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石達開佩劍在福建被發現,揭開一紅軍烈士身世,讓人潸然淚下

1985年,福建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倉庫里清查藏品,他們不是想要把東西歸類,而是要從大量的藏品中找到一把寶劍,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寶劍,是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佩劍。

工作人員一個個忙前忙後,館長也參與其中。突然,一位工作人員大喊:“館長,你快來,是不是這把?”

館長立即上前查看,對這把寶劍的樣式、形狀進行登記,經過幾位專家的認定,這把寶劍的確就是當年石達開的佩劍。

工作人員歡欣鼓舞,館長也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找到了。可奇怪的是,他們找這把寶劍,並不是為了展出,而是有其他用途。

查找資料得知,這把寶劍是在1956年福建寧德一位名叫蔡作柯的人無償上交的。那么,蔡作柯怎么會有石達開的寶劍呢?

據蔡作柯說,他的祖先蔡步鍾是清朝四川雅安知府。石達開的軍隊覆滅後,這把寶劍就落在了蔡步鍾手上,後來蔡步鍾致仕還鄉,寶劍也就帶回來了。這把劍被當作蔡家的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了下來,直到1956年上交。

搞清楚劍的來龍去脈後,館長很興奮,似乎比發現了這把劍還激動。他顧不上其他,馬上去了辦公室,撥打了一個電話:“首長,我找到那把劍了,就在我們博物館……沒錯,我可以確定!”

跟館長通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開國少將馬文 

在此之前,馬文波已經去了好幾個博物館尋找這把劍,去福建博物館的時候,特意托館長尋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

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找到了。掛斷電話後,馬文波又撥通了老戰友宋侃夫、王子綱等幾人的電話,向他們告訴了這個好消息。

幾位將軍找石達開的佩劍干什么呢?

接下來還有更奇怪的,馬文波寫了一份關於寶劍的調查報告,送到了李先念和徐向前的辦公桌。

開國少將找石達開的佩劍,已經讓人好奇了。找到了後,沒有想着去看看寶劍,反而還寫一份調查報告給徐向前,這不更奇怪嗎?

難道說這把寶劍有什么軍事用途?

不應該啊,雖然說石達開有點名氣,可這把劍都過了一百多年了,還能有什么用?

答案揭曉後,背後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徐向前、馬文波等老將尋找這把寶劍,不是為了瞻仰,也不是為了收藏,而是想要弄清楚一位紅軍烈士的身世!

這就奇怪了,石達開的佩劍和紅軍烈士的身世有什么關系?這位紅軍烈士到底是誰?他怎么會讓徐向前等人多年後還為他的身世操心呢?

這位紅軍烈士就是當年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的創建人之一、紅軍總部二局局長——蔡威!

他到底是誰?做了什么?又是怎么犧牲的?為什么時隔多年徐向前等人還要費心思查清他的身世呢?他的身世和石達開的寶劍有何關聯?

要想搞清楚這一切,我們還要從蔡威這個人說起……

一、從無到有

蔡威1907年出生於福建寧德,家里是官宦家庭,祖上就是上文說到的清朝雅安知府蔡步鍾。所以說,蔡威的身世和那把寶劍有些聯系。

蔡威出生後,家里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先後將他送到福州、上海求學。按照家里的想法,是希望他學有所成,然後跟祖先一樣,能夠在政府謀個職位,這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可蔡威卻沒有按着這條路走下去。隨着局勢的變化,在求學期間,蔡威接觸到了革命思想,走上了為勞苦大眾翻身求解放的道路。

1926年,19歲的蔡威加入了黨。同年,他被委派到家鄉寧德開展活動。可誰能料到,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屠殺我黨員,全國一片黑暗,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就這樣失敗了。

蔡威不幸被捕,在獄中遭受敵人拷打,但他堅定信念,寧死不承認自己的身份。最後,在家人的擔保下,他才被救了出來。

經歷一次牢獄之災後,父母都勸他不要再參加什么革命了,那不是鬧着玩的,是要掉腦袋的。蔡威不為所動,釋放出獄後就去了上海尋找組織。

蔡威本就聰明,又勤奮好學,組織上把他安排到了中央特科學習無線電這門新技術。沒過多久,蔡威就已經能夠熟練運用了。

既然學得不錯,那就可以出師了。1931年,受中央特科的委派,蔡威和戰友王子綱被派到鄂豫皖蘇區建立無線電通信。

當時,中央蘇區、湘鄂蘇區等根據地都已經建立了無線電通信,唯獨鄂豫皖蘇區還沒有。中央和他們聯系完全靠地下交通員,可隨着敵人封鎖越來越嚴密,兩地的信息傳達也更困難。

這個時候,建立無線電通信就顯得非常迫切了。

蔡威還記得臨別前,特科領導對他們的囑咐:“一切靠你們去親手創造,靠你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創造了。”

蔡威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但他沒有抱怨:“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到達根據地後盡快建立電台和中央保持聯系。”

1931年暮秋的一天,安徽西部正陽關鎮的天氣卻並不涼爽,太陽依然火辣辣的,烤得人燥熱難耐。庄稼人都躲在樹蔭下乘涼,還不停用蒲扇扇風。幾只大黑狗都熱得吐出了舌頭,蜷縮在牆角陰涼處喘着粗氣。

可在不遠處,卻有兩個年輕人正在曬太陽,汗水順着頭皮流下,衣服早已濕透了。他們只是擦一擦,沒有想要去樹蔭下乘涼,面對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他們也全然不顧。

這兩人就是蔡威和戰友王子綱,接到任務後,他們就從上海出發了。為了躲避敵人的視線,他們聽從當地交通員的建議,假裝成走南闖北的商人,把學生頭剃成了光頭。

可他們的頭皮都是白的,跟商人也不像啊!於是就出現了上面那一幕,他們兩人坐在太陽底下曬着。連續曬了幾天,頭皮變黑了,臉上也更滄桑了。兩人從清秀的書生,變成了常年在外奔波的勞苦商人。

憑這副偽裝,他們一路避開了敵人的盤查,順利到達了鄂豫皖蘇區!

蔡威被安排在紅四方面軍司令部當參謀,負責電台的工作。一到工作崗位,蔡威就開始忙起來了,來到部隊的庫房一看,才發現紅軍繳獲了很多跟電台相關的東西。

有破爛的發電機、收發報機,還有七七八八的零部件,蔡威看到這些東西後,高興極了,對紅軍戰士說道:“這很不錯了,沒想到根據地有這么多寶貝。”

蔡威很快就一頭扎進了這些東西里,清理、擦拭、組裝……過了一段時間,一台發電機總算“嘟嘟嘟”響起來了,戰士們很興奮。

蔡威卻給他們潑了一盆涼水:“不行,收發報機沒有配件,還運轉不了。”

蔡威一邊繼續整理那些破銅爛鐵,一邊希望部隊能夠多繳獲一些“寶貝”回來。徐向前對通信工作很重視,特別要求部隊注意收集和保護無線電台方面的器材。

恰好在那個時候,蔣介石對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圍剿”,徐向前指揮部隊機動靈活作戰,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消滅了大量敵人,繳獲了很多槍支彈葯,這其中就包括兩部完好的電台。

這樣一來,無線電台的器材就全部配齊了,隨着“滴答滴答”的發報聲響起,鄂豫皖蘇區的第一部電台就這樣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了!

1932年2月的一天,蔡威正坐在電台前,突然收到了中央的呼叫。蔡威立即啟動電鍵跟中央聯系上了,並且很快抄出了一份電報。

收到電報後,蔡威立即和徐向前等人報告。接到了中央的來信,根據地的很多領導都激動得落淚了,就像是跟失散已久的親人重新聯系上了一樣。

第二天,徐向前專門來到電台室,向蔡威、王子綱等人表示感謝,還對他們說:“你們可是咱們黨和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啊!”

二、不顧性命保護電台

1932年,鄂豫皖蘇區粉碎了敵人第三次“圍剿”後,不甘心的蔣介石卷土重來,又率領30萬大軍,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同年10月,紅四方面軍開始了戰略轉移。

部隊一轉移,自然該搬的都得搬走,普通戰士帶着槍支彈葯、糧食被褥就上路了。像蔡威他們,要搬那笨重的電台機器,還有汽油,還得小心一點,不能磕着碰着。

蔡威帶着電台的同事、學員近兩百人,跟在紅73師的後面,費勁地搬家。

10月10日,蔡威他們順利通過了平漢鐵路,在一個小鎮子里休息。因為他們行動較慢,前面的部隊已經走了,後面只有一個營在打掩護。

可就在此時,敵人來了!

混在這個小鎮的敵人便衣隊發出了信號彈,敵人悄悄從幾個方向包圍了過來。局勢萬分危急,蔡威他們不是作戰部隊,人數又少,部隊一時之間來不及增援,他們必須突圍出去。

可他們帶着那么笨重的機器,根本跑不遠,不僅人要被抓,電台也會被敵人繳獲。在這個危急時刻,蔡威當機立斷,把機器埋掉。

因為敵人來得突然,只埋了一部分,他們就不得不往一處梯田撤退了。敵人追得很緊,距離他們不到一百米,子彈擦着蔡威的身邊“嗖嗖”飛過去。

眼看就要被追上,蔡威一邊跑,一邊往嘴里塞什么東西。同時,他還把隨身攜帶的幾十塊銀元隨意扔在地上。這一招果然生效,那些大頭兵根本不顧着去追趕蔡威他們,而是在地上哄搶那些銀元。

聽到小鎮這邊有動靜,徐向前急忙派出部隊增援。部隊趕到後,馬上頂住了敵人,還和前面的部隊一起打了個反擊戰,殲滅了大量敵人,重新奪回了電台。

這一次突圍,蔡威他們一路跑了將近20里,跟部隊會合的時候,他的臉色蒼白,可大難不死,又擊退了敵人,他還是很開心,臉上洋溢着微笑。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在撤退的時候,蔡威往嘴里塞的東西,是他隨身攜帶的密碼本!

如果那份密碼本落到了敵人的手里,情況就太危險了。

三、病重犧牲

紅軍在轉移的途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像上文那樣的事情在所難免。除了要保護電台外,他們最重要的還是接收上級指示和破獲敵人情報。

紅四方面軍千里轉戰到達四川,之後又參加長征,時常會遭到四川軍閥和其他國民黨部隊的追擊,如果能夠破譯敵人情報,那就太好了。

可破譯敵人的情報哪有那么簡單,他們來往的電報都是加密了的,要想破譯出來絕對不是幾頓飯的時間。

很多時候,蔡威都是坐在電台前面,一會戴耳機仔細聽,一會拿筆不停寫,忙起來經常連飯都忘了吃。戰士給他把飯送到面前,等到去收拾碗筷的時候,發現飯菜動都沒動,蔡威還在認真工作。

為了破譯敵人情報的內容,蔡威要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對截獲的電報反復推敲,最後得出真實內容。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蔡威逐步摸清了敵人電台的規律,能夠越來越准確翻譯出敵人電報的內容,並且制作了敵人無線電密碼的破譯本。

這可幫了徐向前大忙,知道了敵人的電報,就等於敵人在干什么我們都一清二楚,那這仗還能不好打嗎?

1933年,四川幾路軍閥向紅四方面軍發動了攻擊。正是因為蔡威提前得知了敵人的動向,搞清了敵人的部署,這才讓徐向前能夠做出正確的應對,從而粉碎敵人的進攻。

在無線電領域,沒有硝煙和槍炮聲,沒有殺敵多少、俘虜多少、繳獲多少,有的只是一條條有用或者無用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利用好了,卻可以發揮百倍、千倍的作用,絲毫不亞於戰場殺敵。

破譯了敵人情報,並不代表就能一直打勝仗,敵人吃了虧後也會修改密碼本,這讓蔡威一時半會也破譯不出來。加上敵人人數眾多,武器精良,在多次進攻中,紅四方面軍不得不開始長征。

1935年8月,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草地茫茫一片,氣候很差,一會有霧,一會又下雨、落冰雹。還沒有路,全靠人走出來,也沒有干凈的水源。

你還不知道草地下是什么東西,說不定就有一個泥潭,一旦陷進去,就很難拔出來,甚至會丟了命。有些人走路鞋子都丟了,光着腳在草地上走。

蔡威看到了就從自己帶的幾件衣服里,拿出來給那些沒鞋子的人包腳。除了人,電台也很重要。草地氣候環境很差,對電台更加要保護好,蔡威的任務更重了。

第一次過草地後,蔡威又隨部隊南下,一路來到了金川江,正是在這里,為將來查清他的身世做下了鋪墊。

有一天晚上,蔡威剛忙完工作,就想着去河邊走走,放松一下。他叫上跟他一塊在電台工作的馬文波,兩人吹着晚風,走到了金川江邊。

看着奔騰的大河,蔡威想起部隊下一步行動,對馬文波說道:“再往前咱們就到了大渡河吧?”

“是啊!”馬文波隨口應道。

說完後,馬文波突然想到了在大渡河全軍覆沒的石達開:“當年石達開就是兵敗在這里啊!”

此時蔡威的心緒早已飛到了老家,他笑道:“石達開的佩劍還在我們家呢?”

“什么?你不是開玩笑吧?他的劍怎么會在你家?”馬文波顯得很驚訝。

蔡威就和馬文波說起了家里的事,從祖上在四川當官,到自己見過那把劍。又從寶劍,說到了自己的妻子孩子。

多年後,馬文波對那天晚上蔡威具體說了什么已經不太記得了,但唯獨記得石達開的寶劍在蔡威家,這件事對他來說太驚訝了,以至於印象深刻。

這件事,也為多年後馬文波查清蔡威的身世提供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

1936年7月,蔡威第三次進入草地。這一次過草地,比之前都要難得多,他的身體也是在路上拖垮了。

雖然出發前准備工作做得挺充分,可路上太遠了啊,時間又很長。紅四方面軍有幾萬人,一路經過的地方人煙稀少,本就沒多少糧食,他們收集來的糧食慢慢就不夠吃了。

對蔡威他們這樣的技術人才,部隊上是有照顧的,大米、白面會供應他們,可蔡威看見那些受傷的戰士很心疼,就把供應給自己的大米、白面都給了傷員,自己和大家一起吃野菜、草根。

第三次過草地,天氣比之前更加惡劣,經常下雨,衣服一直都是濕的,就這樣貼在身上,人能不感冒嗎?地上也都是水,連個舒服點睡覺的地方都很少,又怎么能休息好呢?

蔡威工作任務又重,經常半夜還在工作,睡沒睡好,吃也沒吃好,人的身體怎么吃得消啊?

結果,他患了胃病、腸炎,過草地的時候,又感染了嚴重的傷寒,站都站不起來了。

那個時候,紅軍隊伍普遍缺葯,可是在得知蔡威病重後,徐向前等人還是想盡辦法為他找葯。朱德、徐向前還特地去看望他,鼓勵他堅持住。

為了治好蔡威的病,組織上還派來了傅連暲給他治病。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紅軍缺少葯品,根本治不好,蔡威的身體只能這樣拖着。他的體質有些虛弱,長時間生病後體質就更差了。

蔡威每天只能讓戰士們抬着走,病情越來越差。可就是在這種時候,蔡威想的也是工作,他對身邊的戰士劉昆說:“你看我的病是不是快好了,過些日子就能工作了吧?”

聽到這話時,劉昆別提有多難受了,眼淚瞬間就流下來了,他不想打破蔡威的願望,只好說道:“傅醫生說你的病好多了,叫你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工作的。”

實際上,在蔡威最後的日子里,經常在發高燒,很多天沒喝水、沒進食,人已經很虛弱了。

當部隊到達甘肅岷縣朱爾坪小鎮時,蔡威的病情急劇惡化,就這樣犧牲了,結束了他29歲的生命。

蔡威犧牲後,馬文波、王子綱、宋侃夫等這些老戰友傷心不已,他們懷着悲痛的心情將蔡威埋在了甘肅的土地上。

因為蔡威早年在中央特科工作,加上無線電工作的特殊性,蔡威的身世幾乎沒人知道,有關於他的事跡也很少有人知道。

新中國成立後,馬文波、宋侃夫等人一直想要尋找蔡威的後人,可是沒有線索,怎么也找不到。

轉眼就到了1982年,在春節的時候,原來紅四方面軍的幾位將軍聚在一起,閑聊間又談到了蔡威。幾位將軍決定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蔡威的後人,弄清他的身世。

他們只知道蔡威是福建寧德人,所以在福建的報刊上發表了文章,記錄了蔡威的事跡,希望當地有人提供線索。

除了是寧德人,最關鍵的一條線索就是馬文波知道,蔡威家里有一把石達開的佩劍!

可還是沒有線索,石達開的佩劍都不知道在哪里,又怎么弄得清蔡威的身世呢?

1984年,宋侃夫去福建視察,和寧德黨史辦的人接上了頭,並讓他們幫着尋找。就是這個時候,蔡威的孫子也就盡力尋找他們的爺爺蔡澤鏛(shǎng)。

蔡威在革命後就改名了,蔡澤鏛是他原來的名字,蔡威的孫子根本不知道這個情況,幾方人都在找同一個人,卻都不知道答案就在眼前。

最後還是通過那把石達開的佩劍才解開了疑惑,蔡家的老人說出了他們在1956年上交了那把寶劍,兩方一核實,這才確定了蔡威的身世,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1986年,適逢蔡威逝世四十周年,徐向前還特意為他題詞:“無名英雄蔡威!”

1998年,蔡威的孫子在有關部門的陪同下,來到了甘肅,將爺爺的遺骨護送回了寧德老家。

蔡威犧牲五十多年後,終於回到了故鄉……

本文標題: 85年石達開佩劍在福建被發現,揭開一紅軍烈士身世,讓人潸然淚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69655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侵華日軍暴行相片的美國捐贈者感受中國之旅
  11月19日,在天安門廣場正陽門城樓前,埃文·凱爾(前右)與一名中國游客合影。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侵華日軍暴行相片的美國捐贈者感受中國之旅   新華社記者白旭、姚遠、李春宇   在北京的天壇公園里
标签
蘇聯幫了15年,我國又援助20多年,阿爾巴尼亞為何還是歐洲最窮國家?
1961年,蘇聯撤走最後一批技術人員,1978年,我國停止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這兩個時間節點,標志着兩個大國對阿爾巴尼亞長達35年的援助先後告一段落。 這片地處歐洲的彈丸小國,靠着巨大的外援過活,卻始終沒能擺脫“歐洲最窮國家”的標簽。
标签
1955年授勛風波:57位上將,40位獲三枚勛章,楊成武為何少一枚?
今天,人們每每談起1955年全軍大授銜,往往關注最多的是誰當元帥,誰當大將,誰授銜低了,誰授銜高了,卻極容易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授勛”。授勛同授銜其實一樣重要,並且在1955年的秋天,還因此惹出了不少的風波…… 一、授勛頒發 古往今來,頒
标签
宋朝時,犯人為何都怕刺配沙門島?
我國古代有很多酷刑,如車裂、腰斬、凌遲等,聽着就毛骨悚然,而宋朝有一種酷刑,聽起來似乎不太嚴酷,實際上詭異莫測,就是“刺配沙門島”。 宋朝的流配,就是將犯人流放到指配地,一般是海島或邊荒之地。流配者一般要受黥刑,即在頭上刺字,輕則刺在耳朵
标签
大清亡於乾隆
早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舉行登基大典時,乾隆便為自己設定了退休時間。 他當時昭告天下是這么說的:“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閑。” 那一年,他才25歲。
标签
真實歷史上的第89師,湯恩伯的嫡系部隊,後來換裝為美械師
在戰爭劇《亮劍》中,到解放戰爭階段楚雲飛所指揮的是第89師,劇情設定為隸屬於第5軍建制。 第5軍是國民黨軍的王牌部隊,最早還有大量機械化部隊,後來換裝美械後成為著名的美械軍之一,是解放戰爭時期邱清泉的老底子。 不過第5軍的名頭很大,其編制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