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墓時對慈禧粗暴野蠻,19年後得怪病,臨死前出現幻覺

慈禧尊貴一生,不料死後20年,孫殿英盜了她的墓,盜墓的野蠻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東陵大盜”孫殿英,又叫“孫老殿”、“ 孫麻子”,出生在河南省永城縣小馬牧集鄉孫家庄一農民的家里,成長在狼煙四起的年代,早年混跡於地痞流氓之間,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擅長投機取巧,後來離開家鄉一路流竄至豫西,繼而在洛陽一帶交結流氓惡棍、軍警胥吏,拉起隊伍投奔了軍閥,他四處投奔隊伍,誰的山頭高跟誰混,先後跟過馮玉祥、憨玉昆、胡景翼、葉荃、張宗昌,以雜牌軍存於世。

孫殿英為人處事機敏靈活,套路深。不管跟哪路軍混世都能混得風生水起。跟馮玉祥時歷任排長,機槍連連長、營長等職;跟憨玉昆任旅長;跟葉荃,任旅長、副師長、師長等職;跟張宗昌任第五師師長,後來任直魯聯軍第14軍軍長,再後來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12軍軍長……

到了1928年,軍閥混戰,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孫殿英部的日子也不好過,他這個雜牌軍軍長,不但領取不到國民正規軍下發的軍餉,就連自己軍隊的糧餉也被蔣介石克扣,導致他沒有軍餉發給自己的官兵,足足有半年的時間,士兵們都沒有領到軍餉,內心煩躁不安,軍心浮動,隨時都能發生嘩變。

孫殿英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一向聰明絕頂的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能徹底解決軍餉的“好”辦法,他決定鋌而走險———奔赴清東陵 “盜墓取財!”。

孫殿英盜墓的想法不是憑空而來,他雖然沒有讀過幾年書,但是對歷史上的一些盜墓人物人多少了解一些,例如歷史上或為了打仗,或缺錢,或為了挫傷對方的銳氣,或報仇,愛選擇先挖人祖墳的人,如為父兄報仇對墓主“掘墓鞭屍”的伍子胥;盜掘秦始皇陵的項羽;為財富挖掘帝王及王公大臣的陵墓的董卓;為補貼軍需四處挖人祖墳的曹操;為吳國財力挖人祖墳的孫權;為軍需挖人祖墳的黃巢、溫韜、“偽齊皇帝”劉豫、張獻忠、汪喬年等。

他心想:這些人能盜墓,我孫殿英為何不能?

孫殿英馬上集合幾個師長商量盜墓解決軍餉的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情緒高漲,全部表示贊成。

其中有孫殿英軍第一師的師長“鍋腰子”譚溫江。他早就聽說慈禧陵墓里的寶貝琳琅滿目堆積如山,得到這些寶物是他和孫殿英一伙夢寐以求的。

他們積極對清東陵踩點摸底。

清東陵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自順治皇帝開始,先後有5位皇帝在這里長眠。盡管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根據“優待清室八項條件” 東陵也是受到保護的,陵墓周圍有專門的護陵大臣和八旗陵戶守護。可是,隨着一些軍閥的到來,陵區內時不時地遭到破壞,大量古樹被砍伐變賣,護陵大臣和八旗陵戶們也開始監守自盜,倒賣陵區內的金銀祭器,甚至拆卸殿宇楠木梁架售賣。

看到這種情況,孫殿英一伙無法按耐不住蠢蠢欲動的心,譚溫江鬼點子更多,他找到護陵大臣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拿到了陵工圖紙。

看着詳細的圖紙,他們欣喜若狂。孫殿英、工兵營長孫子瑜、隨從副官魏少棠等依圖策劃。

很快,一套完美的盜陵方案打造出爐。

可是,萬事俱備,就差盜陵的理由。正苦於無由下手,突然得知土匪馬福田帶着一人隊人馬沖入陵區。

孫殿英、譚溫江喜得直拍大腿,“天助我也!”。

孫殿英讓譚溫江帶上一個旅,打着“剿匪”的旗號,連夜趕往清東陵。

在一陣槍林彈雨得猛烈攻擊下,剛到馬蘭峪的馬福田落荒而逃。

譚溫江借口捉拿殘匪,封閉陵區並四處貼告示,說是軍事演習。規定閑雜人等一律不准進入陵區,免得遭受演習所帶來的意外,就連陵區內的陵戶們也只准在“圈”定的范圍內活動。孫殿英還散布謠言欺騙百姓,說周邊布滿了地雷,這樣以來沒有任何外人敢踏進陵區一步。

所有的准備工作都做得天衣無縫。譚溫江和旅長韓大保率工兵營等部開始對東陵做出了驚世駭俗的舉動。

他們講目光瞄向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次陵建設華美,起初同慈安太後陵在形制、規模上大體差不多。可慈禧並不滿意,就在光緒年間她令慶親王奕劻和文淵閣大學士榮祿負責全面重修,投資浩大,僅隆恩殿所耗用黃金就達4500多,里里外外都裝飾貼金彩繪,慈禧陵墓的奢華精美程度在整個東陵是首屈一指的。

於是譚溫江一等人首先對慈禧陵墓進行開挖。

可是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在陵寢各處連續挖了兩天兩夜也找不到地宮入口。

孫殿英急紅了眼,派人把當地地保找來,逼問關於地宮入口信息。通過四方搜尋,找到一名姓姜的石匠,這名石匠曾死里逃生。他就住河北遵化縣普陀峪附近,參與過修建慈禧陵墓,當時就在陵墓修建結束時間,負責處理善後的清廷人員上面的旨意,決定殺掉知道墓道及入口信息的工人,姜的石匠本來是被殺中的一員,結果他在被殺前被石頭砸暈,撿回一命,沒想到時隔多年竟被孫殿英找到。

夜半時分,姜石匠被帶到東陵面見孫殿英,孫殿英對他說,只要他指出慈禧寢宮的墓道入口就送他回家。

姜石匠哪敢惹這一幫匪兵,就帶引他們找到了墓道口。

在久挖不開的情況下,孫殿英令部下用炸葯炸開慈禧陵墓的墓道。只聽“轟、轟、轟”幾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陣陣濃煙過後,墓道呈現在匪兵面前,他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如猛獸下山。

在沖入地殿前,孫殿英怕士兵們私吞財寶,就對着他們嘶吼: “他奶奶的,誰也不許胡來,誰胡來我崩了他!”,說着命譚師長帶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誰敢攜寶潛逃就打死誰。

匪兵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地宮,他們被地宮里的各種稀世珍寶震驚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盡管孫殿英下了死命令,可已半年沒見到薪餉的匪兵,像餓虎撲食,瞬間將供桌上的殉葬寶物一掃而光。

可這些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貪心,他們轉身刀劈斧砍,將慈禧的棺槨打開,看到慈禧躺在那里如睡着一般,面貌栩栩如生,慈禧全身上下堆滿珍寶,滿棺的金銀珠寶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各種金銀珍寶如夢如幻溢滿匪兵們的眼簾,他們更加瘋狂,群起向棺里撲去……

棺內珍寶被劫掠一空。

匪兵們搶紅了眼,他們將慈禧的屍骸拋出棺外,發現屍身上還有寶物沒被搶凈,又一輪爭搶,,為了得到慈禧口里的那顆特大夜明珠,不惜將慈禧的嘴巴撬開,嘴唇撕裂,慈禧被搶掠的慘不忍睹。

《世載堂雜憶》一書中盜陵連長回憶記述了當時的情況:

“撬開外棺和內棺時,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槨,竟被匪徒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徒們將碎槨木搬開後,現出了一具紅漆滇金的內棺。匪官怕用刀斧劈砍損傷棺內寶物,嚴令匪兵小心謹慎地用刀撬開內棺。”

“當時將棺蓋揭開,見霞光滿棺,兵士每人執一大電筒,光為之奪,眾皆駭異。俯視棺中,西太後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余……珠寶堆積棺中無算,大者由官長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陰納衣袋中。於是司令長官下令,卸去龍袍,將貼身珠寶搜索一空。”

盜竊過慈禧陵墓,孫殿英還不滿足,又繼續盜竊乾隆的裕陵。有了經驗,在盜竊乾隆墓時更加迅猛。他們仍然用炸葯炸開墓道,發現乾隆的地宮更加富麗堂皇,不過乾隆帝的屍首已經腐化。

匪兵們進去後,同樣將乾隆棺的寶物搶劫一空,將一些字畫撕毀。之後孫殿英還想盜掘順治的孝陵,因聽人說順治帝於生前在五台山為僧,該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沒有下手。可以說孫殿英當時所盜的兩座陵,是清東陵所有陵墓中,陪葬品最豐富、最奢華的兩座皇陵。

據《愛月軒筆記》載,

慈禧地宮內,金絲綿褥制價為8.4萬兩白銀;綉佛串珠薄褥制價2.2萬兩;翡翠荷葉估值85萬兩;陀羅經被鋪珠820顆,估值16萬兩;後身串珠袍褂估價120萬兩;身旁金佛每尊重8兩,玉佛每尊重6兩,翡翠佛每尊重6兩,紅寶石佛每尊重3兩5錢,各27尊,共108尊,約值62萬兩;翡翠西瓜2枚,約值220萬兩,翡翠甜瓜4枚,約值60萬兩;玉藕約值100萬兩;紅珊瑚樹約值53萬兩;價值最高的是慈禧頭上戴的那頂珠冠,上面一顆4兩重的大珠系外國人進貢,價值1000萬兩,總價約1005萬兩。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約500粒,小珠約6000粒,估值22.8萬兩。

乾隆裕陵被盜寶物有乾隆所書用拓印條幅10塊。另有金鑲鐲、紅寶石、藍寶石、碧璽、漢玉環、翡翠、紅珊瑚龍頭、花珊瑚豆、瑪瑙雙口鼻煙壺、白玉鼻煙壺等300余件。

被盜取的文物古玩珍寶的價值不可估量。

聽了東陵被盜的消息,滿清得一些遺老遺少跑到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那里哭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氣得渾身哆嗦,發誓一定要報此仇。

後來溥儀在回憶錄里說:

“我心里燃起了無比的仇恨怒火,走到陰森森的靈堂前,當着滿臉鼻涕眼淚的宗室人等,向着空中發了誓言:‘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為了表示憤恨,溥儀還把宮中豢養的一只狼狗取名為“譚溫江”。

據說溥儀還手繪一副《殺孫殿英》的圖畫以泄憤恨。

溥儀一邊派人去東陵查看並重新安葬慈禧和乾隆被拋灑的棺槨和骸骨,一邊向南京政府蔣介石、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大報館發出通電,要求當局嚴懲盜墓賊孫殿英。

孫殿英何其精明,他感到輿論壓力的巨大,覺得事態不妙。他立刻馬不停蹄地秘密銷贓,並進行行賄活動:

孫殿英讓譚溫江去北平,委托古玩商黃百川代銷珍寶,被發現;他的部下張岐厚攜帶的寶珠數十顆逃跑被山東青島警察抓獲……盡管國寶被攔截了一部分,但是仍不可避免大量的珍寶外流。1928年《中央日報》上新聞談及:天津海關一次查獲古玩珍寶35箱,經查明,此物是北平吉貞宦古玩鋪長張月岩托運出口運往法國的。

孫殿英托戴笠將所盜物品中最為寶貴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將慈禧口中含的那顆寶珠送給了宋美齡;將“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最終孫殿英逍遙法外,此案不了了之。

為了平息外界的各種批判,孫殿英在高人的指點下,就盜墓一事給出有力的解釋。

他說: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么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孫殿英說的祖宗三代是指,他的先祖名為孫承宗,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為了抵御清軍的入侵,誓死守衛高陽城,76歲的孫承宗被清軍俘虜自殺而亡,他的5個兒子,6個孫子,2個侄子,8個侄孫戰死,孫家上下百余人被清軍殺死。孫殿英拿出這個理由,就是表明孫殿英盜東陵屬於報家仇,報國仇!合情合理。

“吾祖承宗公,本大明經略,為虜所戕,後人逃出,方免於難,吾父亦為旗人所害。此正所謂九世之仇也,今為大漢同胞計,必破此劫”。 ——《民國史-孫殿英傳》

據歷史記載,孫承宗一共有7個兒子,13個孫子,他有個兒子孫銓在山東高苑縣做知縣,孫家遇難時他的這個兒子可能在外。除了戰死的5個兒子、6個孫子,剩下的9個兒孫結局無記載。孫殿英說,他家這一脈傳於孫承宗其中一子,當時清軍圍城時他這一脈的祖上在河南,躲過劫難,而孫殿英的父親因為和一名旗人爭吵被殺了,可這個旗人因為朝中有人竟沒有被處決。所以孫殿英對滿清恨之入骨。

關於孫殿英所說的“革死人的命”:

有一次,馮玉祥看到孫殿英迎面與他握手說:“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們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對清廷這一點,我干的是活的(指驅逐溥儀),你干的是死的(指盜陵)。”

孫殿英又說:

“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像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孫殿英盜墓的原因是否真的如他所說外人不得而知,怕是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吧。

到了1930年,孫殿英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後被張學良收編。抗戰爆發後,孫殿英在河北、河南一帶打游擊抗日。解放戰爭期間,孫殿英又當了老蔣手下,其部被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在1947年,在河南湯陰戰役中,孫殿英被解放軍俘虜。

在進入戰俘營後,他接受改造。

孫殿英在獄中的生活也算不錯:他還能帶一名警衛在身邊照顧自己。可是步入晚年的孫殿英因常年吸食大量的鴉片,身體糟糕透了,他經常情緒失控,有時自言自語,有時郁郁寡歡,發病厲害時,孫殿英躺在炕上一連幾天都不動,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已經死了。

不久,孫殿英染上了在當時被稱為絕症的“煙後痢”,此病在民間被稱為“煙漏”,由於鴉片的毒素長期侵噬人的身體,破壞人體的血液,神經,各種臟器,形成重大疾病,就算再高明的醫生也回天無力。巧合的是孫殿英的致死病症,竟與慈禧所得的奪命病症基本一樣,都是因痢疾而死。

彌留之際,孫殿英特別怕冷,怕光,身體出現崩潰癱瘓的狀態,一度出現了幻覺,幻覺內容大概跟他這一生經歷和體驗過的事相關,他氣如游絲,嘴唇抖動,對着空氣像是和什么人交談,他從嗓子里擠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字眼,一連胡言亂語了幾天。

孫殿英死前曾留下一句清晰的話:“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

1947年9月30日孫殿英離開了人世,時年63歲。

孫殿英的盜墓給我國的文物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致使很多國寶流到國外,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孫殿英唯一的兒子孫天義,卻是黃帝陵的整修保護者,在文物保護方面是專家!

本文標題: 孫殿英盜墓時對慈禧粗暴野蠻,19年後得怪病,臨死前出現幻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25184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掌門人去世,金融世界的武俠神話
中國是家族觀念很深的國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過家風族訓的熏陶。 五四以來,對於宗族的批判非常強烈,認為這是導致中國落後西方的束縛之一。 然而,西方社會卻有不少相同的思想,他們也極度強調維系家族的繁榮。 比如說1812年老羅斯柴爾德去世之前
标签
同為亡國奴,卻甘願充當日本侵華的幫凶走狗,朝鮮資本家令人不齒
朝鮮受日本侵略占領的時間要遠遠長於中國受侵略的時間。自20世紀初,朝鮮半島即掀起抗日浪潮,並一直持續至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為止。但在中朝兩國人民飽受日本欺凌的日子里,有這樣一批朝鮮人甘願做日本的走狗,充當了日軍侵略中國的急先鋒。這
标签
滅亡蜀漢,鄧艾和鍾會誰的功勞最大?誰結局更慘?
       公元263年,魏國伐蜀,司馬昭命令鍾會、鄧艾和諸葛緒兵分三路進攻,其中,鄧艾和諸葛緒各率軍三萬,而鍾會率十余萬,很顯然,鍾會是魏軍的主力。 然而,當鍾會在劍閣牽制住姜維所率領的蜀漢主力之後,鄧艾趁機偷渡陰平,翻山越嶺,穿越七百
标签
只須澄清一些誤解,就可以知道蒙古人的統治遠勝朱明|文史宴
曾幾何時,蒙古帝國與元朝,一度成為黑暗統治與殘暴殺戮的代名詞,刻板印象中,他們還是文明毀滅者與民族壓迫者,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四等人”制度。 實際上,這其中有很多誇張與誤讀的成分,蒙元帝國,有征服與破壞的一面,也有繁榮與進步的一面,對外交流
标签
中國5000年最牛的人范蠡:曾靠“瘋名”出山,三散家產究竟為哪般
稱作“中國5000年最牛的人”的范蠡,堪稱人中典范,為官,他兩次官至相國;從商,他創下巨大財富,並三次散財於天下。在情場上,他也做到了讓世人艷羨的地步。 真實的范蠡是怎樣的?他三次散財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范蠡青年時代,曾被當時的人稱為“瘋
标签
【人物篇】古德里安8:他眼中的“德國元帥”含金量有多高?
    1944年8月,巴頓率領美軍第3集團軍從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沖出。在隨後的一個月,他的部隊一路奔襲640多公里,越過馬斯河,打到法國東部邊境,完成了盟軍在戰爭期間最激情澎湃的裝甲突擊。其間斃傷俘德軍13.6萬人。當他們停下腳步時,所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