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根本”,伤于哪位皇帝之手?自他之后,明朝再无回天无力了

其实,说到明朝为何灭亡?大家更喜欢用《明史·神宗本纪》中“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句话作为结论。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还要从万历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伤”到明朝的“根本”来分析。

万历之所以常被后人“评点”,主要在于两件事:

第一件是其“怠政”;

第二件是其“立储”。

这两件事情都冲犯了当时对“帝王”的评判标准:不上班的皇帝,当然不是好皇帝;违背“祖制”,不立长子为太子更是“逆天”,也就是所谓的“国本之争”。

那么,这两件事对朝政的影响有多大?

先来看看“怠政”。

那时候,明朝的朝政风气颇为开放,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这种制度始建于朱元璋时期,万历虽不会违背“祖训”,但也受不了百官的“喋喋不休”,干脆以一种逃避的姿态选择“静摄”。看似不再过问国事,但是,国家大事的定夺权依旧被万历紧紧的抓在手中。

首先,来看看有利的一面。

有人说,由于万历长期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官位空缺”。其实,空缺的大都是“言官”,从而减少了一上朝就开始的“口水战”。当然,万历也不理会大臣们“批评”他个人言行的奏疏。可以说,在某种层面上,这种做法反倒做到了“有的放矢”。

再者,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万历开始沉醉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到了万历执政的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了。要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皇帝的一言一行就是“表率”。而万历的此番作为,却是颠覆了传统的“好皇帝”形象。

对群臣而言,似乎少了一种“羁绊”,可是,东林党的出现,却和万历脱不了关系。万历虽不愿意听,但大臣们却更愿意说,于是,“针砭时弊”成了他们的话题。以至于,在朝政上,出现了因“政见”不同而相互攻击的局面。因此,以“政见”引发的权力之争,无疑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对百姓而言,既有的标准“坍塌”,带来的则是“评判标准”的混乱。试想一下,一国皇帝都对国家如此的不管不顾,底层民众更是沉溺于“享乐”之中了。

当然,也有人指出,万历是因为“身体有恙”,才选择“懒政”的。但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只会将其当做“借口”。其实,万历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皇帝的“颜面”绝对不会容他人“轻看”,以至于,万历一定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缺陷”。

看朝鲜使臣的一些记录,明朝在万历期间已经“没落”了,且对万历的描述也很负面。可见,“不上朝”不单单影响朝政,更多的则是外界对明朝的判定。没有“朝气蓬勃”的领导者,怎会治理出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家?所以,领导的“以身作则”更多则是在心理上暗示大家:只要努力一切皆美好。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再来看看“立储”一事。

万历的皇后多年不育,皇长子朱常洛(后来的光宗)是妃子王氏所生。1586年(万历十四年),朱常洛五岁时,万历的宠妃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礼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应当立朱常洛为太子。

但是,万历宠爱郑氏,不仅封她为贵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贵妃),还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大臣们的工作就是争论立谁为太子。后来,发生了“梃击案”,才使得立太子一事尘埃落定。而学者的认为,是由于万历未能如愿立郑贵妃之子为继承人,才选择了“罢朝”。

当然,“梃击案”后来也成为了“悬案”。而万历在其中的“作为”,却可以说是“不偏不倚”。其实,立自己心爱女子的孩子为太子,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祖制”不可违。除此,这场为“皇位”的争斗,对国家发展的危害却是很大。当时,朝廷的力量被大量卷入“后宫”,使君臣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心生嫌隙。试想,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怎么会有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呢?

后来,明光宗朱常洛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指责”万历当初的选择。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一个看似“公务”,一个看似“家事”,但都凸显了一个现象:万历的“自我意识”很强,其实,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是“摆脱戒尺”。

在亲政前,万历“受制”于张居正,表现得非常好。这也是后人喜欢对比他前后执政态度变化的原因。但是,万历不愿意压制自己的个性,在自己可以做决定的时候,却任由事情发展。说到底,万历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皇帝。以至于,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育“付之东流”。

万历始终都没有明白,一个好帝王的个人“需求”永远居于“国家”利益之下。而在皇权的意识中,“朕”就是“天下”。所以,明朝步入衰弱,长期的“个人权力”凌驾于“国家”之上,势必让国事式微。

参考资料:

【《明实录·神宗卷》、《明史纪事本末》、《明史·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本文标题: 明朝“根本”,伤于哪位皇帝之手?自他之后,明朝再无回天无力了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70758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阿克巴大帝:他是喜爱素食的印度国王,却因寿命太长而被儿子厌恶
为了拉拢帝国境内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阿克巴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减免印度教徒的税收和重用印度教大臣之外,阿克巴还会通过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来让印度教徒接受自己,比如他会每天饮用恒河水,而恒河则是印度人心中的“圣河”。自1560年阿克巴铲除摄政王拜
标签阿克巴,印度_历史,莫卧儿帝国,贾汉吉尔,巴布尔,中亚
不要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这是刻在中华民族 心口上的一道伤疤 89年前的今天 1931年
标签九一八事变,日军,杨靖宇,抗日战争,中华儿女,北大营
直播预告丨故宫古建小兽像:紫禁城古建筑的凤纹
请安装腾讯新闻最新版本查看。
标签故宫,紫禁城,直播,古建筑,小兽
九一八!倾听那些历经战火的文物背后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九•一八”,倾听那些历经战火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感怀先烈,不忘国殇。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一曲《松花江上》,
标签九一八,文物,平顶山惨案遗址,松花江上,柳条湖,抗联,车向忱,碑志,石碑,刘仲明
在中国古代,“阿姨”可是不能乱叫的,甚至,还跟神仙扯上了关系
一对闺蜜约好逛街,其中一位带来了自己的儿子,她的闺蜜就弯腰笑眯眯对小朋友说:“叫姐姐。”没有哪位女性愿意输在称呼上,尤其不愿意被人称为“阿姨”。于是,武则天将涂山氏封为“玉京太后”,而夏启的“阿姨”就被封为“金阙夫人”,自此,“阿姨”便成为
标签神仙,武则天,大禹,涂山
石敬瑭为什么会甘做罪人,割让燕云十六州?这也是他的精明之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做站在爱国的角度上,分析一下石敬瑭为什么要割让燕云十六州。不久后,石敬瑭被任命为州节度使,这就意味着要对他动手了,因为河东是石敬瑭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一旦离开这里,自己什么都不是,只能当成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还有一点很重
标签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李从珂,李嗣源,李从厚,张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