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道怒斥西夏使者:李元昊只不過是大宋的臣子,你應該遵守禮制,讓我坐在主位。西夏使臣很生氣,卻奈何不了張宗道,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做,以緩和彼此關系。
北宋、西夏長期交戰,互有勝負,但北宋一直認為西夏就是臣子。司馬光在自己的著作《涑水記聞》中記載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西夏雖然打贏北宋,卻還是要給北宋面子。
張道宗出使西夏,對方派使臣前來迎接。使者非常傲慢,走在張宗道前面,當自己是主人,地位高人一等。張宗道決定給他們一點教訓,保住宋朝的尊嚴。
來到了驛館,西夏使臣先坐下來,占了東邊的位置。張宗道不高興,告訴西夏使臣要懂得遵守禮制,東邊不能隨便坐,應該讓給宋朝的使者。
西夏使臣說:“我們是主人,禮制規定主人應該坐在東邊。你們作為客人,坐在西邊,這才是禮制,不能違背。”
張宗道笑了笑,對西夏使者說:“李元昊向宋朝稱臣,我和你們的國王都是大宋的臣子。如果你們國王來接待,我坐在西邊就合情合理。如今,你只不過是西夏的臣子而已,豈能以主人自居呢?”
張宗道態度明確,西夏是北宋的臣子,我也是北宋臣子,而接待的使者只是宋朝附屬國的官員而已,還沒資格與自己平起平坐。
張宗道這么一說,西夏使者很生氣,當即就爭吵起來。西夏使者大怒,揚言張宗道不遵守規矩,就直接處死他,“君有幾首,乃敢如此!”
西夏使者放出狠話,張宗道也不退縮,直言:“唯有一首”,並表示自己出使西夏就沒打算活着回去,希望他趕緊成全自己。
張宗道這么一說,西夏使者覺得有點過了,便解釋說是翻譯官弄錯了。張宗道要求斬殺翻譯官,不要把國家大事當兒戲。西夏使者只好打圓場:“兩國之歡如同魚和水。”
西夏使者妥協,張宗道則抓住機會,立刻將了對方一軍:“然則天朝水也,水可無魚。”言外之意,北宋是水,西夏是魚,水可以沒有魚,但魚卻不能離開水。
張宗道這么一說,西夏使者很無奈,卻也不再駁斥。北宋國力雄厚,西夏地瘠民貧,長期作戰消耗不起,一旦宋朝停止榷場貿易,西夏的生存都成問題,故而張宗道才有底氣這么說。
北宋看來,西夏就是定難五州,這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西夏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作為宋朝的一個諸侯而存在,西夏國主是北宋的臣子,雙方是君臣關系,西夏應該遵守禮制。
張宗道出使西夏,面對使者的挑釁,不卑不亢,據理力爭,以上國的姿態訓斥對方。北宋實力雄厚,西夏有求於北宋,故而使者做出讓步,張宗道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