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亡,亡在防漢策略的破產。
大清之興,在於防漢策略的成功。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階級,是不以民族作為整體來劃分的。就像大清之前的漢族政權,內部也要分個地主階層和農民階層。
沒有什么是鐵板一塊。
所以,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把漢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一旦如此,就會陷入一個邏輯陷阱。
大清入關前,擺在面前的有這個幾個階層:
第一是農民起義者,第二是漢人官僚和將領,第三才是廣大的無數的漢人百姓,按照他們在歷代王朝中的地位和性質,我們稱之為黔首。
農民起義者,本來就是反對帝王的,甭管是自家的,還是外來的,肯定是水火不相容。所以李自成,必須得被追殺到底。
漢族官僚和將領,這個已經不用多說,入關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已經嘗到了這些人入股帶來的甜頭,入關以後,更是有三順王開路,一路從山海關打到大西南。
所以,能拉攏的一定要拉攏,實在拉攏不了的,再殺掉。
對於第三種,人數太多,溝通成本太低,而且很容易民粹化,所以不存在拉攏,不僅不能拉攏,遇到敢於反抗者,一定是沒有任何思想包袱的格殺勿論。
在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嚴重,黔首就是韭菜,殺了一茬,還會再長出來一茬。
而且,傳統的經驗告訴我們,黔首如果沒有人帶頭,那就只能是黔首。
所以,追殺南明政權,就是肅清帶頭反抗的人。
一切忙完之後,大清只需要做兩件事:
第一,給自己特權,滿漢分治。
第二,給漢人官僚分享權力,以漢制漢。
第二條,要挑出來說下。
一開始是投降的明朝降將,以三順王為首,加上洪承疇等文官集團。
進入常態化以後,開啟科舉制,滿足一部分漢人積極分子的上進需求。
黔首中如果有人想要進步,你就去參加科考,一旦考中,那你就是我大清的員工,領的是我大清的工資,都替我大清打工了,你還能帶頭造反嗎?
這個時候,即便是有一小撮野心家聯合第三階層發動起義,比如白蓮教之類的,不要緊,這些漢人官僚就能替我擺平。
碰上一些領了我的工資條,還敢對我心存誹謗的人該怎么辦呢?文字獄唄!反正殺錯了也不要緊,明年不是還有科舉考試么!
退一萬步來說,大清的軍權掌握在八旗手中,我還怕你造反不成?
所以防漢策略的核心,並不是防字,而是以漢制漢!
這也算是個陽謀了,我給了你出路,你總不能自斷出路,非要跟我死磕到底吧。
所以,我們開篇講了,大清之所以興,就是防漢策略的成功。
而大清最後之所以戛然而覆滅,實際上也是這個策略的破產。
事實證明,不論是屠城,還是剃發易服,甚至是文字獄,不僅沒有危機到大清的統治,反而是肅清了異己,純潔了隊伍,強化了大清的專制統治。
哪怕是後邊洋人來了,什么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之類的,都不耽誤這個問題,畢竟,割幾塊地盤出去,簽幾個不平等條約,開放幾個商埠,它不影響我大清統治不是?
積貧積弱,反正我愛新覺羅不弱不是?
大清gdp一落千丈,但皇族的待遇標准那可是一點都沒降低。
所以,割的是誰的肉?
而且洋人也發現了,一個予取予求的大清,完全要比一個一盤散沙的大清更高效,更直接。
一鴉還沒打到北京城,南京條約就簽訂了,二鴉還沒進入內陸,大清也給跪了。大明朝被那么多人黑,唯有這一點讓人敬佩。
所以就有了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洋人不會要咱大清的命,但農民起義會。
所以八旗軍隊打不過洋人,問題不大,但如果八旗打不過太平天國,那就是生死存亡問題。
所以,只能下放軍權,開團練,允許漢人官僚募兵。
於是就有了曾國藩的湘軍,後來又分化出來淮軍和楚軍。
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危險到什么地步呢?
大清初期的三藩勢力,好歹還有八旗軍可以節制,現在八旗廢了,整個大清全得指望漢人地主武裝來維持了。
所以太平天國一滅,慈禧馬上就想起來大清的祖訓了, 於是趕緊派人來裁軍。
曾國藩飽讀詩書,豈能忘記大清的祖訓,於是他比慈禧還支持裁軍。五十多萬湘軍最後被裁的只剩下十幾萬。
有人可能會問了,曾國藩手里這么多軍隊,為啥不自立山頭呢?這個話題展開來講,沒個萬兒八千的寫不完,我們直接說結果:
第一,湘軍中除了曾國荃親自帶領的幾萬嫡系,其他大部分都是其他督撫摻進來的沙子。意見不統一。
第二,曾國藩是地主階級,他吃的是大清的飯,干的是保衛大清的活。造反,違背他的做人准則。
第三:裁軍,裁的是兵,不耽誤大帥們升官發財。
所以只要你不是沖着造反去的,你絕對會力主裁軍。
有意見的是李鴻章。
老李認為“目前之患在內寇,長遠之患在西人”,所以要保留軍隊,不僅要“靖內寇”,更在於“御外侮”。
所以湘軍被裁了以後,基本就散了,淮軍雖然也被裁了,卻在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中,一步步發展成為大清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慈禧慌嗎,我看未必,因為李鴻章雖然是個漢人,但歸根結底是個保皇的洋務派。洋務派如果不保皇,可能在一開始就被扼殺在搖籃里了。
換句話說,不是晚清中興四大臣成就了大清,而是大清給了四大臣機會。
但這一層信任,總是要隔着一層紗的。
大清政府對漢人軍隊,總是有着一種復雜的感情,既希望它強大,又不希望它太強大。
在慈禧這里,可以概括為一句話, 打仗可以,別讓我花錢就行。
所以左公收復新疆,要自籌軍餉,北洋水師要打海戰,但不能影響慈禧過生日。
不花我的前去打仗,輸贏都無所謂,比如說甲午海戰, 打贏了平東洋,打輸了平北洋,總歸都是慈禧贏。
所以甲午戰爭打的非常詭異:
一向主張富國強兵的李鴻章,居然下令北洋水師避戰不出。
“ 不必與彼尋戰 ,彼亦慮我躡其後”
反而是一向軟弱的清廷下令全線出擊,甚至痛罵丁汝昌避戰不出。
老太太只是一句話,我要過生日,其他的我不管,最後干脆裝病丟給光緒去操作。
畢竟,對老李而言,北洋是咱自己的,打輸了有大清給咱兜底,要是打沒了,那可就啥都沒有了。
甲午海戰北洋全軍覆滅,李鴻章的家底算是徹底賠完了。
所以甲午戰爭以後,老李就逐漸邊緣化了,也就後來簽《辛丑條約》的時候,拉出來去賣個臉。
甲午戰爭不僅僅是葬送了北洋水師,而且是將整個華夏五千年的臉面丟的一干二凈,大家對洋人不太熟,對日本還不了解么?現在居然被一個摁了幾年前的島國反過來嗯在地上摩擦,別說慈禧了,整個民族的自尊心都受到了集體侮辱。
所以才有了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的本質,說白了是讓更多的漢人參與分享權力,這不又動了大清的國本了么,所以一開始慈禧還是支持的,等明白過味以後,馬上就舉起了屠刀!
咱大清的天下,豈能是跟你等共享的?
洋務派打沒了,維新派被滅了,大清的支持率一落千丈,所以還得練兵!
於是就有了袁世凱天津練兵,用的還是漢人。
幾年以後八國聯軍侵華,大清差一點被瓜分,這一次站出來的還是漢人——義和團么。
咱甭說義和團這思想有多愚昧落後,人家的歷史功績可是在那擺着:
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瓦德西對此評論稱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為了給大清續命,大清又玩起了老手段,這一回是重用張之洞、袁世凱,主動玩起了新政,編練新軍,甚至主動搞預備立憲。
就在幾年前,他們剛剛殺掉了另一波要搞新政的人,現在居然自己主動研究起來了。
這個操作哄的湖廣總督張之洞興奮異常,老張本來是維新派的支持者,戊戌政變以後就低調了,這次一口氣上了三到變法的折子,積極為新政建言獻策,史稱“江楚會奏變法三折”。
在張、袁的努力下,大清終於又打造了兩支最精銳的新式軍隊: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
辛亥革命中打的最激烈的,恰好就是這兩支軍隊。
你以為咱大清終於回心轉意了么?甭着急,馬上就露出獠牙了。
光緒三十三年(1907),地方最強大佬張之洞和新軍話事人袁世凱,紛紛被調入北京城,擔任軍機大臣,沒錯,他們高升了。
接替張之洞擔任湖光總督的人,叫端方,滿洲正白旗。
原本以為一切勝券在握,然後第二年十月,慈禧和光緒雙雙去世,年輕氣盛的王爺們立刻收攏皇權。
1909年剛過完年,袁世凱被打發回河南老家,六月,張之洞病退,不久去世。
好嘛,這皇權又一次緊緊的握在咱愛新覺羅氏手中了。
只是王爺們畢竟年輕,一點權力都不願意跟漢人分享,1911年5月8日,籌備了六年之久的內閣終於出台,好家伙,十三名內閣成員中,滿族占了八個(其中皇族五個),漢人占了四個,所有的軍事、行政等關鍵崗位,全部由皇族成員擔任。
必須要補充的是,預備立憲,可以說是晚清各方勢力的最大公約數。各方督撫、君主立憲派,甚至包括革命派中的一部分,都期待大清能給出一個認真的態度。
皇族內閣的建立,無疑是在告訴所有人,預備立憲是個騙局,權力不可能分享給漢人。王爺們自以為加強了皇權,實際上在國內徹底喪失了支持率。
漢族督撫們、君主立憲派們集體失望:
這不扯犢子么,說好的帶大家一起玩,現在你們自己關門過日子!那還有什么還期待的!
此刻終於相信大清根本就沒有立憲的誠意,於是在武昌起義以後,紛紛加入資產階級革命派,防漢策略到此徹底失效,半年以後,大清朝就迅速崩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