国、比如说五代十国、比如说南北朝,那么中国古代从奴隶制到封建社会,共有20个朝代。 在这20个朝代中,很多重要文物、典籍、文化传承,都随着时间的发展,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我们现在所只晓得所谓历史,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是没有历史传承,那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没有办法聚起民族凝聚力。 这就是为何国家如此重视考古,重视文物,
1117年冬,黑龙江省依兰县,零下35摄氏度,北风呼啸,飞沙走石、滴水成冰,暮色中,只见一座黑黝黝的小土山,荒草瑟瑟摇曳,乱石黯然失色。被俘的宋徽宗赵佶再一次爬上小土山,登高南望。 小土山低矮,望不到遥远的旧都开封,望不见繁华的新都杭州。面对怪石和衰草,他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世界上最强大的宋国,就这样败亡在他的手中,而且,他也将孤独地死在这荒凉的地方。 拥有1亿人口的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几千年中,我们创造了很多非常辉煌的文明历史,但是发生过不少让国人不堪回首的耻辱性事件,其中这7大耻辱性事件最让国人难以释怀。 一、五胡乱华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本应该进入一个稳定的恢复期,但可惜,司马炎去世时,将皇位传给了司马衷。司马衷智力低下,没有能力控制朝堂,权力落在了贾南风之手。贾南风为非作歹,恶事做尽,她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势,杀了太子司马遹。这引起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古人素来追求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贫富分化非常严重,经常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尤其是上流社会的统治者阶层,他们生活无比奢侈,一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也会以权谋私,自古以来清官一直都是凤毛麟角,所以让流芳百世。 一、辽国宰相张俭深受百姓爱戴。 在古代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够坐到这个位置已经位极人臣,权势显赫,会有无数人巴结讨好,手中掌握着整个国家的
古代拉人陪葬的做法非常残忍野蛮,但它却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屡禁不改。皇帝或者贵族死后,经常让自己的妻妾陪葬,把她们带到地下去陪自己。但这还不算最奇葩的,最奇葩的莫过于让大臣陪葬。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它真就发生了。 制造这场陪葬的是一个很彪悍的女人,彪悍程度完全不输武则天,她就是辽国的述律平。述律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在14岁那年就嫁给了耶律阿保机,两人是姑表兄妹。婚后,述律平靠着自己的手腕帮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文化下相互融合的国家,然而现在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却没有曾经称雄中国大半个北方的契丹族。那个曾经鼎盛时期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契丹族在其王朝衰败之后走向了哪里?为何如今我国境内没有了契丹人的踪迹? 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方,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一头得了灵气的青牛在河边悠闲的吃草,春风满面,白云飘飘,忽然对面来了一位骑着白马的仙女。这位仙女在邂逅了这头英俊的青牛之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张图:同样是猫被人从大火中救出,丹麦的猫表现得柔弱可怜,让人想要呵护;俄罗斯的猫却一副“炸毛”的模样,仿佛在怒声质问:谁点的火?于是网友们纷纷调侃:不愧是“战斗民族”的猫。 “战斗民族”这一说法主要是在国内流行,没有其他语种如此称呼俄罗斯人。由于文化环境不同,曾经有一个叫尤莉娅·叶普法诺娃的俄罗斯学生表示,自己首次听到这个称呼时还以为它代表凶悍与侵略。 其实对中国人而言,这
在古代社会,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一度遥遥领先,曾经多次向外扩展疆域,一度打到了欧洲境内。说起征讨欧洲,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成吉思汗铁木真,但其实在成吉思汗前,还有一位皇帝,才最令当时的欧洲人害怕。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异族大一统王朝,一个是比较知名的清朝,是金国女真族建立的;另一个相比清朝要默默无闻一些,那就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元朝虽然短命,但元朝的时候,我国的疆域面积却是最大最辽阔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我国曾涌现出多少的传奇女子,巾帼英雄花木兰,历史第一位皇后吕后,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等等,她们有着不输男人的气概与才华。这几位女子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但在这里,要聊的女子是辽国的开国皇后,她才德兼备,然而最后的归宿却是在牢笼之中。 这位女子便是辽国开朝君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在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落的过程中,述律平紧紧地跟随在阿保机的身边
要说民间最耳熟能详的辽国历史人物,恐怕非杨家将故事中的萧太后莫属了。这位女强人摄政期间,重用各族大臣,数败宋军,签订澶渊之盟,将辽国的国力推向鼎盛。 萧太后如此出名,收藏界当然对与她有关的藏品趋之若鹜。所以,近年来萧太后墓中出土了一件价值34亿的黄金寿衣的消息,名人效应之下着实让很多人大感兴趣。 为什么盗墓贼没有拿走她的寿衣呢?想看寿衣拍卖记录或者听盗墓奇幻故事的朋友,这回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黄
宋朝一向被称为弱宋,这是因为宋朝一直没有完成真正的大一统,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和定难五洲分别处于辽国和西夏治下,北宋一直没能收复,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且宋朝两次被异族所灭,似乎对外战争一直没有辉煌过。因此,历史上的北宋和辽国虽然有过几次和亲的提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结义兄弟相称即可,加深血脉上的联系就算了,双方都不放心对方,即使辽国被金国打得快灭亡时,都没有提过以和亲的方式拉拢北宋,宁亡国不毁立国根基。
这并奇怪,因为辽国十分强大。在其大兵压境,兵锋直指东京,大宋王朝危如垒卵,而宋军又兵无战心将乏斗志,朝廷大臣主张南迁避敌之际,唯有宋真宗御驾亲征,或许能为大宋王朝赢得一线生机! 1.辽军直指东京,宋真宗必须御驾亲征 因此,参知政事寇准才会力排斥众议,竭力鼓励宋真宗御驾亲征。 此外,尽管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似乎在公元1004年,出兵之后,军事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却未夺取沿途宋朝的重要城
幸运的是,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进步,许多在历史长河中不慎遗失的“记忆”再次被拾起,1985年我国考古人员通过在内蒙古发现的一座古墓,还原了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记忆”。这座墓是一座辽国古墓,从规格来看很有可能是辽国皇家陵墓,墓里葬的只是一对相互依偎的男女,然而如此简单的墓穴,却让无数闻讯赶来的考古专家为之狂喜,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这首《国风·邶风·燕燕》是我国有史可循以来最早的送别诗,大意是兄长在送别远嫁的妹妹。与普通人家嫁女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哭泣,甚至眼中的期盼比不舍还要多些。982年,辽景宗和萧绰及他们的长子耶律隆绪外出游猎,不料景宗突然发病,当场死亡,死前留有遗命“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一门中出了一位太后一位皇后一位驸马,萧绰家族成为当仁不让的当朝第一高门。
北宋时,辽国是北方的强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宋末期北宋与辽国之争的根本原因。说起这童贯,那绝对是北宋末期的狠角色。为了顺利挑起战争打消宋徽宗的顾虑,童贯不但引荐了一名来自燕地的人才马植,还献上了“联金灭辽”的“良策”。更何况,童贯所说的“燕地百姓如何如何希望回归北宋”,只不过是一句虚言罢了。在解决掉辽国后,金国立即调转马头强攻北宋,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了北宋。若非如此,北宋也不至于在短短数年内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