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國藩齊名的湘軍名帥,一仗打殘太平軍,兩年時間里官升九級

文|格瓦拉同志

在晚清的大變局中,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在消除內難、挽救國運方面做出卓絕貢獻,而歷經戰爭的洗禮,在其間曾涌現出一大批名帥、名將,備受後世的推崇。其中有一位聲望絕不亞於曾國藩的名帥,曾經一仗打殘太平軍,被洪秀全等人恨之入骨。此人,便是被後世尊為“湘軍鼻祖”的江忠源。

一  湘軍鼻祖

江忠源,字常孺,號岷樵,湖南省新寧縣人,生性剛直豪爽,喜歡鑽研經世之學。清季的普通士人,入仕做官唯有科舉一途,江忠源亦是如此。不過,江忠源雖然滿腹韜略,但可惜文命不佳,在科場摸爬滾打多年,最終只得了個舉人出身,可謂狼狽至極。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江忠源通過大挑(選官制度),總算獲得一份教職,被分配到家鄉任職。

江忠源畫像

當時,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以廣西桂平紫荊山區為根據地,在桂、粵、湘三省的破產農民、礦工、手工業者中積極發展會眾,並秘密籌劃反清起義的事宜,其影響力不斷壯大。江忠源見識深遠,很早便嗅到大亂即將來臨的氣息,為了保護家鄉不被“亂黨”侵襲,他暗中以兵法訓練鄉里子弟,把他們培養成為戰術素養、戰斗技能都相當高的民兵

道光二十七年(1844年),瑤族首領雷再浩在新寧黃背峒聚眾造反,經與廣西全州李世德的叛軍會合後,轉戰於桂、湘兩省邊境地區,一再擊敗腐化日久、毫無戰斗力的官軍。在這種情況下,擅長訓練民兵的江忠源得到知縣李博的重用,奉命在當地招募數千名精悍的年輕人,由當地士紳提供武器和糧餉,經過短暫訓練後即開赴鎮壓瑤族叛軍的戰場。

江忠源編練的“楚勇”,是湘軍體系最早的起源  

江忠源人生中的第一戰堪稱完美,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便擊破叛軍巢穴,擒殺雷再浩。由於剿除叛匪有功,江忠源被擢升為知縣,赴浙江任職,並深受時任巡撫吳文鎔的賞識。至於經江忠源一手調教出來的民兵隊伍,日後發展成為晚清最重要的團練武裝之一--“楚勇”,亦是湘軍體系最早的起源。正因如此,江忠源被後世尊稱為“湘軍鼻祖”,其名望絕不亞於湘軍統帥曾國藩

二  太平軍勁敵

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咸豐帝任命領班軍機大臣賽尚阿為欽差大臣,在各地招募軍隊前往鎮壓。此時,尚在為父守喪的江忠源得到消息後,率領在家鄉招募來的500名楚勇奔赴廣西戰場,在副都統烏蘭泰麾下效力。次年,鑒於太平軍的戰斗力很強大,麾下這點兒兵力根本不夠用,江忠源於是返鄉招募1000名楚勇,再次奔赴廣西前線。

太平天國起義形勢圖

雖然太平軍的戰斗力相當強,但在面對江忠源率領的楚勇時卻連吃敗仗。咸豐二年(1852年),江忠源扼守廣西融江下游的鸕鶿洲,三次擊敗太平軍,從而打亂洪秀全等人的軍事部署,使其不得已解除對廣西省城桂林的包圍,轉而北上攻克全州。同年四月底,江忠源又在湖南全州以北8公里處的湘江蓑衣渡口設伏,大敗試圖沿湘江而下、直取湖南省城長沙的太平軍。

在蓑衣渡之戰中,太平軍有300多艘船被擊沉或燒毀,輜重盡被繳獲,約1萬名將士被殺或溺水而死,其中絕大多數是洪秀全最可依賴的“王牌部隊”。更加糟糕的是,南王馮雲山在戰斗中被清軍的大炮擊傷,旋即傷重不治而死,使得太平天國過早地失去一位忠勇堅毅、能顧全大局和協調內部關系的傑出領袖。總之,經此一戰,太平軍被打殘,士氣低落到極點,而江忠源也由此成為洪秀全等人恨入骨髓的勁敵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蓑衣渡,江忠源曾在這里大敗太平軍

蓑衣渡之戰後,江忠源更受朝廷的青睞,此後奉命協守長沙、南昌等地,並率軍鎮壓巴陵土匪、瀏陽徵義堂會匪、通城等縣的叛軍,因戰功卓著而屢獲升遷。等到咸豐三年(1853年)九月時,江忠源已經升任安徽巡撫,是湘軍中第一個擔任巡撫的名帥。江忠源率領楚勇鎮壓太平軍時還只是一個知縣,僅僅兩年時間便連升九級,堪稱傳奇(注:按照清朝官員的品級,知縣是正七品,巡撫是從二品)。

三  戰敗自殺

然而,就在江忠源達到人生巔峰之際,厄運也開始悄悄地掐住他的喉嚨。咸豐三年(1853年)十月,江忠源就任巡撫僅1個月後,太平天國春官正丞相胡以晃便率軍攻入安徽,連陷桐城、舒城等地,兵鋒直指軍事重鎮廬州(今合肥市)。萬分危急之際,廬州知府胡元煒派人到六安,向駐扎在當地的江忠源求援。為了能請動江忠源,胡元煒謊稱廬州兵力、糧草充足,足以抵抗太平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太平軍西征路線圖

然而,當江忠源進入被太平軍包圍的廬州後,發現城中只有三千兵馬,糧草也極度匱乏,根本無法守城。江忠源雖知受騙,並且廬州難以保全,但仍不肯棄城退守,而是一邊指揮將士們奮力守城,一邊向駐軍河南以鎮壓太平軍的陝甘總督舒興阿求援。然而,舒興阿畏懼太平軍的強大聲勢,竟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而江忠濬(江忠源之弟)、劉長佑率領的援軍也被阻攔在廬州城外,無力突圍施救。

同年十二月,廬州城彈盡援絕,守軍傷亡慘重,陷落已成定局。胡元煒見勢不妙,遂暗中向胡以晃投降,並引導太平軍炸毀水西門,從而攻入廬州城中。面對着如潮水一般涌入的太平軍,江忠源雖然知道大勢已去,但依然且退且戰。當退到水閘橋時,江忠源已身中7處創傷,身邊親兵亦全部戰死。在這種情況下,江忠源為免於被俘後受辱,於是跳入水中自殺,時年才42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咸豐帝對江忠源的殉國非常傷痛

據正史記載,江忠源自殺8日後,屍身被部卒周昌跡背出,仍是面色如生,令人稱奇(“後八日,部卒周昌跡得之,負出,面如生。”見《清史稿·江忠源傳》)。咸豐帝得知江忠源的殉國的消息後大為悲痛,下詔追贈他為總督、騎都尉兼雲騎尉世職,賜謚忠烈,並將其靈位安放在昭烈祠中。太平天國滅亡後,清廷念及江忠源的功勞,又追贈他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並在湖南、江西為其建造專祠。

參考書目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版。

官修史書:《咸豐朝實錄》,中華書局2008年版。

愛新覺羅·奕訢等:《欽定剿平粵匪方略》,官修史料。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1991年版。

王定安:《湘軍記》,岳麓書社1983年版。

史景遷(美):《太平天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本文標題: 跟曾國藩齊名的湘軍名帥,一仗打殘太平軍,兩年時間里官升九級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72021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幾乎丟了黑海和波羅的海,為何依舊不發展遠東
18世紀初,彼得一世花了21年時間,擊敗了瑞典王國,才得到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領土。18世紀末,葉卡捷琳娜二世,打下了立陶宛、克里米亞等地,進一步擴大了俄國在波羅的海、黑海地區的控制范圍。 這兩位君主,都被俄國人稱之為大帝。主要就是因為他們
标签
明世宗的大婚,雖然憋屈但利於斗爭
雖然明世宗朱厚璁在入京時堅持不走東華門,表達了不過繼於明孝宗的意願。但實力的不足,讓他在大禮議的第一輪斗爭中落敗。不僅改稱明孝宗為“皇考”,還另外下旨稱“大禮事必”並厚賞楊廷和等人。 (嘉靖元年三月十五)上御奉天殿頒詔曰:“自古帝王以孝治天
标签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冬裝保障
來源:中國國防報 志願軍在冰天雪地中堅守陣地。 安東市(今丹東市)動員婦女為志願軍縫制棉衣棉被。 近幾年,在抗美援朝戰爭題材影片《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中,志願軍戰士浴血奮戰的場面可以用震撼、感動、催人淚下等詞語來形容。特別是“冰雕
标签
1953年停戰協定簽字前,毛主席卻緊急發出密令:停戰簽字必須推遲
1953年6月下旬,抗美援朝接近尾聲,就在距離停戰協定簽字前的一個月,毛澤東主席卻緊急向前線發出一道密令: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決定。再殲滅偽軍萬余人,極為必要。 為什么馬上要停戰了,毛主席卻突然發出這樣的密令?
标签
清代公主何來韻事?
在《還珠格格》後記中,瓊瑤自述: “‘還珠格格’這個故事的靈感,來自於北京的地名‘公主墳’。我到過北京很多次,對北京的地名和巷名都很感興趣,因為它很寫實。例如帽兒胡同像帽子,狗尾巴胡同像狗尾。看到名字就可以想象它的地形。可是,北京有個地區名
标签
對越作戰換將謎雲:秦基偉拒絕就任,王必成調離,為何選楊得志?
臨陣換將,本是兵家大忌。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前,執掌軍權的中央軍委副主席鄧小平卻執意換將,讓楊得志上將取代王必成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鄧公此舉,究竟暗藏着何種玄機呢? 一、龍台點將 1978年8月,越南出兵占領了兩國邊境友誼關右前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