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留下的這一重要戰略資源,為何“人間蒸發”了?

作者:忘情

1945年侵華日軍投降時,被迫交出了其全部武器裝備及各種物資。但人們談及這一史實時,往往只盯着其中有多少槍炮、彈葯、飛機、輪船和汽車,鮮有人注意到其上繳的裝備中,還有74159匹軍馬。

也許有人會對此不以為然,不就是馬嗎?都已經進入摩托化、機械化時代了,軍馬的作用已經不值一提了,還需要在意嗎?

話不能這么說。雖然我們每每在一些戰史文章中看到“日軍機械化部隊”的字樣,但實際上侵華日軍的摩托化程度極低,更難稱機械化。就總體而言,其還是一支騾馬化的近代軍隊。所以在日軍的編制表里,馬匹是列入兵器欄中統計的。

侵華日軍擁有的軍馬,分為騎乘馬、馱馬和挽馬三類。除騎兵部隊外,步兵中隊長以上軍官也配發了騎乘馬作為代步工具。日軍山炮分解後,由6匹軍馬馱載,負責馱運山炮炮彈的軍馬得一次性背上12發。每個92重機槍小隊編有5匹馱馬,1匹馱重機槍,3匹馱彈葯箱,另有1匹備用。

按照侵華日軍昭和十六年(1941年)編裝表,常設師團(甲種師團)步兵聯隊平時編制官兵3747人、526匹軍馬,戰時大幅擴充到官兵5546人、軍馬1242匹;特設師團步兵聯隊平時編制3525人、429匹軍馬,戰時擴充到3928人、693匹軍馬。也就是說,動員後軍馬增加的比率遠高於人員增加比率。而輜重兵聯隊在編有1個下轄3個中隊的汽車大隊同時,仍同時編有950匹軍馬。

在全面抗戰的戰略防御階段,侵華日軍的四單位制常設師團在齊裝滿員的情況下,擁有7630匹軍馬。1943年11月,日軍第11軍進攻常德時,下屬的第116師團滿員配備了5800余匹軍馬。

說到日軍的軍馬,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一役中,來自歐洲的各國騎兵軍官們,曾公然嘲笑日本騎兵是騎着驢子上陣。這是因為日本本土出產的馬匹,和日本人種一樣都屬於矮種。經此一事深受刺激的日本,遂大力投資建設育馬場,不惜重金引進中東和歐洲的優良馬種並加以改良,根據其各自特點分別充作騎乘馬、馱馬和挽馬。非但如此,這些用途各異的馬匹還要經過至少1年的嚴格訓練後,才能正式取得軍籍,享受軍馬待遇。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馬,不但更加吃苦耐勞,而且基本能克服對戰場的恐懼,能更好地被駕馭,完成各種作戰任務。但“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急劇擴編,各部隊及軍馬場保有的軍馬不敷使用,遂從民間征發了不少馬匹,經過短期訓練後充作軍用。

不過,這些訓練不足的征發馬環境適應能力較差,來華後水土不服,病倒、病斃的比例居高不下,加之作戰損耗,各侵華日軍部隊很快又反映馬匹供應不足。於是,這些兩條腿的牲畜又發揮“傳統技能”——“就地征發”中國馬。這實際就是搶劫的代名詞。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說到中國馬,主要分為北方馬種和南方馬種。北方馬種以蒙古馬為代表,還有一些其它馬種。它們基本上是在中國北方各馬種間封閉式繁育馬種。其中一些品種因為當地氣候環境的影響,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點。以最常見的蒙古馬為例,其屬於草原馬,環境適應性好,耐粗飼,不以短距離沖刺見長,但以耐力持久而著稱。山丹馬體型高大,且修長勻稱,善奔跑但不善負重。

南方地區因河川水網縱橫,加之多山地丘陵,故而小型的馬匹更受青睞。久而久之,南方馬種普遍矮小,不僅奔跑速度不突出,而且馱載和挽曳能力也不強,但勝在能適應山地環境。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過,自宋代以後,中原人口激增,大量毀林開荒種地還猶感不足,已不可能再開辟大片牧場用於養馬和選育優良馬種了。明代以後,軍隊裝備熱兵器的比例不斷增加,而且所需輜重越來越多,因而更加強調軍馬的載重和拖曳能力。久而久之,到清朝時國內馬種,尤其是騎乘馬種呈明顯退化之勢。

1934年,國民政府曾從中東引進11匹阿拉伯馬,打算改良國內騎兵馬種。但由於國民政府當時實際控制區域的核心地域在江蘇和浙江,因此竟然將種馬場開在位於長江邊上的江蘇句容。待1937年淞滬抗戰失敗,這個種馬場又遷至更不適宜培訓軍馬的貴州,而不是西北五省,結果這些阿拉伯馬與貴州土馬配出來的雜交馬體型偏輕,根本不符合軍馬要求。此外,盛世才盤踞新疆期間也曾從蘇聯引進頓河馬,但也沒留下啥成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雖說侵華日軍大量搶劫中國本土馬匹充作軍用,但1945年投降時繳出的74159匹軍馬中,由日本本土培訓的改良馬種仍是主力。如果接收了其中絕大多數軍馬的國民政府能善加利用這一資源,沒准能培育出新的優良軍馬種群。

但是,軍馬選育不只是技術活兒,更是一項系列工程。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科學育種體系,隨意讓譜系距離較遠的馬配種,配出的雜交後代可能性情暴躁,難以馴服,而且其後代繁殖率低,產生畸形的概率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當時國民政府在干什么?在忙着搞“劫收”,追求“五子登科”,同時還在忙着打內戰,還會有誰肯將心思花在周期長、見效慢的軍馬良種選育上。而且得到一些美援汽車後,國民黨軍眼高過頂,也不看看國內有無工業基礎作支撐,一門心思想從美國弄來更多的汽車,在遠未實現摩托化的情況下,就早早地將“騾馬化”棄之如草芥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此外,馬相較於牛、驢、騾等其它大型牲口,是比較嬌貴難養的。尤其是侵華日軍保有的那些具有歐洲馬血統的改良“東洋馬”,一個伺候不周,輕則掉膘,重則生病。所以,日軍規定:馬廄必須派哨兵24小時值守。各基層單位每天起床後,要趕在開早飯前,將軍馬牽出馬廄,洗刷馬匹並清理馬蹄,同時還要喂馬料;天氣晴朗時,要將馬廄中鋪的干草搬出來曬太陽。必須喂飽軍馬後,人員才准吃早飯。平時軍馬必須每天至少投喂三次干草、大麥和食鹽,戰時還要加喂豆類、燕麥,以確保其營養供應。由於馬匹比人類需要多的飲水,水分不足時會引發馬匹腹痛及疝氣,所以日軍行軍宿營時首要任務,是為軍馬提供充足飲水,必須待馬匹飲水完畢才能提供士兵飲用水。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上述勤務標准,在壓根就不重視軍馬,而且各種勤務制度均流於形式的國民黨軍隊中,是根本沒法照章執行的。所以,別看侵華日軍繳出的軍馬數量可觀,但沒過幾年便因管理不善、戰場折損等原因而損失殆盡。

不過,對於國民黨軍隊來說,從美國淘來的數百輛兩棲坦克裝甲車輛都能扔在淞滬碼頭任由風吹雨打數年之久,大筆一揮便列入報廢物資之列。可這些所謂的“破爛”被我軍接收後,卻硬生生化腐朽為神奇,從中修復出了數百輛坦克裝甲車輛,悉數裝備了坦克26師。與之相比,國民黨軍隊糟踐這些軍馬資源,也就算不啥,不足為奇了。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鍾”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本文標題: 侵華日軍留下的這一重要戰略資源,為何“人間蒸發”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66450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標籤: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從古至今盜墓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何一千多年至今沒人敢盜關羽墓?
在中國古代盜墓現象是十分猖獗,甚至還小說中還能描述出各種盜墓流派,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大將關羽墓在一千多年里卻從未被盜過。 其實在唐朝中後期曾流傳過一個關於盜挖關羽墓的故事,傳說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戰亂時期,有三個盜墓賊挖開了位於
标签
換個角度看,大清為何而亡?
大清之亡,亡在防漢策略的破產。 大清之興,在於防漢策略的成功。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階級,是不以民族作為整體來劃分的。就像大清之前的漢族政權,內部也要分個地主階層和農民階層。 沒有什么是鐵板一塊。 所以,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要總
标签
原副總理田紀雲:那個年代的機關風氣
圖源:小紅書@ph今天學習了嗎 本文為原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同志公開發表的文字,發表年份應該在2004年,原題為《國務院大院的記憶》。 我12歲就參加了八路軍,一直沒有機會受正規高等教育,我又無政治背景,且長期在邊遠的地方工作,於我,中南海
标签
劉備奪取漢中後,為何不立刻增兵荊州,反而坐視關羽被殺荊州被奪
劉備倒是想增兵荊州,但是兵從哪里來呢? 1、益州疲憊。 《三國志 楊洪傳》: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以楊洪的說法
标签
岠山,還是那座岠山!岠山,已不是那座岠山!
一座縣城的變遷 記錄着地方的發展 體現了縣域的時代進步 承載着居民的回憶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睢寧融媒推出系列報道 《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變遷》 截取睢寧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的一段時光 見證睢寧75年來的滄桑巨變 岠山,位於睢寧
标签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二級戰斗英雄”黃宗德:英雄的“心”
英雄的“心” ——記“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二級戰斗英雄”黃宗德 ■解放軍報記者 張培瑤 黃宗德近影。靳憲彬 攝 圖①:1974年,時任團政委的黃宗德(左四)在連隊蹲點。圖②:黃宗德20世紀50年代留影。 秋日的一個下午,在黃宗德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