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秋季攻势下,“联合国军”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对白马山地区进行了一万三千多次的轰炸。在敌军的猛烈进攻下,苦战数日的42军无奈败退。“联合国军”步步紧逼,并迅速占领了白马山主峰阵地。
白马山位于朝鲜铁原西北10公里的药山洞地区,由一群山岭组成,以394.8高地和281.2高地为主阵地。白马山的东面是辽阔的铁原平原,南面是通往汉城的“联合国军”主要军事补给线,可直达联合国军的重要兵站基地铁原。
白马山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也就决定了,一旦“联合国军”丢失白马山阵地,东面就将无险可守,而南面的补给线也将处于志愿军的炮火下,“联合国军”整条战线都将被迫往后收缩。
1952年9月,在即将到来的秋季反击战中,新上任的志愿军司令员邓华亲自点兵,命令38军这个志愿军中的王牌部队出马来啃这块硬骨头。
志愿军司令部发电道:
“为配合支援部队换防前的作战,及粉碎敌人可能发起的局部进攻,与提高部队的作战经验,决定第38军向39418、281.2两高地据守之敌进行战术性反击,并在反击中杀伤敌人5000人以上,而后争取占领并巩固之”。
刚刚接替梁兴初担任38军军长的江拥辉收到电报后,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他心里明白,42军在白马山栽了跟头,志愿军丢了的面子无论如何也要找回来!38军入朝后在第二次战役中先后击败了南韩第7师,又将联合国军土耳其旅打得只剩下两个连,后又重创美第2师,被彭老总盛赞为“万岁军”,战力强悍,由38军来找回场子是再合适不过了。况且38军本就是换防42军的部队,白马山阵地就在他们眼前!
尽管38军一直被赞为“万岁军”,但军长江拥辉却不是个盲目自大的人。为了打好这一仗,重创守卫白马山阵地的韩军第9师,他部署了周密的计划。
主攻任务由114师下辖的三个主力团负责,分别为:第339团、第340团、第342团,其中339团和340团为突击部队。以防万一,江拥辉还特意派出了334团增强进攻部队的实力。
38军的将士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听说马上又要发起一场进攻了,纷纷闻战而喜,回去写了一封又一封情绪激昂的请战书,申请做尖刀队队员,冲在战斗第一线!
可38军这一大锅好粥里,却避免不了有谷中蛟这样恶臭的老鼠屎存在。谷中蛟此人,是114师340团7连的文化教员,也算是个文职干部。虽然并不擅长军事作战,但谷中蛟这人却偏偏喜欢显摆自己。他写下一封又一封情真意切、振奋人心的请战书,把自己英武的身姿和对祖国的爱都在纸上写满了。任谁见了他写的请战书,都会不由得对他竖起大拇指。上级领导见了,又怎能不被被谷中蛟这“大无畏精神”感动呢?于是当即动笔写下“同意”二字。
谷中蛟知道后,人都傻了。他只不过想显一显自己的威风,真要上战场打仗,这种掉脑袋的事儿他可不干!可没办法,上级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谷中蛟也只能硬着头皮进了尖刀连。
接连几个夜晚,谷中蛟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心里盘算着不如投敌算了,这样还能免去一死。他越想越觉得不能上战场寻死,还是投敌保命这个想法可行。
在这之后,谷中蛟就十分留心注意军中的动向,不断的尝试着逃跑。但奈何38军军纪严格,值班站岗的士兵,个个抖擞着精神,根本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一直到10月2日这天,谷中蛟终于等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时机。这天,我军为了让干部熟悉地形,让他们出去查看附近的道路,而谷中蛟,便趁着查看地形之机,从前沿阵地悄悄的逃跑了。他疯狂地跑向白马山上韩军第9师的阵地。
“嘿咻,嘿咻,呼!”此时,韩军第9师正在举行着一场运动会,士兵们大多都放松的很。突然,前方阵地传来响动。
韩军哨兵看见远远地有个穿着志愿军军服的人跑过来,当即举起枪冲出去,将他围了起来。谷中蛟见此忙丢下手枪,将手举了起来,并说道:“我来投降的!你们别杀我。”韩军士兵将谷中蛟看管了起来,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不久后,一辆直升飞机飞入了营地中,士兵将他强行带上了飞机,向着更深处的韩军营地而去。
几次审讯问话过后,谷中蛟将38军即将发起攻击的情报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偏偏他作为突击队成员,知道的情报内容详细又具体,甚至连志愿军的炮兵阵地位置都一清二楚。
在谷中蛟这个叛徒的告密下,韩军很快搞清了38军即将出动的兵力和主攻方向。韩军第9师师师长金钟五当即叫停了正在举行的全师运动会,命令部队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在谷中蛟告密后,敌人将白马山上阵地前的铁丝网从三层加到达了七层,光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地堡工事就超过了150个,暗堡更是不计其数,壕沟也挖的十分深,同时布下了大量的防步兵雷、反坦克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弹雷。
得到情报的金钟五还向后方发了电报求援。很快,美军调来2个坦克营,韩军也派来1个坦克营。至于增援的炮兵部队数量,依据美韩两方的战史记载,为4个韩军炮兵营,2个美军炮兵营。但从发射的炮火密度来看,“联合国军”增援的炮兵部队远远不止这个数,真实数量估计可能达到了六到九个炮兵营之多。
营地里凭空少了一个大活人,如何能不引起大家警觉?谷中蛟的失踪的消息很快一层层地上报给了军长江拥辉。江拥辉得知消息后大惊,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他犹豫着还要不要打。如今离发起攻击只剩几天时间,却突然发生干部失踪,只怕要生变故。
不敢擅自决定的江拥辉打电话给了第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江拥辉汇报完情况后,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嘲弄似的话:“拿把牛刀杀鸡还哆嗦”。江拥辉又怎会听不出这言外之意,当即向王近山将军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其实倒不是王近山将军小觑韩军,而是韩军的战斗力之弱,是连美军都头痛无语的一件事。美军司令李奇微曾嫌弃韩军一遇上志愿军就像看到神兵天降一样,打几枪就跑,简直可与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一争高下。如今驻守白马山的不过只有韩军1个师的兵力,如何能挡住志愿军的王牌部队?
江拥辉是个理智的指挥员,他没有盲目自大,而是一再叮嘱各部队做好应战准备。参战的38军第114师的官兵们为这一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苦练潜伏战术,及通讯联络、步炮协同等战斗组织与战术动作,还动用了大量苏联援助的先进装备,包括182门火炮,17辆坦克,122挺高射机枪和59门高射炮。
为了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到敌人阵地跟前,战士们想出了个鬼点子。练潜伏的时候专找有青蛙叫的地方训练,队伍潜伏经过,被蛙群发现,叫声突然停止,则视为潜伏不合格,若青蛙照旧呱呱叫个不停则视为潜伏合格。可检验战士们潜伏训练成果的,终归不是青蛙,而是敌人!那一天,就要到了。
10月5日凌晨,我军突击的两个团派出六个连约八百人,趁着深夜潜伏到了敌军的前沿阵地附近。其中,两个连的战士佯攻法国步兵营防守的281高地,四个连进攻韩军30团防御的391高地,
10月6日傍晚,在喀秋莎火箭炮的怒吼声下,六个连的战士正式向白马山各高地发起了进攻。这一天,双方投入部队规模虽不算大,但战斗却异常激烈,“联合国军”以逸待劳,防线又厚又密,我军战士虽然勇猛,但却几乎没有拿下几块阵地。
韩军第9师师长金钟五狡猾的很,他情知韩军战斗信念不强,干脆派出了督战队在后压阵,又积极派出部队抢修工事,并在我军炮火打不到的反斜面死角处屯兵。
10月7日,军长江拥辉命令投入预备队,继续加强进攻。我军342团也投入战斗后,韩军顿感压力倍增。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前赴后继,猛烈地冲击着阵地,饶是有再厚的铁丝网,再多的地雷也快顶不住了。韩军第9师师长金钟五派上了一早在后方候着的主力加强团第28团,显然,他玩起了“添油战术”,想要把白马山变成志愿军血流不止的浓疮!
10月7日夜,久攻不下的我军再次投入了3个营的兵力,战士疯了一样的嗷嗷叫着,在嘹亮的冲锋号下,他们无惧艰险,用血肉之躯闯出了敌人的火力网。
10月8日下午时分,当黄昏将至,334团的战士们才终于歼灭了第9师30团大部,成功占领白马山主峰。但是,38军将士们还未来得及欢庆胜利,天空就传来了阵阵刺耳的呼啸声,美国人的飞机,又来了!
美军从后方机场投入了上百架次飞机,对刚刚攻占白马山主峰的我军一线部队、后勤补给线、炮兵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战士们猝不及防,损失很大。随即,韩军第9师又趁机增兵,派出29团在美军炮火掩护下,于8日晚上重新夺回了其中的395高地。
在整场战役中,“联合国军”合计投放了整整将近70万发炮弹。单是美军第5航空队,出动的战机和轰炸机就达到749架次,其发射的各式航弹、燃烧弹等弹药更是多达4000余枚。如果按照平均每日投弹量来计算,其炮火激烈程度甚至远超上甘岭!堪称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多!可以说,志愿军战士们是顶着漫天的炮火在向高地发起冲锋,何等勇敢的的大无畏精神!
10月8日到10月14日间,双方在白马山一隅之地反复拉锯交锋,395、281高地数次易手,鲜血几乎流满了整个山地,就连小草和野花也都被染上了暗红的鲜血。据统计,38军前前后后共计伤亡5300余人,韩军死伤更是高达9400余人。杀戮,一刻也没有停止。
10月14日,美第8集团军在范弗里特的指挥下向上甘岭地区发起了攻击,代号"摊牌作战"。在美军第7师和韩军第2师的进攻下,邓华将军几经思量,决定将战略重心放在上甘岭一线,命令迟迟强攻不下的第38军停止对白马山的进攻。10月14日夜,38军各部队开始撤军,白马山上弥漫了近10天的硝烟,终于散去。
离开的时候,战士们回望山头,那无数牺牲战友的遗体,堆的像座小山那么高。他们“万岁军”,又怎会甘心?又怎能咽得下这口气?一想到这一切都跟谷中蛟的告密叛逃脱不了关系,战士们更是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怀恨的又何止是战士们,司令员邓华将军得知谷中蛟叛逃一事后,也忍不住痛骂道:“民族败类!”
如果不是这个该死的民族败类,“万岁军”又何至于在白马山碰钉子?好在老天有眼,这个民族败类加入韩国国籍不成,后去了台湾,国民党并未对他有什么重用,远离大陆家乡的他,最终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死了,落了个凄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