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談中越戰爭:策劃兩個月,三萬人反撲老山,留下3700具屍體

1984年7月12日,越南第二軍區耗時2個月的時間,精心准備了一場代號為“MB84”的反撲行動。其目的是為了奪回之前被解放軍“搶占”的老山各高地。此次戰役中越雙方共投入47個炮兵營,30000余名士兵較量。有意思的是,越軍一個加強營在反撲過程中卻落入我軍設下的圈套……

一、MB-84行動前夕

關於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戰爭,在中國大多數歷史資料中記載了兩次,一次是關於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一次是關於10年兩山(老山、者陰山)輪戰。

越南史料中記載的戰爭信息卻截然不同。在《保衛北部邊境的戰斗:並非1979年才發生的事件》文章中認為,中國與越南發動的邊境戰爭不是兩場,而是一場。戰爭從1979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90年才算正式結束。

越南所謂的“侵略戰爭”,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調集60萬(事實上進入越南只有22.5萬)主力部隊從萊州到廣寧1000多公里的全線北部對越南發動軍事進攻。

第二階段,自1979年3月16日至1985年底,中越雙方集中大批軍隊在河宣省和渭川(老山)展開爭奪。也就是著名的“老山戰役”。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談到老山戰役稱:

“中國調集了大批部隊,總共約50萬兵力,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所有高地。”

原來,從1984年4月起,解放軍昆明軍區第14軍40師利用炮火向河宣省全境發動了猛烈轟擊。一個月的時間,先後收復老山1509高地、772高地、685高地、266高地、233高地等。越軍313師眼見無力回天,下令撤退防守,靜待時機,以准備隨時發起反攻。

昆明軍區第14軍40師收復老山之後,立即轉為防御狀態。而越軍第二軍區卻並不甘心失敗。下令前線部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老山。

駐守一線的越軍313師接到任務後,壓力巨大,經過短暫准備,以一個步兵團兵力,借助大霧彌漫天氣,想要偷襲老山主峰陣地。然而,越軍的行蹤早已經被我前沿士兵發現,直接給予其重擊。

此時,越軍並不甘心,於1984年6月12日這天,借助炮火掩護,出動兩個兵團兵力,向我松毛嶺防御陣地再次發動大規模襲擊,企圖從這里撕開一道口子。最終卻慘遭失敗。

得知此消息的越軍二軍區司令武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從河內、老街、高平、諒山等地,調集6支王牌師團,決定在7月12日這天向老山發起大規模進攻,重點定在了松毛嶺。

“拿不下老山,我這個司令也就不干了!”

武立不惜立下軍令狀,要求所有人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奪回老山。此次,參與奪回老山行動的有越軍313師兩個團,該師122團曾被越南國防部授予“決勝團”稱號;316A師及312師各一個團;345師一個團、356師、312師,一個特工團,共計總兵力約18000余人。

為了奪回老山,越軍二軍區下令,從7月1日開始,所有無線電靜默,禁止越軍士兵向中國軍隊做出各種挑釁行動,也不准向其防御陣地發射炮彈和開槍。一時之間,整個老山鴉雀無聲,靜得可怕。

二、反撲失敗

越南史料記載,1984年7月12日,第二軍區(渭川方面軍)前進指揮部組織“MB84”戰役的首次戰斗,收復中方於84年4月28日至5月15日在渭川市清水口岸附近占領的若干陣地。然而,由於地形和火力的劣勢,越軍356師、316師、312師在奪取772高地、233高地、1030高地中反撲失敗。

1984年7月11日晚23時,越北二軍區前指電台發出無線電信號,要求各部隊快速匯報准備情況。

讓越軍沒想到的是,我軍指揮部早已經監聽到了這一情報,分析越軍很可能會在7月12日凌晨對我陣地發動全面進攻。於是,全體戰士快速做好准備,應對越南進攻。

此次反撲,奪取老山行動由越軍第二軍區副司令員兼河江前指司令員黎威密少將指揮、副總參謀長黎玉賢中將和第二軍區司令員武立中將親自坐鎮指揮。

大戰還未開始,越軍內部便鼓動士兵多准備繩子,用來捆綁俘虜。自信的態度也必將在之後被狠狠打臉。

凌晨2時30分,在截獲越軍開始向我前沿陣地行動的信息後,解放軍指揮部下令,向我陣地前300米處進行火力偵察。

一輪炮擊過後,陣地前面鴉雀無聲。再一輪炮擊後,依然如此。潛伏在我陣地前的越軍傷亡較大,但沒有發出一點聲響。(這里不得不佩服越軍的軍事素質)

由於沒有發現特殊情況,軍前指下令,除一線保持警戒之外,其余人員睡覺。對此,凌晨5點,越軍偷偷摸摸爬了上來,一時之間,我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立即緊急呼叫後方炮火支援。

越軍此次進攻實行階梯式遞進,隨着第一批爬向我陣地前沿的越軍被炮火擊中,第二批越軍又趕來上來,如此反復,陣地前沿的越軍好像密密麻麻的螞蟻一般,不要命式的往前沖。

解放軍炮群也集中火力封鎖,師屬坦克營一字排開,在我陣地前沿300米處炸出三道火牆,阻止越軍靠近我軍陣地。

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解放軍40師炮兵團10000多發炮彈全部打完,越軍見此,立即搶占我164高地。

越軍還沒有捂熱乎陣地,解放軍增援炮彈已就位,立即向164高地發動猛烈襲擊。不到15分鍾,164高地再次回到解放軍手中。該高地上越軍一個加強營最後只剩下6個人,可謂損失慘重。

隨着戰斗的持續,越軍6個團一批接着一批的往上沖,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不僅沒有贏得戰爭勝利,反而白白遭受滅頂之災。

7.12這天,越軍始終被阻攔在松毛嶺陣地前沿,3000余具越軍屍體永遠留在了這里。

戰後,由於反撲失敗,擔任河江前指司令員職務的黎威密少將由阮友安少將接替。越軍316師和312師也從渭川前線撤離,以重新進行調整。

三、反撲失敗的原因分析

越軍精心准備了兩個月的時間,卻遭遇我軍重創。不僅損失慘重,且短時間內再無法發起新一輪的進攻。那么,越軍為什么會反撲失敗呢?其中離不開這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越軍高層過於自信。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越軍將領戰前動員時,並未詳細做好准備工作,對中國軍隊的形勢和情況評估不准確,倉促上陣,從而導致進攻失敗。

越二軍區司令員武立自以為計劃天衣無縫,甚至親自立下軍令狀,其他高層也大言不慚的提醒士兵多准備繩子,用來捆綁俘虜。這種大戰之前過於輕敵的態度,勢必會換來慘敗代價。

第二,戰前疏於偵察

在越軍攻打722高地時,據退役中校黃文秀稱,越軍准備了近百門大口徑火炮,集中火力向722高地發動了炮火襲擊。然而,當越軍攻上山頭時,卻發現中國軍隊早已經撤離。只見722高地上,中國軍隊構築的掩體早已被炮火摧毀,此時,越軍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落入中國軍隊圈套之中。

隨着中國軍隊的反擊,越軍312師141團才發現沒有任何藏身之地,在中國軍隊的炮火襲擊下,該團損失慘重,只能被迫撤離戰場。

越軍“MB84”行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根本不了解對手的火力部署,沒有及時預判解放軍可能作出的戰略部署。

第三,越軍無線電通信密碼遭遇破譯

越軍第二軍區在計劃實施對老山的反撲時,昆明軍區第14軍40師偵察人員就已提前破譯越軍各級往來電報,不僅對敵情了如指掌,而且還得知越軍全盤計劃。

戰後,我軍截獲越軍無線電通信顯示,越軍此次”MB84”戰役反撲行動,傷亡3700余人。由此不難看出我軍火力強大,以及越軍無線電通信遭遇破譯的情況。

越軍的失利也間接反映出我軍部署嚴密,為了能夠阻斷敵人支援,我軍以兩個炮兵團全力封鎖清水口子,使得其外的越軍一個也進不來,以內的越軍一個也跑不掉。同時以一個炮團對准八里河東高地,防止越軍威脅,另外以一個炮兵團支援老山主峰戰斗,同時對我防御陣地前沿不停地反復炮擊。

我軍的嚴密部署成功阻止了越軍的多次反撲,也粉碎了其想要奪回老山主峰的目的。此次“7.12”血戰,我軍最大限度發揮炮兵優勢,對越軍造成重大傷亡,也為後來的老山戰役贏得了先機。

本文標題: 越南談中越戰爭:策劃兩個月,三萬人反撲老山,留下3700具屍體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83167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劍閣在哪里,為何鍾會率十萬精兵都攻不下來?
263年 (曹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漢懷帝景耀六年或炎興元年),姜維在沓中屯田避禍的第二年,曹魏數十萬大軍出征西南,打響了滅亡蜀漢的最後一戰。 圖-魏滅蜀1 曹魏大將軍司馬昭在戰前做了精心准備,鄧艾率三萬大軍直奔沓中,諸葛緒領三萬大軍直撲橋頭
标签
江西首富的家族興衰史
“南昌一座城,包家半邊天。”這句在老南昌人口中流傳的俗語,道盡了清末民初包氏家族的顯赫。當人們漫步在南昌的街巷,提及 “包家大屋”,依舊能從老輩人的講述里,觸摸到那段輝煌又跌宕的歷史。 南豐縣市山鎮包家老屋 包家大屋的規模令人驚嘆,東起下
标签
強大的後唐,為什么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敗亡了呢?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禍國妖後 劉氏) 伶人之害,宦官之害,對庄宗來說其實都是小意思了,真正的重頭戲,是後宮干政。 庄宗的皇帝,是劉氏。 劉皇後的權力,非常的大,當然這都是庄宗授予的。 庄宗發布
标签
“沒有她們的奉獻就不可能戰勝敵人”——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中的“鋼鐵玫瑰”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5月11日刊發題為《勝利日:蘇聯婦女在戰勝納粹法西斯中的作用》的文章,作者是古巴作家勞爾·安東尼奧·卡波特。全文摘編如下: 盡管關於5月9日“勝利日”這一重大事件的史料記載很多,但平心而論,人們
标签
朝鮮故事:工人一定要健康
作者 / 朝鮮中央通訊社 1977年6月的一天,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召見了咸鏡南道的一名負責干部。會見時,金正日同志親切地對他說:興南化肥聯合企業工人們要完成今年化肥生產計劃,就應該從現在起抓緊工作。而我是想了解他們在生活中有沒有什么問題,
标签
統安城之戰,10萬宋軍覆沒,大將劉法被西夏小兵斬首
1119年,統安城之戰,10萬宋軍覆沒,大將劉法被西夏小兵斬首。宋軍離開了築城淺攻戰術,未必能打贏西夏,野戰能力比較弱。 定難五州崛起,建立西夏,與北宋對峙,這是宋朝的悲哀。西夏人口少,還不足三百萬,就算全民皆兵,能拼出十萬精兵就不錯,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