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石达开穷途末路,败给了一位无名小将

1863年,太平军粮食被焚烧,石达开心灰意冷:“征战十几年,却败给了一位无名小将,心有不甘”。

岭承恩笑了笑,自信地说:“翼王也不过如此,曾经的战神,栽在我手里,毫无招架之力”,以胜利者姿态看着落魄的石达开。

金田起义以来,石达开征战12年,也曾横扫湘军,却输给了岭承恩。石达开大渡河畔陷入绝境,对前途失去信心,是岭承恩的“功劳”。

岭承恩,西南土司,世袭千户,家族从唐朝以来,就一直管理大渡河流域,即便是清朝雍正“改土归流”,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地位。

一千多年的家族发展,根基雄厚,地方事务他们说了算,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按时朝贡即可,没有过多要求。

当然,如果没有石达开,人们也不知道岭承恩是何许人。要知道,西南的小土司遍地都是,没有“特殊功劳”,史学家是不会留下笔墨,更别说名垂青史。

1843年,23岁的岭承恩承袭土司职位,率部协助清军镇压起义,因作战比较勇猛,被授予“副将”头衔,但没有实际担任职务。

1863年,岭承恩迎来人生的转折点,他要执行一项艰巨人任务:率兵阻止石达开渡江,协助清朝守卫成都。

正常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区区一个土司小将,居然敢迎战“战神”翼王石达开,而且还是迎头痛击。不是坚守营垒,是正面厮杀,而不是被动防御。

1857年,石达开外出单干,率十万兵马离开太平天国。期间,石达开屡次遭遇失败,灰头土脸。但是,面对土司士兵,石达开还是很有信心,觉得击败他们难度不大,对手也就是乌合之众罢了。

石达开轻敌,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因为土司士兵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强悍的武装。单兵作战能力,即便是巅峰时期的八旗劲旅,都很难打赢土司兵。

明朝末年的白杆兵,就让八旗吃尽苦头。浑河之战,八旗最终凭借人数优势,以炮火、弓箭射击,才以惨胜收尾;交战初期的白刃战、肉搏战,八旗都打不赢他们,且失去了继续格斗的信心,只能远距离射击,不敢近身肉搏。

杨秀清时代,东王策划全局,石达开是“战神”,单干之后则未必。再则,石达开连战连败,从天京带出来的兵马所剩无几,太平军大多是新招募而来,还是拖家带口,战斗力可想而知。

1863年,石达开从云南边境分三路攻入四川:赖裕新率北路,李福猷率东路,石达开率中路,声势浩大。此时,拦截他们的清军主力,不是八旗、湘军、绿营,而是土司兵,岭承恩所部兵马最多。

岭承恩率兵杀向北路,派少股骑兵诱敌,将太平军引入伏击圈,赖裕新在战斗中被滚木砸死。赖裕新,翼王麾下首席悍将,此时阵亡沙场,而李福猷又远在川东一带,石达开在大渡河陷入孤立,没有援军。

岭承恩击败赖裕新后,便调转兵锋,追击石达开,但翼王速度很快,提前到达大渡河畔。遗憾的是,石达开为了给儿子庆祝生日,错过渡河最佳时机,也给岭承恩“立功”的机会。

大渡对面,是唐友耕部清军,约为6千人,但并未渡江作战。大渡河西面的松林河,是王应元守卫,以火炮还击,也没有渡河追击;南面的筲箕湾,则是王松林部,坚守要塞,阻止石达开突围;东面是岭承恩,与石达开正面厮杀。

清军四面包围,真正上阵搏斗,与石达开死磕到底,只有岭承恩一人。如果岭承恩放开一条路,石达开有希望从东面脱身,保存有生力量,东山再起,但岭承恩想建立战功,将石达开往死里打。

石达开正面渡河失败,转身去松林河,又被王应元火炮还击,于是率主力攻打东面,与岭承恩厮杀。岭承恩所部土司兵,骁勇善战,尤其是近身格斗,太平军压根不是对手,石达开连败十次,损失万余兵马。

战斗失败,石达开打算“送礼”,岭承恩没有动心。石达开想购买粮食,与当地居民做生意,岭承恩也去插手,他铁了心支持骆秉章。

区区土司兵,居然成为拦路虎,石达开不服。为了突围,石达开挑选两千精锐士兵作为突击力量,并亲自操刀冲锋。岭承恩没有正面死磕,他留下部分兵力牵制太平军,自己率主力突袭马鞍山大营,焚毁太平军粮食。

得知马鞍山遇到危险,石达开火速返回增援,中途又被岭承恩打埋伏,所部损失惨重。望着熊熊烈火,石达开心灰意冷,曾经百战百胜的“战神”翼王,居然败在无名小卒手中,心有不甘。

没有粮食,太平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孤注一掷,血战到底,拿出必死的决心,放手一搏。但是,石达开心存畏惧,一向瞧不起的土司兵,居然如此勇猛,对突围失去了信心,便选择“请降”。

也许是放不下面子,石达开并未向岭承恩“请降”,而是去唐友耕军营,让他带着自己去成都,与骆秉章商谈条件。结果都知道,石达开被凌迟,他已经没资格谈条件,骆秉章不给他面子。

大渡河之战,岭承恩立下赫赫战功,但毕竟不是清朝直属兵马,只得到一个世袭游击职务,但可以绘像紫光阁,也是一种殊荣。1892年,岭承恩病逝,享年68岁。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本文标题: 太平天国史:石达开穷途末路,败给了一位无名小将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43837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汉奸为母办丧事,新四军部长前来奔丧:伯母,小侄来迟了!
作者:武陟东旭 1944年12月的一天,安徽芜湖,汪公馆前车水马龙,哀乐高奏,大汉奸汪子东母亲的葬礼将要举行。 汪子东是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经在日本留学,抗战爆发后当了汉奸,被任命为汪伪商业部副部长兼芜湖军需部长。 汪子东是大汉奸汪氏跟前的红
标签日军,新四军
乾隆晚年为何对大清有功的投降派开启否定狂潮?
乾隆四十一年(1776)突然决定编撰官修史书《贰臣传》,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所谓甲类就是投降清朝后功勋卓著的人,乙类就是投降清朝后毫无建树的人。从努尔哈赤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高级将
标签清朝,乾隆
中国最窄的领土,仅有8米宽,是连接我国海外飞地的唯一通道!
“东方第一村”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曾一度“孤悬”海外,只能靠借走俄罗斯和朝鲜领土,才能通往祖国内地。 “洋馆坪大堤”是中国最窄的领土,仅有8米宽,是内地连接防川村的唯一通道,1957年被图们江水完全冲断,造成历史上的防川村一直孤悬“海外”
标签图们市
万海峰上将逝世:系粟裕器重的参谋,唐山抗震救灾副总指挥
作者:相忘于江湖 2023年3月的最后一天,万海峰上将离我们而去。 万海峰有两个重要的军衔:1955年授的开国大校和1988年授的上将。1955年是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大校是对万海峰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的客观评价。 实事求是
标签唐山,开国,粟裕
一名戏子被扣50块薪酬,通风报信引发大战,八路军毙杀日军大佐
作者:武陟东旭 1939年4月的一天拂晓,山东德州陵县(现陵城区)大宗家村八路军第5支队第5团驻地,外面突然传来几声狗吠,接着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这时候,指战员看了大半夜的戏,都沉浸在梦乡中。 “不好,有情况!”听到枪声,团长龙书金翻身下床
标签日军,日寇,八路军
1951年,有6名国军中将被执行枪决,有黄埔毕业生、南昌起义者
解放战争中有相当一批国民党将领迷途知返,选择站在真理和人民这一边,为了表彰他们的义举,我党我军几乎都给予了他们相当程度的优待,并让其继续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但针对一些死硬分子,我党就不会那么客气了,1951年我国就曾枪毙一批国民党将领。
标签黄埔军校,起义,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