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陸軍敬禮時,為什么要高喊“蔥-蔥”?

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搜搜韓軍敬禮的視頻,你一定會發現,別看這韓國軍隊歷史沒多長,但口號可是五花八門,相當繁雜。

其中,韓陸軍的正式“敬禮口號”為兩聲——“蔥-蔥”。然後,他們內部不同的作戰單位再各喊各的。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想吃蔥,或者把大蔥用作了什么“圖騰”,而是這個發音在咱們聽起來像是“蔥”罷了。

韓國陸軍的“蔥-蔥”,其實喊的是他們半島人的——“忠誠”二字。只不過是發音接近漢語,讓咱們的很多吃瓜群眾,誤以為是——“蔥-蔥”。

正如前面說得那樣,除了這個“忠誠”,韓國陸軍麾下的各作戰單位們也幾乎都有各自的“特色口號”。

比如韓國陸軍第3步兵師團,看到長官,接到上級電話,甚至是集體開飯前,都要高喊——“白骨”!

韓軍第3步兵師團特有發型——“白骨剪”

據說,他們喊“白骨”的傳統比喊“蔥”還要悠久,源於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

在那段歲月中,這個第3步兵師團算是比較能打的一支軍隊,也是第一個突破三八線的韓軍部隊。

朴定仁的第一任長官朴定仁,是個反共魔怔人士,甚至魔怔到生病拒吃紅色的葯丸、穿正裝不系紅色領帶,家里女孩不讓穿紅裙子的地步....

可以猜測,當年朴定仁讓韓軍第3步兵師團大喊“白骨”,應該是旨在不斷提醒他們,銘記這種無畏戰死化為白骨也要反共的勁頭吧?

只是,就看如今的韓軍,他們再怎么玩命大喊“白骨”,或許也很難復制出來當年的那個勁頭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好了,咱們還是再說回“忠誠”(蔥-蔥)這個用途最廣的韓軍口號。

相比韓國陸軍第3步兵師團的“白骨”,“忠誠”差不多晚了十年。

“忠誠”口號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61年5月,韓國陸軍少壯派軍官發動的那次政變。

1960年代初,韓國政壇一片烏煙瘴氣,政客們整天就想着怎么給對方穿小鞋,把政敵拉下馬,人心盡失。

結果,以朴正熙為首的韓國少壯派軍官看不下去了——爭什么爭,在老子眼中,你們都是廢物,還不如我上。

於是,在取得美國暗中支持的情形下,朴正熙帶着一群軍官們,決定發動一場政變,來改變“國運”。

1961年5月16日凌晨,朴正熙團隊率領4000多名官兵,分頭控制了漢城各要點。開始施壓當局政府下台。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5·16軍事政變中的朴正熙(左前戴墨鏡者)

東躲西藏半個多月後,總統尹潽善和總理張勉都被迫公開承認了政變,主動辭職,同時將國家權力移交給朴正熙為首的“革命軍事委員會”。

最終,並沒太費周折,政變就宣告成功。

隨後,朴正熙自任代總統,建立了臨時政府。

接下來的一年多,朴正熙先是出任韓國第一大黨,民主共和黨總裁,進入通過“選舉”,正式擔任了韓國總統,直至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

而“忠誠”這一口號,也隨着政變後朴正熙出任韓國最高領導人,從青瓦台迅速推廣到了整個韓軍。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大家給看看青瓦台的風水

原本,高呼“忠誠”,只是朴正熙麾下軍隊的敬禮口號,被他帶到了青瓦台。自此,先是青瓦台衛隊開始喊“忠誠”,然後是整個韓國陸軍,再後來連韓國國防部直轄部隊、各類軍校、警察部隊、海洋警備安全本部,都被鼓勵使用“忠誠”作為敬禮口號。

甚至,曾經一度,韓軍各單位吃飯前都要在食堂前列隊集合,扯着嗓子玩命高喊“忠誠”,喊的不夠洪亮不夠“有氣勢”,就不讓吃飯。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很顯然,這樣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給領袖拍馬屁。

朴正熙本人,也十分受用。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這似乎就正如很多人經常說得那樣——你缺什么,往往就會越在意什么,越強調什么。

而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的卻是,朴正熙最後竟然死在了他那最“忠誠”的左膀右臂,時任韓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金載圭、總統秘書長金桂元的槍口下。

他閨女朴槿惠的坐牢時間,更是比執政時間還長。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電影還原當年現場

說到這兒,肯定有人還會問了,朴正熙手下的軍隊最初為什么選了“忠誠”用作敬禮口號呢?

這或許並不排除,是受了軍國主義日本的影響。

無論是朴正熙,還是弄死他的金桂元,這群5·16軍事政變中上台的韓國高層,很多人都是前朝鮮籍日本軍官出身。

朝鮮半島剛剛光復那會兒,他們曾被打上過“韓奸”的標簽,遭到了全社會的鄙視。

但擱不住國際風雲突變,隨着半島南北各自為政,戰爭一觸即發,在美軍的強烈授意下,韓國軍隊又重新吸納了大量前朝鮮籍日本軍官。

很快,朝鮮戰爭爆發,這些曾經的“韓奸”不僅成功洗白了身世,還在韓國軍政界順利的扎下了根。

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在美軍搭建的物質基礎上,現代韓國軍隊的一些傳統作風,更像是從日本殖民時期發展而來的,軍中等級森嚴、霸凌嚴重,上級長官可以隨意打罵、侮辱和懲罰士兵。

上級對下級、高級軍士對低級別士兵等,甚至可以像“皇帝一般”進行“統治”。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除了這套“霸凌”式的作風,還有一些東西,或許也正是來源於此。

比如,朴正熙帶來的“忠誠”口號。

1945年8月15日之前,朴正熙的“官方身份”是齊齊哈爾關東軍中尉高木正雄。

下圖是1944年1月,日本報紙對半島籍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優秀畢業生”高木正雄的宣傳報道——在偽滿擔任關東軍見習軍官的高木正雄,曾經“毅然”寫下了血書給日軍上級:

“我身為日本人,以精神與氣概,義勇奉公,以死報國的決心報名當軍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當年的關東軍的日常生活訓練模式,可參考1943年1月11日的《朝鮮總督府日報》的描述:

清晨,部隊士兵在起床號聲中起床,迅速列隊,先參拜建國神廟和皇居祭宮,再前往小溪邊進行洗漱,然後開始一天的訓練。軍紀是最值得驕傲的一點,每當行軍禮時,士兵們都會高喊 "忠誠",並做出堅定有力的動作。

所以,確實也不排除,“忠誠”這個口號,來自早前的偽滿洲關東軍。後來被一群韓軍中的馬屁精給“發揚光大”了。

更何況,有些時候,他們缺什么,往往就會越在意什么,越強調什么。

既不忠誠又不善戰,那只好嘴上過把癮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過,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樣,“忠誠”只是韓國陸軍最正式的敬禮口號,陸軍旗下的各作戰單位還擁有各自花樣百出,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特色”口號,諸如什么——“白骨”、“白馬”、“猛虎”、“晉級”、“射擊”、“先鋒”、“台風”、“花郎”等等。

而韓國海軍的正式敬禮口號則為“團結”,空軍多會用“必勝”或者“團結”。

怎么說呢,連軍隊的敬禮口號都統一不了,還號稱要統一半島,這是不是讓人感覺挺誇張的?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本文標題: 韓國陸軍敬禮時,為什么要高喊“蔥-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67603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王耀武被俘進入功德林後,逢人就問:你們看見我的參謀長了嗎
“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參戰各部隊為盡早拿下山東首府,活捉國民黨中將王耀武,臨時編了個繞口令。 最終,濟南戰役以我軍大獲全勝告終,喬裝外逃的王耀武則被一舉擒獲。 1956年,王耀武被挑選進入北京
标签
貂蟬的最終結局如何?或許被曹操收入府中
貂蟬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美艷絕倫,超凡脫俗,傳聞月亮見了她的相貌,都感到自慚形穢,不好意思露面,而躲到烏雲後面,因此獲得了“閉月”的美稱。 貂蟬在《三國志》和《後漢書》等正史中未見有關記載,在《三國演義》及一些雜劇、小說、民間傳說中
标签
民國名媛出嫁時,路旁老太太說了句喪氣話,沒想到16年後竟然應驗了
1906年,被譽為民國最優雅的名媛陸英出嫁了,父親為她准備了十艘載滿嫁妝的船只,從揚州到合肥,一路上浩浩盪盪。 陸英大婚當日,更是十里紅妝,送嫁的隊伍排滿了整整十條街,小到金銀珠寶、珍貴書畫,大到古董擺設、紫檀家具,嫁妝名貴、豐厚得驚人,
标签
蘇聯檔案館里關於毛岸英的記載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俄文名字?Сергей Зедонович Маев 翻譯成中文就是謝爾蓋·澤東諾維奇·馬耶夫。對,這就是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在蘇聯時用的全名。             按照蘇聯檔案館里的文獻記載,毛岸英(謝爾蓋·澤
标签
杜甫被捕後思念妻子,寫下一首催淚情詩,溫柔至極,讀罷令人心頭一顫
說起情詩,我們會想到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或是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情”這個字,似乎和杜甫沒什么關系。 一直以來,他都以憂國憂民著稱,詩風沉郁頓挫
标签
自稱中國人後代的韓國總統,建交前經常隔海遠眺,期盼能來華祭祖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韓國在歷史上曾長期是中原王朝的領土或藩屬,不僅在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深受中國的影響,而且還與中國保持着極為特殊且親密的關系。然而現代韓國建立後,由於種種原因長期和中國維持着互不承認的狀態,直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