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為什么選擇定都長安而不是洛陽、太原或襄陽?有3個原因

李唐王朝定都長安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1、歷史原因。

說起歷史原因,則要從西魏開始說起,北魏六鎮起義被平定之後,爾朱榮崛起,原六鎮豪強、軍民很多人都投靠了爾朱榮,比如賀拔岳、高歡、宇文泰。

賀拔岳被殺後,宇文泰帶領賀拔岳舊部在關中地區扎根,北魏孝武帝元修與高歡鬧翻,帶領一批人進入關中尋求宇文泰的幫助,不久宇文泰弒君,殺死孝武帝,另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文帝。

高歡則擁立元善見為帝,是為東魏孝靜帝,北魏由此分裂為東魏與西魏,西魏定都長安,東魏定都鄴城,東魏與西魏進入長斯對抗階段。

後來北齊取代了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北齊與北周在北方呈現對峙局面,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亡北齊,統一了整個北方。

東魏與西魏對峙

公元581年,楊堅篡位,奪取了北周政權,建立隋朝,隋朝仍以長安為都城,當時的長安城久經戰亂,殘破不堪,皇宮狹小,飲水供應也有問題,於是楊堅在原來漢朝長安城的南邊重新修了一座大興城,這就是新的長安城,隋朝長安城與漢朝長安城不在一個位置,但是距離很近。

隋朝滅亡後,唐承隋制,李淵自然也會定都長安。

中國封建王朝的下一個朝代在選擇都城時,大多會選擇前一個朝代或幾個朝代的都城,這是一種傳承,比如劉邦選擇長安為都城,與秦都咸陽相隔並不遠,西漢滅亡後,王莽的新朝都城仍然在長安。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個朝代的統治階層都有一定的淵源,都出身於北魏六鎮,都定都於長安,都屬於關隴貴族集團,作為傳承,李淵當然也會定都長安。

北周與北齊對峙

2、局勢原因

隋朝定都長安,到隋煬帝時期,將洛陽定為東都,隋煬帝經常居住在洛陽,隋末天下大亂時,隋煬帝在江都揚州,他一度想遷都揚州,直到被殺後,也沒有實現。

《舊唐書 劉文靜傳》:文靜曰:“今李密長圍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賊連州郡、小盜阻澤山者,萬數矣,但須真主驅駕取之。誠能應天順人,舉旗大呼,則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盜賊者,皆入此城。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傑,一朝嘯集,可得十萬人,尊公所領之兵,復且數萬,君言出口,誰敢不從?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盈半歲,帝業可成。”

李淵在隋末擔任太原留守,是並州最高的軍政長官,李淵起兵前,李世民與劉文靜密謀起兵,劉文靜對李世民說:

現在李密長期圍攻洛陽,隋煬帝又在淮南,整個天下已經亂作一團,現在高舉義旗,則天下不難平定,如今百姓為了躲避盜賊,都進入了晉陽城,現在起兵可以聚集10萬之眾,令尊(指李淵)又有數萬軍隊,一旦號令起兵,誰敢不服從,趁機進入關中,號令天下,不到半年,帝業就可以成功。

隋代北周,定都關中

這其實就是劉文靜提供給李世民的起兵戰略,在太原起兵,然後進入關中,定都長安,以關中為基地,建立帝業,再統一天下。

劉文靜的謀略應該說與李世民不謀而合,兩人因此而謀劃起兵之後的戰略,然後再勸說李淵起兵,李淵起兵之後,就按照李世民和劉文靜的謀略從太原攻入關中,李淵最終成功稱帝。

在當時來說,這是最正確的戰略,當時李密不斷圍攻洛陽,洛陽處於天下之中,隋朝的援軍源源不斷地開到洛陽,對李密造成的威脅很大,王世充就是隋煬帝派到洛陽攻打李密的,最終打敗李密。

李密的戰略選擇是錯誤的,他選擇跟隋朝死磕洛陽,隋朝雖然處於滅亡的邊緣,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尚有反撲的實力,李密吸引了幾乎所有隋朝殘存軍事力量的攻擊,而李淵建立的唐朝則龜速在關中,得以保存實力。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隋末農民起義,只有關中相當安全

從當時的戰略來看,最有利的戰略就是建都關中,也就是定都長安,能夠避開隋朝的攻擊以及其它起義軍的攻擊,那么李淵當然會定都長安了。

3、家世原因

李淵的祖父李虎曾是賀拔岳舊部,後成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西魏定都長安,李虎及家人當然也住在長安了,李虎的後人也一直居住在長安。

李淵是在長安出生的,李世民是在咸陽出生的,李淵當太原留守時,李世民在太原,李建成李元吉在河東,李淵的女兒女婿大多都在關中。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李淵的根基在長安

李淵起兵後,他的女兒平陽公主與丈夫柴紹在鄠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起兵反隋,聚集了7萬人,李淵的另一個女婿段綸在藍田起兵,聚眾萬余人,李淵的族弟李神通在在鄠縣起兵,集結了數千人,這說明李淵的很多族人都住在關中,關中才是李淵的根據地,太原只是李淵起兵的地方而已,定都關中當然更有利於李淵。

李淵起兵後,能夠作為都城的只有太原和長安,太原相比於長安,更靠近中原與北方,北方的突厥人離太原很近,只要從雁門關進入,過了馬邑就是太原,很容易遭到突厥人的威脅,不適合做都城,李淵起兵的兩天後,突厥人就進犯太原。

太原離中原也比較近,與河北、河南交界,河北有竇建德,河南有王世充和李密,太原的北部還有劉武周和宋金剛,與這些勢力較近時,容易發生沖突,綜合比較之下,關中的長安更適合做都城。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在當時長安最適合做都城

至於洛陽,則是王世充和李密激烈爭奪的地方,還輪不到李淵,李淵也不會去趟這渾水,保存實力不香嗎?

最後說一句,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因為擔心突厥南下的威脅,李淵想把都城遷到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陽,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宰相裴寂等人都同意了,李淵都派人考察了,此時唐朝基本上統一了天下,李世民聽說後勸李淵,極力阻止遷都,最終說服李淵不要遷都。

本文標題: 李唐王朝為什么選擇定都長安而不是洛陽、太原或襄陽?有3個原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68746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孫權,為什么“內事不決問張昭”?
‍‍月初,張昭墓出土了。聊聊張昭——和孫權。 《三國演義》設定,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然而正史還復雜些:張昭與孫權的關系,有點像個老古板諸葛亮,遇到個虎脾氣阿斗。 張昭本是大名士,戰亂到了江東,成了孫策首席文臣。 當日孫策
标签
志願軍的第一個叛徒,居然被敵軍俘虜給忽悠了,進而叛變投敵
志願軍方面的叛徒最有名的就是白馬山戰斗前,38軍的文化教員谷中蛟了。關於志願軍叛徒這方面的資料不多,我也是因為撰寫書籍時看到了志願軍的第一個叛徒的資料,於是寫到了書里面。 這是個不爭氣的敗類,站崗時碰到一個逃跑的韓軍俘虜,本來正是立功的時候
标签
古代女子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身體都還未發育好,嫁過去能干嘛?
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代年輕人普遍選擇晚婚晚育,有的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沒有結婚,追求自由自在,不被家庭所束縛的生活。 可是在古代,女子卻沒有選擇的權力,她們在身體還沒發育好的十三四歲便要嫁人
标签
有些命案,不能深究
半夜,一個由14人組成的強盜團伙,摸黑闖進了山東泰安首富徐文誥的家。 就在他們洗劫財物的過程中,徐家的人被驚醒了。 主人徐文誥拿出私藏的鳥槍,帶領雇工霍大友、柏泳柱、徐士朋等多人與入室強盜對抗。 強盜團伙也有槍,王大壯、王三壯兄弟二人,手中
标签
武昌起義規模遠不如太平天國,為什么能直接撼動清朝統治?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挑出來跟大家聊聊。 武昌起義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者除了革命派,還有一大幫子立憲派加入。甚至,從整個事件中我們會發現,當時的大清帝國,除了皇室和一部分滿清貴族,全國上下都傾向於革命。 革命成功與否,並不一定是起義規模的問題
标签
都是希特勒的愛將,都是平民出身的元帥,隆美爾和莫德爾誰更牛?
老周 摘要:在二戰德軍將領中,隆美爾和莫德爾有很多共同點,兩人都是深受希特勒信任的愛將,都是平民出身的陸軍元帥,不過隆美爾的知名度要比莫德爾高很多,那么隆美爾和莫德爾軍事指揮能力上,誰更牛? 在二戰德軍將領中,隆美爾和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