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残留国民党干部1.4万人,下级请示杀多少?陈毅做法令人敬佩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率领的三野进驻城区,全面接管国民党留在沪上的所有职能部门,同时逮捕了国民党遗留干部共1.4万余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俘虏群体,究竟是杀是留?下级拿不定主意就去请示陈毅,他的做法不仅让人敬佩,更体现出了大智慧。

一、上海解放,遗留了1.4万国民党干部

当时上海这一万余名国民党干部之中,有不少人手上都曾经沾着共产党和人民的鲜血。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平素就与上海的青帮等黑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换句话说,这1.4万人哪怕只有五分之一是“诈降”,背后牵扯出来的“反动派”的数量都将是十分惊人的。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当降将太多时,如果处理不当,他们随时会反叛。因此当秦朝的白起和西楚霸王项羽面对这种问题时,都采取了一种绝决的处理方式——“集体坑杀”。

然而这种手段,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尚且受到舆论的指责。何况在现代战争当中,我党我军是绝对的仁义之师。

如果将这1.4万的遗留干部全部处决,那么在市民中就会引起不安与动荡,同时也会引来国际舆论的批判与质疑。

但是如果不对他们做任何的处置,那么接下来上海治安,也必定会受到国民党的“掺沙子计划”搅乱。

上海是当时东亚最大的都市,同时也是新中国战后重建的“经济发动机”,我党自然不想上海在这场战役中伤筋动骨。因此毛主席在渡江战役前夕,提出了“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方针。

作为这场战役指挥的陈毅元帅,也早已和战士们“约法三章”,规定解放军进城之后,不许使用重型武器,且在一切情况下都不允许进入民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想要避免大规模血腥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伤害。“杀降”可以保证上海战后的治安,但是“杀降”又必然会引起部分民众的恐慌。

一旦被潜伏的敌人利用,只会更加严重地扰乱上海战后的重建。就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马上就摆在了陈毅元帅的面前。那么,陈毅到底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陈毅的处理办法

其实早在解放军攻入上海之前,总前委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网络上的文章普遍认为:陈毅元帅在攻入上海后,对城中这1.4万国民党干部进行了一个身份的甄别。

除了那些“铁杆”的反动者,以及身上有“血债”的人员,余下的国民党干部,基本上都“既往不咎”地被留在了原来的岗位上,并共同参与了上海的战后重建。

以上情况基本属实,但是真实的解决方案,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假如采用这种宽松的政策处理“降将”的问题,那么势必会在自己人中“埋雷”。

共产党人尽管心胸宽阔,可以对敌人不计前嫌,但是出于对上海治安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又怎么可能“轻信”敌人呢?

早在1949年4月,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打响渡江战役的时候,组织上就已经做好了接管上海的部署。

当年4月30日,陈毅向中央军委打了一个报告,提出“我们考虑以尽可能推迟半月到一月入上海为好”,中央军委马上同意了推迟渡江的建议。

然后陈毅元帅从地方上抽调了5000名干部(另一说是1.4万名干部),进行接管上海前的培训学习。最终目的即是以我们“自己的干部”,取代上海原来的基层组织管理人员。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共产党的军队自二十年代秋收起义以来,一直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执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我军打得最多的是野外游击与遭遇战,对于城市作战几乎没有什么经验。

更不要说打下上海后,还要管理那么大一个国际金融都市了。所以蒋介石方面曾经判断:共产党即使占领了上海,不出三个月也会退出。

蒋介石之所以“小瞧”共产党,除了因为他笃定共产党人是“土包子”,管不了上海的金融精英之外,也是因为上海社会当时成分比较复杂。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向上海发起总攻时的人数大约十五万人,而上海城中的百姓共有五百二十万人。

除开其中二百万工人阶级以外,剩下三百二十万人里就包括了知识分子、商人,以及国民党军政干部与潜伏人员,另外还有帮会分子五十万人。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所以即使参与总攻的解放军最后全部驻扎在上海实行军事化管理,一旦“失去民心”,也很难控制城里的社会秩序。国民党的降将数量太多,战后治安的恢复很难寄希望于这一批人。

因此陈毅找来上海的地下党,让他们给干部们以上课的方式讲解了关于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的一切知识。

除了专门培养接管干部,陈毅在解放军中也展开了培训工作。把一些关于沪上的知识印成了几百本小册子发到战士的手上,让他们一边行军一边学习。

另外,上海解放前夕城里有8000地下党员。他们联络了城内200万工人一起举事,所以最后才保证了上海的接管顺利进行。

那1.4万人的国民党干部,其中一万余人都留在了原来的岗位上,他们中也的确有“潜伏”的特务。在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年中,这些“潜伏”特务就搞出了三千多起刑事案件。

仅仅解放的第一个月,就有7个国民党“潜伏”电台被破获。其中还有一个19人小组,准备刺杀陈毅。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因为我党前期的工作做得好,所有要害部门都有我们自己的政教干部监管,所以敌人往往刚刚准备行动马上就被抓获了。

那么,假如这一批国民党的“降将”一开始就被处决,结果会怎么样呢?上海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它得益于地理条件的优越,又因为租界的关系,很早就成为“十里洋场”。

战争年代能生活在上海的人,除了一些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剩下的都是国内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

这些“有产者”,对共产主义是怀着很深的疑虑与戒备心理的。再加上国民党长达数十年的负面宣传,让他们本质上就不信任解放军。

如果解放军当时一进城就大规模处决敌人,那么我军的行动就会完全陷入被动。“潜伏”敌人必定会联络帮会分子挑动群众闹事。届时如果我党不想对群众下手,就只能内退出上海了。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不过因为陈毅进城前做了准备,我军进城之后对城中的自由资产阶级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并不强求他们马上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并出台措施保护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而对于国民党这1.4万人的干部的处理又很宽容,因此他们大部分人后来还是受到了感化,成为了安分守己的良民。

结语

古语说得好:杀降不祥。白起坑杀赵国的战俘,最后自己被秦昭襄王赐死;项羽坑杀秦国的降兵,结局是自刎乌江。杀死投降的人,往往在后来都得不到好的评价。

1949年,上海解放时那1.4万名国民党干部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所以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他们一杀了之。

解放军在攻进上海之前,对接管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接管政策的制定,接管后民用物资与粮食供应的保障都有安排。

提前调的5000余名干部,事后被派到上海当时现有的组织当中去,负责监管那些国民党干部的工作。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有了这些措施,一些隐蔽在暗处的,曾经走过弯路的人们,也不会因为走投无路而产生“鱼死网破”的念头,于是就这样减少了维持治安中的负面因素。

上海接管问题中对于国民党遗留干部的处理,充分体现了陈毅在与敌人较量的过程中卓越的智慧。

本文标题: 上海残留国民党干部1.4万人,下级请示杀多少?陈毅做法令人敬佩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37100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曾经的中国故土,1994年被迫划给俄罗斯,如今还能收回吗?
俄罗斯与蒙古国边界上,有这样一块版图,它曾经属于中国,面积多达170000公里,山川河流众多,森林达到85%的覆盖率,历史上它却几次被划出,又几次回归中国,在1994年被俄罗斯正式收入麾下。你知道这片土地是哪里吗?它还能不能回到中国呢?
标签俄罗斯_历史,沙俄_历史
八路军发现“野人村”,外人闯入杀无赦,杨成武带人征剿
作者:武陟东旭 “看,前面有个女人!” 聂荣臻率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人员赴山区考察时,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一个女子。 参考图片 那是1938年7月的一天,聂荣臻一行到涞水县北部考察,想找一个合适地方,在那里开辟根据地。 这一带地势险
标签八路军
1965年,毛主席让彭老总复出,是准备打仗的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受到了错误批判,不得不搬出了中南海,搬到了北京西北郊的吴家花园。 那几年,彭老总没有工作,闲来无事,就带着身边的几个人开荒种地,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充实。 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很多人都不敢登门,但还是有一些人经常
标签北京,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
冷宫是哪个宫?为什么被打入冷宫的女人很快就死了
情易冷,花易凋。无数普通女子从踏入宫中的第一步就是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少年时曾心动的爱人,而只怀着一个目的,或者也叫做生的期望,那便是得到皇帝的恩宠。在宫里,女人的命运全掌握在皇帝的手里。“宫中多怨女”,她们怨什么,为什么怨,其真相着实
标签清朝,故宫,皇帝,溥仪
老山之战的未解之谜:当初为何要将14军和40师指挥所定在干田村凹地?
老山之战的未解之谜-为何将14军和40师指挥所定在干田村凹地? 原创2023-01-25·卡尔加里小虎 脖子上挂光荣弹,手拿冲锋枪,背着塑料水桶的“老山骆驼”-军工战士往山上送水 在1984年4月28日进行的收复老山之战中,有两个未解之谜
标签越军
康熙共有97个孙子,为何他一眼就相中11岁的乾隆?因此传位雍正?
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圣祖康熙皇帝驾临四子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圆明园,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史书记载康熙对弘历是“见而钟爱”,因此康熙把弘历接进皇宫亲自抚育。 这也让后世认为康熙是出于对弘历的喜
标签乾隆,康熙,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