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毛泽东,从来不放弃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古田会议后,整个红军队伍里弥漫着一层悲观的氛围,大家对革命的前景失去了信心。毛泽东抓住给林彪回信的机会,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封信,就像革命道路上精疲力竭时的一针强心剂,激励了红军,也稳定了军心。时隔百年,我们再来看看,在新时代背景下,它对我们还有什么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期音频由倒映有声AI主播播报)

前言

今天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到了一篇文章上。

这篇文章,是1930年,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新年回信。

这封回信,名字叫《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

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有些抽象、官方,甚至有些无感,但当我说出它改动后的名字,你可能立马就知道了,甚至会感觉莫名的亲切、熟悉。

没错,它就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为什么会把注意力聚焦到这篇文章上?

原因很简单。

这篇文章写于中国革命低潮的时候,在许多人对中国革命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在许多人看不清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毛泽东通过他缜密的分析思考、切当的事实依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论断,得出了中国革命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结论。

面对外在的种种不确定性,毛泽东用这封信,成功地稳住了当时革命队伍里成员们焦虑不安的心。

说白了,这封信,让革命队伍:

从濒临分裂崩溃走向了团结统一;

从低谷的黑暗奔向了高处的光明;

从不敢直面困境到敢于直面困境;

从不敢奋勇斗争到敢于奋勇斗争;

从不敢争取胜利到敢于争取胜利。

……

虽然这篇文章写于近100年前,是针对当时革命遭遇困境时,所提供的破局、突围、逆袭的思路方案,但在我看来,放到现在,其实一点都不过时。

相反,这篇著名的文章,对于当下所处糟糕环境中的我们每个人本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这,也是我和大家聊这篇文章的关键缘由。

在我看来,1930年,毛泽东给林彪的新年回信,指明了人生逆袭的大方向。

一、林彪写信:革命事业还有前途吗?

1929年底,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曙光小学内。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会议,即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会议仅仅开了两天时间,看起来普普通通,平淡无常,实则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在开古田会议之前,当时党内和军队中,出现了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等错误倾向。通俗点说就是,党内和军队的一些成员,不服管,不守规矩,还有官兵打骂士兵的旧军阀气息没有根除,整个组织呈现出一种思想混乱、十分松散的状态中。

革命斗争是艰苦残酷的,这样的状态,肯定不行。面对敌军没有战斗力,稍微遇到一些挫折,队伍很可能就散掉了。

怎么办?

古田会议,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主导古田会议的核心人物,是毛泽东。

他能参与这次会议,属实不易。

从红四军七大开始,因为观点与众人不同,他曾以辞职对抗,落选了前委书记,离开了红四军,同时身患疟疾,甚至还被共产国际发了讣告,闹了个大乌龙。

直到中央九月来信的到来,毛泽东才得以回到红四军中,与之前闹矛盾的同志们,最终达成了和解。

从七大到九大,毛泽东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

虽然磨难重重,但这个过程让他成长了不少,改变了不少,他意识到:

即便自己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也得有人拥护你,这观点才有可能落实。否则,总是处于少数,赌气式的对抗,是起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的,相反,还可能闹个两败俱伤,满盘皆输。

至此,毛泽东开始学会了民主协商,学会了耐心说服。

可以说,古田会议之前的毛泽东,和古田会议之后的毛泽东,完全就是两个人。

他蜕变了。

古田会议,在蜕变后的毛泽东的主导下,开得十分成功。

这次会议总结了红军早期武装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从更长远的尺度看,古田会议种种决议,也促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不过,这些历史意义,在当时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

为什么?

因为观点即便是有道理的,还得靠实践去验证。须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确实贡献了独到的思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当时的真实情形是:

红军依旧很弱小,国民党反动派正准备对红军进行闽粤赣三省“会剿”,敌军从四面八方袭来,呈合围之势,咄咄逼人,稍有不慎,弱小的红军,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

在强大的反革命势力面前:

红军该往何处去?

红旗还能打多久?

革命还有前途吗?

这是当时红军内普遍存在的悲观想法。

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林彪,就是抱有这种悲观想法的典型代表。

他觉得,红军要夺取胜利,希望几乎渺茫到忽略不计。

林彪很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看到毛泽东那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意志和状态,他又有些好奇,想请教请教毛泽东,了解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于是,1930年的1月日,也就是那年的元旦,林彪以新年献词的名义,给毛泽东写了一张贺卡。

对于贺卡上的文字,我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原文,但可以确认的是,贺卡寥寥数语,字里行间,散露出一种强烈的悲观情绪。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在问:

我们所从事的革命事业,还有希望和前途吗?

二、毛泽东回信:3个应对策略

在收到林彪的新年来信后,毛泽东似乎并未感觉到有多意外。

因为早在半年前的瑞金的一次红四军前委会议上,林彪就曾提出过类似的疑问。

尽管不很意外,林彪的这封信,却还是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

因为通过调研,毛泽东发现,林彪的悲观想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当时整个红四军里,都弥散着类似的悲观想法、情绪。

注意,这可是在开了古田会议之后。

毛泽东意识到,想要提振红军的信心和士气,一次古田会议,只是开始,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还应更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古田会议的成果,让红军做到不畏强敌,站稳脚跟,看到希望,突破重围。

不然,被悲观情绪缭绕的队伍,战斗力必然大大降低。

毕竟,心气没了,何以成事?

虽然当时毛泽东与林彪住的很近,但他还是决定以信件的形式,认真回复林彪,实际上,也是在认真回复红四军中的每一位成员,这足以看出毛泽东的重视程度。

我想,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斗争环境中,还能保持这样认真淡定的状态,跟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之前所经受的捶打磨炼,是离不开的。

可见,人有时候多经历些挫折,不见得是件坏事。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古田会议会址不远处的赖坊村内,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名曰协成店,原是一处经营土纸和木材生意的商号店铺,1930年初的毛泽东,就入住在这里的一间小房内。

他给林彪的新年回信,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当时的毛泽东,住在协成店一楼的左侧,房间不足6平方米,比当前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住的地方,还要小得多。

这里不仅房间狭小,室内的陈设也简陋到了极致,一桌、一凳、一床,仅此而已。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毛泽东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

深夜,他点上一盏小小的油灯,伏案写作。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回答林彪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时而停下凝神思考,时而奋笔在纸上疾书。

虽然肉体还身处这一方狭小阴暗的陋室,但毛泽东的精神,却早已穿透了过去、现在与未来。

他把这些年关于革命的种种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化为一行行文字,印刻在纸上。

油灯的微光,照在满是文字的纸张,虽忽明忽暗的闪烁,但毛泽东的眼里,这点点星火,就如当时散落在四处的革命根据地,看似相互割裂,不成整体,但却迟早会连成一片,幻化为了熊熊烈焰,仿佛不可阻挡的革命潮流,席卷全中国,夺得最终胜利。

这封信,毛泽东最终洋洋洒洒写了7千多字。

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呢?

全文可以分为3个部分。

首先,浅析当时局势,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力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其次,进一步深入分析当时时局,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形势,从革命的主观力量、客观情况、反革命的力量等角度切入,揭示中国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可能的底层原因;

最后,基于上述种种分析,给出了困境之下的应对之策。

关于应对之策,主要有3方面,即:

避免盲动主义,不要犯“革命急性病”;

避免一味地悲观,陷入投降主义、逃跑主义的泥淖;

根据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好的对策,比如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通过建立根据地,波浪式推进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等。

总的来说,这封信的行文逻辑,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文章的目的指向,非常之明确。

经过缜密细致的分析之后,在这封信的末尾,毛泽东还不忘诗意地写道: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对于这段诗意的升华,如果进一步地精简,就是8个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这短短的8个字,最早可追溯至《尚书》的“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毛泽东将其引用在了这封信中,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涵养,表达上又生动形象、昂扬向上;既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的这封新年回信的精神实质的最好概括,也是他激励红军奋勇向前的最好宣言。

因为是一封公开信,毛泽东写完后,便将其油印成小册子,散发给了红四军的基层党支部公开传阅查看、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这一举措是十分有效的。

毛泽东的这封信,充分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对当时红四军中普遍存在的种种悲观问题,做了有力的分析和回答,纠正了当时红四军中一些人所滋生起的关于单纯游击战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建立了共识、稳定了军心、团结了队伍。

这为接下来中国革命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突围逆袭,取得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封信,是革命道路上精疲力竭时的一针强心剂,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的一束亮光,是茫茫广阔大海上的一根永远向前的指南针……

毛泽东功不可没。

三、面对困境,如何破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封信,写于1930年1月5日,到如今,已经快100年了。

年代虽然久远,但,它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相反,随着时光的沉淀,这封信所承载的意义和内涵,在不断地深化。

为什么?

因为它虽然表面上在谈当时革命阶段的问题,但实际上,它背后所映射的,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

面对困境,该如何破局而出?

这个话题看起来是如此的朴素,但它的涉及面却很广,就像一个模板,放在革命的困境上适用,放在人生的困境上,当然也适用。

面对人生的困境,该如何破局而出?

或者说:

面对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的逆袭?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难认识到:

毛主席给林彪的这封信,除了具有革命指导意义外,还基于自己种种不顺的经历,融入了一些人生思考,指明了人生逆袭的大方向。

这也是本文开头所提出的核心观点。

那么,是哪几个大方向呢?

在我看来,总共有4个很关键。

认清现实;

明确目标;

修炼内功;

稳步向前。

下面,我就结合毛主席的经历,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种种观点,以及我自己的思考和启发,谈谈我对这4大方向的理解。

第一个大方向,认清现实。

这就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包括自我的定位、优势和劣势、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国内外的发展大趋势。

毛主席在信中所说: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次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须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这样会少去很多烦恼。

就拿刚刚过去的2022年来说。这一年里,确实有很多的糟心事儿,让人不愿回首。很正常,承认这个事实就好了,不要过度去纠结,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一切只能向前看。

《论语·微子》里楚狂人对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诚哉斯言。

过去的就过去了,好好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吧。

第二个大方向,明确目标。

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明确目标。

什么是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主观意识形态。

2023年已经到来了,我们在对过去一年做个简单的梳理的同时,也要对2023年做一个规划,给自己设立一些目标。

设计目标的过程,难免会充满着不切实际和诸多的变数,毕竟,它具有主观性,和客观事实之间,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差距。

不过,存在差距不可怕,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淖才可怕,给自己定下一堆实现不了的目标,除了让自己垂头丧气,其他毫无意义。

诚如毛主席在信中所言:

“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不切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这种估量,多半是从主观主义出发。

其结果,无疑地是要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了,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这也是一种不切当的估量,又必然要产生另一方面的坏结果。”

好的做法,是先设定一些大致的目标,接着,在后续的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完善,这才是成事的逻辑。

第三个大方向,修炼内功。

毛主席在信中指出: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所谓的修炼内功,其底层逻辑,就相当于建立革命根据地,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

说白了,修炼内功,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应该锻炼自身的本事。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自己制定的种种目标,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更有底气地面对周遭的一切,甚至扭转一些不堪的现实。

毛主席被排挤的那些日子,不也正是正是这样去应对吗?

读书、思考,默默修炼,静待机会,这种逆境之中不躺平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第四个大方向,稳步向前。

我们认清现实、明确目标、修炼内功,其核心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要稳步向前,努力成事,实现人生逆袭。

有朋友一听“稳步向前”,就不乐意了,觉得这不是扯么。人生逆袭这么热血沸腾,稳步向前是不是显得有些畏手畏脚了?

不是这样的。

所谓稳步向前,不是说你的前进步伐就一定是缓慢的,相反,这种稳步,是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有节奏的推进,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积极灵活的态度。

就像毛主席在信中总结的“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等的游击战争策略那样,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实事求是,灵活变通。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让自己早日破局而出。

以上这4个大方向,是我个人的一点理解总结。

了解了它们,并不能保证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人生逆袭,但至少,可以基于此,少踩一些坑,多避一些险吧。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四、最后的话

写到这,我想:

也许你此刻仍旧身处低谷,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也许你此刻仍旧充满迷茫,常常陷入躺平颓丧;

也许你此刻仍旧难以入睡,不知如何开启新的一年;

……

我觉得这其实很正常,毕竟,指望读了一篇文章,就能有所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这篇文章能对处于困境中的你,一点点鼓励,我觉得目的就达到了。

多年以前,毛主席在古田镇协成店那间狭窄的小屋内,借着微弱的油灯,写下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点点鼓励,其实就如同主席笔下的点点星火,即便光亮再微弱,只要你选择相信,选择行动,就一定能够让这星火逐渐长大,最终燃起熊熊烈焰,以成燎原之势,烧灭一切荆棘密布,烧灭一切艰难险阻。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

所有将来,皆为可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文标题: 逆境中的毛泽东,从来不放弃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6033398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从对后世影响角度看:李世民不如朱棣
道德角度看,李世民、朱棣名声都很“臭”。但是,朱棣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要强于李世民。 一、皇位继承,李世民、朱棣都存在污点 太唐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嘉靖改为成祖),他们都是以藩王继承大统,来路不正,存在许多污点。即便李世民、朱棣当皇
标签李世民
太乱了,埃及法老和他的一百个孩子 I 文史
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头部有象征着神性和权威的皇家乌拉乌斯蛇。I DEA/SCALA, FLORENCE 在埃及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像拉美西斯二世这样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活到90多岁,统治王国的时间长达70年。
标签埃及_历史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不顾伤亡硬刚英法联军,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铁骑,到了19世纪正式歇菜了。而这支劲旅最后的统帅,曾不顾巨大的科技差距与伤亡抵抗英法联军的入侵,还十分卖力地围剿农军起义军,不料最后却阴沟里翻了船,被斩杀在麦田之中,实在让人唏嘘感叹。 年纪轻轻就官居一品 僧格林沁是成
标签骑兵
张献忠攻下凤阳后,将明皇陵焚毁,崇祯皇帝发疯般处死一大批官员
崇祯八年(1635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河南荥阳召开大会,共有十三家首领参加,会议经过一番讨论和激烈的争吵,无法达成一致。 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李自成振臂大呼,提出“分兵定向”的战略,十三家首领一致同意,于是,众人分兵出击。 而通过这次会议
标签崇祯,李自成
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纪委暗中调查,发现他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2005年,中纪委接到多封匿名举报信,矛头直指时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涉嫌严重贪污腐败。 为了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中纪委进行秘密调查。 李宏塔除了是民政厅厅长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近
标签李大钊
1955年,毛主席为十大元帅授衔,叶剑英为什么没有出席授衔典礼?
1955年9月27日下午四点半,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召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开会,商谈军队授衔、授勋问题,因为半个小时后就是授衔仪式。 说起来,此次授衔的准备工作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了,195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
标签毛泽东,邓小平,彭德怀,朱德,陈毅,叶剑英,十大元帅