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網絡上有不少抹黑和篡改我黨抗日歷史的文字描述,比如說平型關戰役才殲敵1000多有啥好吹呢?115師除了平型關戰役,還有啥戰例?
當然還有,115師還參與了廣陽伏擊戰、忻口會戰、百團大戰,開辟晉察冀根據地、晉西南根據地、山東根據地,粉碎“鐵壁合圍”大掃盪。
對了,晉察冀軍區成立後,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於1939年11月直接指揮了黃土嶺戰斗,並在此戰中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而半美械的國民黨93軍是“衛戍兩年無人問,全縣一逃天下聞”。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民國33年(1944年)9月14日,駐守廣西全縣的國民黨陳牧農半美械第93軍被日軍一個步兵中隊打跑,全縣淪陷一一比起國民黨的全縣保衛戰,共產黨指揮的平型關戰役確實稱得上大捷了。
事實上,平型關戰役是一場規模不小的戰役,伏擊戰部分指的是老爺廟那段。
平型關戰役中,楊成武的獨立團一路追殺日軍第5師團第9旅團,把這個旅團堵到淶源縣城不敢出來。
八路軍原計劃是吃掉日軍的一個聯隊,結果日軍第9旅團繞過國民黨軍直接跑到獨立團面前了。
然後獨立團1700多號人就追着第9旅團打。
第9旅團指揮部被端,繳獲了日軍大量的文件和地圖。
電影《太行山上》里有一段,平型關大捷之後八路軍拿着繳獲的日軍地圖說日軍地圖比國民黨的地圖精度高,這份地圖應該就是這么來的。
歷史文獻節選:
9月28日朱、彭致蔣介石電:
有(25)日平型關戰斗,得敵高級司令部地圖一張。上繪有平津直至主攻平型關、雁門關、保定及津浦路部署、部隊番號,標其甚詳。依據此圖可對全部軍事秘密了解。該圖上攻入淶源之敵(注:日軍第5師團第9旅團)系向易州前進,不是向阜平前進。攻入大同(注:日軍關東軍蒙疆兵團,其任務是攻擊雁門關)之敵,除留守外,轉向渾源,沿長城外與攻入靈丘之敵合攻雁門關;攻入靈丘敵(注:第21旅團三浦支隊)則攻平型關,以該縣與渾源部隊(注:第21聯隊粟飯支隊)夾長城前進。此地圖昨日已由林師長送交孫副總司令處,轉呈閻司令部矣。
丟了旅團指揮所,日軍21旅團主力逃進了團城口內。
換句話說,除了老爺廟至小寨村的伏擊戰,115師還用兩個團分別打退了日軍兩個旅團(第9旅團和第21旅團),端掉了其中一個旅團指揮所,繳獲了大量的文件。
時任115師師長林彪當時的想法,是將日軍趕到晉綏軍團城口的陣地前聚而殲之。可他卻發現日軍居然徑直跑進了晉綏軍的陣地里。林彪當時並不知道團城口已於當日凌晨被日軍占領,還以為被八路軍打垮的日軍沖垮了晉綏軍的陣地。
林彪恐怕會覺得這輩子都沒這么無語過。
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還出現過一個連硬扛日軍第21聯隊:
在1363高地阻敵增援的686團2營5連,戰後被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是平型關戰斗中唯一一個被授予英雄稱號的連隊,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的十個英模連隊之一。
所以說,歷史不容篡改,抗日英烈不容侮辱。我們必須捍衛和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這是當代中國人必須銘記的,因為我們有責任向子孫後代講述和傳承正確的二戰史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延續不能忘卻自身的歷史,因為忘記歷史等於背叛!
(2025年5月15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