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后,那些皇子都分别活了多少岁?最大赢家为何会是十四阿哥?

撰文|赵立波

雍正登基的第四个年头,他发现了一个让他有点不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大臣都很害怕他似的。对此,雍正特意发下一道谕旨:“看得大臣等入值后,极惧于朕。倘若确无罪恶,何以如此畏惧?见朕之后,何以战战兢兢?”《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

其实这一年大臣们开始害怕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康熙八阿哥也就是他的八弟胤禩刚刚死去一个月,可能对这种敏感的凌冽,让那些旁观的人感到瑟瑟发抖,知道了雍正的真正厉害。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许多人看来,雍正违背了当时的承诺。

在登基的诏书他曾明确表态:“皇考不曾杀戮一人,知朕向无偏倚,断无杀戮之事,方以大统付朕。亦惟朕方能保全不杀耳。”

然而仅仅四年后,雍正开始向当时著名的“八贤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开刀。首先收拾的目标是康熙的十儿子胤䄉,而且还把这个案子交给他的铁杆八哥胤禩审查对此,雍正对大臣解释说:“大家这次决定处理允䄉,并要允禩对其处理,就是看他是否进行包庇。向来十四阿哥允禵、九阿哥允禟、允䄉全听允禩指示,故朕希望允禩教诲他们,让他们改过,而允禩不但不行教诲,反激迫他们胡乱妄为,逼朕将他们治罪……朕没有什么顾惜的。”

允禩知道雍正处理老十,就是冲着他来的调查结果自然不能让雍正满意,旋即许多举报材料又开始延伸到八阿哥胤禩的身上。

经过长期对胤禩罪状的调查发现,这个“八贤王”胤禩确实有着重大历史问题,

当时对于在处置胤禩事件,是考验雍正登基最大的一道最为棘手难题,雍正声泪俱下痛斥他的不法行为,当说到“八爷”允禩焚毁康熙御批时,正在跪着的允禩掏出一把小刀衔在口中,双手举过头顶,对天发誓说:“臣说的话,若有虚言,一家不获善终”面对这个锋芒毕露不甘下风的“老八”,雍正歇彻底急眼,咆哮问他说:“宗人府讯问你,你为什么烧毁圣祖皇帝御批之事,你先前奏称,因当时抱病昏眛,误行烧毁。此次在朕面前发誓,说如有虚言,全家俱死。而宗人府审讯你的管家、亲信太监常海等人,供称十几年前你在瑶亭因为进献将死的鹰获罪于皇考后,特遣太监刘自成回京,将一切笔札烧毁,圣祖皇帝御批也在其内。他们供词确凿,而你却反复其词。”《清世宗实录》。紧接着,雍正又展现了他的出色辩才,说胤禩诅咒一家全死,那么这个“一家”范围很广,难道也包括“朕”吗?随即下令将允禩黄带子革去,开除宗籍《雍正十三年》。三月改名“阿其那”(满语狗),允禟四月在保定北抓捕入狱,五月改名“塞思黑”(满语猪的意思)。在无人敢向雍正说情时,大学士徐元梦趴在地上哭着对雍正求情说:“愿皇上念手足之情,免二人死。帝怒,谪元梦中书舍人”《清史纪事本末》。此后“允禩、允禟、允禵三人同以四年六月,各廷议罪状多款,宣示天下。世宗兄弟之祸,极甚于此时。”《孟森•明清史论集刊续编》这个“八阿哥”曾经因为绝对的支持力量让康熙一度废立太子中十分被动,甚至被气得老泪纵横。但是康熙终究没能忍心处理自己的八儿子,更不希望他们将来互相兄弟相残,然而,所有的事情发展到最后都向着相反的方向。

雍正又不好主动承担杀弟的罪名,因此采取了召见诸位大臣以诱导的方式进行。雍正说:“胤禩之罪,是咋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 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

于是层层搜集胤禩的所有罪状,包括康熙时期的所有问题,确实这个胤禩罪不容诛。对于杀胤禩,首先表态支持的是老三胤祉,其实内心来讲这是出于一种无奈的自保之举,毕竟他是所有皇子中编书最多的一个,自然深谙其中的危机。

在登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雍正迅速向该处人员闪电出手。作为三阿哥的编纂帮手陈梦成了首要分化打击对手。雍正说他陈梦雷是耿继茂叛逆案的罪犯,皇考从宽处理,命他在修书处行走,然而他“不思改过,招摇无忌,不法甚多。”因为父亲康熙已经决定宽恕,就不再加刑,但是应该将他和他儿子发配远边,他的门生中有生事者也要严行惩治。刑部尚书陶赖、张廷枢执行谕旨不坚决彻底,将陈梦雷的两个儿子释放了,雍正他他们降级处理。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都是冲着他三哥胤祉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坚决拆散胤祉的任何势力。

雍正为了让胤祉彻底决心推倒胤禩,在他求见自己时避而不见,只是发来口谕说:“王口钝,着缮文具奏。”

胤祉不得不上了一到密折给雍正。这份密奏,主要有四个关键点:第一”, 雍正明显怀疑允祉为允裸通风报信,允祉肯定是站在胤禩一 边,不同意杀;第二,允祉愿意替雍正承担杀允裸的骂名:第三,请雍正对他的请求明确批示;第四,表明没有主子雍正的奇恩,我胤祉活不到今天。

可能胤祉意犹未尽,随即又补充上一个密折,主要有这样几句话:臣受人牵累,无辜而死,向主子一抒愚忠,无论主子治以何罪,臣情愿受之。臣见今具奏之语,若有泄露,愿在众人前死去是实。《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

看到了胤祉的密奏,雍正竟然在朱批中表示感动得泪流满面。在如何处理这个三哥时,雍正也颇为踌躇地说:我就承认这么一个哥哥,我对他能有什么憎恨呢?都是激将我要治他罪,外人的心真是不可理喻,可惜我也不能感化胤祉了,但他的本质与其他人根本不同。最后将其派往康熙陵寝进行守墓。

接下来他开始了清算八贤王有关的其他兄弟们,就是给那段著名的“九子夺嫡”进行总结。

胤禩首先遭到圈禁,被革去王爵,拘禁宗人府,雍正把他家下数人正法后,胤禩对看守太监说:“我向来在家,每餐止饭一碗。拘禁之后,我每饭加二碗。若全尸以殁,我心断断不肯,必使见杀而后已。”显然他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

因为此前他的铁杆兄弟老十胤禟被活活折磨而死,并且分别给他们变成了猪和狗,所谓的满文阿其那、塞思黑,胤禩40大罪,云胤禟28大罪,老十四也就是那位抚远大将军,一度与雍正竞争最为激烈的同母兄弟胤禵14款大罪,大臣们一致奏请将三人立即处死。雍正表示“不得已”顺从大臣们的屡次奏请,要大义灭亲。为让后世不能翻案,(没想到都被儿子后来纷纷翻案)雍正还别出心裁,令京城及全国其他地方,将他发布等罪状的满汉文上渝,王大臣等将胤禩等三人处死的奏请,雍正的御批谕旨等汇编成册,由武英殿印刷,各地宣读、张贴,结果可想而知。

最终我们可以看看康熙成年的诸位阿哥的结局和寿命

皇长子胤褆圈禁而死,享年63岁,皇次子胤礽,圈禁而死,享年51岁,皇三子胤祉圈禁而死,享年56岁。皇五子胤祺享54岁,皇七子胤佑享年51岁,黄八子,胤禩雍正四年被处死,享年46岁,皇九子胤禟被处死享年44岁,皇十子胤䄉乾隆时期死,享年59岁,皇十二子胤祹乾隆二是八年卒,享年79岁,皇十三子胤祥,雍正八年卒,享年45岁,

最后是皇十四子胤禵,在乾隆二十年卒,享年68岁。从这个列举来看,真正被雍正处死的就是两个人,尤其是老十四其实结局最好,不知道是不是雍正念及了同母之情,一口气活到乾隆登基后。作为曾经与其父不相上下“抚远大将军”康熙第十四阿哥允禵被乾隆下令不再圈禁,并被封为奉恩辅国公,这年他48岁。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个“老十四”作为雍正同母弟弟,乾隆亲叔叔,终于在十三年的囹圄中看到了久违的日光。令人没想到的是,老十四不光未能如八阿哥、九阿哥那样悲惨狱中之死,相反在其侄子掌握帝国最高权力后,竟然不断获得政治地位。

乾隆在继承其父的事业却未能全面延续其父的政策,虽然“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但乾隆在登基的几个月后就曾触及敏感区域,在即位一个多月就发布了一道震动天下的谕旨:“胤禩等孽由自作,得罪已死,但其子孙仍是天潢支派,若俱屏弃宗牒之外,与庶民无异。”最后他要求满汉文武大臣对此重新商议,拿出意见。《清高宗实录》

于是这位新皇帝收获了巨大的美名的广泛的支持,到了乾隆四十三年时,当一切都如同过往云烟,胤禩的案件实质早已无关紧要。于是认为有必要给其叔叔平反,认为当时的罪名是查无实据的,在宫廷长大的乾隆深谙这种毫无亲情可言的兄弟关系的冷漠,另外这些曾经的震荡早已不存在,既毫无平反成本,又能再度收获美名,倒是一件很省力讨好的举动。

乾隆十三年(1749年)又将其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虽然年岁渐老,经历过风云跌宕的帝国斗争之后,这个老十四已经泰然地过上了得来不易的平静生活,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并赐谥“勤”。诸皇子的结局如此看来,老十四是最大赢家,毕竟只有活的更长久才是最终的胜利。

本文标题: 九子夺嫡后,那些皇子都分别活了多少岁?最大赢家为何会是十四阿哥?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648381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于禁: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孤独”的降将,含恨而终
221年,于禁躺在病榻上,无比郁闷:“关羽、张辽、张郃都能投降,为何我不行。”于禁含恨而终,却终究不被后世原谅,他是“孤独”的降将。 219年,襄樊传来消息:“曹仁作战失败,被关羽围攻,我军死伤惨重,城池危在旦夕。” 曹操垂垂老矣,经不起
标签曹操,关羽,曹魏
苏联第一疑案:上百万人因此丧命,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案情错综复杂,至今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其实,苏联历史上也发生过一场类似的案件,被杀的人物虽然级别不如肯尼迪,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却让上百万人丧命!虽然之后,苏联当局多次调查此事,但至今也未能得出真相。那么,
标签苏联_历史
50年解放军在甘肃抓获一女匪首,审讯发现,竟是当年女红军
旧中国军阀遍地,广袤的西北地区则活跃着几股异常凶悍的军阀武装,他们就是“马家军”。马家军有“甘马”和“青马”之分,其中尤其以马步芳的青马最为反动和残暴。红军长征的最后阶段组织西路军,目的是打通由新疆通往苏联的通道,为此就必须经过“马家军”的
标签甘肃,解放军,红军
晚清彩色老照片:夫妻亲密拥抱,小少爷认真看书
100多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足以让那些人、那些事化作烟尘……今天,我们通过一组上色老照片,寻找晚清社会的蛛丝马迹。 这位巨人是云南布政使衙门的亲兵,目测身高超过2米,专门保护布政使大人的安全。就他这体型,一般为非作歹之
标签老照片,晚清
贺龙元帅的子女现状:两位少将,一位中将,一位从商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开国元帅,他四岁学拳,十二岁就能与成年男性比划拳脚,且不落下风;二十岁时拿起两把菜刀闹革命;后来连续三次举义,为我党拉起了一个军的队伍。 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结束后,他在我党前途未明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递交
标签桑植县,贺龙,南昌起义
什么局面,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立华我回顾了一段历史。 1950年1月10日,还没有准备时间的解放海南战役,被教员一手按下。教员彼时彼刻,正在和苏联人谈,要给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我们一点什么东西。 虽然公务繁忙,外交上还要每天应付斯大林,但是教员仍然在百忙之中思考了利弊。
标签苏联_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