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算大捷嗎?答案再次證明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很重要

這些年網絡上有不少抹黑和篡改我黨抗日歷史的文字描述,比如說平型關戰役才殲敵1000多有啥好吹呢?115師除了平型關戰役,還有啥戰例?

當然還有,115師還參與了廣陽伏擊戰、忻口會戰、百團大戰,開辟晉察冀根據地、晉西南根據地、山東根據地,粉碎“鐵壁合圍”大掃盪。

對了,晉察冀軍區成立後,115師獨立團團長楊成武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於1939年11月直接指揮了黃土嶺戰斗,並在此戰中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而半美械的國民黨93軍是“衛戍兩年無人問,全縣一逃天下聞”。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民國33年(1944年)9月14日,駐守廣西全縣的國民黨陳牧農半美械第93軍被日軍一個步兵中隊打跑,全縣淪陷一一比起國民黨的全縣保衛戰,共產黨指揮的平型關戰役確實稱得上大捷了。

事實上,平型關戰役是一場規模不小的戰役,伏擊戰部分指的是老爺廟那段。

平型關戰役中,楊成武的獨立團一路追殺日軍第5師團第9旅團,把這個旅團堵到淶源縣城不敢出來。

八路軍原計劃是吃掉日軍的一個聯隊,結果日軍第9旅團繞過國民黨軍直接跑到獨立團面前了。

然後獨立團1700多號人就追着第9旅團打。

第9旅團指揮部被端,繳獲了日軍大量的文件和地圖。

電影《太行山上》里有一段,平型關大捷之後八路軍拿着繳獲的日軍地圖說日軍地圖比國民黨的地圖精度高,這份地圖應該就是這么來的。

歷史文獻節選:

9月28日朱、彭致蔣介石電:

有(25)日平型關戰斗,得敵高級司令部地圖一張。上繪有平津直至主攻平型關、雁門關、保定及津浦路部署、部隊番號,標其甚詳。依據此圖可對全部軍事秘密了解。該圖上攻入淶源之敵(注:日軍第5師團第9旅團)系向易州前進,不是向阜平前進。攻入大同(注:日軍關東軍蒙疆兵團,其任務是攻擊雁門關)之敵,除留守外,轉向渾源,沿長城外與攻入靈丘之敵合攻雁門關;攻入靈丘敵(注:第21旅團三浦支隊)則攻平型關,以該縣與渾源部隊(注:第21聯隊粟飯支隊)夾長城前進。此地圖昨日已由林師長送交孫副總司令處,轉呈閻司令部矣。

丟了旅團指揮所,日軍21旅團主力逃進了團城口內。

換句話說,除了老爺廟至小寨村的伏擊戰,115師還用兩個團分別打退了日軍兩個旅團(第9旅團和第21旅團),端掉了其中一個旅團指揮所,繳獲了大量的文件。

時任115師師長林彪當時的想法,是將日軍趕到晉綏軍團城口的陣地前聚而殲之。可他卻發現日軍居然徑直跑進了晉綏軍的陣地里。林彪當時並不知道團城口已於當日凌晨被日軍占領,還以為被八路軍打垮的日軍沖垮了晉綏軍的陣地。

林彪恐怕會覺得這輩子都沒這么無語過。

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還出現過一個連硬扛日軍第21聯隊:

在1363高地阻敵增援的686團2營5連,戰後被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是平型關戰斗中唯一一個被授予英雄稱號的連隊,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的十個英模連隊之一。

所以說,歷史不容篡改,抗日英烈不容侮辱。我們必須捍衛和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這是當代中國人必須銘記的,因為我們有責任向子孫後代講述和傳承正確的二戰史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延續不能忘卻自身的歷史,因為忘記歷史等於背叛!

(2025年5月15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本文標題: 平型關戰役算大捷嗎?答案再次證明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很重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83211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哈佛20英鎊購得的抄本竟是真跡,700年《大憲章》身價飆至1.5億
2025年5月,一項震驚學術界的發現讓哈佛大學成為焦點——該校1946年以20英鎊購得的一份《大憲章》“抄本”,經最新研究證實竟是13世紀原始版本,估值高達1600萬英鎊(約合1.5億元人民幣)。這份曾被忽略的文件,如今成為全球僅存的七份
标签
李鐵夫:朝鮮籍中共黨員,反對王明錯誤被誣為“鐵夫路線”,被毛主席贊揚為與劉少奇並列的正確路線代表
文/馮俊龍 “有兩種人,一種是誇誇其談,這是主觀主義的胡說。另一種是實事求是,不尚空談,顧及時間、地點與條件,這是唯物的辯證的革命觀。劉少奇、李鐵夫還有許多同志是後者的代表。”這是1937年5月17日,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中央白區工作會議上,毛
标签
雨花台之戰:李秀成攜帶14王爺救駕,具體指哪14人
1862年,雨花台之戰,李秀成攜帶14王爺回京勤王,與湘軍展開血戰。那么,這14位王爺究竟指的是哪14人呢?他們武力值如何,戰斗中有何表現? 雨花台之戰,太平天國後期一場決定國運的戰斗,李秀成把江浙軍團主力都壓了上去,打得相當精彩。為了這
标签
越南談中越戰爭:策劃兩個月,三萬人反撲老山,留下3700具屍體
1984年7月12日,越南第二軍區耗時2個月的時間,精心准備了一場代號為“MB84”的反撲行動。其目的是為了奪回之前被解放軍“搶占”的老山各高地。此次戰役中越雙方共投入47個炮兵營,30000余名士兵較量。有意思的是,越軍一個加強營在反撲過
标签
劍閣在哪里,為何鍾會率十萬精兵都攻不下來?
263年 (曹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漢懷帝景耀六年或炎興元年),姜維在沓中屯田避禍的第二年,曹魏數十萬大軍出征西南,打響了滅亡蜀漢的最後一戰。 圖-魏滅蜀1 曹魏大將軍司馬昭在戰前做了精心准備,鄧艾率三萬大軍直奔沓中,諸葛緒領三萬大軍直撲橋頭
标签
江西首富的家族興衰史
“南昌一座城,包家半邊天。”這句在老南昌人口中流傳的俗語,道盡了清末民初包氏家族的顯赫。當人們漫步在南昌的街巷,提及 “包家大屋”,依舊能從老輩人的講述里,觸摸到那段輝煌又跌宕的歷史。 南豐縣市山鎮包家老屋 包家大屋的規模令人驚嘆,東起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